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一. 火灾的定义
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中
将火和火灾定义为: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凡事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
二. 火灾的危害
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
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火灾是各种自然与社会灾害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一种灾害,给人类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资料,目前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火灾次数高达6.5万~7.5万人。可以说从远古到现代,从蛮荒到文明,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同火灾作斗争。火对人类具有利与害的两重性,人类自从掌握了用火的技术以来,火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却又屡屡危害成灾。火灾的危害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毁坏财产,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凡是火灾都要毁坏财物。火灾,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
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城镇、乡村、工厂、仓库、建筑物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火灾,可将成千上万个
温馨的家园变成废墟;火灾,能吞噬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火灾,能烧掉大量文物、古建筑等诸多的稀释瑰宝,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另外,火灾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比直接损失更为严重,这包括受灾单位自身的停工、停产、停业,以及相关单位生产、工作、运输、通讯的停滞和灾后的救济、抚恤、医疗、重建等工作带来的更大的投入与花费。至于森林火灾、文物古建筑火灾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更是难以用经济价值计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火灾给人类造成
的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巨大。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火灾总量和损失降低,20世纪5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6万起,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约0.6亿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年平均火灾损失从1.4亿元上升到3.2亿元。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财富和致灾因素大量增加,火灾损失也急剧上升:20世纪90年代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为10.6亿元;21世纪前5年间的年均火灾损失达15.5亿元,为20世纪80年代年均火灾损失的4.8倍,达到历史高峰。近年来,通过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火灾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得到遏制。火灾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这种现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人们,
在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消防工作。
(二) 残害人类生命
火灾不仅使人陷于困境,它还涂炭生灵,直接或间接地
残害人类生命,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如:1994年11月27日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死亡233人;同年12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火灾,死亡325人;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2008年9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据统计,1979年至2004年间,我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火灾35起,共造成2638人死亡。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火灾占26起,死亡2078人;2000年至2004年,年平均发生火灾23.4万起,死亡2559人,受伤3531人。仅2008年1月至11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1.9万起,死亡1198人,受伤624人。这些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三) 破坏生态平衡
火灾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毁坏财物、残害人类生命,而且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如: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火灾,烧毁大片森林,延烧4个储木厂和85万立方米木材以及铁路、邮电、工商等12个系统的大量物资、
设备等,烧死193人,伤171人。这起火灾使我国宝贵的林业资源遭受严重的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1998年7月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持续了4个多月,受害森林面积高达150万公顷,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这场大火还引发了饥荒和疾病的流行,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环境遭到污染。此外,大火所产生的浓烟使能见度大大降低,由此造成了飞机坠毁和轮船相撞事故。另外,这场大火使大量的动植物灭绝,环境恶化,气候异常,干旱少雨,风暴增多,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是导致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 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火灾不仅给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还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以及公民的生活秩序。当火灾规模比较大,或发生在首都、省会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经济发达区域、有名胜古迹等地方时,将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有的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和骚动,有的会损害国家的声誉,有的还会引起不法分子趁火打劫、造谣生事,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 火灾的特征
无数的火灾实例表明,火灾具有以下特征:
(一) 发生频率高
据统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发生频率高,最经常、最
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由于可燃物质品种多,数量巨大,引火源极其复杂,诱发火灾的因素多,稍有不慎,就可导致火灾发生。
(二) 突发性强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且火灾发展过程瞬息万变,来势凶猛,影响区域广;爆炸危害具有瞬时性,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三) 破坏性大
火灾不仅残害人类生命,给国家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
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时会导致基础设施破坏(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和通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生产系统紊乱、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打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此可以看出,火灾的破坏性相当大。
(四) 灾害复杂
火灾发生地,由于建筑、物质、火源的多样性,人员复杂性,消防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使得灾害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如高层建筑,由于烟囱效应使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一般烟囱气垂直上升速度为240m/min,水平扩散速度为48m/min;物质的多样性包括各种可燃、易燃、易爆和不同毒性的物质,对于火灾发展速度、建筑耐火和疏散逃生与灭火效果影响很大;各种不同火源,如明火、电气过热、静电、雷电、化学反应和爆炸等引发的火灾,其发生发展规律
篇二:火灾危害
《火灾的危害》
第一课时《火灾的危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连日来,一个消防英雄的名字响彻滕州,他就是
刘洪坤。下面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来重温这位英雄的事迹。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wNzI3Njky.html(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2.教师引领:看了这个视频,你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1:大火无情啊,夺走了刘叔叔的性命??
预设2:刘叔叔,你是咱们滕州人的骄傲,一路走好??
3.师:是啊,刘叔叔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最后倒在了战场上。是这场大火夺去了两位英雄宝贵的生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火灾的危害”,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以英雄的事迹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火灾的关注,拉近了学生与这一学习主题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火灾事故,体会火灾的危害性大。
1.教师引领:课前我请同学们对自己搜集的火灾事故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2.学生拿出自己的“我搜集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跟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
课件出示:
“我搜集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1
3 .教师引领:你在调查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最多。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1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火灾,比如玩火、放鞭炮的引起的火灾。这样的火灾往往造成的伤害不大,但是要因势利导,向以后怎样避免上延伸。
预设2:学生通过上网或访问搜集到的火灾。对于这样的事例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人员伤亡多少,造成多少经济损失。
4.小结:同学们做了那么多的调查,谈了那么多的感受,你们真了不起。 这是2011年几起火灾的人员伤亡人数,真是触目惊心呀。
那么火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学生自由谈,结合学生发言适时点评板书)毁坏财产 危害生命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去调查火灾状况,把学生的视线拉得更近,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自己的行动、观察中了解火灾的可怕。同时,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
三、小组探究,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
1.教师引领:刚才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真丰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先来看看发生在商场里的火灾。
(1)1993年5月13日,坐落在南昌市中山路与胜利路交汇口的万寿宫商城,发生全国罕见的特大火灾,毁坏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受灾居民156户,宜接经济损失585.6万元。火灾系日光灯电源线长期接触镇流器,使电线老化短路所致。
(2)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因违章电焊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21时35分,洛阳市消防调集800余名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30余台消防车辆进行扑救。26日零时37分,大火扑灭。火灾事故系电焊工违章作业引起的。
学生回答:这两场火灾分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教师引领:刚才,咱们的同学说了一些发生在家庭的火灾,小组内交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还会有哪些原因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片:
篇三:知道火灾的危害
安丰初级中学寄宿生安全教育材料一
知 道 火 灾 的 危 害
同学们:
人们常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知道它的含义吗?它的意思是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正是由于大家接受了这一通常的解释,所以对于“火”人们大多比较偏爱,犹其是孩子。其实这个俗语还比喻小事可能酿成大患,但却不为大家所熟知。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新疆克拉玛依大火
1994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在演出过程中,18时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死者中288人是学生,另外37人是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案例二、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但很快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
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接受治疗。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案例三、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一商住楼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奋力扑救,因大火导致8层楼房坍塌,致20名年轻的消防战士葬身其中。
据互联网上消息,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 所以,用“火灾猛于虎”不足以形容火的危害,因为任何老虎都不可能在几小时内致数十上百人死亡。
个别同学有这样的认识“遇到火灾时我是可以迅速撤离的,所以我不用怕火”。这是及其危险的错误思想,虽然火场可以逃生(下次专门讲),但火灾依然十分可怕,上面案例中在火灾中伤亡的不仅有学生、老师、普通群众,还有专业的消防官兵。这是因为火灾时的有毒烟雾、高温、随时倒塌的建筑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致人伤亡。
同时,火灾起因大多由于“星星之火”,有电路起火,有电焊的火花,有未熄灭的烟头??
知道火灾的危害,积极预防火灾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同学们切不可将易燃物、打火机、充电设备等危险品带往宿舍,发现他人携带了要立即报告班主任或生活老师。
《-火灾的危害》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7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