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太平天国运动 正文

太平天国运动

2017-02-28 05:40: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再加上受有关影视作品的影响,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较多,且已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课内容比较繁杂,且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所以应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思考讨论,教师加以归纳。

六、课前准备

准备关于太平天国爆发、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路线图等视频、太平天国路线图动画、及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总结疑惑

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调研存在疑惑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 展示目标

近年来,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放在了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三农”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我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在封建社会里曾发生过无数次农民起义,而在近代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压迫,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理想社会,把天国搬到人间。但是,他们却最终失败了。太平天国为什么会从成功走向失败?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设立“太平天国纪念馆”,分成四个展厅

展厅一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问题设计

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强调:分析应该结合19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

◆归纳: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太平天国爆发原因: 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展厅二地上的天国

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

1.播放“太平天国前期进军路线”视频,重现起义军胜利进军的历史: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

2.投影洪秀全分封诸王的图片、天王府模型、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图片。

3.投影北伐和西征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太平天国怎样进入全盛时期。

4、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

①逼

④杀 ⑤疑

杨 ②杀 韦③责 石 ⑥走

⑦灭

◆分析: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5.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6.后期防御战(1856——1861)

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展厅三: 纸上的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⑴土地分配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⑵ 产品分配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⑴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

☆问题探究(理解与运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李旺财是个广西桂平的农民,今年18岁。前几年,他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加入了“拜

上帝教”,又跟随太平军参加起义。到天京的那年冬天,《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了,李旺财和伙伴们十分高兴。

(1)为什么高兴呢?

李旺财家里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的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12岁的弟弟。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规定,他们家里可以分多少田土?

一晃收获的季节到了,不用交租给东家了,全家都很兴奋,但又听说除了留足吃的粮食,其余的通通要交到天国的国库去。娘发愁了,大姐年底该出嫁了,拿什么去办嫁妆呢?卒长说不用愁,这些费用都由国库统一开支。

(2)这属于《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制度?你认为可行吗?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没多久,大伙的高兴劲儿过了,很多人开始懒散,你说这是怎么了?

自从天京变乱以来,天国威风大不如前,为了重振雄风,天王决定改革内政,由干王主持政务。干王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推行的方案据说是从香港人那里学来的。新鲜是新鲜,不过我们都不大明白。最后,这个方案没有实行。

(3)有什么新鲜之处?

(4)为什么没有实行?

2.《资政新篇》

(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1)政治:以法治国

(2(2)经济:发展工商业

(3)教育:开设新式学堂

(3)评价:

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产生背景不同:

篇二: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调兵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天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其平均分配的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最后也未能付诸实行。

谈起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映入我的脑海中的是一个个首先站出来反抗清王朝奴隶般统治的一位民族运动的英雄们: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李秀全,陈玉成??早些时候,我读了曾国藩的传记,在我看来,曾国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在那个昏庸是非颠倒的社会中,依靠了自身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志士们一起建立了湘军,成功的镇压了当时清廷无力镇压的太平运动的起义军们,并且引领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军械厂”,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正气的将领们,其中当然包括后来建立淮军并成为清末第一重臣的李鸿章,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说起太平天国,虽然说他加速了清朝国力的衰退,使清廷在后来完全无法抵挡外国的侵略,而且他们也是一支由农民组织而成的造反起义军,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多有褒贬不一。然而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可歌可泣,我们对其的评价应该更加给予同情与理解,而不是批判和反驳。

从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在金田起义,一路抗争,历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以至江苏六省,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以及《资政新篇》,之后西伐,天京肃清战区取得巨大胜利,和功亏一篑的北伐失利太平天国书写了一个一个奇迹。在此,我想分析一下太平天国的失败的原因。首先,政权的建立的主要成员主要是由农民,他们缺少统一的建设思想,多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之中,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建立的政权的短时性,这一点仅可以从洪秀全的后期表现就可以窥见一斑。(后期的洪秀全迷醉于奢华的享受之中,身躯肥大臃肿不复当年豪情,怠于朝政,将政权交与自己的亲信人等,同时逼杀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逼走天国第一战将翼王石达开,分化了天国的实力,这些举措完全在一大程度上导致了天国政权的覆灭)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迅速封建化,并导致腐败丛生。起义初衷,洪秀全是想建立一个新的、平等的、人人温饱的国家,但在永安封王时却连个合适的官名也找不到,只好“姑从凡间歪例”,把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都封王,称为王爷。王一级的名称“姑从凡间歪例”,其他各级官员也只好按“歪例”定名。于是便相应地制订出《太平礼制》来规定各级官员的卑尊和特权。洪秀全在《天父诗》中则公开宣扬“生杀由天子”,即和封建皇帝一样,拥有生杀大权。并继承了封建道德的三纲五常,说什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臣错无主错”。表现在生活起居上,也都按照帝王将相的规格来铺排。进入南京不久,便大兴土木,广建王府。新建的天王府周围更达十余里,墙高数丈。城称金龙城,殿称金龙殿。“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如大兰若状”。至于东王府则“穷极工巧,骋心悦目,以耀同俦”。生活上的腐败,失去农民起义军应有的进取心。并由此引起的争权夺利,把好端端的太平天国引向失败。第二是人心不齐,天朝的一大部分

将领是东王杨秀清的属从,而杨秀清后来与洪秀全闹翻,洪秀全设计同时杀掉杨秀清和韦昌辉,大失人心,直接导致部分将领对天朝的信仰产生怀疑,对当初同甘共苦的思想产生质疑。况且拜上帝会毕竟是迷信,无法长久的支持人们的信仰。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是石达开的出走,这位曾经数次击败曾国藩的湘军的传奇将领带走了当时天朝的精锐部队在在四川独自作战,中寡不敌众而亡。一位位极具声望的领袖相继忘去,大失人心,从而将天朝赖以生存的人心本钱消耗殆尽。第三是由于神权左右政权。历史造成的失误,使洪秀全不能自拔。1848年,正当拜上帝会蓬勃发展之际,首领人物冯云山被捕入狱,拜上帝会濒临解体。杨秀清为了挽救革命危机,“替天父下凡”,巩固了革命群众的信念。对此,洪秀全加以认可。但是,时过不久又出现萧朝贵“替天兄下凡”,这不管是出自洪秀全还是萧朝贵的主意,都应是争夺权利的表现。大约洪秀全想由天兄来制约天父,才纵容萧朝贵“替天兄下凡”的。可是,这个天兄比天父更厉害,一发不可收。据王庆成编注的《天父天兄圣旨》记载,仅1849年,“天兄下凡”就达37次,包括起义的人事安排和日常事务全由天兄安排。洪秀全不得不回过头来借重杨秀清。在金田起义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永安封王时,杨秀清被封东王,节制诸王。洪秀全的信任,杨秀清本人的才干,使他的地位猛然上升。冯云山、萧朝贵早逝,王权失去互相制约。东王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的最重要决策者,其借用力量仍是“替天父下凡”这个武器。洪秀全作为天王,没有掌握实权,这就造成杨秀清权力过大、洪秀全权力不能集中的轻重倒置局面。如果在金田起义之后,永安封王之时,立即取消拜上帝会,一切以新建立的政权组织行使职能,杨、萧代言人资格自然取消,洪秀全权力就能集中。可惜洪秀全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潜心研究教义,宁可当教主,不去认真当天王。而教权又必须由天父来施行,这就是洪秀全难于从教权政权的矛盾中解脱出来的原因。由于政权、神权并行,神权既高于政权,又为杨秀清所掌握,这就在许多问题上,杨秀清凌驾于天王之上,必然造成矛盾,而洪、杨的矛盾又必然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一些心怀叵测又不愿受神权控制的大臣,如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人,就会利用政权、神权的矛盾,起而翦除神权势力,并借机扩大事态,打击洪、杨力量。就这一点而论,洪秀全还不如朱元璋清醒,朱元璋借白莲教起家,夺取政权后立即宣布白莲教为非法,禁止其活动,而洪秀全却从始至终都信奉天父皇上帝。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则是曾国藩湘军的不懈追击作战,历时多年,曾国藩顶住了朝廷等多方面的压力,独自一人协同寮建立湘军,最终将天京攻破,结束了轰轰烈烈天国起义运动。不得不说湘军在天朝覆灭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平天国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爆发在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初期的太平天国革命,已经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毛泽东多次谈到“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了的。中经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直到抗日战争,都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太平天国革命自金田揭竿,就把矛头指向清王朝,把清朝皇帝称为“阎罗妖”。杨秀清在《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就号召“其有能擒狗鞑子咸丰来献者??奏封大官,决不食言”。把推翻清封建王朝作为直接目标。在意识形态方面,则把矛头直指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在学校中拆除孔子牌位。太平天国的官书《太平天日》中尖锐指出:“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太平军“所陷之处,凡学官正殿两庑木主亦具焚弃殆尽”。太平天国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给清王朝以严重打击。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说:“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哀叹“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是“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太平天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也高高地举起反对帝国主义的旗号。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一开始就不怀好意。1853年,太平天国刚定都南京,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就提出,趁清朝皇帝还能够和外国签订条约时,进行干涉,以便向清朝皇帝取得“干涉的报酬”,即“无限制地进入内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并使鸦片合法化”。为判断这种干涉“是否必要,是

否值得”,英使文翰特地从上海来到天京,向太平天国递交《南京条约》。杨秀清说: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焉有主从之分”,没有理睬不平等条约。随后让韦昌辉、石达开给文翰正式答复:“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敏锐地把外国侵略者和清王朝联系在一起。

在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太平军和外国侵略者正面作战,曾经给外国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洋枪队首领华尔、法国提督卜罗德等都死在太平军的刀口之下。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立场十分鲜明,1862年前后,有个外国侵略者来到天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言下之意,只要洪秀全接受他们的条件,可以让洪秀全当儿皇帝。洪秀全当即予以驳斥:“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英国人呤唎问李秀成为什么要去进攻有外国领事馆的上海,李秀成说:“因为外国人对我们破坏了信约!”“他们公然派本国军队,前来侵犯我国疆土。”

外国侵略者和清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这一点,太平天国的英雄们是十分清楚的。太平天国名将陈坤书在常州和敌人进行浴血奋战之后,城破被俘,他痛斥李鸿章:“要不是戈登及其军队协助你作战,我定叫你毫无办法从我手中夺取这座城池。”洪仁玕在总结太平天国的历史教训时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李秀成被俘之后,写了几万字的自白书,虽晚节不终,但良苦用心之一,是劝曾国藩“防鬼反为先”,并提出学习西方的“利炮”计划,认识到我国虽有“广炮之好,实无他炮之强”。说明李秀成已经认识到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本质,而且在寻找“制夷”的办法。太平天国英雄们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觉醒,是以后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极为可贵的财富。

太平天国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且提出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如准备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开学校,办报纸,兴士民公会,创行人民推举乡官,罢免行政人员的民主政治,打倒封建社会的偶像孔子,颁行天历,提倡“文以纪实”、“一目了然”的文体等,要把中国建立成一个与欧美国家“并雄”的新国家。同时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具体形势,顺应农民的愿望,采取“著佃交粮”政策,和向农民颁发田凭的措施,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使江南地区自耕农普遍增加,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若干变动。自耕农的增加,是活跃商品经济的有利因素。而地主阶级经过革命的打击,不少人“视田业为畏途”,把部分资金投入工商业,成为民族资本的一个来源。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冲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出现。太平天国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太平天国扫荡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清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持,维持住它的濒临绝境的统治。到太平天国失败后,全国兵权、财权都分握于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人物的手裏,造成晚清中央政府无权、各省总督巡抚专政的局面。由于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坚强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所以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太平天国不仅是直接影响了辛亥革命,而且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篇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摘要:

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农民运动中,最最著名的当属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寄托了农民美好生活愿望的运动在清政府统治下的黑暗中国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然而,和时代背景背离的运动最终走向了失败。

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感慨为何太平天国运动会最终失败。在这里,讨论了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集团的内部原因,大那是背景下的掌权者清朝政府与外过列强的外部因素,以及时代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农民阶级;时代局限性

一、 天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失败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发生了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太平天国运动。

在这场值得我们铭记的农民运动发生之前,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危机,而这个危机的原因就是那场惨败的战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巨额的军费和赔款,清政府无力偿还,将沉重的税赋负担加在了农民身上。而那条可以在中国传教的条款,也使农民倍受外国传教士的欺凌却无力反抗。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于是,这场农民运动拉开了序幕。

一八四三年,洪秀全融合西方基督教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在广州这个最受外国传教士压迫的地方创立了拜上帝教。自此,农民运动真正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的“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永安建制”、标志太平天国形成和清对峙的局面“天京定都”,以及“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之后的北伐、西征、东征。起义期间太平天国的统治者们还颁布了太平天国前后期的两个治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方案指导了太平军的前后两期的全部活动。

但是我们知道,定都天京之后,“天京事变”的发生摧毁了天平天国的内部领导集团,这也是天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再加上灵魂人物洪秀全的死,太平天国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了。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盛极一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最终,在清政府和国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之下,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退了历史舞台。

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 太平天国集团本身的局限

第一,太平天国领导思想的错误。

宗教思想原本只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和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拜上帝教宣传上帝“全知全能”的虚妄性,磨灭了群众的自由意志和创造精神,也使天国领导人思想僵化,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虽然在开始之初争取到了大量的官兵支持太平军的各项活动,例如焚烧教堂,但是这给了农民们错误的认知,他们会依赖清政府,而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为失败埋下了祸患。这个口号只看到了外国洋教对中国农民的迫害,却没有看到清政府的腐朽和懦弱也是致使中国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第二,太平天国领导人权力识膨胀,纷纷争权夺利,直接导致了领导集团的分裂。

最著名的当属“天京事变”。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二万余人被杀,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后来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疑和有意迫害,带领大军出走,从此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李秀成自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重,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乃定。”可见当时内争的混乱与惨烈。

第三.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层日益腐化

他们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忘记了起义的任务,消极对敌。不仅如此,还制定了严格的阶级制度和一些有损百姓利益的政策,让大家都对他们失望到了极点。张德坚曾在《贼情汇纂》中提到:“四年(1854年)正月复兴土木,于原址重建伪宫,曰宫禁。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如大兰若状。”记载了太平天国领导者的腐败。

第四.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都超出可他的阶级范围。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以及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两个方案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而又能动员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纲领,这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因而他就不能把战争引向胜利。

第五.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

策、制定纲领。

洪秀全将 “诗书典籍,扫地荡尽”。统治区的知识分子想方设法逃离。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容闳来到天京访问,还被册封了一个四品爵位,要被留用。容闳在天京待了一个月,既看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和不可避免性,又看到了这个政权内部日趋严重的腐败和种种予盾,认识到太平天国的队伍基本上是一些目光短浅的草莽英雄,不足以成就大事。1月后容闳留下印信离开了天京。这个制度的制定使一大批社会精英的流失,使太平军元气大伤。

二、 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一、清政府对太平军态度的快速转变。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再加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四国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清政府产生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和统治危机。这是,清政府决定暂时利用太平军的力量反抗外国侵略者。这时就出现了清政府官员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情况。

然而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外国侵略者将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慈禧等人不惜采用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丢开华夷之变的旧意识,放弃和英法等国家在一些细小事务上的争论,借师助剿,聚集中外武装力量共同镇压太平天国。从此以后,同治朝的媚外政策代替了咸丰朝的排外政策。

第二、西方列强对天平天国运动的绞杀。

西方列强的参与加速了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北京条约》签订后,封建统治者认为这些侵略者“并不利我土地人民”,当权派甚至感到,“这些侵略者其实是很有信义、很有礼貌、可以做朋友的人”。1861年2月,奕訢又奏曰:“(英法)均称深知中国以诚信相待,毫不嫌隙,彼此永敦和好,并释前日猜疑。”其实,外国侵略者不但不想要清朝的“土地人民”,而且还想帮助统治者来对付他们的共同敌人,太平天国运动的所有战士。

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英国向太平军曾发出照会,但遭到拒绝。英国想动用自己的军队来对付太平军,但又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同时,美国人华尔公开在上海招募了一支由外国流氓、水手等组成的“洋枪队”,很快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欢迎。之后,华尔的“洋枪队”在清政府的供给和支持下实力大增,很快发展成为以中国士兵为主体、用洋枪洋炮装备、由外国人统领的一支中外联军,因为双方实力相差甚远,又因天平天国运动在定都天京后元气大伤,所以外国侵略者的加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 历史原因及局限性

第一、 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在民阶级受着严重的剥削,要求解放,而且敢于用武装斗争来争取解放。但是农民毕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所有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借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

农民阶级是小私有者,具有自私狭隘特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第二、 时代的局限性

时代局限性是指中国的主要生产方式处于落后状态,没有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当时中国的历史环境是封建势力还未完全瓦解,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入侵。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这时的中国还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先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但农民阶级当时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不清楚的,太平天国尽管也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但这只是出于一种自发的朴素的情感,并没有上升到一种理性的认识。

以上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B],红旗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2] 张思恩,《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的败亡》[C],1995年3月

[3] 薛学生,《太平天国败亡的战略原因新解》[C],1994年4月

[4] 周松柏,《基督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对太平天国的影响》[C],1995年4月

[5] 贾熟村,《试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原因》[C],1994年5月

[6] 陈宁,《试论太平天国对外关系之错误》[C],1996年4月

[7] 陈宁,《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兴亡影响的评估》[C], 1997年1月


太平天国运动》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72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文章
  •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