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正文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2017-02-23 06:08:3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识记);

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

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的民主改革,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等史实,归纳

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通过探讨美苏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探究,让学生对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

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

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

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

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

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

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确立后,双方采取

的对抗政策、措施,以及进行长期争夺的主要表现。

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后美、苏两国共同作用的结果。战后的美国因为其经济、军事、科技实

力无可匹敌而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

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

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开始反目。它们各自操控下势力集团不断加强政治、经

济、军事联系,日益确立了以欧洲为重点,涉及亚洲、美洲的全球性的严重对峙局面,给整个国际

关系带来长期深刻的影响。

(二)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将重、难点划分为:

重点:美苏的“冷战”局面的形成过程及表现。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突破方法: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美、苏两国关系

的转变及原因;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双方在全球对峙局面下进行的激烈争夺。教

师应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战后美苏双

方长期对峙争夺的根源,并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战后美、苏之

间的对抗和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的深刻影响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

责任。

五、教法与学法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

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

量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

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

2.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

读找到答案。

3.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

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和讲解“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

认识和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

解,并认识到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

教学用具:教材和教案、板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师:好,同学们我们上课。不知道大家

还记不记得这个人,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曾是CIA(美国中央情报局)

技术分析员,后供职于国防项目承包商。

2013年6月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

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

报》和《华盛顿邮报》,那份秘密文档正是

我们所知的一项监视美国以及世界人民网

络行为的一项“棱镜计划”。随即斯诺登便

遭美国政府通缉,事发时人在中国香港,随

后飞往俄罗斯。2013年8月1日7时30分,

斯诺登离开俄罗斯谢列梅捷沃机场前往莫斯科境内,并获得俄罗斯为期1年的临时避难申请。在前

不久,2014年8月,俄罗斯律师称,爱德华·斯诺登再次获得俄罗斯的居留许可,期限为3年。

如何一来,在俄罗斯的庇护下,美国政府的统计也别无他法。 但是在之前,司登诺曾向芬兰、挪威、巴西、印度、波兰、西班牙、瑞士提出政治避难申请先

后遭到拒绝,而俄罗斯却大方地给予斯诺登人权保护,直接导致美苏关系降到冰点,俄罗斯为什么

敢与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抗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人想到了上个世纪的“冷战”。先让我们回顾一

下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恩怨怨,学习最后一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师:首先,咱们先翻到本单元的引言部分,咱们来看看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德尔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什么是政治格局,嗯,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

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

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咱们知道,政治格局长期以来是以欧洲在中心,但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发生

变化形成了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并维持了半个世纪。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瓦解,并且西欧、日本、中国也逐渐成为大国,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今天,咱们先

来学习“两极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二)新课讲授〈30分钟〉

篇章一 从盟友到对手——“冷战”的原因〈5分钟〉

解释“极”的含义: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

量。那么两极世界具体指哪两极?为什么会是这两极,而不是其他国家?请同学们看到导学案上的

探究一,看看二战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

材料一:饱受战争之苦的西欧,满目疮痍。……英国政府在其1947年的白皮书中称:“不列颠

已处于危险之中”。它缺煤,缺粮缺电,开春以后又遇洪水为患,全国工厂有一半停工。……西欧

其它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的迹象。法国居民每日口粮只有6盎司,德国的英美双占区的工厂3/4

关闭,物价飞涨。

——《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

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

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师:你能看出战后的国际政治力量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生: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

是美国的敌视。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成为头等强国,有了话语权。

那么在二战时合作的盟友,战后演变成了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对峙?咱们再来

看看探究二。看看罗斯福和杜鲁门在战后是怎么评说国家关系的。

材料三: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

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材料四:斯大林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

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生: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冲突。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美苏两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存在矛盾。

师: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而二战

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

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这就导致了美、苏之间最大的国家利益和社会意识形态之

间的矛盾,这也是引起“冷战”的根本原因。

师:咱们不只一次提到了冷战(cold war)这个词啊,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些同学已经在书

本上找到了,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

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本质),稳定资本主义。那么,咱们想一想,为

什么美、苏要采取冷战这种方式,而不直接来一场硬碰硬的对决呢?

生:二战后,人们渴望和平;美国和苏联实力相当;对核战争的恐惧。

篇章二 美苏“冷战”——“冷战”的形成过程〈15分钟〉

【自主探究三】从盟友到对手的美苏两国是怎样走向两极对抗的?

师:正因为美苏不愿采取直接的战争形式来解决矛盾,因此在“冷战”过程中,美、苏双方都

是小心而又谨慎,两极格局的形成也是循序渐进。早在二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上,以美、苏为主

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就已经初现端倪,史称雅尔塔体系。

师:(板书呈现)

咱们可以翻回课本P115页,这三个端坐的人,从左到右依次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主席斯大林。他们之所以汇聚在这里,是为了讨论战后如何处置德日、重新划分欧亚版图以及建立联合国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中,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

气氛。而雅尔塔体系正是建立在这种美、苏战时军事实

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它奠定了以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师:在战争结束以后,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说。

咱们可以看到P118页的导言部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

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

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师:这里的“铁幕”是指什么呢?

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认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一些欧洲的国家构成了威胁,正在进行社会意识形态的渗透,而把苏联比喻成笼罩西方的铁幕。

师: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继而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后,1947年3月12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为何?“冷战”终于以美国总统的名义,发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呼吁,“冷战”正式开始了。)

师: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定义冷战的吗?它是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那么除了在政治上总统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之外,在经济和军事等其他方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生: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成立。

师: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的援助计划。咱们可以看一下P119页的这幅《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宣传图。(图为何意?)事实上,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但是,老师找到了一副图,却不是这样表达“马歇尔计划”的内涵的,咱们一起看导学案的探究。

材料四:看右漫画图,结合“二战”后初期有关史实回答:

(1) 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生: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战略

师:实际上,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它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约”则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那么,美国率先提出“冷战”,苏联对此是如何进行对抗的呢?某某,你在书上能看出,苏联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

生: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签署《友好互助条约》,成立了与“北约”分庭抗礼的“华约”。 师:很好,在这里老师还补充人民版教材上的一点: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那么,华约与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为何?)

篇章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关系——“冷战”的影响〈10分钟〉

师: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书本、完成导学案上【归纳三】的表格。

好,请同学来回答一下。全面冷战在欧洲的表现、在亚洲、在美洲。局部热战在欧洲的表现、在亚洲、在美洲。嗯,很好。咱们来仔细看一下,二战后战败国德国被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示意图),因为美苏都不肯作为让步,德国未能就统一问题达成一致协议。1949年,美国支持在西战区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则支持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由于首都柏林在东德,因此柏林一分为二,中间隔起了厚厚的“柏林墙”。

师:咱们可以看到P120这幅柏林墙照片,许多人在登高眺望,柏林墙不止阻碍了经济文化上的

篇二: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教案

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二十五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作为开篇一课,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即两极格局形成。此外,又是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期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冷战”,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的“热战”。伴随着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两极走向多极。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苏美两极对峙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等,有了正确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思考中具备了客观评价当今国际大事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并不是十分陌生,他们在初中学习中也泛泛接触过,并在实际生活中对这部分内容也略知一二,如对“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高一学生一般不具有认识能力的深刻性和分析能力的透彻性,看问题具有表面性和肤浅性,所以对“冷战”政策形成的深刻原因和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还需要深刻理解和体会。在教学活动中,应力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就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国家利益的争夺。

(3)“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美苏“冷战”的表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以及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和启发相结合,具体如PPT展示,课堂合作探究,归纳分析,问题启发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了解,我们知道,新中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其中“一边倒”是这一方针的重要方面,简单的说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那么究竟为何我国当时要奉行“一边倒”呢?今天我们的课程——两极世界的形成——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请同学们好好体会,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

讲授内容:

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请同学们先学习一个重要历史概念。

多媒体显示:

世界政治格局: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经过了几个阶段: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阶段——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首先我们来看下这一格局形成的背景,换句话说就是原因。

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板书)

师:我们来看一些材料,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总结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土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也全部丧失。

材料二 英国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资金250万英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时,国债高达237万英镑。

材料三 法国在战争中损失一亿四千多万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

材料四 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到1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战后初期,美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此外,美国拥有世界黄金总量的四分之三。

材料五 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实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兼并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土,国土空前辽阔;进一步使整个东欧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师生互动:

师:这五则材料分别介绍了二战后德、英、法三国的衰落,以及美、苏两国的强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回答。

生:??

教师小结:没错,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正因如此,在美苏的主导下,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为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师:刚才说到雅尔塔体系这个名词,同学们比较陌生,下面老师给大家解释下

多媒体展示:

雅尔塔体系:指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如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

兰会议(1943年11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成果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就是以上这些会议成果的总和。它是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师:在这一体系下,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而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于是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这些进一步促使两极世界形成。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主要有四点:

1、世界体系(板书):雅尔塔体系确立

2、政治力量对比(板书):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西欧衰落,美苏实力增强

3、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板书):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4、战略目标(板书):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过渡: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苏两国由二战中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美苏“冷战”,也就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二、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美苏“冷战”(板书)

师:首先,老师来给大家解释下“冷战”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对峙格局。

师:我们一般把战争称为“热战”,“冷战”就是相对“热战”而言的,是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同学们注意,这里的“冷战”特指美苏“冷战”。那么美苏“冷战”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1、 美苏“冷战”开始的信号——铁幕演说(板书)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课本第118页的导言部分,里面说的就是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

师:同学们,你们看完后,知道“铁幕”是指什么吗?

生:??

师:同学们的答案比较接近,更准确地说,“铁幕”就是指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制度影响区域的界线,这两个不同的政治制度指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2、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板书)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过渡: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究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敌对行动呢?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3、 美苏“冷战”的表现(板书)

(1) 美国的表现(板书)

A. 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板书)

B. 经济——马歇尔计划(板书)

简介: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遭到拒绝)

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C. 军事——成立“北约”(板书)

简介: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性质: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 苏联的表现(板书)

A. 政治—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板书)

简介:1947年在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法国、意大利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目的: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交换情报信息,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 经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板书)

简介: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

宗旨: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C. 军事—成立“华约” (板书)

简介:1955年,苏联和波兰,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性质:应对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过渡:在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板书)

1、不利影响(板书):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全面冷战的具体表现(板书)

①德国分裂(板书)

背景:

?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 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 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一分为二。

②朝鲜分裂(板书)

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分裂: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③古巴导弹危机(板书)

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局部热战的具体表现(板书)

①朝鲜战争(板书)

背景:在两极格局下,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过程及结果: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②越南战争(板书)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过程及结果: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2、有利影响(板书)

(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板书)

由于彼此势均力敌,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促进世界整体的发展(板书)

为了在两极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双方都注意发展经济,注意进行内部改革和调整,促进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3)推动第三世界崛起和世界格局多极化(板书)

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在美苏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结盟运动兴起并得到发展,第三世界崛起,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课小结: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西欧衰落,美苏实力增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且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这些促使美苏最终走向了冷战之路,其大体表现主要是在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相应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相应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美国成立北约,苏联相应成立华约,至此,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这一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是加剧世界的紧张局势,造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局面,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促进世界整体的发展,推动第三世界崛起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课堂练习:

一、学思之窗

1、这两个条约(北大西洋公约和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军事政治集团。

2、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使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加深了东欧和西欧的矛盾对立状态,对欧洲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对于本集团内部各盟国的安全乃至于世界的安全都各自起到集体防御的作用。

二、本课测评:“冷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①“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以遏制共产主义。

②原因:二战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美苏战时同盟基础的消失,双方关系逐渐恶化;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方面根本对立;二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

三、学习延伸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

篇三: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教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授课时间:40分钟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具体包括了美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及原因、“冷战”政策及其表现、双方在全球对峙局面下进行的激烈争夺三部分内容。两极世界的形成是二战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同时又是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虽然提到战后的国际关系,但并不作独立章节重点进行讲述,学生对这节课的历史概念如冷战及历史原因如冷战的背景难以深入地了解。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还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启发式的进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当时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带同学们感受重大的国际关系变动和美苏对峙的惊心动魄场面,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冷战”和“杜鲁门主义”的概念。

2、知道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了解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及北约和华约。

3辨证地理解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对峙局面形成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 现象的能力。

2、通过问题探究法全面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2、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激发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力量。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六、教法与学法

讲述法、史料研习法、对比分析法、阅读指导法

(一)导入

教师:我们知道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政权,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成了盟友。那么在二战结束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并思考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一分钟)

学生:(预设)遏制苏联,反对共产主义

教师:美国对苏联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美苏关系的变化又将如何影响国际局势。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内容一起来探索两极世界的形成。

(二)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

教师: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118页第一段,了解雅尔塔有关内容。 教师:通过课本第一段内容我们雅尔塔体系是根据雅尔塔等会议形成 的国际体系。它的实质是美苏在全球势力范围的划分,因此由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投影展示:(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框架)

教师:我们知道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经济中战主导地位。成为了最大的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而美国的军事实力也极大的增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在苏联成功试验第一课原子弹之前,美国垄断了原子弹。

在政治方面美国操纵着联合国。从经济军事政治这三方面来看,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投影展示: (二)美苏实力均势

美国实力: 经济 军事 政治 主导地位 军事实力雄厚 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美国实力大增后的想法 投影展示: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 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教师:材料说明了美国什么野心?

学生:(略)

教师:美国实力的膨胀促进了其政治野心,想要称霸世界,而这时苏联会阻碍美国,那么苏联有这个实力来阻碍美国吗,我们来看一下苏联在战后的实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特别要强调的是苏联的军事实力,苏联的军事实力在战后得到了空前的壮大,1949年原子弹试验成功,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总兵力接近美国,成为了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欧洲军事大国。在政治上,因在二战中的贡献,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投影展示: (二)美苏实力均势

教师:二战使美国和苏联成为了盟友,二战结束后,盟友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两国在制度上的矛盾以及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尖锐,而这恰是形成两极世界的最根本原因。

投影展示:(三)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根本)

第二部分: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师:同学们先阅读课本第119页,归纳一下什么是冷战? 学生:(略)

教师:分析冷战的概念、核心、以及为什么是“冷”而不是“热”

苏联实力:经济 军事 经济得到恢复 军事实力空前壮大 欧洲军 事大国 政治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37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一、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识记);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解)...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