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三下平均数课例课件 正文

三下平均数课例课件

2016-12-08 07:32:2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三下平均数课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p42-43《平均数》

学 校: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吴秋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

法。

2、初步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在统计中的作用,向学生渗透对应的思想,培

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统计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谈话:昨天咱们一块进行了一项活动,还记得吗?

2、放仰卧起坐的录像。

3、出示统计表。

姓名:

问:谁的成绩好?

刚才你们都是通过比合计数就知道谁的成绩好了。

姓名:

姓名:

问:现在呢,谁的成绩好?

师:比合计还行吗? 你们说应该比什么呢?

二、新课。

(一)初步认识平均数。

1、研究4次的平均成绩。

(1) 师出示摆好的图。

下面我们以×××同学的成绩为例来研究一下他平均每次做了多少个。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来研究。

(2) 小组内研究。

(3) 汇报:

方法一: ΟΟΟΟΟΟΟ

ΟΟΟ师:他们组是用移多补少的办

ΟΟΟΟ 法得到平均每次做5个。

ΟΟΟΟΟΟ

方法二:

ΟΟΟΟΟΟΟ板书:

ΟΟΟ(7+3+4+6)÷4

ΟΟΟΟ =20÷4

ΟΟΟΟΟΟ=5(个)

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到他平均每次做了5个,这个“5”就是

“7、3、4、6”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怎么认识这个“5”呢?

2、解决问题:

师:到底谁的成绩好呢,现在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

篇二:三下 比一比(平均数)课例

好课需要好“药引”

——“比一比”中情境创设的思考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这个开端是多么得重要!同样,是否能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对一节课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犹如好的“药引”,它可达到引药归经,增强疗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充分发挥其价值?我就以“比一比”一课的情境创设为例,谈谈我在两次试教后的感受。

第一次教学实践

【教学片段】

一、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喜欢玩投篮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上星期淘气和笑笑班举行了男女投篮比赛,这是他们的比赛结果。

课件出示例题)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男生队:小明投中了4个球,亮亮投中了7个球,小星投中了5个球,田田投中了4个球,丁丁投中了5个球;女生队:小丽

投中了7个球,小华投中了3个球,小雨投中了5个球,佳佳投中了9个球。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能比一比他们哪个队的实力强呢?说说你的理由。(板书:比一比)

生:男生队强,因为他们队一共投中了25个球,女生队只投中了24个球,所以男生队比女生队更强。

师:你是比什么的?

生:我是比他们两队的投篮总数的。

师: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比法吗?

生:我觉得比总数不对。因为男生队有5个人,而女生队只有4个人。这样比总数就不公平了。

师: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他说因为两队人数不相等,所以比总数不公平。那有没有觉得是女生队实力强呢?因为女生中佳佳投中最多,她一个人就投中了9个球。

生:不行,一个人的实力不能代表全队的实力。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比他们两队的实力呢?

生:我觉得用他们两队投中球的平均数来比较两队的实力。

……

【思考分析】

平均数这一内容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是重要的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在人教版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类除法计算应用题来编排的,而北师大版平均数这一内容编排在“统计与

可能性”这一单元中,这一编排促使我们必须领会编者意图,在教学中要有新的思考。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特征数,它与平均分是有区别的。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没有直接呈现概念引出平均数,而是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统计数据中的一般水平。

在这节课中,教材安排了男、女两队投篮比赛的数据的情境,那么如何来判断哪队学生的整体实力强呢?这就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一个冲突。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比较的双方人数相等,这样学生就能用总数来进行比较。而有些学生因为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或者说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思维,用总数比较两队实力,根本没考虑双方比赛人数。而本节课比赛双方人数不相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明白要确定这两队学生的实力,并不是观察队内某一人的投篮个数,也不是统计全队的投篮总数,而是根据每个队成员的平均投篮个数来确定的。教材这样安排,主要是创设条件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平均数的意义与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但是从以上教学片断发现,直接根据教材例题进行导入教学,许多学生还是直接进行总数的比较来判断两队实力。可能跨越比较大,所以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好的数学教育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基于以上思考,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第二次教学实践

【教学片断】

一、游戏比赛,生成数据

(第一轮比赛:双方参赛人数相等)

师:今天我们来进行跳绳比赛,我们把全班分成男、女两队。今天我们来比一比哪队实力更强?(板书:比一比)为了节约时间,每队分别派3名代表来参加跳绳比赛。另外分别派2名来为对方数数和做统计。

(师按秒表,生跳绳)

男生队:6下、6下、3下;女生队:5下、6下、7下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了男生队3号队员跳得最少,只有3下;女生队的3号队员跳得最多,有7下

生:男生队1号跳了6下,2号也跳了6下,3号跳了3下;女生队1号跳了5下,2号跳了6下,3号跳了7下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能比一比他们哪个队的实力强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女生队实力强,我是比总数的,男生队一共跳了15下,女生队一共跳了18下,所以女生队实力强。

师:他是比总数发现女生队实力更强,有不同意见吗?(生摇头,表示没意见)

师:祝贺女生队!(女生欢呼)听到女生欢呼,男生们也不要沮丧,老师加入你们的队伍,欢迎吗?(男生欢呼)

(第二轮比赛:双方参赛人数不相等)

(师跳了5下)

师:这回男生队一共有几下了?我们一起来算一下:6?6?3?5?20下,比女生队18下还多两下,所以男生队赢了!

生:这样不公平

师:为什么比较总数不公平?刚才我们不是比较总数的吗?

生:因为刚才双方都是3个队员,现在男生队有4个成员了,而我们女生队还是只有3个成员,所以比较总数不公平!

师:你们听清楚她刚才说的吗?谁再来重复一遍?

(生重复)

师:那既然在两队参赛人数不相等的前提下,用总数来比较双方实力不公平,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比较双方的实力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两队平均跳了几下来比较双方实力。

……

【课后反思】

前后两次试教,不同的教学情境,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次试教,主要是为好学生上课,以优等生的回答代替全班学生。根据教材直接创设了“两队人数不相等时如何比较双方的实力”这样的情境。图中隐蔽但又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两队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相等。能够发现它,才可能否定以两队投中总数来比较双方实力的

篇三:平均数的课例片断

平均数的课例片断

嘉祥县马村镇韩寺小学李庆启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师正队”)

师 :师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师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师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师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师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师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师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师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师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师;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师: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师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


三下平均数课例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7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三下平均数课例课件
相关文章
  • 三下平均数课例课件

    三下平均数课例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p42-43《平均数》学校: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吴秋立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