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认识简单机械ppt(浙教版九上)课件 正文

认识简单机械ppt(浙教版九上)课件

2016-12-04 15:51:1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九上——简单机械——功

功、功率、机械效率

一、知识概念梳理: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s)的乘积。

3. 功的计算公式:;单位:W→ ;F→;s→。(1焦=1).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换句话: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功率(P):,叫功率。 计算公式: ,或 。 单位:P→ ;W→ ; t→ 。(1瓦= 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1千瓦=1000瓦)

6. 功率表示物体 的快慢。

7. 机械效率: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

斜面:

滑轮组:

竖直:

水平:

8.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二、练习:

1.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离A端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的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2做功为W2,则F1:F2=_______,W1:W2=_______。

2.李阳同学用100 N的力踢一个重为6N的足球,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 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

A.2000 J B.600 J C.120 J D.0

3.教学大楼每层高为3m,小明提着一重为50 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进入教室。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子做的总功为 ( )

A.0 B.300 J C.450 J D.

500 J l3

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两物体所受阻力较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则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关系为(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摩擦不计)( )

A.F1=1111F2, W1=W2 B.F2=F1, W1=W2 C.F1=F2, W1=W2D.F2=F1, W1=W2 2244

6.一木块的重力为30 N,在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 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移动了2m。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7.2012年“攀登中国”全国攀登健身大赛首站比赛于5月20日在成都开赛,数百名攀登爱好者共同挑战四川广播电视塔,来自四川烹专的封德军第一个登顶成功,他跑上208 m、1 580级台阶的成绩为8 min 23 s。如果封德军的体重为70 kg,则他登塔所做的功是_______J,功率是_______W。(g取10 N/kg,结果保留整数)

8.小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约为70 W,则他骑车时所受的阻力约为( )

A.2 000 N B.200 NC.20 ND.2 N

9.小明同学因上课迟到,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用时10 s,则他上楼过程中消耗的功率接近 ( )

A.3 W B.30 W C.300 W D.3 000 W

10.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 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 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 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 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

11.(多选)如图甲所示,重力80 N的物体在大小为30 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滑轮与绳子的质量及滑轮轴处的摩擦均不计。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后,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15 N

B.拉力F1的功率为24 W

C.拉力F2的大小为90 N D.拉力F2做的功是30 J

12.如图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各处粗糙程

度都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G=10 N,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下表

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

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

足够远。求:

(1)在4s~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2)在2s~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3)在0~2 s和2s~4 s两段时间内,A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

1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拉动

木块。由图中数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若将图中的斜面变陡,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14.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他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

若滑轮组的绳重及摩擦不计,他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9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比提

升4N的物体时提高了10%,此时的拉力为_______N(已知动滑轮的重力小于4N)。

15.如图,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Gh?100% fL B.??Gh?100% (F?f)L

Gh?100% Gh?fLC.??Gh?100% (F?f)LD.??

16.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 s内将重为400 N的物体G匀

速提升10 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

A.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B.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C.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17.如图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6 N的木块分别沿倾斜程度不同的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

(2)小明完成两次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你觉得他的结论_______(可靠/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斜面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盘山公路、镊子、螺丝钉、汽车方向盘中,应用了斜面的是_______、_______.

18.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图做的。[(a)/(b)/(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

19.在农村常有家庭挖井取水。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土,他用20 s的时间把重为120 N的土从井中匀速提升5m,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大小;

(4)拉力的功率。

20.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5 m高的实验室。(g取10 N/kg)

(1)该实验员在搬运过程中,对实验器材总共做了多少功?

(2)假设他的身体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

关系如图所示,每次他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t与所搬

运物体的质量m关系如下表所示,那么他搬完全部箱子,且回到开

始搬运处,所用最短时间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s)

篇二:九上科学3.3《认识简单机械》(3)

1.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下图可知它的支点是 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

2.一位同学用棒挑着重物扛在肩上行走,如下图所示,他胳膊所用的力 物重(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要使胳膊所用的力减小些。可采用的办法是。

3.指甲剪是常用的生活用具,它的刀刃做得很薄,目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_______压

强(填“增大”或“减小”).剪指甲时,图中AOB部分可以看成一个________杠杆(填

“省力”或“费力”)

4.如图9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2m,作

用于A点有一个F=30N的竖直向上的力,为使杠杆水平不动,应将重为G=150N的重物悬吊于距A端_______处。

5.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

是一种测量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 纽

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 。

6.用棒撬起大石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O是支点 B.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

C.这样做只能改变用力方向 D.撬起石块时,力垂直杠杆向下最省力

7.下列常见的杠杆:①镊子;②铡刀;③指甲刀;④钓鱼竿:⑤缝纫机踏板;⑥自行车

把;⑦螺丝刀;⑨道钉撬;⑨天平;⑩理发剪刀;11剪铁皮剪刀;○12自行车手闸.其○

中费力的杠杆有( )

A.①③⑤⑦ B.②⑨○1112 C.①④⑤⑩ D.②④⑥⑧. ○

8.有一把杆秤,由于不慎将其秤砣碰掉一块,那么用它秤物体时,示数将( )

A.比实际的质量大B.比实际的质量小 C.与实际的质量相同 D.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平衡,

可在

A点分别加不同方向的力,其中最小的力是( )

A.F1 B.F2 C.F3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0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

杠杆平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杠杆一定省力 B.沿竖直方向用力最小

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D.沿杠杆0A方向用也可以使杠杆平衡

11.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12.如图,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料,当把它支在O点时恰好平衡,如果在O点处把它锯成两段,则( )

A.两端重相等B.较细的那段重 C.较粗的那端重D.无法判断哪段重

[深化提高]

13.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用线系在中点,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其左端四分之一弯起则 ( )

A.铜丝仍平衡 B.左端将下沉

C.右端将下沉 D.无法确定

14.如上图AB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子作用一个拉力,使杠杆平衡,保持重物不动,而使绳绕A点沿图中虚线缓慢逆时针转动,则F ( )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

15.如图O为杠杆支点,在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重物G提高的

过程中,杠杆 ( )

A.始终是省力的 B.始终是费力的

C.先是费力,后是省力 D.先是省力,后是费力

16.如图为丽水市区新建的紫金大桥。 “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强对

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又画

了桥塔高低不同的两幅图丙和

丁。小强通过比较发现:适当增

加塔的高度,可 (填“增

大”或“减小”)力臂,从而减

小斜拉索的拉力。

17.如图所示,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木棒抬重物。大李为了减

轻小李的负担,他可以(写出一种合理的做

法);假如大李要承担3/5的力,那么,小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

的距离与大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 。

18.如图2-20所示,把一长2m的匀质平板的中点支在水平面上一个不高的支点上,在平板上站有两个小孩,m甲=30kg,位于板中点,m乙=20kg,位于左端,现两人均以O.1m/s速度沿板向右慢慢移动,经多长时间平板开始转动?

2

篇三:浙教版科学_九上全套教案

初三自然科学浙江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及考前模拟

二、考点清单

九年级科学上册四章内容的知识难点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常见物质的性质:

(一)学会从物质转化规律图中提炼物质的性质:

1、提炼酸的性质: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金属+酸→盐+氢气 *碱+酸→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2、提炼碱的性质: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3、提炼盐的性质: *金属+盐→金属+盐 *酸+盐→新酸+新盐 *碱+盐→新碱+新盐 *盐+盐→新盐+新盐 4、提炼金属的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盐→金属+盐

(二)常见物质的个性和常见离子的鉴定:

1、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 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溶解于空气中的水中产生白雾。

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浓硫酸有腐蚀性和脱水性,能把其它有机物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因而使用浓硫酸时要小心。

3、硝酸具有腐蚀性,浓硝酸有挥发性。

5、检验Cl,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反应原理:HCl + AgNO3 = AgCl↓+ HNO3

检验SO42,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反应原理:H2SO4+BaCl2 =BaSO4↓+2HCl

检验碳酸根离子(CO32 ),将稀盐酸加入到物质中,如果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铵盐(即铵根离子NH4+)的检验:加入碱(NaOH、Ca(OH)2 等)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NH3 )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反应原理为:NH4HCO3 + Ca(OH)2 3 + NH3↑ + 2H2O

【典型例题】

例1. 在今年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1)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沉淀中含有(填化学式),因而不能被稀硝酸溶解。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失误分析和常见离子的鉴定,是一道比较好的实践应用题,第一问因为从题意中得知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所以实验现象就是: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第二问对现象进行分析,因为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会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生成,

写成化学式是:AgCl。

答案:(1)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AgCl

例2. 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__。

(3)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___ ___(填具体物质)来设计实验方案。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实验设计和离子鉴定的题。第(1)题比较简单,寻找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肯定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第(2)题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需要充分对照表中第一列已经设计的实验,再抓住硫酸根离子的鉴定要用到氯化钡溶液就简单了,填证据的时候要对照题中所给的结论是:硫酸钠未完全反应,所以对应的证据就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第(3)题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那就是确保生成的沉淀物中不能有其它的反应和生成物,也就是:氯化钠和硫酸钠

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3)氯化钠和硫酸钠

【知识点2】其它的化学知识难点: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A+B+??=C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C= A+B+??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A+BC=B+AC

(4)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可用通式表示为:AB+CD=AD+CB

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如果是盐与盐反应,盐与碱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

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盐要掌握盐的溶解性。盐的溶解性表可用韵语记忆法记忆:

钾、钠、铵、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除钡溶; 盐酸(盐)除银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3、元素的存在形式: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态(即单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态(即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在自然界里仅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由于人类所需的金属主要是游离态的,所以需要通过冶炼,将化合物转变为单质。 4、常见的金属冶炼知识: (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观察现象?试管中的变化和石灰水中的变化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2CuO2Cu+ CO2↑

*介绍其它有关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C+CO2

2 CO CO+2

(2)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H2+

2O

注意:①反应前要先通氢气再加热,这是为了排尽试管中的空气,以免发生意外。 ②反应结束,要先停止加热,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这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铜再次被氧化。

(3)炼铁的反应原理: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 + 3CO2

小结: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5、常见物质分类图解:

【典型例题】


认识简单机械ppt(浙教版九上)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93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认识简单机械ppt(浙教版九上)

    九上——简单机械——功功、功率、机械效率一、知识概念梳理: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2.功的计算:功(W)等于(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s)的乘积。3.功的计算公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