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正文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2017-02-26 05:53:0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实验

三、 教学方法:探究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实验法等。

四、教学用具:

玻璃板、两个等大的物体、两根等大的蜡烛、直尺,白纸、笔、支架两个、镜子等。

五、课时安排:1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水中倒影的图片,以及列举日常生活中我们照镜子打扮自己和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入课题——平面镜成像。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展示。

进行新课: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平面镜里的像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并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是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主要考虑像与物之间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

点?(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本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

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

以下猜想:

1、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你认为平面镜后面真有物体的像吗?

4、你发现平面镜成像还有什么规律?

自学指导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说说应该选用什么实验器材?怎样确定像的位

置?

(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外一

个相同的物体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

的位置。

(2)怎样判断后面的物体与像已经完全重合?在玻璃板的前面左右移

动头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后面的物体和像完全重合为止。

(3)教师做演示实验。

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与像

要完全重合;别忘了记录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实验数据以及用白纸在玻

璃板后面接像;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

玻璃板后面的像与物体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相等)

(4)实验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别去确定平面镜和玻璃板中

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看不到平面镜后面的物体,无法知道它

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不用平面镜。而使用玻璃板成像时,可以看到后面

的物体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使用玻璃板。

(5)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要求一共做三次实验。

为什么要重做几次实验呢?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

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

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4、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

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A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我们能够看见发光的物体是由于有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见不

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现有一物体发出的光到

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这些

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

点S’,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际上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人眼

的光也不是由像点S’发出。像点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

理是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四)练习与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等大

(2)等距

(3)垂直

(4)虚像

3、平面镜成像作图

A

二、平面镜的原理及应用

李碧荷 2012年11月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篇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4.3 平面镜成像

1

教学过程

2

3

4

5

篇三: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优秀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开民族中学 张齐彪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版教材第四章《光现象》中的第3节《平面镜成像》,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本课中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还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平面镜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镜子所成的像学生具有一些“前概念”,比如感觉到“镜中的像与物左右相反”、“像近大远小”等。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对“像”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外显、认知冲突、概念澄清、变式练习”四阶段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尽管本课的探究是学生光学中的首次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几次科学探究,这就为本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基础。 【设计思想】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

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

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CAI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生命之旅,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心向,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了持久学习愿望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

4、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用“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2、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让学生“找错误”、“解决视力表的距离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美与和

谐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一、【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录像、ppt课件、风景图

(2)教师器材:镜子、玻璃板、刻度尺、旋转展示台、蜡烛、火机

学生器材:小镜子、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象棋子等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3.球面镜的分类.

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P80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 五、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三、球面镜 1.定义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 2.分类

凹面镜、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 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 应用

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 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 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应用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六、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像的原理及像的相关特点。同时,主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体验平面镜成虚像的情景,并通过实验来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认真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9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