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正文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2017-02-13 06:34: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解

那么班级常规的含义是什么?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指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更顺利地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虽然微小,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及方法

1、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蜗牛走路、小猴子踩钢丝等动作,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走着,有的孩子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幼儿洗手后不擦手也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一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给手洗洗澡。我说:"不擦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就:"不擦手,小手应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之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学遵守。

3、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午睡前要叠好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叠,有的孩子在地上叠,很不卫生。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别是"系扣或拉锁上衣怎么挂"的问题,有的说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叠起来……其中一名幼儿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把上衣挂在椅子靠背上,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中午脱衣服时,没有一名幼儿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叠,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

出得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幼儿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 幼儿在喝水时有说有笑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笔者提了"喝水时请轻轻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红帽的故事录音。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师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着脚回到座位上。我连忙用夸张的语气告诉他:"哎呀,明明,你刚才的脚步声吵到我了,小红帽是怎样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没听清楚。"于是,又重新放了一遍录音,非常专注地听着,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做事。 抓住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千万不要因事小而吝啬你的鼓励与表扬。发挥小班幼儿主动性进行常规培养的方法实在很多,我只是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如果我们要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6、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7、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

1、良好的开端,创设全新的环境

开学第一天,我们侨情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带着孩子参观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让他们说说大班教室和与原来中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哪里变化了?孩子在新奇的氛围中我们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十分地自豪,自信也由然而升。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样子,我俩知道他们喜欢上了这个班级。紧接着我们给孩子提问了:每天你们进入幼儿园怎么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呢?做了一名大班小朋友你会怎么参加集体活动呢?和同伴怎么游戏呢?吃饭时候应该怎么样呢?离开幼儿园前应做什么呢?在回答问题时孩子都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老师倾听着每个孩子的答案,给予及时肯定。我班的一日常规也随之形成了。

2、良好的常规利于为孩子实际操作服务

对于大班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级常规的指定上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如我班给每个孩子安置了一个"小书柜",自从有了这个小书柜,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齐齐了,而且给我们教学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开放式的区域环境,让孩子有玩、能玩,区域里的规则图示在区域值日生的带领下能如实执行了,从此班上杜绝了你追我赶的坏习惯。

3、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

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未来的幼儿将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

常规训练中老师的榜样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是幼儿的领导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领导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然,常规训练中所用的更好方法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们每个幼儿园教师,都有义务根据幼儿本身的各种变化,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幼儿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的知识、规范行为,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的常规,是一个班集体形象的展现,也是带班老师班级管理水平的体现。我想,只要有爱心,拥有恒心,一个班集体一定会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参考资料: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6月版。

篇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的野性教育》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的野性教育》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的野性教育》

【摘要】在中国的老传统中,听话、不听话,成为了衡量孩子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乖乖儿好比是被驯化的顺从者,固然带起来比较轻松,但长期如此,就会丧失个性,失去创造力,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关键词】野性幼儿 教育影响

大多数人都在教导孩子听话,懂事上下足功夫,为孩子精心的设计通往未来的阳光大道。多年后我们发现不少所谓乖娃娃、好学生却没能如我们所愿的那样功成名就,而那些看起来不太"听话"具有"野性"的孩子却往往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取得成功。面对这样的反差,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乖孩子变得弱不禁风;是什么让具有"野性"的孩子能够走得更远?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名为《领袖们》的书,他说,一些国家的教育制度可以为大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培养出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机会。因为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式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一、什么是野性教育

"野性"褒贬皆非字面意思,此处的"野性"二字绝非贬义。野性是使孩子有百折不挠的抗挫能力、有张扬的个性、有冒险的勇气、有敢于担当责任的勇气,是生命本质中不可或缺的阳刚、坚毅、和不屈不挠个性的体现。""野性教育"就是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炼孩子的就意志、强健孩子的体魄,激发孩子的斗志。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把传统的"圈养式教育"转化为"放养式教育"。国外有句谚语:"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来的更实在!"

二、野性教育的影响力及重要性

"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

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加等国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人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7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孩子们不可能终身待在摇篮中,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学校,我们不可能保护他们一辈子,更不可能无时无刻的待在他们身边保护着,总有一天,他们会步入社会,社会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地方,竞争不承认弱者,因此孩子们必需要有高素质的生命活力才行,而这种生命活力不会与生具来,需经过长时间的打造磨砺才能形成,因此,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一些"野性"能教育孩子直面挫折,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引导孩子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危机,勇敢面对现实。给教育注入一点"野性"也是爱孩子的另一种表现。

三、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还记得1992年8月《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带给我们的震撼吗?日本的77名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的孩子一起举行了题为"草原探险"的夏令营活动。我们的孩子中途生病了,回大本营里睡觉,而日本的孩子则坚持到底。我们的孩子来到营地后无所事事,等着别人把饭菜送到手里,而日本的孩子到了营地,支帐蓬、做饭菜,还礼貌的邀请大人们吃饭......可见日本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而中国的孩子对他人的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相对来说要比外国的孩子弱一点,尤其是现在处在独生子女偏多的状况下,家长都相对的溺爱自己的孩子。 然而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一个个都可能是有棱有角的"野"孩子,为了安全,老师们都会要求孩子们要听话,把野性磨掉,都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有些不顺从就不能容忍,往往对孩子管得过于严格,限制得过多,把孩子的野性都给扼杀了。本该蹦蹦跳跳、茁壮健康的身体,却被总怕碰着伤着的柔性体育锻炼得软弱退化。如果孩子们都是无棱无角、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这是好事情吗?没有了张扬的个性,他们就只能是别人的影子,这样的影子,我们还能奢求他们能有创新的能力吗?其实调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苗。孩子们的现状向我们的教育发出了呼吁,我们的教育却少"野性",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也具有野性的文明精神的"新人"呢?

四、如何对幼儿进行"野性"教育

(1)锤炼强健的体魄及抗挫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培养"阳光少年"实施"野性教育"要从行动入手,从生活入手,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从强健体魄入手,更应当是从幼儿时期入手。毛主席教导我们: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在日本、韩国的野性教育中跆拳道、柔道、拳击、足球等更是成

为了男生必修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的这一句话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能经受住挫折磨难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记录文章:德国幼儿园室外的活动场地有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料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午餐时间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来到餐桌旁。老师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纪小的、不会用勺子吃饭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今天刚刚入园的3岁大的格碧妮站着不动,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老师让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势启发她自己吃饭。可是,格碧妮不会抓着吃,呆呆地坐在那里。老师耐心地用手比画着教她,却丝毫没有要喂她的意思。直到吃饭时间结束,格碧妮一口没动的饭菜就被"没收"了。看到这儿,我有些不解。雅娜老师说:"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华南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杨文轩教授表示:"大学生不能只是文质彬彬,不要因为社会文明的进展而忽略了野蛮。"简单来说就是安全教育、体育锻炼等,培养学生的"野性",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才可以有能力保护自己,甚至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2)允许幼儿的"叛逆"心

文明发展的基础是野性,我们忘掉了这个基础。就像美国是强横的,但他的文明程度不能说低。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西瓜" ,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另一位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西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西瓜呢。" 允许孩子这样"不听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护孩子的想像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像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进行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德国的幼儿园教室里甚至有一个在上课期间,可以自行进入的区域,称为安静角。如果哪个孩子想独处,老师不会干涉他。由此可见,给孩子一点"不听话的空间"就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眼睛,使其能看自己喜欢或好奇的事物;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这"六大解放"着重了幼儿的各个感官充分的感知周围的世界,让幼儿的思维在最广阔的空间里畅游,从而达到最限度的保护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求知欲望,促进幼儿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即使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学生表

现"野性"的空间,只要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大胆地向孩子提供磨砺的舞台,注入"野性",孩子们就会像野草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会有健康、阳光的精神。雄鹰的翅膀是历练中变得强健的,孩子的能力是在训练中变得强大的,要历练就得有冒险的勇气,平坦的道路上永远培养不出攀登的成功者。我们时代需要的是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有敢于竞争、能于拼搏的斗志、懂感恩、会负责的阳光型的孩子。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让他们真正的"野"起来。

参考文献:

[1](美)尼克松(Nixon,R.).《领袖们》.海南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孟子.《孟子·告子下》

[3]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篇三:优秀论文《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优秀论文《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优秀论文《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摘要】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职业幸福感,是员工对于所从事职业及目前工作状态在满意程度上的主观感受。幼儿教师是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发展幼教事业的主力军,她们的职业幸福感决定了幼儿园的发展、教育的质量,也会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如何提高

"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最流行的一句网络语。对于幸福的解释,每个人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说拥有财富物质是幸福,有的人说拥有健康快乐是幸福。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职业幸福感,是员工对于所从事的职业及目前工作状态在满意程度上的主观感受。

一、当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

南师大束从敏硕士使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安徽某地90名幼儿园教师,调查结果显示:50.0%的教师在工作中只能偶尔体验到幸福。走近幼儿园老师,你会发现她们经常疲惫、容易生病,心里充满了焦虑、自卑;最常听到的就是:"烦死了""累死了""不想干了",有些老师不会调整自己的心情,还会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工作中,对工作倦怠,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对孩子发火,甚至体罚孩子等等。可见,幼儿教师的从业体验已不容乐观。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是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发展幼教事业的主力军,她们的职业幸福感决定了幼儿园的发展、教育的质量,也会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引导教师合理认识自身行业

每一种工作都有自身的价值,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在当今社会中,有些人认为幼儿工作者就是每天唱唱歌、跳跳舞,或者是照顾幼儿的"保姆",幼儿教师的地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再加上近几年来,个别幼儿园出现了一些"虐童"事件,让人们对幼儿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以上这些,对有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幼儿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们认为幼师这个行业不受人尊敬、被人看不起。认为自己的职业平淡无奇,并对这种职业产生轻视心理,或者觉得他人的职业好,羡慕不已。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开展各类学习讲座,利用平时日常谈话的契机,引导教师认识幼儿教育价值的独特之处;定期开展"师德演讲比赛""老师辛苦了""感恩教师"等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使教师感觉到自己的职业是光荣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是自豪的。

(二)建设人性化的管理氛围

幼儿园教师是幼教事业的耕耘者,是各项工作的主力。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不仅是管理者的职责,也是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1、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宽松和谐、民主自由地人文环境有利于教师的稳定性,也会让教师对工作产生幸福感。具体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良好人际的关系。领导和教师之间要能够开展平等的对话,要以个人魅力感染、号召、鼓舞、影响教师。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接纳、理解教师的缺点。其次,要加强沟通。沟通能加强相互理解,能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管理者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为这么这样做,要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让教师了解,这样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教师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意见或者困难,管理者要及时的去听取,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融洽的氛围,让教师开心、满意地工作。

2、明确工作职责,合理安排工作量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班额过大,文案工作过多,任务超出教师的能力和范围等,都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形成"角色超载"现象。任务明确不仅有利于避免教师职业角色的混乱,避免其职业倦怠,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幼儿园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在充分考虑教师的职责范畴、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量,为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些临时或紧急的任务,也应与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做好与其他任务的协调工作。

3、提倡教师劳逸结合

一个人超负荷的工作,不但不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很多负面的情绪,幸福感缺失,长此以往,对身体也会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作为管理者,不能一味的要求教师埋头苦干,拼命工作,而要提倡教师劳逸结合,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同时,也不能过多占用教师的业余时间。

(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感受。生活中,之所以有人总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幸福,是因为过分的强调了自我。总是埋怨、指责、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是没有幸福感而言的。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同时做一些"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教师多了解社会、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关心教师生活,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幼儿园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要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价值的实现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内心满足和幸福感,专业发展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性格、经验及工作需要,进行人员调整,采取"全盘考虑、统一安排、合理调整"的办法,给教师发展的最佳位置, 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力。

首先,要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来提高他们专业素养,带动教师的教研热情和教研水平,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教师成为教研的参与者。

其次,要鼓励教师之间开展教学互助,共同分享教学感受。组建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形成师徒关系,让新教师到骨干教师课堂听课,徒弟上汇报观摩课,由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同时,还可以组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各项活动,如早操、教学活动、环境布置等,并当场组织点评,使大家更直观地学习更好的幼儿教育的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最后,要鼓励教师自我修养。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坚持写教育随笔,及时记录工作和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促使他们思考,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自学,进修,让教师们在学习与思考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改进

自己的行为。

(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以及随后的消极影响已经让老师们战战兢兢,工作时不敢放手(甚至正常的体育活动也不敢开展),下班后心弦也无法放松。幼儿园管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一方面要积极防范,把各种伤害事件堵在门外。要有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教师的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如房屋、器械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有无损坏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善后准备。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为每个入园的孩子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出现安全事故时,要冷静、全面的处理问题,及时帮助教师解决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减轻教师心理负担。

(六)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

幸福不是单纯的精神体验,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而物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幼儿教师待遇低的现实已经为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待遇与地位。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在工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于教师作出适当合理的满足,缓解教师的不满和倦怠,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创造条件。

幸福感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也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关注教师的心声,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教师的职业幸福,使教师能更科学、更合理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葛喜平.《职业幸福感的属性、价值与提升》.学术交流.2010

[3] 秦明华 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谭友坤.《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其专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教育导刊.2010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57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相关文章
  •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