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声音的特性课件 正文

声音的特性课件

2016-12-04 15:51:2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 课件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一、引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现在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听音乐,它们由不同乐器演奏出来。这些声音是千差万别,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响度、音调和音色。

1.响度

物理学中称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很强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们说它响度大;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们说它响度小。我们先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课桌上都有一只鼓,要使它发出声音,怎样做呢?要使鼓声更响些,又要怎样做呢?学生操作,你们认为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实验:鼓面上放些碎纸屑,先后以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以来纸屑跳起的高度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观察声音强弱不同时,纸屑跳起的高度不同。

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物理学上声音的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2.音调

声音有响度的不同,也有音调的不同。有得听起来音调(pitch)高,有得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3.音色

四、练习

A部分

1.用线条把相关知识连接起来。

震耳欲聋的雷声刺耳的尖叫声

音调响度

声源的振幅声源的振动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瞧分离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小芳唱歌比小红唱歌好听,说明小芳的嗓子比小红的嗓子好”,从声音的三要不素角度考虑,这句话实际是比较的两声源的_______不同。

4.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Volume)”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____________。

5.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否因为雷声的(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6.蝴蝶和蜜蜂从身旁飞过时,我们凭听觉不能发现蝴蝶的飞行;而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7.人可以分辨出胡琴声、笛子声、喇叭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 ( )

A.频率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以上判断都不对

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

9.马戏团的驯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驯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地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

B部分

1、 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 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 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4、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5、 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7、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就是一种______。

8、 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______。

9、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我们就能听到

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1、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 D.振动时间长

1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1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15、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1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A.能感到蝴蝶飞过 B.能感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

17、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18、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和音色 D.响度、音色和音调

19、人们在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一特性来判断?()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篇二:声音的特性

《1.3声音的特性》学案

一、信息与评价

使用时间: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第三节《声音的特征》,需要时间15min,并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各组准备一把梳子、几根橡皮筋。

3、实践活动:用水壶往水瓶里灌水,注意听水瓶发出的声音。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4)常识性了解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的范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关系;分析声音的大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生活。

重点:1、能对生活中乐音的三大特征进行辨别。

2、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四、自主学习:

【知识回顾】

1、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2、声音通过能传导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

3、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判断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预习活动】

阅读课本p.19.——-p.23.中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物理学中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 ,它决定声音的, 越大,音调越高。

2、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频率是Hz到。通常把高于 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低于 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利用次声波可以预

报 、

等自然灾害,还可以探测核爆炸情况等。

3、声音的度越大。响度还与 有关。

4、我们通常分辨讲话人的声音,区分发出声音的不同乐器等都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的;它与发声体的和有关。

5、、三要素。

6、打击乐器是受到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弦乐器是通过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 ;管乐器是靠吹奏时 的振动发声。

五、合作与探究

1、活动探究

(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观察到的现象: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钢尺振动得越。

(2)用硬纸片分别快慢不同地划过梳子的齿,比较声音的音调。

上两个实验说明: 。

(3)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比较两种情况下振动的幅度和声音的大小。说明: 。

2、问题探究

(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2)除了振幅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声音的响度?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3)比较蚊子与老黄牛的声音,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4)课前实践活动中,听到水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解释其原因。

六、课堂检测

1、人们常说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是高低是指“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 来区分不同的人。

2.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

C.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3、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 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4、济宁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5、人能看见蝙蝠在空气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A、蝙蝠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大

C、蝙蝠不会发声 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小

七、课后提升

1、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的音调高。

2、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

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

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1/2伸出桌外,再次

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

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 。

3.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

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

4.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5、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6、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C.响度 D.音色

7、人们挑选西瓜时,轻轻拍一下,由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为什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的地位作用

《声音的特性》1

是学生在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较

为重要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乐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知道决定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是什么?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1节有关声现象课的学习,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了解,他们1.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也产生着深厚的兴趣。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往往产生好奇心、求知欲,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2.但由于本节课一是内容较多,不仅有声音特性:音调、响度、音色,还有频率、超声波、次声波等概念;3.二是探究能力要求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在数据处理(设计表格)上具有一定的困难;4.三是对声音的特性的认识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如声音的高低与响度往往混淆不清,对这节课的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 (三)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什么因素决定音调高低?”、“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实验,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记录数据,分析论证;

(3)学习从探究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的规律,并能尝试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探究声音的特性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初步领略声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热爱、亲近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二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

重点

(1)研究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1)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2)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

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此外,学生对于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声音的响度(大小)概念也易混淆,这也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多感知。

三、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钢尺、铁架台、细绳、乒乓球、音叉、音叉锤。

教师用器材: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话筒、示波器、放音机、录音带、吉它、口琴、笛子。(一) 、课前活动

听录音带

播放不同乐曲和动物的叫声,使学生通过听,分辨不同声音,从而引入声音的特性这一课题。在此基础上,说明声音有三个要素。 (二)、探究

1.音调以及影响因素

播放蚊子和牛的叫声,说明它们发出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并进入活动和探究实验。 活动:利用吉它的同一根弦,演示弹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学生通过仔细聆听,感知音调不同的声音。 提出问题:“音调的高低是有什么因素决定的?” 根据观察,猜想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1:选择钢尺做这样一个实验

伸出长度 振动幅度 拨动方式 声音高低

不同

相等

用力相等

明确实验目的,两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在老师引导下设计

表格:

比较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交流猜想。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类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知道频率、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

2. 响度以及影响因素

篇三:《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初中物理教师的01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声音的特性》,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各种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节课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并为后面认识噪声、了解听不见的声音打下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根据对教材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直观方面: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的

重点内容是: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内容是: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为了使本节课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以下教具和学具:

演示用的有:多媒体课件、学生电源、发声齿轮、硬卡片。

学生用的有:鼓、碎纸屑、梳子、硬卡片、棉布。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一定的认识,更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楚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二.说学情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
声音的特性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93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声音的特性课件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