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正文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2017-02-23 06:10:2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防患于未然》教案

《防患于未然》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难点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

教学方法

调查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国每年被公安机关抓获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达十四五万名,被人民检察院起诉的近四万名。这些青少年,被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长大,正值青春年华,还没对父母、对社会作出有益的回报,自己的人生黄金时期就要在铁窗下度过,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请同学们认真地思考,是什么原因使那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

[生1]这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他们不学法、不懂法造成的。我们预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必须要学法、知法、守法。

[生2]这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很多,不单纯是不学法、不懂法,有很多是从小毛病开始,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导致违法犯罪。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小就做到有毛病就要克服,有错误就要改正,树立法律意识、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师]先请大家看一个小片段,这是一个苹果,请你观察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苹果逐渐溃烂)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给予我们哪些启示呢?答案就在今天这堂课中。今天我们共同学习: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板书)

一、认清犯罪危害(板书)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板书)

活动一:陈某滑向犯罪深渊的启示

·活动目的

使学生认识任由违反纪律、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会犯罪,增强防微杜渐意识。 ·活动准备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材料,并查寻相关事例。

·活动过程

第一步:阅读课文中的材料后,结合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生1]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走上犯罪道路,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如网吧、游戏厅中大量的凶杀、言情、电子游戏等精神垃圾的泛滥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学生家长、教师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思想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更重要的因素是自己放纵自己,产生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态,为了某些狭隘的目的,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生2]要杜绝滑向犯罪的深渊,就必须力行“十戒”,预防犯罪。

什么是“十戒”呢?第一是戒“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骄”、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黄”、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赌”、第八是戒“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这十种需要“戒”的,都是同学们容易沾染的不良习惯、不好的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良习惯、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如果让它在你身上滋长、蔓延,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那么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所唾骂的阶下囚。人们常说“科学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违法犯罪与否我认为也只有一念之差,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这个犯罪之“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同学们加强自身的修养,理解并确实做到“十戒”,时刻预防犯罪之“念”的产生,自然就能够预防犯罪。

相关资料链接

(多媒体显示)

[师]通过刚才的案例以及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淖。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第三步:学生举出类似事例。

(多媒体显示)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增强法纪观念,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2.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板书)

活动二:分析小迪犯罪所造成的危害

·活动目的

使学生充分认识犯罪的危害,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从而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活动准备

阅读教材中小迪犯罪的案例,并分析小迪犯罪所造成的危害。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分组进行讨论,各组分别对小迪犯罪所造成的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危害进行分析。

组1:虽然不良的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子不教,父母之过。父母是预防子女犯罪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当好第一责任人,筑牢第一道防线,是每一个父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青少年犯罪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

篇二: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篇三: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犯罪危害,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引导学生要预防违法犯罪

2、能力培养目标:

①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②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初步学会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①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②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要预防犯罪,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

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流程:

【环节一】:(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知道了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PPT展示

【环节二】:1、新课导入我们刚刚一起回顾了有关法律方面的常识,我们已经知道,法律——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在座的我们每一个人,你、我、他,我们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谁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我们要自觉的守法、护法,不能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来,可犯罪它是一朝一夕,一个偶然的瞬间就突然发生的吗,有这样一个成语:“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有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ppt]

2、展示本课学习目标【PPT】

【环节三】一、认清犯罪危害

1观看药家鑫案件视频

(1)思考一:“药家鑫”的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哪些危害? 小组讨论回答,【PPT】展示

(2)思考二: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讨论回答,

【PPT】展示

(3)实际运用:看课本案例结合教材第95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小组抢答

(4)看视频:思考三:视频中的这伙“少年抢劫嫌疑犯”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4岁。有同学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

小犯罪也不会受到处罚。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小组抢答,学生共同朗读课本内容。

【环节四】看课本陈某案例【PPT】展示根据划线的内容,你能指出哪些是违纪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小组讨论:陈某作为好学生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PPT】展示

【环节五】看课本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回答1、国家制订和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是什么?

2、国家制定和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作用是什么?小组抢答

【环节六】看相关链接:分清哪些是不良行为为?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学生举手回答

实际运用:填写课本97页表格并思考讨论如何矫治未成年人一些不良行为?学生讨论后回答

【环节七】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PPT】展示 共同阅读98页内容。

【环节八】本课小结【PPT】展示

【环节九】当堂巩固【PPT】展示,学生抢答

【环节十】布置作业

思 品 公 开 课 教 案

执教内容:防患于未然

执教教师:沈 其 干

执教地点:七(1)班

执教时间:2014、5、21

巢湖市西峰中心学校政史教研组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384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防患于未然》教案《防患于未然》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2 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能力目标1 逐步形成自觉...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