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地理地质学论文 正文

地理地质学论文

2017-03-01 05:51:3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地质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地质学硕士毕业论文

基于脱钩理论的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国家地质公园产品开发与管理研究

地质公园旅游吸引力综合评价研究

地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地质公园与属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地质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

会泽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麒麟厂深部矿坑涌水量预测

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价值的定量评价研究

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探析

3S技术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中的应用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公园管理运营模式研究

地质遗迹保护与功能分区初探

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形象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方式研究

公路地质灾害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方法

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研究

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景观构建与开发研究

和龙市地质灾害分区与评价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论地质教育的社会功能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

基于游客感知的地质公园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研究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基于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

我国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与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组件式GIS的水文地质剖面图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基于GIS的矿区地质环境治理规划研究

基于地质公园规划的旅游发展研究

“关系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地质公园的产权及利益格局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地质公园旅游者行为研究

GIS技术在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化研究

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探析

地质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三维地质建模与剖面图生成

矿井地质三维可视化研究

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的研究

首都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可动用储量地质评价研究

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

煤炭地质工程实施项目监理研究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世界地质公园浏览线路设计研究

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灰色多层次理论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

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多样性保护与协调性利用研究

岩溶水文地质系统中有机氯农药的迁移机理初探

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评价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建设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会泽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我国地质公园运营管理模式探析

浙江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保护利用研究

喇嘛甸油田葡I 1-2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及在聚驱开发中的应用

河北兴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综合评价

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

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地质公园旅游节事策划研究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与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形分维研究

面向服务的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及其规划探讨

基于QuantyView和多源数据的滑坡体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

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 香港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保护研究

山东栖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与保护研究

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形成及保护利用协调研究

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成景过程与解说系统完善

内蒙古大青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评价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县级地质灾害管理系统研究

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遗迹保护性利用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灾害分析

香港地质遗迹类型及主要地质遗迹成因探讨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评价

RS与三维GIS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基于DTM及人工神经网络的合肥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ArcGIS的广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

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WebGIS的广元市地质环境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崂山区旅游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机理研究

基于3S技术强震区地质灾害解译与危险性评价研究

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评价及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综合地质数据模型研究与管理系统开发

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勘察信息系统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研究

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成因分析

重庆丘陵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研究

地质工程实践的哲学探析

TSP-203系统与ProEx地质雷达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安康—旬阳—蜀河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城市地质环境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研究

黄河壶口瀑布地质遗迹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地质数据的展示、传输及格式转换的相关研究

篇二:地质论文

目录

一 前言···················································2

二 地质研究的意义·················································2

三 常德市地质构造对其城市建设的影响·······························3

(1)常德市概况··············································3

(2)常德市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3

(3)影响常德市规划建设的几个建议·························4

四 由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引发对城市建设的思考·······················5

(1)西安地区地理环境··········································5

(2)地质概况·············································5

(3)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简况·····························5

(4)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危害及防护措施···················6

(5)反思·················································6

五 总论···························································7

六 参考文献················································7

摘要

资源与环境是过去、也是未来地球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指导地球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中,必须重视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研究的成果,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更有效的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中列举西安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对西安市的建筑影响与常德市的地质构造特征对其城发发展的影响两个例子来说明地质构造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质构造、地裂缝,地面沉降、断裂、断层、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影响。

一、前言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向斜、背斜、断层等地质现象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向斜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可承受静水压力,因此可以用来寻找地下水;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储藏地,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并且底部可以采石;断层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区,适合河谷发育。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规划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城市的规划必须在很大一部分上依靠该城市的地质构造,因此地质构造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很重大的作用。在本文中列举常德市的地质构造对其城市的发展建设和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两个实例来具体表面地质构造对于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性。

二、地质研究的意义

构造地质学与岩石学、地球学构成地球科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构造地质学从空间上、时间演化上,再现了岩石圈与各种规模地质体的几何形态、分布规律、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条件与过程。它是进一步探讨地壳运动与发展的基础。资源与环境是过去、也是未来地球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指导地球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矿产资源,无论是金属矿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等)、非金属矿产,还是能源矿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在一定的构造背景中产生,或者说受一定的地质构造所控制的,并常常受到后期构造变形作用的改造。尤其对于内生金属矿产而言,地址构造对于矿产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地质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迁移提供了通道,也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有力的空间。

水资源贫乏已成为很多大型城市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地下水的活动,总是受大型地址构

造制约,尤其是断层构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深入研究地下水赋予的地质构造背景。

工程建设,包括水库、堤坝、涵洞、桥梁等的建设,都必须以地质构造研究为基础依据,查明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与活动性,对地基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滑坡、火山与地震是人类面临的破坏性自然灾害之首。大规模滑坡、火山活动与地震不仅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常常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地质构造的存在常常是滑坡发生于发展的必要条件。地震与火山活动常常与现代地壳运动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经过上述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在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地质构造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研究好地质构造不仅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科研任务,同时会对国民的经济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常德市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常德市地理概况

常德市位于洞庭湖平原区的西部,地处沅江下游湖滨地带,地势平坦,为河湖冲积平原,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南北两侧高,中部低洼,沅江干流蜿蜒曲折由西向东贯穿全区。除西北洑、西南乡公咀、东北梅家冲、东南德山一带为海拔96—150m外,区内海拔标高31—36m。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形成一系列断块隆起和拗陷,在地貌上形成低丘岗地、岗地、平原及平地四个类型,平原占了三分之二左右。

(2)常德市地区的构造特征

(a)构造分区

常德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两湖中断拗、江南台隆及滇黔川鄂古台拗三个二级构造单元接壤 地带之II级构造单元洞庭中拗段,IV级构造单元临桃园新断隆的一部分,由于它受多组断裂的影响,又形成若干个小的断块。由于形成的时间和升降的幅度不同,导致各断块在地质、地貌特征上有较大的差异,进而可分为五个V级构造单元和一个VI构造单元,分为常德新断拗(V1)、河洑新断隆(V2)、乡公咀新断隆(V3)、德山新断隆(V4)、梅家冲新断隆(V5)、夹街寺鼎城区新断陷(VI)。

(b)断层

该地区的断层发育按构造线方向可分成北北东(太阳山西侧断层、太阳山东侧断层)、北东(蜡烛铺茅湾断层、郭家铺斗姆湖断层)、北西(河洑郭家铺断层)及近东西向(赵家坪杨武垱断层)四组。

(c)新构造运动特点

常德市位于洞庭湖下沉区与上升区的接壤地带,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以断块升降运动为主,并且伴有掀斜活动。岗市----河洑-----一线以西、德山以西和乡公咀一带,为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保存有沅江II---IV级内叠阶地。城区中心的夹街寺----南站----下南站一带为下沉区,保存有四阶埋藏阶地。

(3)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建议

由上述的常德市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常德市地区以东,地势低,容易受洪水侵袭,同时断层也比较发育,不适合作为城市发展区,城区与德山之间,粉、细沙

层厚度比较大,埋藏浅,地下水位埋深较小,中强震时可能产生液化,不适用与建筑;城区

北部,河沟港塘过多,地势比较低,同样不适合于城市建设;城区西部三叉路口至河洑以及武陵镇向西南郭家铺至斗姆湖一带浮土层厚度小,基本上无不良软弱地基,地势也较高,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四、由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引发对城市建设的思考

(1)西安地区地理环境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

一。西安属于暖湿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升温迅速,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强烈;秋季温和湿润,时有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秦岭山地气候则成垂直分布,中山区为温带气候,高山区为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5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度,年平均降水604mm。

(2)地质概况

a. 渭河冲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位于市区北部、西北部的草滩及北郊经济开发区一带,地貌形态可分为河漫滩、一、二、三阶地,阶地的类型为上叠式。

b.浐灞河冲积平原区:浐灞河冲积平原区位于市区东郊长乐坡、纺织城一带,分为河漫滩、一、二、三级阶地,阶地类型为内叠式。

c.皂河冲积平原区:皂河冲积平原区分布在市区的西侧西安高新开发区、西电公司一带,地形地平开阔。可分为一、二、三级阶地,为上叠式类型,阶地之间高差较小。

d.黄土梁洼区:该区分布在市区的南侧和中部城区及南郊一带,为西安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主要区域。由NE40--50度的梁、洼相间组成波状地形。黄土梁的南坡陡、北坡缓,洼地北深南浅。梁和洼两地都是东部高、西部低,向西倾斜。

e.地质构造

西安位于渭,河断陷盆地中段南部,西安的东南隅,跨西安凹陷和骊山凸起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两者以长安-------临潼断裂为界。

骊山凸起自上新世末以来,随着长安-------临潼断裂活动的加剧,逐渐抬升,致使东南隅的黄土塬地势高亢,第四系黄土较薄,厚仅百余米。

西安凹陷位于长安------临潼断裂以西,哑柏断裂以东,渭河断裂以南,秦岭山前断裂以北的范围内。是渭河断陷盆地中的沉积中心之一。该凹陷的东南隅因受长安------临潼断裂活动和骊山凸起的牵引,其基底东仰西俯,导致第四系厚度东薄西厚。

西安断层组是长安-------临潼断裂派生次一级断裂,走向NE向或近于EW向,倾向SE或S的正断层组,切断了晚更新世黄土层底部的古土壤层。地貌表现为黄土梁和洼地相间出现,该断层组是西安地裂缝发育的基础。

(3)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简况

西安城区存在十多条规模不一的地裂缝,地裂缝两侧地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目前经过查明已经确认的地裂缝数目为十三条,分布在皂河以东,渭河以南、长安----临潼大断裂以北的广大区域,地裂缝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的使用率。

据相关的地面变形观测数据及勘察结果显示,目前地裂缝的两侧的地表最大垂直断距22cm,一般3--10cm,下部古土壤标志层垂直错断最大达6m多,一般2--3m,最小0.5--0.6m。经过研究发现,发现一般地裂缝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地裂缝都发育在特定的构造地貌部位,即梁岗的南侧陡坡坡脚一带;地裂缝一般由主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主地裂缝总体走向北东、呈不等间距近似平行排列;地裂缝总体上具有非常好的连续性,每条地裂缝的延伸长度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且具有时隐时现,时续时断的特点;地裂缝的出露多在黄土梁洼处,在东西两侧的阶地地区出露较少,多为推断隐伏地裂缝;地裂缝的活动为一缓慢的蠕动过程,主要表现为主地裂缝的南侧下降、北侧相对上升,且上升与下降的速度不同,

篇三:地质学类毕业论文

0序 言

0.1 区域自然地理交通概况

京山县位于鄂中,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跨东经112°43′—113°29′,

北纬30°42′—31°27′。周边县市,东面为安陆、应城,南面为天门,西面为钟祥,北

面是随州。东西横距75公里,南北纵距86公里,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含屈家岭管理区、

太子山林场),占全省总面积的1.78%。

图0-1 实习区交通图

京山县处于鄂中丘陵至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洪山南脉入

境后,形成香山、许家寨、王家大山、龙凤寨、虎爪山五条主要山脉,向东南延伸,与江

汉平原相连,形成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四种地貌类型,各占总面积的46%、21%、29%、

4%(不含屈家岭管理区)。最高处为王家大山与随州交界的山峰娘娘寨,海拔950.2米;最

低处为永隆河潘家湾河床,海拔27米。低山,属大洪山东南山脉,分布在京山县北部和西

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高度400—950米,面积1539平方公里。丘陵,除永隆镇

以外,全县各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部、中南部、西部和东北部,海拔高度100—400

米,面积700余平方公里。低山和丘陵多为森林覆盖,可谓山清水秀,景色宜人。2002年,

全县森林覆盖率45.1%,水土流失面积减至618平方公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平

方米,同时还建立了大洪山、虎爪山、空山洞等3个风景生态保护区。岗地,分布于除北

部、西部部分山地及永隆镇以外的全县各地,其海拔高度为 40—100米,面积970平方公

里,其中岗状平原及河谷平原约占其面积的一半,是本县水稻集中产区。县西南的永隆镇

为平原,属江汉平原北沿,海拔高度27—40米,面积134平方公里,是本县棉花集中产区,

1985年被定为湖北省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单产一直在全市、全省名列前茅。京山县土地

宽广,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坡岗荒地,并且水库众多(其中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140

多座),塘堰密布,具有发展 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良好条件。

0.2 区域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研究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段,夹持于大别造山带和江南隆起两

大构造体系之间。北侧为襄樊广济断裂带。本课题依托项目是《中扬子盆山结构、复合构

造系统与油气成藏改造》项目。主课题所研究的中扬子盆地被两大造山带所夹持。北部秦

岭-大别、南部江南隆起带的复杂构造演化直接控制了中扬子盆地的构造形成与构造演化,

中扬子盆地正是在南北两大构造带控制下,发育演化成为具有多阶段盆山叠合及转换、多

构造交接的复杂变动型残留盆地的特点。中扬子南北缘造山带的系统结构、构造演化与动

力学研究至关重,本专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设立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京山地区的北东向褶皱与北西向褶皱的叠加关系:到底是产生北东

向褶皱的构造运动叠加于北西向褶皱的构造运动?还是产生北西向褶皱的构造运动叠加于

北东向褶皱的构造运动之上?通过对地质现象、地球物理等手段分析对叠加褶皱得出一个

合理的解释。

中扬子区陆内对冲带是海相油气成藏的有利地区,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潜在的领域之

一,此项目旨在进一步研究中扬子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并为该区石油勘探服务。

从去年(2009)暑期参与暑期生产实习,累计15天。并参与了部分室内整理及绘图、分析

工作。通过野外实习的认识及相关地质文献的介绍,对研究区的基本格局和构造特征积蓄

了一定的认识。在老师及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围绕对京山地区构造活动及演化的基本认

识,本文将着重探讨京山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及对该区域叠加褶皱进行分析。

0.3

工作量统计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

1.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特征

图1-1 研究区(绿色线条框定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据中扬子课题组)

大地构造位置上,研究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东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段,夹持于大别

造山带和江汉盆地之间。北侧为襄樊广济断裂带。

大别造山带为印支期碰撞造山带,燕山期再度卷入陆内挤压造山,之后是区域拉张和

超高压岩片折返(在晚三叠?),以出露太古-元古界基底和超高压矿物为特征,构造变形

以元古界片岩、片麻岩和向南的强烈逆冲推覆为主要特征。以襄广断裂和中扬子陆块相接。

图1.2印支期扬子地块构造格局(据中扬子课题组)

图1.3燕山早期扬子地块构造格局(据中扬子课题组)

中扬子北缘以襄樊-广济(武穴)断裂和大别造山带相接,南以江南绍兴断裂和华夏陆

块相接。自北而南依次可划分为中扬子复合前陆构造带、中扬子复合改造对冲构造带、江

南-雪峰陆内构造变形系统和萍乡-江山-绍兴大陆拼接复合构造带。

中扬子复合前陆构造带为大别造山带南缘侏罗纪前陆构造带,之后受多期构造应力场

叠加而复杂化。西以通城河断裂为界,北以潜北隐伏断裂为界。向东于黄冈以北与襄广断

裂相接。复合前陆构造带自北而南又可划分为大洪山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带和汉北褶皱冲

断构造带。大洪山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带向西与大巴山前陆冲断构造带相连,南以阳日湾

断裂-京山断裂-应城断裂为界,在黄冈以北尖灭,总体上呈平行于襄广断裂的弧形构造带,

以早古生代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为特征,构造位置上属于大别山巨型推覆体前锋变形带。

远安-钟祥褶皱冲断构造带南以潜北断裂为界,以晚古生代地层在志留系滑脱面上发生大规

模褶皱冲断为特征。东部又可分为京山冲断褶皱滑脱带和远安冲断褶皱带两个次级构造单

元。

1:一级构造单元边界断裂;2:二级构造单元逆冲断裂; 3:三级构造单元逆冲断裂;4:平移(走滑)断裂;

5:背斜;6:向斜; 7:黄陵隆起; F1 :潜北—纪山寺—问安寺断裂;F2 :洪湖—湘阴断裂; F3 :京山—乌龙泉断裂;F4 :通城河断裂; F5:周老咀断裂; A:八面山—大磨山弧形构造带;

B:中扬子复合改造对冲构造带; C:中扬子地块北部复合前陆构造带;M1 :松安剖面;M2:监利—应城剖面

图1.4中扬子弧形构造单元图(据中扬子课题组)

研究区位于钱场-易家岭一带,构造位置上属于京山冲断褶皱滑脱带。

区内以发育NW、NE向叠加构造为主要特征。构造变形有所不同:NW向构造主要表现

为中生界、上古生界地层在志留系之上的滑脱变形,褶皱发育,断裂稀少;NE向构造则主

要表现为中生界的褶皱冲断作用。研究区的构造型态显示该地区经历了两阶段逆冲推覆构

造的叠加。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并未在露头尺度上获得两次构造变形叠加次序的直接证据,

平面上可以明显的观察到NE向褶皱轴线向北东终止于NW向褶皱南翼,同时NE向冲断体系

又破坏了NW向褶皱,就此笔者认为两期逆冲推覆作用具有同时段发育,叠加构造变形的特

征,与中扬子东段主期对冲构造的准同时性相一致。


地理地质学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78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地理地质学论文
相关文章
  • 地理地质学论文

    地质学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毕业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地质学硕士毕业论文基于脱钩理论的地质公园旅游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