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ppt(... 正文

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ppt(长春版)课件

2016-12-08 21:29:0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

《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夸父与日逐走(走: )

⑵北饮大泽(北: )

⑶道渴而死(道: )

⑷文首(文: )

⑸以堙于东海(以: )

⑹四极废(极: )

⑺杀黑龙以济冀州(济: )

2.理解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⑷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3.《夸父逐日》反映了远古我国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4.《女娲补天》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性形象?

5.夸父、精卫、女娲这三个形象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说说理由。

二、同步解读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是炎帝之少女(是: )

⑵溺而不返(溺: )

7.文中有三个“其”,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⑴其上多柘木( )

⑵其状如乌( )

⑶其鸣自詨( )

8. 这则神话表现了什么?

三、美文赏读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去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设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9.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

10. 从文中看人类是谁创造的 。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 创造的。

11.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12.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13.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14.释词:

不料:

平息:

欣欣向荣:

(参考答案:1.⑴跑⑵向北⑶半路上⑷纹⑸用来⑹柱子⑺帮助 2.⑴夸父与太阳赛跑。⑵没到大湖,就在半路上因口渴而互。⑶常常用嘴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东海。⑷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熔炼五彩的石头来补苍天。

3.反映了远古我国劳动人民敢于向大自然挑战的雄伟气魄。 4.塑造了一位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顶天立地的女性形象。 5.略 6.⑴这⑵淹没在水中 7.⑴发鸠山⑵鸟⑶精卫 8.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9.神话;《女娲补天》 10、女娲;劳动 11.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而把天给撞破了。 12.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3.不是真实的;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4.没有想到;平静或停止;形容草木茂盛。)

篇二:七年级语文上册 18《古代神话六则》同步练习 长春版

18.古代神话六则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夸父与日逐走(走: )

⑵北饮大泽(北: )

⑶道渴而死(道: )

⑷文首(文: )

⑸以堙于东海(以: )

⑹四极废(极: )

⑺杀黑龙以济冀州(济: )

2.理解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⑷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3.《夸父逐日》反映了远古我国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4.《女娲补天》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性形象?

5.夸父、精卫、女娲这三个形象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说说理由。

二、同步解读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是炎帝之少女(是: )

⑵溺而不返(溺: )

7.文中有三个“其”,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⑴其上多柘木( )

⑵其状如乌( )

⑶其鸣自詨( )

8. 这则神话表现了什么?

三、美文赏读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去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设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9.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

10.从文中看人类是谁创造的 。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 创造的。

11.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12.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13.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14.释词:

不料:

平息:

欣欣向荣:

参考答案

1.⑴跑⑵向北⑶半路上⑷纹⑸用来⑹柱子⑺帮助

2.⑴夸父与太阳赛跑。⑵没到大湖,就在半路上因口渴而互。⑶常常用嘴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东海。⑷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熔炼五彩的石头来补苍天。

3.反映了远古我国劳动人民敢于向大自然挑战的雄伟气魄。

4.塑造了一位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顶天立地的女性形象。

5.略

6.⑴这⑵淹没在水中 7.⑴发鸠山⑵鸟⑶精卫

8.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9.神话;《女娲补天》

10、女娲;劳动

11.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而把天给撞破了。

12.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3.不是真实的;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4.没有想到;平静或停止;形容草木茂盛。

篇三:18古代神话六则(4)(序号66)


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ppt(长春版)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1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精卫

    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古代神话六则》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夸父与日逐走(走:)⑵北饮大泽(北:)⑶道渴而死(道:)...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