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论美》教学设计 正文

《论美》教学设计

2017-02-28 05:33:5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论美》教学设计

《论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说出本文的观点;能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能够对他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能说出真正的美的内涵,最终能以追求真正的美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谈自己对美的认识;能对作者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

课前学习: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阅读一些关于审美的文章;准备一个美德的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论美》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导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9月,新生入学的热闹气氛洋溢着川北医学院的整个校园,但是重庆考生徐红却因为脸上有疤痕被拒绝录取,而无缘走进这所高校。幸运的是重庆医科大学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刚刚顺利完成两次整形手术,和正常学生一样准备入学。

师:听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示:

(老师肯定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和人才观,要求大家学习培根的《论美》,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与哲学家相识

请你向大家介绍培根。

要求:重点介绍培根在思想学术方面的成就。

在朗读中领略美

目标: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创设学习情境:请同学们在优美的古典音乐声中尽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文章的感情。

组织学习活动:

教师准备好一段古典音乐,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朗读课文,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争取让学生至少读两遍。然后,再指名一学生上台朗诵。朗诵后,还可以请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评价。

在比较中发现美

目标:能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章比较美德与形体美,从而形成对美的正确的认识。 创设学习情境一:培根在文中提出生活中有哪几种美?他尤其欣赏哪一种美?请根据文章来谈谈。

组织学习活动一: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几种美的名称。

(把表示比较的关键词进行圈点,如“并不”、“胜于”等词语。然后分析确定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找出来以后,指导学生用括号括出文章用来支撑观点的材料。)

提示:文章谈到了美德,颜色之美,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等几种美。

作者的观点是美德胜于其他的美,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创设学习情境二:请阅读下列新闻,谈谈你的启发。

不注意道德修养 不少理工科学子人文知识贫乏

LEARNING.SOHU.COM 2004年9月27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9月27日电 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葛锁网教授日前指出,现

在的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当贫乏。

这位教授剖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贫乏的三大表现。

一,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没有达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水平。他举例,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审阅一篇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论文后,感慨地说:“我给他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所花的时间还多。”

二,理工科大学生整天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同学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甚至不懂如何与人交往。

三,当前不少理工科大学生专注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整洁等基础文明方面表现欠佳。(蔡蕴琦 龚学明)

组织学习活动二: 组织学生阅读新闻,并结合当前自己的学习现状,坦率地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观点可能比较稚嫩,老师要给予理解,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观点。

创设学习情境三:风沙吹尽始见金,请你讲述生活中一些外貌并不美但其美德的故事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组织学习活动三:组织学生举生活中一些没有美丽的外貌但有可贵美德的例子。要求学生口头阐述例子,语言流畅。

在创造中追求美

目标:能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敢于创造自己的名言。

创设学习情境一:培根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从本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就可以看出。你能举一例进行分析吗?

组织学习活动一:组织学生画出富有哲理的语句,并口头分析其含义。

提示:富有哲理的语句有: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创设学习情境二:学完本文,你对美有了丰富而深刻的认识。请你也创造一句关于美的富有哲理的句子

组织学习活动二:组织学生写富有哲理的语句,并要求学生的自己的“名言”后面签名。

布置课后学习

1、 搜集培根的名言3条并进行背诵。

2、 根据自己的爱好,积累课堂上同学创造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巩固提高

1、培根他欣赏哪一种美?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明确:最欣赏美德。文章中心观点是:美德最美,要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板

书:美德最美)

2、如果教你编一“论美语录”,你会摘录哪些句子?并谈谈个人的理解。(鼓励多角度的思考)可以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理解(如周总理,居里夫人,任长霞,刘翔等)。在小组内自由交流。

提示:所选句子应该表达形象,内涵丰富。如:(设可能提到的)

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

明确:此,指形貌美,彼指内在美。全句意思说形貌美与内在美在同一个人身上难以并存。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正所谓上帝给予我们是有限的,给了你美貌,就可能少了些智慧,给了你智慧,就可能少了些容貌,因此美貌的人常利用姿色,智慧的人常利用头脑,各尽所长而已,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拥有美貌又拥有智慧和高贵的气质。

②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明确: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所以在三者中最高。这三个层次都属于外形美,但层次有别,不在同一个审美层次上,故作者“仔细考究起来”,看法很有新意。

③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他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能凭一种固定思维定出美的规格。因为美不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包括内在精神气质,品德抽象的一面,它是不能订制规范的,不能画出来的。

④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但初春、夏天,冬天分别都有不同的美,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季节的美。

⑤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明确: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⑥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明确:“最高的美”应指内在美,比如德行,画家怎么画得出来呢?“奇妙”在于会起变化。在内在美的照射下,一个人假如原来外貌较丑,人们也会对他改变印象,觉得他美。如:“简·爱”、“卡西莫多”、老娼妇等。

⑦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明确: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

二、探究质疑(评美)

1、文章的开头结尾似乎自相矛盾。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告诉我们“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也行。结尾又说“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究竟要不要外貌美?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⑴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可以提出与文章不同的观点)

⑵师归纳小结:不矛盾。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石发光;对“世上的许多美人”呢?不要倚仗年轻美貌,“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佳选择”。而且世事难两全,象罗敷一样即美貌又品德高尚的女子生活中并不多见,当我们只拥有其一的时候,我们要从内心认识到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2、培根的文章写于400多年前的英国,以21世纪的中国青年的眼光来看,你觉得他的观点有没有过时?试举例说明。

班级交流。学生回答的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于肯定。

预案:(一)没有过时

⑴内在美胜于外在美永远不会过时。即使开放如美国,克林顿当总统时发现有绯闻还是差点下台的。

⑵外在美与内在美可并重,因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讲究点包装打扮,更何况现代科技手段为人的外形美创造了种种可能性。(整容术) 但是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使我们的内在美得到任何一点弥补,因此培根此文的现实意义永远不会过时,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

——那么有没有提升内在美的美容术呢?(读书,培养优雅作风、德行和生活情趣)

(二)过时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因为每个季节都有其值得肯定的美的地方,春的萌动,夏的激情,秋的激越,冬的潜力,所以过时。

3、文学艺术与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是相通的。培根说:“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从你日常接触的山川景物,城乡建设,家庭装饰,文章绘画等事物中,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篇二:《论美》教学设计推荐

篇三:《论美》教学设计(详案)

12 论美 (教学方案B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朱苏兰)

学习本文,最终应达到能指出本文的观点以及能说出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能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全文的核心句,同时要阅读一些有关审美的文章,

以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因此本文的教学起点,应从识美开始。

教学目标

能说出本文的观点;

能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能够对他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能说出真正的美的内涵,最终能以追求真正的美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谈自己对美的认识;能对作者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

课前学习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阅读一些关于审美的文章;准备一个美德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论美》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导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9月,新生入学的热闹气氛洋溢着川北医学院的整个校园,但是重庆考生徐红却因为脸上有疤痕被拒绝录取,而无缘走进这所高校。幸运的是重庆医科大学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刚刚顺利完成两次整形手术,和正常学生一样准备入学。

师:听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示:

(老师肯定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和人才观,要求大家学习培根的《论美》,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与哲学家相识

请你向大家介绍培根。

要求:重点介绍培根在思想学术方面的成就。

在朗读中领略美

目标: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创设学习情境:请同学们在优美的古典音乐声中尽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文章的感情。

组织学习活动:

教师准备好一段古典音乐,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朗读课文,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争取让学生至少读两遍。然后,再指名一学生上台朗诵。朗诵后,还可以请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评价。

在比较中发现美

目标:能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章比较美德与形体美,从而形成对美的正确的认识。 创设学习情境一:培根在文中提出生活中有哪几种美?他尤其欣赏哪一种美?请根据文章来谈谈。

组织学习活动一: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几种美的名称。

(把表示比较的关键词进行圈点,如“并不”、“胜于”等词语。然后分析确定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找出来以后,指导学生用括号括出文章用来支撑观点的材料。)

提示:文章谈到了美德,颜色之美,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等几种美。

作者的观点是美德胜于其他的美,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创设学习情境二:请阅读下列新闻,谈谈你的启发。

不注意道德修养 不少理工科学子人文知识贫乏

LEARNING.SOHU.COM 2004年9月27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9月27日电 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葛锁网教授日前指出,现在的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当贫乏。

这位教授剖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贫乏的三大表现。

一,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没有达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水平。他举例,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审阅一篇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论文后,感慨地说:“我给他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所花的时间还多。”

二,理工科大学生整天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同学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甚至不懂如何与人交往。

三,当前不少理工科大学生专注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整洁等基础文明方面表现欠佳。(蔡蕴琦 龚学明)

组织学习活动二: 组织学生阅读新闻,并结合当前自己的学习现状,坦率地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观点可能比较稚嫩,老师要给予理解,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观点。

创设学习情境三:风沙吹尽始见金,请你讲述生活中一些外貌并不美但其美德的故事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组织学习活动三:组织学生举生活中一些没有美丽的外貌但有可贵美德的例子。要求学生口头阐述例子,语言流畅。

在创造中追求美

目标:能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敢于创造自己的名言。

创设学习情境一:培根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从本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就可以看出。你能举一例进行分析吗?

组织学习活动一:组织学生画出富有哲理的语句,并口头分析其含义。

提示:富有哲理的语句有: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创设学习情境二:学完本文,你对美有了丰富而深刻的认识。请你也创造一句关于美的富有哲理的句子。

组织学习活动二:组织学生写富有哲理的语句,并要求学生的自己的“名言”后面签名。

布置课后学习

1、 搜集培根的名言3条并进行背诵。

2、 根据自己的爱好,积累课堂上同学创造的名言。

附:常州一考生(2002年中考满分作文

2002常州市中考作文选登:改变自己

我丑,自打出娘胎,我就丑。从父亲接过我时,那一声重重的叹息声中,全家人就认定我是个丑女了。 【论美】 6

我从不敢照镜子,我怕自己会自卑得撞碎在镜子里。我甚至看见花都要跑,花令我自惭形秽。从同学们那先是吃惊后是鄙夷的目光中,我彻底死心了,我说不定比《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钟人阿西莫多还厉害呢。

我最后一点自尊也被世人吞噬了,我只能对着天流泪,抱怨上天的不公。可偶然的,我在《读者》上看见这么一句话:“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是啊,上帝不过剥夺了我的“美丽”,却并没有拿走我的“健康”、“智慧”呀。我难道就这么消沉下去,让“丑”掩盖掉我身上的黄金吗?不,我要改变自己,用智慧重塑我的自尊。

我发奋地读呀,写呀,练呀。我像一座百年未喷的火山,灰黑的火山口掩盖我内心沸腾的热血。我已毫不在意别人鄙视的目光和窃窃私语,“歪嘴”、“葱油饼”、“摊眼皮”,对我已毫无意义。阅读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品味一曲曲动人的乐曲,才是我生活的重点。

我还是不愿意照镜子,可现在不是不敢,而是不愿意,因为我明白:一个人的光彩不是他聚焦反射形成的,而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自信之光。当“美女们”争风吃醋时,当情书满天飞时,我庆幸自己的安宁,可以汲取更多养料,有朝一日一鸣惊人。

验证我的时刻到了,市里举行即兴演讲比赛,班主任怀疑地写下我的名字,我却自信地登台,当我以亲身经历叙述完最后一句话,当琴声鸣完最后一个音符,掌声拍出了我的眼泪,我分明听见了四个字:“光彩照人”。

一句话,使我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而这个改变,使我重新找回自尊,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我不丑!


《论美》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8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论美》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论美》教学设计

    《论美》教学设计《论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说出本文的观点;能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能够对他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能说出真正的美的内涵,最终能以追求真正的美来指导自己...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