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篇二: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问题导学法学案八年级物理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问题导学法学案 八年级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重点难点】
1、 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的理解。
2、 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教学流程】
【快乐预习】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科学家伽利略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必需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课堂】 一、新课探索
活动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小组分工合作)
1、 根据设计进行实验,要求每组学生确定其工作要求,力求各负其责;教师强调注意
事项
源于问题解决问题
2、 观察并如实记录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3、及时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或发现的新问题。 活动五: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1、 思考、讨论、回答: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 各组分析概括实验新得的结论是什么?
最后师生一起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二、/例题讲解
下面的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是( )。 A.放在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总是在原处B.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C.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倾 D.自行车从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 三、小试牛刀
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例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 利用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小结
1、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 惯性
【课内检测】
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 【教学反馈】
源自教材升华教材
篇三:2013年新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精细笔记
2013年新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精细笔记
1、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因此他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00多年前,伽利略( 1564~1642 )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他曾采用理想实验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笛卡儿(1596—1650)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1642―1727)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改变阻力:通过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来控制阻力大小。记录物体运动情况:记录同一初速度的同一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控制变量: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以保证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结论:同一初速度的同一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远。速度改变就越慢。
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解析:
“一切物体”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没有受到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时”强调了"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瞬时对应的关系。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或”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
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4、力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如果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物体速度就增大。
如果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物体速度就减小。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
5、 惯性的概念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一切物体,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把棋子摆放到一摞,用尺子迅速的打击最下面的棋子,发现上面的棋子不会随着下面被打击的棋子一起运动,而是直接落到原处。这是因为棋子具有惯性。
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已经开始向前运动,车上原来静止的人
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人会相对于车向后倒。
同样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汽车已经静止,车上原来运动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所以人会相对于车向前倒。
液体也具有惯性,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一杯水,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杯子已经开始向右运动,而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
气体也具有惯性,用扇子扇风,扇子已经停止运动了,但是我们还能感觉到风吹过来,这是因为空气具有惯性。
总之,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6、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的质量的大小有关。以同样速度运动的小汽车和大卡车,当用同样的力制动时,小车先停下来,大车后停下来,这说明,小车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惯性小。大车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惯性大。
物体的惯性大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受力情况等都没有关系,而只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ppt(新人教版)课件免费下载》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5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