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地球的内部结构ppt(湘教版选修1)课件免费下载 正文

地球的内部结构ppt(湘教版选修1)课件免费下载

2016-12-08 07:44:3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1.4 地球的结构(湘教版必修1)

1-1-6地球的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速度大于纵波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通过软流层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速度都小于纵波。第2题,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两个界面分别是地壳和地幔、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012·吉林调研)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3~4题。

3.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C.地核

4.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深度范围内。第4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

B.地面辐射 D.地球内部 B.地幔 D.软流层

回答5~6题。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6.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答案:5.D 6.B

解析: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通过固态和液态物质,因此,根据地下2 900千米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 900千米以下为非固态物质。同理可知,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7~9题。

B.进行地质探矿 D.测量山峰的高度

7.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8.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km为( ) A.海平面C.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D.软流层中部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9.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7.C 8.C 9.A

解析:第7题,从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可判断地壳的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厚。第8题,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第9题,a外围等值线为42,而其两侧分别为42和44,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这一判断规则,a处地壳厚度应小于42 km;同理b处大于38 km,故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图是A图。

(2012·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期末)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甲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如图乙)。读图完成10~12题。

10.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 A.W1

C.W1和W2皆可

B.W2

D.两者皆无法通过

11.若M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3 000kmC.4 000km

B.3 500km D.4 500km

12.依据M、N、Q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①C.③

答案:10.A 11.D 12.B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看出,W1传播速度较快,应为纵波。地核中的外核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只能是纵波穿过(纵波能经过固态、液态、气压)。第11题,时距差为6分钟,对应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中各震中距对应的时距差可知,最接近4 500km处。第12题,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三圆交汇的②处。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3~15题。

B.② D.④

13.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C.4个

B.3个 D.5个

1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C.岩石圈

B.水圈 D.地壳

1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C.树木花草

B.岩石 D.大气

答案:13.C 14.B 15.C

解析:第13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第14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第15题,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2010年8月23日电: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22日在大连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设,这是世界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也是中国建造的首艘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可达30 000英尺(1米=3.2808英尺),建成后可以在任何需要深水钻井船的工况下使用。

材料二 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什么?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________地壳较厚。

(3)写出④界面的名称及其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 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陆地 (3)莫霍界面;33千米。 (4)③;地幔;岩石;固态。 1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材料二 下图为“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篇二:《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

10.3世界主要国家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

下图是某国两大地域的基本资源指标(%)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 ) A.美国 C.澳大利亚

2.该国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 ) A.印度洋C.太平洋

B.大西洋 D.北冰洋 B.俄罗斯 D.中国

1~2.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国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科技雄厚,而东部资源丰富、面积广阔,故为俄罗斯。第2题,该国为俄罗斯,其东部地区是西伯利亚地区,该区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属北冰洋水系。

答案 1.B 2.D

读西半球某两国国界线水域纵向剖面图,回答3~4题。

3.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冰川的侵蚀作用

4.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

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 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D.内力作用

3~4.解析 第3题,图中湖泊为美国、加拿大两国国界处的五大湖,是冰川侵蚀后积水形成的。第4题,五大湖水域面积大,再加上人工修建的水利设施,有着非常高的航运价值;区域内有美国最大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区;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水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答案 3.C 4.D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5题。

5.乙地年降水量在2000 mm以上,其降水丰富的原因有( ) A.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上,多地形雨 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解析 乙地位于巴西的东南沿海,该处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B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群岛所属国家和大洲分别是( ) A.澳大利亚 大洋洲C.智利 南美洲

B.日本 亚洲 D.美国 大洋洲

7.该群岛的成因类型和重要经济支柱是( ) A.大陆岛 出口加工业 B.冲积岛 特色农业 C.珊瑚岛 采矿业 D.火山岛 旅游业

6~7.解析 第6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此群岛为夏威夷群岛,属于大洋洲,是美国的领土。第7题,夏威夷群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岛上火山地貌显著,热带雨林自然风光优美,是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

答案 6.D 7.D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回答8~9

题。

8.下列四项,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大堡礁 C.好望角9.Y地所在国( )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泰姬陵

D.格林尼治天文台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8~9.解析 第8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此陆地为澳大利亚大陆,所以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大堡礁。泰姬陵是印度的,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格林尼治天文台位于英国伦敦。第9题,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没有在板块交界处;澳大利亚东岸为暖流;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羊毛和小麦。

答案 8.A 9.C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等值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C.P1>P2>P3

11.此时a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B.P2>P3>P1 D.P1>P3>P2

12.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C.气压状况

B.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0~12.解析 第10题,冬季亚欧大陆上为高压,高压中心位于西伯利亚,所以P1>P2>P3,C项正确。第11题,根据风力的判断方法可知a点风向为西北风。第12题,造成P3沿线降雪多的原因是冬季时吹西北风,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丰沛水汽,遇到地形阻挡,所以降

雪较多。

答案 10.C 11.B 12.A

读图1、图2、图3、图4,回答13~15题。

13.图2反映的季节,图1中M、N、P、Q四处中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 A.MC.只有Q点

B.N D.P、Q

14.图3反映的季节,下列城市处于多雨季节的有( )

①上海、北京 ②罗马、洛杉矶 ③开普敦、圣地亚哥 ④巴西利亚、悉尼 A.①②C.③④

B.②③ D.①③

15.图4反映的季节,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丹顶鹤活跃于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D.长江流域有梅雨天气

13~15.解析 第13题,图2中澳大利亚盛行西北风,该西北风是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左偏形成,因此只有澳大利亚的夏季才有此风向。P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故此时多雨;Q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M、N为地中海气候,其冬季多雨。第14题,图3中显示澳大利亚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应为其冬季(6~8月份),再根据各选项气候类型的特征,可知D选项正确。第15题,图4中澳大利亚大陆的等温线向南凸(凸向高纬),说明其温度比同纬度海洋高,是南半球夏季(12月~次年2月)。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比同一纬度大陆上气温高,等温线凸向高纬(向北弯曲),故C选项正确。

答案 13.D 14.D 15.C

篇三: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1.4 地球的结构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界面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并确认这两个界面的奥地利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和德国科学家古登堡。

■(一)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比较均匀。到了莫霍面,地震波传播的速度突然增加。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趋势是不连续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二)地幔

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下界面在距离地表2 900千米深处。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图1-21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 (三)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距离地球表面2 900千米以下)所包围的球体。地震波在地核中的传播,与在高温高压下铁中的传播状况相似,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 (一)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在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二)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陆地水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 (三)生物圈

在约20亿年以前,地球上就诞生了生命,经过漫长时期的进化和繁衍,形成了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生物圈。

地球上有了生命,才能够说由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同学之间去交流。如果有可能,请把你的作品带给家人或低年级学生欣赏,向他们介绍地球的圈层结构,并力求使你的讲解严谨科学,形象生动,且富有特色。

Our home planet

The Earth, our home planet, is a beautiful blue and white ball when seen from space. The third planet from the Sun, it is the largest of the inner planets. Earth is the only planet known to support life and have liquid water at the surface. The Earth was formed about 4.5 billion years ago. Its interior(内部)is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Each layer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s made of different elements and minerals(矿物质).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features on Earth’s surfac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our planet. The Earth is unique(独特的)from the other planets, because it is the only one which has liquid water in such large quantities. Water forms some features of Earth’s surface such as rivers, oceans, beaches(海滩)and lakes. Other surface features, such as mountains, 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are formed when large pieces of the Earth’s outer layer move slowly by plate tectonics(板块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ppt(湘教版选修1)课件免费下载》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0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地球的内部结构ppt(湘教版选修

    1 4地球的结构(湘教版必修1)1-1-6地球的结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