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情趣与兴趣》教案1
《情趣与兴趣》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情趣,发挥名人效应,并使之成为其努力的方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小品、漫画、表演、辩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
挖掘学生的自身资源及课外资源,分析情趣的来源和情趣的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情趣来源于兴趣,而兴趣的最高境界是志趣。
教学方法
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直观、快捷,图文并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趣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具有艺术意趣的生活方式。有情趣,就是懂得生活的艺术化,情感化。人们追求情趣,就是要学会以多种多
样的艺术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长久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态与心态,别让心灵荒芜,光阴虚掷。
录像:《朱德的兴趣爱好》
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德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富有情趣。情趣与兴趣有何关系呢?我们中学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趣呢?
一、情趣与兴趣(板书)
(一)情趣源于兴趣(板书)
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
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稚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第二次大战后,一个叫沃尔特斯的美国人在法国巴黎的大街上看到一片片瓦砾、废墟,很担心地问当时美国驻巴黎办事处主任哈里曼说:“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能,他们能做到”。“什么东西使你这样肯定呢?”沃尔特斯问题。“你看见他们的地下室里的桌子上放着什么东西吗?”“放着一盆花”。“对!”哈里曼很有信心地说道:“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因此,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展示。如:爱好集邮者的集邮册;爱好旅游者的照片或视频;小制作、小发明、绘画作品、音乐表演等。
中国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丰富多
彩的生活,给了我们丰富的体验,我们也在生活中尽情地感受着美的存在。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云、花鸟虫鱼、园林风光、江河湖海、森林大地等,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诗意享受。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艺术,又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中,衣着、外貌、人性时时给我们美的感喟。
图片:自然风光、美术作品、舞蹈、建筑等。
音乐:古琴曲《广陵散》、《小放驴》
总之,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美好的事物,就是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情趣,情趣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二)情趣中的雅与俗(板书)
图片:丰子恺漫画
学生谈看完漫画之后的感受。
师:一种以毛笔草草勾出的图形,黑白两色,且尽是身边细事,更不要细密的构图,却有种特别的韵味,令人回味不尽,常看不厌。郑振铎在看过《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画后,说:“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作者对于世事人心的敏感细察,对儿童的挚爱,对自然的倾心和对于人生的执着,经由笔端源源地发泄出来,几乎不加雕饰,自然天成,丰子恺漫画的魅力就在这里。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品,是具有教化意义的,又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它们在让人怦然心动的同时体味到了生命的乐趣。这就是高雅情趣的无限魅力。那么什么是庸俗的生活情趣,什么又是高雅的生活情趣
呢?它们对人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活动:联系当地社会风气、文化氛围及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讨论分析哪些情趣是高雅的,哪些是庸俗的,为什么。
或者选择当地热播的电影或电视剧让学生各抒己见,点评其是真正的艺术还是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的商业俗物。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白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相区别的标准:健康、向上、文明、科学。
学生谈自己读到一本好书、欣赏一幅妙画后的感受,以及集邮、收藏、养鱼等各种兴趣爱好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庸俗:打游戏机通宵达旦、抽烟、酗酒、口出污言秽语、阅读不健康书刊、影视片、吸食注射毒品等。高雅:唱歌、跳舞、参加体育运动等。
我们知道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庸俗的情趣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丧失远大的志向;而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开拓眼界和开发智力,有助于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因此我们——要学会鉴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最后总结出:高雅的生活情趣对社会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景象的理解是深层次的,它不仅可以拓展人们的事业,培养人们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通过对美的一切感受力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又产生一种动力,影响着人的性格、情操,甚至整个心灵。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学生小结。
〖活动〗心灵汇通
兴趣重新分组,以最具代表性的兴趣选择自己的组。
请问:当你从事你所感兴趣的事情时,有没有同书中主人公一样的感受,交流一下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一种体验,能不能表达或表演出来。
分析一下兴趣有什么特点。
在你广泛的兴趣爱好中有没有比较偏爱的,或一直坚持去做的? 有些兴趣是不是己经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小的一部分?
情趣在兴趣基础上产生,通过兴趣表现出来,是高一层次产生的兴趣,它就好比一座成功的金字塔,广泛兴趣爱好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情趣,可见情趣源于兴趣。
〖承转〗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无论是基础“兴趣”,还是高一层次的“情趣”,在生活中有时也会给你、父母、老师带来苦恼,现在让我们挑战第二关。
〖活动〗激情言论
师:我设计了一棵智慧树,树上有三样宝物,每点击一样,宝物就会出现一个让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谁来点击?
问题一:中学生应不应该读课外书?
问题二:谈谈你对上网的看法?
问题三:对不感兴趣的科目应不应该学?
〖承转〗通过我们的分析,你们认为情趣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重要吗?有多么重要?让我们挑战第三关。
〖活动〗再攀高峰
谁能说说你的生活情趣给你带来的重要意义吗?
能不能说说,情趣在一些成功人士成长道路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吗? 瓦特,有一次用茶壶烧水,水开了,热气顶起了壶盖,他紧紧地盯着壶盖一动不动,姑妈说他在偷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成为了著名的发明家。
篇二:情趣与兴趣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导入:同学们下午好!在上课之前呢,想请问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爱好呢? 10min
同学回答……
看来同学们的爱好还真是多种多样啊!我先给大家看一个小视屏吧!
播放视频……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同学回答……
老师总结,没错,他就是著名的钢琴家李云迪,他呢曾经到过我的母校云南师范大学,我有幸听过他的演奏,真是如梦如幻的演出。就在前几天呢,我刚好看了一个李云迪的转访,觉得很适合我们今天的主题。好的,请同学们翻到第37页,进入今天的课堂,情趣与兴趣!
原因:10分钟的导入可能会有点长,但是因为今天讲的主题是情趣与兴趣,必须要先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
进入:先请同学起来帮我们读一下第一段采访
20min
同学读……
同学读的很好啊,请坐
我们不难看出,他是在一次看电视的偶然机会中想学习钢琴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看到很好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就去研究它,模仿他,慢慢的,我们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讲的情趣。所以我们说:生活中充满着乐趣,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我们总能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情趣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的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再来看下一段采访,看来他还是受过很多苦的。我们都有这样的情感体验:当我们队某件事情感兴趣时,我们会很投入,很忘我,不怕苦,而且做了以后印象很深刻。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情趣呢?然而我们都是普通人,因为生理心理的缺陷,我们都有累的时候,兴趣往往是不够的,兴趣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这是我们就需要情趣。情趣不但能使我们疲劳得以解除,还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可以让生活充满欢乐。
就像我,我读大学的时候,空闲时间很多,我就决定去学琴,直到现在,我手上有很多的茧子,但是我不会觉得累,因为我从中收获了很多。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情趣都有益于我们的成长呢?
同学起来回答……
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需求,也符合科学生活和科学精神的需求。它对个人的身心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我们不难看出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的,符合现代文明的需求,也符合科学生活和科学精神的需求的。请一个同学来分享一下,你觉得什么是高雅的生活情趣?
同学回答……
我们再来看看课本的这个相关链接,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学习音乐的同学,这个小果就没有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误入歧途,迷恋上法轮功,最后自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李云迪呢,坚持自己的梦想,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最后成了钢琴大师。所以我们说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使我们看不到生活的多彩,只图占时的感官快乐。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发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呢,我们学习了情趣源于兴趣,兴趣的俗与雅。通过采访,我们看出,李云迪从刚开始从电视上看到大师弹奏钢琴,再到自己想学习钢琴,再到坚持下来,培养了自己的情趣,最后成了钢琴大师。所以让我们一起追求高雅的情趣,抵制低级的情趣,感受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原因:运用一个例子,结合学生实际,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本课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吸引同学的注意。
篇三:7.1《情趣与兴趣》教案A
7.1《情趣与兴趣》教案A
[对应的课标内容]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成长中的我”的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坚强意志,加强品格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自尊自强”中“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恰当的选择。”“我与社会”中的第一部分“积极适应社会”中“了解初中阶段成长环境的变化,发展有益、正当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把握自己的好奇心理,杜绝不良嗜好,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兴趣和情趣。
2、发展有益、正当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
能力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情趣的作用,感受情趣的形成不是简单的事情,是需要在科学认识、合理安排的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理想、志向与情趣、兴趣的关系,培养其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人生的愉悦,并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生活产生愈加浓厚的情趣,愈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兴趣及情趣的认识;鼓励学生广泛培养正当兴趣,发展高雅情趣。 难点:情趣源于兴趣。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填写《寻找共同生活情趣》调查表格,班长做好统计工作(见教师用书P107)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活动一:
根据调查情况,让同学表演(如拉小提琴等),并用多媒体配上相关图片。
请同学谈感受:
——听了某某的小提琴演奏后,感觉轻松愉快,心情舒畅
——我很羡慕他能拉小提琴,能给家人带来快乐,他家人天天能听他拉琴,一定很开心 ——我想某某同学天天拉琴,日子一定过得充实
——琴声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激情
老师:是的,琴声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实多姿多彩的人生离不开生活情趣。追求高雅的
生活情趣,才能充分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乐趣,才能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我们调适情绪,陶冶情操,追求美好的人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品位生活》(板书)
讲授新课:
老师公布《寻找共同生活情趣》调查结果。让同学了解到班级中其他同学的情趣和找到与自己有共同情趣的人,既增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又激发同学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同学认识到情趣的多样性。
老师:情趣有各种各样,可以从范围、功能等方面分成若干类。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美的事物,有自然风光,有艺术创作。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美好事物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产生各式各样的情趣。多媒体课件:
情趣的广泛性和类别
观察鉴赏类:集邮、集钱币、集火花、收藏贺卡、字画古玩等
生活消遣类:打牌、下棋、养花、养鸟、钓鱼、旅游等
文化体育类:唱歌、跳舞、写诗、作画、打球、游泳等
实用技能类:裁剪、编织、小制作、小发明等
活动二:请你说一说:
根据调查情况,请有共同生活情趣的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在做这些事时的感受。如:弹奏乐器的感受,画画的感受,踢球的感受,饲养小动物的感受……
老师提问:同学的感受有什么共同之处?
——他们都对自己所做的这件事很感兴趣
——他们都很投入地做这件事,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
——他们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都能克服……
老师归纳:这些同学对自己拥有的某种情趣都很感兴趣,同时很投入,很忘我,不怕苦,不怕难。可见,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
(板书)一、情趣与兴趣
1、 情趣源于兴趣
老师进一步分析情趣与兴趣的关系:同样是爱好画画,一种表现是:很认真上美术课,平时也喜欢画几个公仔画,有机会的话也看看画展。另一种表现: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如拜名师,参加绘画班),用画笔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绘画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使自己忘却生活中的不快。前者是兴趣,后者是情趣。多媒体课件:
表现←
情趣——————————兴趣
→(源于)
(较稳定) (随时随地)
老师归纳:人们的兴趣爱好越广泛,生活就越加丰富多彩,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越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越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为了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体验和享受,我们应该积极地培养兴趣,发展情趣。
过渡:但是我们有时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时,往往会遇到杨叶同学那样的问题,请看教材71页。 活动三:学生讨论:
观点一: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堂知识,把时间花在培养兴趣爱好上,会分散学习精力。观点二: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爱好对中学生培养情趣、陶冶情操、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很有意义。
有些同学同意观点一,理由是:我们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专心学习课本知识就行了。而且现在学习竞争这么激烈,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把时间花在培养兴趣爱好上,就减少了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有些同学同意观点二,理由是:学生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但培养兴趣爱好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可以陶冶情趣。高雅健康的情趣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我们全面发展。
通过讨论,认识发展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活动四:快乐健康对对碰 多媒体课件:
爱写作 增强食欲
爱书法 思维敏捷
爱作画 丰富想象
爱下棋 调节血压
爱音乐 延长寿命
爱养花 陶冶性情
爱赏鱼 开阔思维
要求学习讨论并对各种情趣与之产生的作用连线。答案不限。
“音乐与健康”资料。多媒体课件:
1975年,美国音乐界的知名人士金太尔夫人因乳腺癌缠身,濒临死亡的边缘。这时候金太尔夫人的父亲不顾年迈体弱,天天用钢琴为爱女弹奏乐曲。两年之后奇迹出现,金太尔夫人胜利地战胜了乳腺癌。康复后,他热情地投入到音乐疗法的活动。金太尔夫人弹奏吉他,引高歌,帮助癌症病人振奋精神,与绝症进行顽强的斗争。
老师归纳:通过连线和看资料,我们知道健康高雅的情趣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它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过渡:是否所有的情趣都有益身心健康呢?请分析以下三则材料:多媒体课件:
材料一:小明从小就喜欢旅游,每到假期,就会和家人一起去游览和欣赏名川大山,名胜古迹。即使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实起来,又增进了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记录自己的足迹,他还学会了摄影。每到新学期开学时,他总会拿出 一些佳作和同学一起欣赏。
材料二:小军最近迷上了上网,因为网络中的游戏使他流连忘返,常常一放学就一头扎进网络游戏中,以至作业也忘了做。还经常跟同学介绍自己玩游戏的技巧,有时候连上课也想着怎样“闯关”。
材料三:漫画“嗜烟如命”
吸一支无妨→二三支小意思→还不过瘾→难以自拔
学生讨论(略)
老师分析: 材料一是高雅的情趣——多培养、多追寻;
材料二沉迷网络游戏、扑克牌是庸俗的情趣——适可而止;
材料三吸烟、喝酒、赌博、吸毒、沉迷色情暴力等,不利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
是庸俗的情趣——坚决制止
老师归纳: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吩咐多彩的一面,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情趣源于兴趣,兴趣是情趣的基础,情趣有雅俗之分。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能够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自觉地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乐趣,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追寻有乐趣、有意义的生活。
7.2追寻高雅生活
[对应的课标内容]
“成长中的我”中: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正确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2、了解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方式和注意事项,知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是追寻高雅生活的重要途径。
3、知道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追寻高雅生活的重要条件。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区分正当的兴趣与不正当的兴趣,自觉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
2、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追寻高雅的生活,过真正富有情趣的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热爱生活的观念,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2、在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不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3、在帮助学生掌握追寻高雅生活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青少年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德智体各方面发展和提高自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要在此基础上扩大和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身体条件、经济状况和时间的可能性,更多地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方式,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对说到的情趣认真分析,并判断其是高雅还是庸俗。
难点:
正确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正当的兴趣。
好奇心对于我们陶冶高尚情趣有什么好处?是否所有的好奇心都有益处?有些人在发展情趣时,总是“随大流”,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怎样正确运用从众心理的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兴趣和爱好也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它们同情趣一样,也有雅俗之分。即使是正当的兴趣,也有一个适当的问题。培养政党哪个的兴趣爱好,要正确解决需要与爱好之间的矛盾,注意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以防止庸俗、低级、不健康的爱好和兴趣侵蚀自己。
[教学过程]
《《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4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