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正文

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2016-12-04 12:56:3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案

篇二: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思考:题目中哪个词是重点词?)(毁灭)

2.理解“毁灭”:毁,破坏,糟蹋;毁灭,摧毁消灭。“毁灭”一词有两种用法,一是指坏的事物被彻底消灭,二是指好的事物被彻底破坏。在文中是哪一种?(顺带讲解“毁”的笔顺。)

3. 由此可看出作者写本文时是怎样的心情?(难过、悲伤)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圆明园的哪些内容,简单概括。

(二)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宏伟 灰烬 侵入 殿堂

瑰宝 亭台楼阁 玲珑剔透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1.自由读,小组读

2.理解意思,知道的让学生先说,不知道的在文本分析中理解。

(三)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这篇课文都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概括圆明园的毁灭师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板书:布局)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板书:建筑)。

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珍贵文物(板书:珍贵文物)。

第五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经过。(板书:毁灭经过)

同学们,其实我们在概括段落大意的时候有一些妙招。比如说,一般每一段的哪一句话比较重要? (开头一句和末尾一句。)

2.看着板书的布局,你发现了什么?

(二至四自然段都是属于一部分,写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那谁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更简洁的语言。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

三、整体感受损失巨大

1.课件出示维克多雨果写的一封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师:这是圆明园毁灭之后,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发出的正义的声音。为什么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毁灭如此痛心、如此愤怒呢?

因为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极大。

2.(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读。

师:这损失究竟有多大呢?作者用了两个什么词来形容?(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以计算,无法估计。)

是啊,作者在开篇短短的一句话中,就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足见其损失之大。(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那么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呢?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追忆它的辉煌。(板书:昔日的辉煌)

四、体会昔日辉煌

(一)圆明园的布局

1.圆明园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布局)找一位同学来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看着白板,看看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图将圆明园的总体布局画出来。(课件出示:请你为老师展示“众星拱月”的布局。)

生读。

师:其它的小园应该怎么画呢?哪位同学愿意在黑板上展示一下?

找学生画图。

[预设]方位不准,不能体现出“众星拱月”的特点。

师:出示课件,展示圆明园布局。圆明园除了三个大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 )()()三面,这就叫“众星拱月”。(板书:众星拱月)

师:谁是星?谁是月?

[预设]周围的小园是星,圆明园是月。

所以,众星拱月的意思就是比喻许多事物围绕着一个中心。

(二)宏伟的建筑

师:那我们又来看看圆明园内有些什么样的景观呢?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老师提醒: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里一共有几个“有”?

[预设]7个。

师:指名逐一读出7个“有”。第一个,圆明园里有——(),??

师:跟着我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我读“有”,同学们读景观,准备好了吗?

圆明园中,有( ),也有();有( ),也有( )。圆明园中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 )。

师:配合得非常好。同学们,从这7个“有”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圆明园里的景观有很多。

师:那我们再一起来欣赏这几幅图片。(课件出示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图片)这些图片,圆明园里有没有呢?你从哪儿判断的,谁能说一说?生读。

师:让我们带着骄傲的感情齐读这7个“有”。(课件出示句子)同时思考:这7个“有”是不是写尽了了圆明园的所有景观呢?那得用多少个“有”才能写尽呢?(很多、数不清、无数个)

师:对,请从第三段找出依据。(“如”字的部分,只是举例。“还有很多景观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里的“很多”。)

师:那同学们来看看这几句。(课件出示: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西洋景观”在课文中举例了吗?

师:据说园中大大小小的建筑有100多处,而且一步一景,景景迷人,同学们,想看看这些美景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一起去目睹圆明园的辉煌。(课件出示,配乐。边配乐边解说。)此刻,你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很多人热闹非凡的景象。各种各样的建筑,很宏伟。听到了流水的潺潺声,泉水四溅的声音。)

师:那你又有着什么别样的感受呢?(接着配乐)

是啊,漫步园内,起!(课件出示:漫步园内??幻想的境界里。)生齐读。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这几句话,读出对圆明园的惊叹与享受。生齐读。

这就是我们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圆明园,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板书)。

(三)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齐读。

师:这个自然段是根据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结构/总分总结构。)

第一句话,它除了是总起句,它还是一个——过渡句。

师:那具体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呢?齐读第二句话。(课件出示)

师:我们可不可以将第二句话变成这样的呢?(课件出示:有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为什么不可以呢?有无“上自”、“下至”有什么区别?

我们先来看一些奇珍异宝。引导:先出示先秦时代和唐宋元明清的一些图片。仅仅是这些吗?再配以别的朝代的图片,这些也是圆明园中的宝贝,但是作者并没有在文中直接表达出来,而是用了“上自”、“下至”加以概括。这说明—— (“上自”、“下至”的意思是——从上到下,圆明园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从先秦时代,到清代,从未间断。那说明圆明园收藏的文物多、全面、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师:难怪,在这一段的末尾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师:这么美、这么大,又有这么多奇珍异宝的园林,面对这一人间奇迹,你的心里一定会升腾起一种情感,那就是无比的——(骄傲、自豪。)所以,作者在文

章的最后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瑰宝精华) 师:但是这万园之园最后只剩下断壁残垣,这些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最后却都被陈列在欧洲各国的博物馆里。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搜集相关资料找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感受圆明园的毁灭经过

1.师:上节课我们感受到曾经的圆明园是如此的辉煌和美丽,可如今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去看看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先齐读(生读)

师: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恨、很愤怒、很伤心、很难过??

2、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出示圆明园毁灭图片)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何感受? 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补充课题)

(2)小组汇报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些句子,老师想把它改一改,你们看改成这样可以吗? 课件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就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破坏。

[预设]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预设]通过分析“闯进”“掠”“毁”这些词让学生体会到侵略者的强盗行径。通过分析“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让学生体会侵略者的野蛮、残暴、贪婪、为所欲为。

师:侵略者的这种行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行为?他们就是一群:

[预设]土匪、盗贼、混蛋、强盗??

师:对,强盗。这些都是强盗的所作所为啊。

(3)课件出示小资料(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

毁坏的惨不忍睹。)

“夺人之美为己有”也就罢了,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怎么样?

[预设]火烧圆明园。

师:是啊,他们还放火烧毁圆明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惨不忍睹的场景。(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激发情感。)

课件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齐读)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三天大火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圆明园的一切都没有了,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6)过渡:圆明园就这样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损失吗?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同学们怎么理解这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内心是怎样的滋味?(痛惜、痛恨、悲哀)

二、总结升华 ,

1.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当时的清政府为什么不保护圆明园?(结合搜集的资料,汇报)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衬托出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更能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

3.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出示图片,并配乐 《二泉映月》,学生交流,)

4、总结: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齐读)

篇三: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这一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媒体设计思路:

依托电教媒体教学,充分体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借助媒体集“声、色、画”于一体,烘托渲染,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的与作者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2)能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训练学生在读中体会,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遭八国联军损毁后的惨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感悟、想象能力,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

2、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景创设法、读中感悟法等。

教学流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课前预习(生字词)

二、名言引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翻开历史的长卷,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历在目。今天,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1860年,因为当时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去欣赏这万园之园的精华吧!(板书圆明园)。(出示课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以“带同学们去游玩圆明园”为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始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三.美景再现,感悟体会。

(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读后谈谈感受。请同学读感受最深的自然段。

(1)如果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谈感受。

课件展示,重点理解“众星拱月”。

(2)如果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读后谈感受。

这一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引导学生读得慢些,想象圆明园是何等的宏伟。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美景。

(3)如果同学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感受。欣赏图片。(课件出示)

2、同学们自由读书找一找找出文章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边读边勾画、批注。(3句话)

师:同学们会读书的人要善于抓住要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圆明园。引导学生概括,师给与评价。

3、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它的名字,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呼唤它的名字。(师生齐读)

4.这座历经六代皇帝花费了150年修建的圆明园中,有风格别致、巧夺天工的民族建筑,有引人入胜的西洋景观,再加上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中外的史学家们给与它至高的荣誉,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欣赏这一世界的伟大奇迹吧!(课件出示圆明园全景录像)

5、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呢?好,就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来读课文的二、

三、四自然段吧。

〔在教学圆明园昔日美景部分时, 做到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新课标倡导的自助学习方式得以有效落实。媒体的使用,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升华。〕

四.面对现实,激发情感。

1、老师引语: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后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读起来让人心里也沉甸甸的。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学生提出疑惑。

3、师引语:此时此刻的圆明园被无情地践踏、掠夺,就让我们到这些充满着血雨腥风的文字当中去寻找这些强盗们罪恶的嘴脸吧!

4、引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1)先分别请同学读课文,谈感受。(2)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3)此时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最精练的文字概括。

(4)划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残暴罪行的词语。同学们,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行是活的东西,销毁了吗?所有愤怒的同学们,把你的满腔怒火读出来吧1860年10月6日——读 (生齐读)

5、让我们再一次把历史的长卷翻开,撕开那道在中国人的心底里永远不可能愈合的伤疤。(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录像)

6、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学生写自己的感受,交流)(课件出示)

〔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在此引导学生把对侵略者的“愤怒仇恨”表现在表情上,表达到语言上,做到以读悟情。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把火烧毁了什么?”使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情感,新课标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7、圆明园的毁灭告诉我们什么?(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此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激发学生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激发情感,表达%
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89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