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正文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2017-02-23 06:08:4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2.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小时候,奶奶给你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传说月宫中不仅有嫦娥,还有捧酒的吴刚,还有揭药的玉兔。你们想到月亮上去会会他们吗?

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了月球,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三、正课

1.用5 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做到集中注意力,本出声,不回

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段:从“这一年的 7月 16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

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段:从“登月归来后不久”到完。

评论登月的意义。

3.提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讨论并归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登月前,介绍宇航员来到发射架下,进人狭小的指令舱。点火,火箭缓缓上升,两级火箭自动脱落后,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先绕地球飞行,飞行状况正常。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进入登月轨道。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第二阶段:登上月球。登月舱打开了舱门,宇航员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开始作业,3个小时后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第三阶段:返回地球。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人预定轨道,

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丢弃登月能,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溅浇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4.提问: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讨论并归纳;做了九件事。

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

②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④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⑤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

③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③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③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把它插在月亮上。

③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

讨论并归纳:文章中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

6.提问:登月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四、小结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这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用一个词语表达。

1.仰着头直立着。()

2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3.距离远但可以望见。()

4.不停地运动行进。()

(二)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篇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3、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兴趣。

2、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获取课文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

3、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朱长超),本文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

2、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可望不可即(jí)昂首挺立(áng)轨道(guǐ)故障(zhāng)着陆(zhuó)椭圆(tuǒ)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可望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形容高高地直立着,很庄重、很威严的样子。

征程:征途。

健步:轻快有力的脚步。

一叶孤舟:形容势单力薄,很孤独。

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着陆:(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

4、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快速朗读,理解大意。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完成下面表格,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

明确: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写的。

3、根据表格的信息,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你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4、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做了哪几件事情?

明确: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

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四、巩固拓展,能力培养

1、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的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面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2、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明确: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是一片荒凉死寂的世界。

3、科学家为什么要采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明确: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4、想象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明确: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

五、课后反馈,强化训练

1、作者介绍。

本文作(),本文选自( )。

2、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可望不可即( )昂首挺立( )轨道( )故障( ) 着陆( )椭圆( )

六、自我反思,自主提升

将课文中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写两遍。

篇三:《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月亮上的足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20世界最伟大的科学探险——登月。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生字词。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并用“抓要点的方法”准确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把握本文作为一篇纪实报道的文 体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说明文的特点和精神;激发与鼓励学生对未知世 界和空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纯科学事理说明文,详细而忠实地叙述了人类第一次 登上月球时的情形,同时条理清晰,叙述准确是本文的特点,造成这种效果很大程归功于合理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顺序的良好选择。因此,我将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准确把握本文的文体特征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天上一轮明月,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在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无疑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根据这个传说,月亮上有月宫、有玉兔和嫦娥姐姐。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在1969年7月,伴随着“阿波罗11号”飞船的成功登月,月亮的神秘面纱逐渐地被揭开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重温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相信大家都有做过预习,那么就让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请一位同学朗读上面的四个词语,读准字音;另一位同学读下面三个,并且给出解释。

二、整体感悟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要求速读课文,

(1).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描写的事件,请注意(一个完整的事件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登月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时间是(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

(2).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描述整个登月过程,请注意老师给出的各个时间点和概括的范例,概括的时候呢?要求尽量地简洁和抓住要点。

教师以列表格的形式给出关键的时间点,让学生在有目的速读课文,寻找有用和关键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挑拣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那么刚才在速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人逐字逐句、仔仔细细地看完全文呢?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和筛(shai)选出关键的信息,没有必要整篇课文都很仔细地读过去。那么请同学们用刚才老师教给你们的阅读方法,说说宇航员们都在月亮上留下了哪些足迹呢?看谁能够找地又快又准确!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登月一共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登月准备(3——4);飞船升空(5——9)、登月成功(10——14)、登月归来(15——17)(板书)。那刚才讲的是抽象的文字,可能大家对登月的过程还不太清楚,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3D动漫《登月》,希望大家能够对登月过程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3.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本文作为一篇篇

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说明文,我们阅读它却能感受它条理清晰 、叙述准确,这归功于本文的写作特色,某种说明方法的大幅度运用 大家知道是那一种吗?我们知道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列子、列数 字等,那么请看课件中的这一段话。

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

1.用数字说明; 例如:写火箭升空的的速度分别用6.8、

7.67、10.5等数字,令我们遐想不已。 还有写火箭升空后 的时间词,也同样让我们遐想万千。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叙述中有议论。 如第4段中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写道: “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 远的一次旅行。”这足以说明这次登月之于我们人类的重 要意义。 还有第11段中在两名宇航员登月之后,写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 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里再次强调了此次登月的意义。 总之,这些议论性文字深化了我们对叙述的问题的理解,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美国宇航员们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那么 假如有一天同学们登上了月球,那么你们又想在月亮上留下什么样的足迹 呢?(思考之后当堂展示)。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37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2)概括各...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