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教学设计 正文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教学设计

2017-02-25 06:50: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学设计

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初步了解有关考古方面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3、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谋人和北京人

难点: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图示法

【导入新课 】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神话传说中有许多人类起源的故事,东方的女娲造人和西方的上帝造人(亚当夏娃),这些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关于人类起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最早在非洲发现了古猿的存在而一部分欧洲人认为亚洲人是非洲古猿迁移的后代,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中国,到底有没有人类到起源的痕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课全部标题,找出本节课的课题和目题,尝试1分钟背过,然后默写下来。

【探寻教材】

一、明确知识,标注教材。要求:

1.阅读教材根据表格,找出正确答案。(不确定的答案可以用铅笔标注)

2.要求答案有具体条数,并标上序号(针对大题意义影响一类内容较多的问题)。

3.对于有难度的可以小组内讨论,或请老师帮助。

4.核对答案,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各自意见,教师对于出现问题的知识点讲解。

5.对于答案标注完成无疑问的请同学背诵时间(6-8)分钟

【合作探究】

二、设置情景,释疑解难,合作讨论

探究一:1、想一想:为什么说劳动在 “人”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探究二:2、看一看:看书本第3页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看看北京人外貌体征有什么特点?北京人看起来像猿,可为什么说他已经是人了呢?

探究三:3、想一想: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劳动技能更加进步呢?都有哪些表现?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规律?

【收获教材】

三、归纳总结,知识树

1、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从新感知教材

【巩固教材】

四、巩固复习

1、完成本节课习题,

2、小组内交换批改,谁批改谁签字,小组长负责审核。

3、教师负责检查小组长,并最终审核其他学生,批改日期

4、课下背诵预习下节课内容

二、原始农业和农耕聚落

【教学目标】

1、了解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的异同,掌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理解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2、通过学习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取得的成就,感受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难点:概括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图示法

【复习巩固】

根据课本填写导学案知识回顾部分内容,要求

1、根据填空从教材找到标准答案,填写

2、背诵该部分内容,尤其是填写的重要知识点

(课下完成部分)

3、课前小组长检查填写,背诵情况

4、对于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报告给老师

5、老师上课前抽查,以背诵或爬黑板听写方式进行

【导入新课

人类产生以后由于环境恶劣,工具简陋,生产力的低下,原始人类群居生活,我们第一课已经学过群居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伴随着原始人类的逐渐发展,这种组织形式又有了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原始农业和农耕聚落,探寻原始人的发展历程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二课全部标题,找出本节课的课题和目题,尝试1分钟背过,然后默写下来。

【探寻教材】

一、明确知识,标注教材。要求:

1.阅读教材根据表格,找出正确答案。(不确定的答案可以用铅笔标注)

2.要求答案有具体条数,并标上序号(针对大题意义影响一类内容较多的问题)。

3.对于有难度的可以小组内讨论,或请老师帮助。

4.核对答案,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各自意见,教师对于出现问题的知识点讲解。

5.对于答案标注完成无疑问的请同学背诵时间(6-8)分钟

【合作探究】

二、设置情景,释疑解难,合作讨论

探究一:●想一想:古史传说中把从采集到原始农业的发展归功于炎帝的教导?那你认为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是怎样产生的?对历史有何影响?

探究二:●连一连:看图连线找图与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相对应的图片!尝试分析照成生产工具与居住房屋产生区别的原因?

探究三:3、●猜一猜:玉在古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看课本第10页图:山东大汶口墓地出土的陪葬品:玉铲、镂孔象牙梳。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随葬品如陶器、玉器等多达180多件,有些墓葬只有一两件随葬器,甚至什么随葬器也没有。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收获教材】

三、归纳总结,知识树

1、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从新感知教材

【巩固教材】

四、巩固复习

1、完成本节课习题,

5、小组内交换批改,谁批改谁签字,小组长负责审核。

6、教师负责检查小组长,并最终审核其他学生,批改日期

7、课下背诵预习下节课内容

篇二: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

1、知道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

2、知道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

3、了解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

(二)能力

1、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图片,培养看图、识图能力。

3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通过师生、生生间交流探讨,学习与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资料的方法(请教别人、查工具书、上网查阅等),树立探究意识;学会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取舍、整理、加工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争论,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北京人。

二、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

1. 形貌、体质特征

2. 制造工具:打制石器

3. 使用天然火

4. 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相应资料制作成课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有关原始社会知识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取舍、整理和加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远古人类生活的图片)

师:你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吗?(学生回答略)

你们对远古人类的生活了解多少呢?(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板书)。

二、明确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找学生朗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附学习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边程中起了重要

作用”

3、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4、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不同,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

5、通过阅读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三、自主探究

1、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自主探究”题,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分析课文,整

体把握教材,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强调:阅读中注意宋体字和楷体字的区别;注意地图和图片及注释内容

2、找学生回答“自主探究”题,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3、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人的相关知识,加强学习。 附自主探究题:

自主学习(一)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人,距今约( )万年;因发现于( ) 得名。

2.元谋人使用什么工具?他们能吃到熟食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自主学习(二)

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距今约( )年,生活在( )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2.北京人还保留着( )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经能够 () ,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这些变化说明,(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北京人使用的是()石器,还学会使用()火,为了生存,过着( )的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自主学习(三)

1.山顶洞人距今约()年,生活在(),他们的面貌和()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 )和( )技术,在使用火上已经能够( )

四、合作探究

处理学案“合作探究”中的三个讨论题,让学生分组分题讨论,讨论后选出代表给全体学生讲述讨论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探究一: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课本第四页第二段,以北京人为例讲述火的重要性。

探究二:

请依据课本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分析课本第2页“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1、学习指导:读历史地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看题目,知道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第三,看图中的地名、

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第四,找出特点。

2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遗址非常多,最重要的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

五、畅谈收获

让学生谈学完本课后的收获及还无法解决的疑问,师生进一步解决。如果没问题,那么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六、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教师出示表格,共同填写相关内容)

七、达标反馈

1、让学生完成学案中达标练习的1-7题

2、学生之间互相纠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第8题“知识拓展”为活动题,课下交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附达标反馈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蓝田人

2、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C.会制作装饰品D.开始使用天然火

4、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 )

A、用火烧烤食物 B、 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D、 人工取火

5、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

A. 食物 B. 四肢的进化 C. 大脑的进化 D. 劳动

6.连线题

元谋人 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

北京人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山顶洞人 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7、从外表上看,北京人还像猿,可我们为什么说他已经是人呢?

8、知识拓展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可以用各种形式(画图、写小短文、表演……)

篇三: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位于云南元谋。

2人。

3、北京人已经使用

4

5、山顶洞人已经能够。

6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7、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8、群居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9、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意义: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

2

3、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都开始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饲养家畜。

不同点:①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②房屋结构不同:半坡聚落是半地穴式,河姆渡聚落是干栏式;③粮食作物不同:半坡聚落是粟,河姆渡聚落是水稻。

4、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器,建造房屋出现定居村落,饲养家畜。

5、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展。

6、现在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3、炎帝、黄帝部落走向联合,形成的主体,是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称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禅让制:

5

6、大禹治水的方法是和,与他有关的故事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7进而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二、填空

1

2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因此商朝又称为 殷 。

4、公元前770

5、失民心者失天下。

6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填空

1

2、西周分封制的内容:⑴周王 :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⑵诸侯的义务:① 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

王。② 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③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3、西周分封制的影响(作用):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 ,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 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4、统治阶级包括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被统治阶级包括 平民和 奴隶 。平民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 是 农业 和 手工业 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奴隶来源于战俘和 触犯刑法的罪徒,被用于赏赐、买卖、 殉葬 、 祭祀 。

5、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 军队、刑法 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 礼仪教化 。

6、荀子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西周的分封制)

二、 阅读材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请回答:

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⑵材料与历史上的哪一制度有关?分封制 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西周

三、制作一幅西周社会等级示意图,在图上标出每一阶层人的身份。其中哪些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

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二、填空:

春秋

1、起止时间: 公元前770年 到前476年 。

2、春秋五霸: 齐桓公 、 宋襄公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他称霸的原因⑴ 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⑵ 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备件 ;⑶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称霸的标志是 葵丘会盟 。

4、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城濮之战 。体现楚庄王称霸意图的成语是 问鼎中原 。

5、春秋时期出现的成语有 卧薪尝胆、问鼎中原、退避三舍。这一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这次战役出现的成语是 退避三舍 。 战国

1、起止时间: 公元前475年 到 前221年 。

2、战国七雄: 齐 、 楚、 秦 、 燕 、 赵 、 魏、 韩。

3、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 、赵、 魏三家,史称 三家分晋 。

4、合纵指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指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5、战国时期出现的成语有 朝秦暮楚 、 远交近攻 、 完壁归赵 。这一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 、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

6、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是 争霸 ,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 兼并 。

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孔子 请回答 ⑴“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春秋时期。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因为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 ⑵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葵丘会盟“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得益于管仲“尊王攘夷”的口号。

四、链接中考

1、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从分裂走向统一

3、战国末期,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采取“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国家是( D )

A、齐国 B、楚国 C、晋国 D、秦国

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填空题

1、“千耦其耘”指 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2、 春秋 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3、“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反映 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4、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 秦 国的 商鞅变法 。变法是在 秦孝公在位时期。目的是 变法图强 。时间是 公元前356 年。主要内容是:①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② 奖励生产 ;③ 奖励军功 ;④ 承认土地私有 ;⑤ 推行县制 ;⑥ 统一度量衡 ;影响(作用)是 通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二、选择题

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D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各国贵族的要求

C.各国的社会变革 D.铁器牛耕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B)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生产 D、奖励军功

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是由于( C )

①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②改革措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③秦孝公的支持 ④商鞅本人变法决心坚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三、列表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1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初步了解有关考古方面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远古...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