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周长的认识课件 正文

周长的认识课件

2016-12-04 15:20:4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周长的认识

作者信息

教学设计

篇二:《周长的认识》课堂实录

《周长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及评析

毕俊梅 执教(于河实验小学 )

刘雪峰 评析 (于河实验小学 )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

2、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3、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良好的数学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或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动物,今天森林里正准备举行一次运动会,一只小蚂蚁也赶来了,把刚落下的一片树叶当作训练场呢!现在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说说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课件演示小蚂蚁的运动过程)

生观看。 师:你能说说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谁先说?

生:它围着树叶爬了一圈。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在树叶的什么地方?谁来补充?

生:围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圈。

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小蚂蚁围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小蚂蚁一起运动,好吗?准备——开始。

学生伸出手指随着小蚂蚁一起运动。

师小结:一圈就是从出发点出发后又回到出发点,形成闭合的线条,通常一圈又称一周。

小蚂蚁爬过了树叶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树叶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评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入手,以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导入新课,伸出手指跟小蚂蚁一起运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周长

1、游泳池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树叶的周长,那么下面物体的周长你能找到吗?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游泳池) 师:这是什么?

生:游泳池。

师:你能找到游泳池口的周长吗?

生伸出手指一指。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游泳池一周的长度)

师:游泳池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什么?

生:周长。 2、篮球场的周长

(课件出示:篮球场的平面图)

师:同学们学得真快,再看,这是什么?

生:篮球场。

师:这是一个篮球场的平面图,谁能到前面指出篮球场地的周长?

指生到前面指一指篮球场的周长。

师:你能说说吗?

生:篮球场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从身边找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周长。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物体,它们的表面也有周长,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 生:数学课本的周长。(用手指着数学课本,边说边演示)

师:他说课本的周长,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课本哪里的周长?谁来补充? 生:课本封面的周长。

师:还有吗?谁还能举出来?

生: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能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再举一个?

生: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到前面来给大家指指看。

生到前面指一指。

【评析】通过让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摸一摸课本封面、桌子面的表面,并找出课本封面的周长和课桌面的周长,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

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逐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认识周长

1、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并说出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果老师给你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周长吗?(出示课件)

你能指出上面图形的周长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先用彩笔描一描,再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生在题卡上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跟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看他的想法和你一样吗?

指一小组代表到前面汇报。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完成的,这些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揭示周长的定义。

师:说得真好!请看大屏幕,同学们是这样描的(出示课件)

现在老师把这些图形移开,只留下它们的周长,结合刚才的活动,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谁还想说?

生:这些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生: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一般地,在数学上,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周长定义)

生齐读。

3、辨一辨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周长,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示课件)

师: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生:第1、3、4、5个图形能找到周长,2和6不能找到。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2和6没有接起来。

师:没有连起来,就不能算一周,首尾相连才算一周。

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四、研究周长

1、算一算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梯形)

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梯形。

师: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答案?

生:6+7+11+7=31(厘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算梯形的周长就是把它的一周都加起来。

师:同学们,他这种算法行吗?

生:行。

师:这位同学计算的很准确,真了不起。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先算7×2=14,再算14+6+11=31(厘米)。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不仅会计算周长,而且还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计算出图形的周长。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出它的周长。

生独立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6+9+6+9=30(厘米)

师:说的真好。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我是这样算的,6×2=12,9×2=18,12+18=30(厘米)

师:谁跟她得想法一样?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两种算法。你能算出下面这个图形的周长吗?看谁最先完成。

(课件出示正六边形)

生独立计算。

师:谁最先算完成了?我们把这个回答的机会给这位同学吧!

生:4×6=24(厘米)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图中有6个4,所以是4×6。

师:大家同意他这种算法吗?

生:同意。

师:真棒!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可以用4+4+4+4+4+4=24(厘米)。

师:同学们真聪明,每道题都是用了两种算法,老师也为你们高兴。

3、量一量

师: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计算出了平面图形的周长,老师这里有两张卡片,大家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和正方形。

师:你能估一估它们哪张卡片的周长长吗?

生:我觉得是正方形的周长长。

生:三角形的周长长。

师: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生:用尺子量一量。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真妙,我们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再算一算就知道了。老师看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别着急,先听要求:小组两人合作,测量并计算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并把数据记录下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结果,并说说探究方法。请拿出卡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及时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组的测量结果。

生:三角形的周长是:38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

师:你能说说你们组的算法吗?

生:我们先量出三角形的边长是13厘米,16厘米,9厘米,13+16+9=38厘米 又量出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9+9+9+9=36厘米。

师:正方形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样计算周长?

生:可以算4×9=36。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了不起,不仅合作得好,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我们小组量三角形的边长是13厘米,10厘米,16厘米,加起来等于39厘米。

师: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探究方法,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那我们最后获得的结论是谁的周长长呢?

生:三角形

【评析】让学生估一估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张卡片的周长长,学生通过

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收获。

篇三:周长的认识

周长的认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使学生建立周长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周长含义的形成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来突破。

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情景教学与直观演示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教师采用了探究教学法,以引导启发,课件展示,动手操作、组内指导,师生交流的教法进行教学。

2、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和“量一量、比一比”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教具准备】

钟面、树叶、作业卡、若干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绳子、学生准备尺子。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周长的概念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本节课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周长的意义从初步的感知一步步变为深刻的理解。

【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

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情境引入新课,介绍学生认识一位新朋友:小蚂蚁。通过小蚂蚁的行动和语言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把比较陌生的知识和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既培养学生动脑又培养学生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优秀学习品质。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知识形成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课件)

2、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设计意图:由小蚂蚁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引入新课,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动画的形式出现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观察和倾听也很主动积极,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

3、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4、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已备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 课件:播放赛车绕跑道跑一周。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帮助学生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对周长的认识。)

2) 课件:出示不规则泳池,逐步完善周长的含义。

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

2、亲身参与,体会周长的含义。

出示一组图形,学生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说一说、找一找每个图形的周长

3、小结周长的含义。

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周长的活动,强化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我们认识的这些图形的周长,你们想自己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呢?

1、出示:长方形。

你打算怎样测量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的想法。

1)、学生分小组测量并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

2)、学生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每种图形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和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特别是在对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中,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2、出示:圆形

问:那象这样的图形还能象刚才那样量吗?怎样才能量出圆形的周长呢?你打算怎样做?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1)、同桌合作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并及时辅导帮助。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和方法。

3、提问小结:什么图形可以直接用直尺测量?什么图形不能用直尺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把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找生活中的周长 。

1)学生说说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

2)课件:

A、树桩面一周的长。

B、小朋友的胸围、腰围

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腰围、胸围、头围??)

2、思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任务撕开,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课件)

先猜一猜,再播放课件演示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馈。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深化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

周长的认识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贴各种图形


周长的认识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91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周长的认识课件
相关文章
  • 周长的认识课件

    周长的认识作者信息教学设计《周长的认识》课堂实录《周长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及评析毕俊梅执教(于河实验小学)刘雪峰评析(于河实验小学)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