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植物种子的萌发课件 正文

植物种子的萌发课件

2016-12-08 07:47:4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植物种子的萌发

授课内容:植物种子的萌发 授课班级:初一(3)班

教师:侯秀丽 教材: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生物,对生物还比较陌生。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的相关概念、探索生物的方法以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此外,绿色植物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所以本节内容应该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在本节课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体的组成,对于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种子结构的内容应该不难掌握,但是要求学生分析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这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直观材料,并创设实验情景,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为后续的“植物根的生长”内容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打算先以大豆和玉米种子为直观教学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提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并比较其种子的结构的异同,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总结种子各结构的功能并引出“胚是新植株的幼体”,从而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我打算让学生结合探索生物的方法分组讨论并设计探究实验并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方案,并展示教师课前的实验成果,得出结论,随后给学生发大豆、玉米种子并分配任务,让学生亲自完成实验,接下来,播放“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概念图如下: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①种子主要由种皮和胚组成,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②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要实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4、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如大豆种子、玉米种子。 描述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探究实验,分析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认识到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5、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植物种子的结构、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分析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6、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与植物相关的图片,植物生长过程相关的视频。

(2)教师提前一周做“植物种子萌发条件”的预实验,并准备要发给学生观察和探究用的植物种子。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7、课时安排一个课时(40分钟) 8、教学过程

9、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篇二:植物种子的萌发

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开篇。此时,安排学生在已备种 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被子植物种子进行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中,探究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从知识结构上看,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内化;从智能培养上讲,是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打造,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尝试和感悟。本节教材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归纳、分析及表达、交流、合作能力,并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

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动手、热衷实验。但生活经验和阅历不够丰富,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体温、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不能触及实质。本实验是初中生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巧妙地抛砖引玉,既 要放心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实验,又要为学生能通过自由自在的探究享受到成功的乐 趣助一臂之力。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兴趣和能力。

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 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知识。

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并逐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习惯;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树立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借助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观点。

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2、将设计的方案书面化,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课前准备一组对 照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到种子萌发及未萌发的现象。 观察教师提供的对照实验现象,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开始探究前的猜想 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确定探究主题、制订探究方案 在学生设计方案前提出建议,为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做好参谋:

1、建议学生设计 一组对照实验,并以课前自己准备的那组对照实验为例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对照实验,怎样设计对照实验。

2、建议学生参照 课本有关发芽率的介绍,考虑实验中选种的依据和数量。

3、建议学生就实验内容、探究目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材料用具、方法步骤、数据记录、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心得体会等方面完成实验报告。

4、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拓展思维, 提出不同于其他小组的假设。 在学生设计方案时,巡回、参与、答疑、启发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猜想,提出一 个假设,讨论 设计能验证假设的探究实验方案,书面完成实验报告中实验内容、探究目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空间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 维,尝试科学探究方法,懂得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作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提升探究能力。

三、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为学生初步实施探究方案提供蚕豆、花生等多种种子、小器皿(如一次性的小碗)、泥土、清水等材料用具。(尽可能齐全) 根据实验方案,自选材料用具,开始初步实施。如果课堂上无法获得所需的材料用具,则在课后自行准备,再进行实施。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高相关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方案,交流共享 选择具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展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予以肯定,对方案中不完善的地方给予修改建议。 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介绍经讨论完成的实验方案。 培养学人所长,与人共享的意识,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

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来 对学生继续课外的探究提出明确的要求:

1、严格按照方案中设定的条件继续实验,直至种子长出真叶。

2、每天进行定时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现象。(记录内容可参照课本表格,最好自己设计更完善的表格,记录更加详细的内容。)

3、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中数据记录、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心得体会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和观察植物生命的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体验、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感悟、获得科学探究方法。

七、板书设计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②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前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2分钟 课件展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蚂蚁。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从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引入,使学生从感到熟悉、亲切、有趣,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分钟 提出问题:画面中哪些是生物?

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8分钟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银千年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

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它们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 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明确生物是有生命的。

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尝试分类:中华鲟、啄木鸟、蝴蝶、东北虎是动物;银杏树是植物;大肠杆菌是微生物。 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学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观点。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18分钟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篇三: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班级:40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认识植物种子的构造,知道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认识到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比较蚕豆、黄豆、油菜籽、白云豆、玉豆等种子内外部结构特点并做好记录的过程。

2、经历设计“比较不同种子萌发时所需水分多少”的实验,并指导课后观察的过程。

3、指导学生开展蚕豆发芽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对种子内部结构的认识。

【教学难点】预测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并指导落实课后实验。

【教学准备】师:胚模型、课件、发芽的蚕豆种子

为每个小组:(蚕豆、红豆、黄豆、绿豆、豇豆)萌发与未萌发的

种子、实验观察纸、玻璃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今天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非常珍贵的礼物,就藏在魔盒里(PPT),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谁来说?

生回答(蚕豆、绿豆、红豆、黄豆、豇豆)

师:科学上我们把这些统称为植物的种子。(板书:种子)

2.师:既然这些都统称为种子,那它们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T),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把材料就放在你们桌上,有一个小要求:静静的观察,能做到吗?比比哪个小组发现的多。

生观察,师巡视。

师:请同学来交流观察的结果。

生交流(颜色、大小、形状、轻重不同;都有种脐)

师:看来种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外形特征,但都有一个共同使命,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回答(萌发生长)

3、揭题:是的,如果条件适宜,种子就会萌发,就像这棵幼苗正是由种子萌发而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秘密。(板书:的秘密)

师:有不同说法吗?

二、浸泡种子

1.(出示发芽的蚕豆)提问: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蚕豆芽是怎么萌发而来的? 生:蚕豆经过水的浸泡得到

师:与未浸泡过的蚕豆相比,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回答(膨胀了、变大了、皮破了)

师:那么你思考一下种子的萌发首先需要什么条件?

生回答(水分)

2、师:那么种子萌发时到底需要吸收多少水分呢?你能以蚕豆为例,来设计一

个实验吗?

生回答(点评:要看出水位的变化,得先定一个标准水位,作为对照)

师:为了便于观察,老师选10粒蚕豆放入装有200ml水的烧杯中,别忘了标记

初始水位。那么接下来会发生变化呢,我拍了几张照片,大家认真观察一下。(PPT)

提问:你从这三张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水位的变化。蚕豆种子萌发吸收了水分。

启发:盖片的问题(为了水分的蒸发)

3、师:如果现在难度加大,我要同时研究蚕豆、黄豆、绿豆种子萌发的吸水量

变化,你又该如何设计实验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回答

师:怎样体验实验的公平性?

生:水都是200ml,种子的数量一样多(10粒)。

师:那这个实验,现在马上能看到结果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就把它放在实验室里,让我们持续观察几天杯中水的变化?

三、种子的构造

1.师:种子吸水萌发了,那你觉得种子的萌发跟种子的哪个构造有关?

生:胚根

师:你说的胚根在哪里?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回答:在种子的里面

2、师:看来光从种子的外形,我们得不到答案,要把种子剥开,怎么解剖种子

才科学呢,你能给大家提提小建议吗?

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几个小提示:(PPT)

(1)小心地将种皮剥下,尽量保持完整。

(2)将你解剖的部分进行分类摆放,参考提供的实验纸。(PPT讲解实验纸)

(3)安静有序的进行实验,听到口哨声结束活动。

有疑问吗?组长用刚才的材料来交换新的材料,拿到材料后可以开始活动。

3、生活动、师巡视指导(摆放的规范)

4、师:哪一小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观察记录?请学生上台展示观察记录。 生上投影仪介绍。2组

5、师:(投影出示蚕豆结构图)像蚕豆这样的种子,由两大部分构成。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里面的“豆瓣”我们称它为种子的“胚”。 刚才大家提到的胚连接处得小芽。有它特殊的名称,我们来看一下(PPT)

这个侧面角度的胚,整个包括:胚根、胚芽、子叶三部分。对照这张图片,你能把你们组之前解剖的蚕豆种子的胚根、胚芽、子叶找出来吗?小组成员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找胚的三部分结构。

6、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蚕豆种子胚的模型,但不是完整的,哪个同学愿意上来帮我们拼完整,并说说这是胚的什么?

(请学生上来拼图)

师:他拼的对吗?给他鼓励!

师:那么其他的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构造呢?我这里还有一些浸泡过的其他种子。按照之前解剖蚕豆种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解剖。组长去领取材料。 (师下发材料,生活动。)

7、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都有种皮、胚两大部分。

生:也都有胚根、胚芽和子叶。

师:这些种子都要有种皮和胚两大部分,你认为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生:种皮应该是起保护作用,胚会长出根来??

小结:确实,种皮就像战士的“盔甲”一样,起到保护的作用,保护的正是里面的胚。因为里面的“胚”是种子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

四、发芽的蚕豆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种子的胚可以长成一株新的植物,那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变成了植物的什么呢?或者起什么作用呢?

生:胚根会变成根、子叶会长成叶子、胚芽会长成叶子??

师:大家的猜测很丰富!但要想知道结果,有什么好方法?

生:查资料、自己做实验。

师:怎么设计蚕豆发芽的实验?

生汇报:放在土壤里种植。

师:放在土壤里好不好?看得清楚里面的变化吗?

生:放在透明杯中,弄点棉花、湿润着,看胚的变化。

师:应重点观察胚的什么变化?

生:胚根、胚芽、子叶

师:实验其实很简单。(PPT)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盒子,只要垫上一些棉花,并保持棉花湿润,然后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上面就可以了。会做吗? 生:没问题。

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暂时借给你们,课后由小组长负责一起去完成这个实

验。

生:好!

(师下发材料,学生操作实验。)

师:做做是很简单,但接下来的观察记录可不轻松。把书翻到33页,看到记录表了吗?

师:(师投影出示记录表2)问:让我们定个时间间隔吧,我们可以几天观察一次。

生:3天。

师:课后认真完成这张记录表,好吗?

结束语:同学们,其实种子的萌发还有很多的奥秘等我们去探究,课后你可以把你想研究的问题写下来,下次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研究。

课后反思:


植物种子的萌发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1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植物种子的萌发课件
相关文章
  • 植物种子的萌发课件

    植物种子的萌发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授课内容:植物种子的萌发授课班级:初一(3)班教师:侯秀丽教材: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