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苏州园林flash课件 正文

苏州园林flash课件

2016-12-07 22:39:5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一 苏州园林 完整

一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三、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四、整体感知

(一) 检查预习:

轩榭(xuān xia) 池沼(zhǎo)邱壑(ha) 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标本biāo鉴赏jiàn败笔bài 雷同léi 审美shěn 蔓延màn 阑干lán 檐漏yán ........

栽种zāi 景致子láng 斟酌..zhì 廊...zhēnzhuó玲珑..línglóng

映衬闲适宜zhì ..yìngchèn 叠嶂..diézhàng 安静..shì 别出心裁.cái 因地制.

诸如此类zhū 界而未界jiè 珠光宝气zhū 称心满意chèn 假山池沼.....zhǎo别具匠.心jiàng俯仰生姿fǔyǎng雕镂琢磨lòuzhuó ....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1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二)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总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总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主体部分3-9段的说明顺序是从主到次。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掌握说明顺序。还剩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特征方面没有学习,另外本文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六、 作业:

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小结时,我叫大家下去找一下本文的说明方法,不知同学们找得怎么样了?好,我们这一节课就先来解决说明方法的问题。

二、新授

2

(一)课堂小测:

默写出说明方法的种类。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列图表

(二)明确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见下板书。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四)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精读4、5两节:

1、 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

2、 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 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

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二、品味语言把握特征

1、哪些语句生动再现了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的美感?

俯仰生姿 相间 嶙峋 珠光宝气 栽蔓延 补

2、在品读中,感受到作者对苏州园林怀有怎样的情感?

3

热爱 赞美

三、 总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四、 1、课后练习三、四。

2、 小作文 我们的校园

要求: 1、认真观察,抓准特点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3、用3~4种说明方法

4、字数:400字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食堂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

4

篇二: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附反思。相关课件已上传。仅供参考。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3347字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第一篇说明文。设计的重点放在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基础上理清说明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明确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设计“情景导入——整体感知——合作式解读——写作拓展”四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以下为课堂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同学们,常言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姿。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来领略它的艺术风采。(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一睹苏州园林的风姿。(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师解说)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师:这样迷人的景观,叶老是怎样运用文字展现出来的呢?。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本节课,我们将从写作角度出发,深入阅读,揣摩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点文章结构的方法。

(一)整体感知 请大家用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屏幕提示

1. 找出表述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的句子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师:文章的主旨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就像三军的总司令,它将统帅和制约着各段甚至各句的内容。

2. 苏州园林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或首括句)。勾画关键语句,并作批注)(5分钟后)

师:相信大家已经读完了课文,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师:很好!请大家齐读一下。生:(齐读)

师:那么,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建筑不讲究对称;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追求自然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花墙和廊子讲究层次;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门窗注重图案美;极少使用彩绘。

师:作者就是从这七个方面展开说明,突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大屏幕展示):

(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师: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首括句,合作探究文章的思路。(屏幕显示)

(1) 文章第3、4、5、6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补充一点,从布局到配合;映衬到

层次,这样的顺序符合游览者观察的顺序,由浅入深,由大到小)

(2第2段的四个”讲究”能颠倒吗?第四段中的“假山”跟“池沼”的顺序能否互换?

(3)文章的7、8、9段能否调到第3段之前?(文章的第2段跟3、4、5、6段衔接紧密,是总分关系。而7、8、9段的内容是介绍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及“色彩的搭配美”。这样安排,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4)第2段能约束第7、8、9段吗?

(5)文章第7、8、9段的顺序能否互调?(交流理清顺序---整体-局部-细处 主次)

(6)全文的总体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小组讨论交流文章结构总分,感悟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不是随心所欲安排段落,而是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按观察顺序一一写来,这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好多里面都有首括段或首括句,它们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内容,制约着以后各段的顺序。为了印证我们学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梁衡的《晋祠》,勾画出文章的主旨句、首括句。重点探讨文章二、三、四、五段,并简单总结。1:文章的第二段是一个首括段,“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以后各段就是按山、树、水的顺序来写的。2:文章第四段写的是“树”,这段文字紧扣了“古老”“苍劲”这两个关键词,并且在顺序上先写“古老”再写“苍劲”。3:第五段的首括句是第一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这一段的顺序也是按这四个词的顺序来写的。可见文章的结构都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非常严谨。

师生归纳总结:读文章找主线, 理清思路是关键。主旨句是文眼, 所有段落归它管。首括句、首括段,布局谋篇太重要。

(三)辨析说明方法

篇三:《苏州园林》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flash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5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苏州园林flash课件
相关文章
  • 苏州园林flash课件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附反思。相关课件已上传。仅供参考。《苏州园林》教学实录3347字《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 苏州园林flash课件

    一苏州园林完整一苏州园林叶圣陶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