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蜜蜂课件 正文

蜜蜂课件

2016-12-07 22:41:3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公开课 《 蜜蜂》

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讨论,明确作者从试验中得到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二年级时所学的《蜜蜂引路》吗?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呢?(学生回答)

2. 那今天我们就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探索蜜蜂到底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 板书课题《蜜蜂》

二、初读感知

1.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 出示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1) 词语认读,提醒多音字

(2)指导生字,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概”等

(3)学生书写生字、词语

5.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默读1、2自然段,想想作者做试验的过程?(让学生复述)

2.激励学生多朗读第三.四、五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

(3)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的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3.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4.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5.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在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说)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4)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请说明理由。

四、赏读片段,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话,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五、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2.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想交流吗?

3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昆虫记》

篇二:蜜蜂

蜜蜂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第十四课《蜜蜂》,页码为55-57页,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3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叙述的都是我问身边的事物的无穷奥妙,鲜花开放的奥妙,星星闪烁的奥妙,蜜蜂飞行的奥妙。学生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会的是在观察中发现,学会细心观察事物。今天学习的课文《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实验即证实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本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作者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作者实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作者在自家花园里捉二十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作者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作者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实验的结果,第二天有十八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尚无法理解的本能。

二、目标要求

根据3-4年级的孩子们正处过渡阶段,在识字和写字方面要求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因此我设定的目标为:

知识目标:要求会读、写生字词。

技能目标: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学会默读。 情感目标:体会法布尔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的试验是怎么做的。

四、说学情

学生处于三年级上期,年龄小,阅历浅,处于过度年级。就本课来说,孩子们对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往往无法去了解,他们往往只停留在浅表形式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三年级的孩子们具有好奇.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收,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培养情感。

五、说学法.

学生处于三年级,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是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阅读法,自主合作讨论法品读感悟法来让学生理解。

六、说教法.

首先我采取阅读法,设疑作者到底做了一项什么实验,运用目标教学法让孩子们品读感悟。然后使用合作探究法,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作者从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七、说教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目标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我将分为以下几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探究是实验。第三课时,总结全文,完成作业。今天我选择的第二课时,将分为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想做的实验是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不是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原处?我会在黑板上板书14课:蜜蜂,作者法布尔,做实验原因: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具有好奇和易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会使用做计算机课件为孩子们提供图片(蜜蜂窝图片和在郊外来采蜜的蜜蜂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孩子们觉得蜜蜂到底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无论飞到哪里都能不能回到原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吧!

2、细读感悟.

依据这一阶段孩子们的阅读目标是学会默读,口语交际目标是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因此我让孩子们默读2—6自然段,我在黑板上板书:过程、结论。请同学回答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结果如何?再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小结,补充板书。

3、精读感悟.

根据这一阶段孩子们的习作目标是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且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而且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会使用多媒体,吸引他们的眼球,展示有关作者的信息,然后让同学们分小组相互交流体会作者对待科学的态度并请各小组的一个代表说说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最后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

补充板书。

八、作业设计

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采取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类型作业。

1、必做题:孩子们正处阅读、写作的过渡阶段且要求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因此我让孩子们抄写生字,每字一排并组词,再用词语造句。

2、选做题:根据孩子们这一阶段要学会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因此选作以下其中一题

(1)把文中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一起交流。

(2)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蜜蜂,下节课与同学一起交流。

九、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重点突出。浓缩的思路是整个教案的精华所在。

14.蜜蜂

作者:法布尔:认真 细致

原因:验证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做实验 过程:方法,想法

篇三:蜜蜂


蜜蜂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5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蜜蜂课件
相关文章
  • 蜜蜂课件

    公开课《蜜蜂》蜜蜂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20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3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实...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