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 正文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

2016-12-01 09:42:3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教育心理学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人性化设计

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任课教师 彭江教授

年 级 2013级

专 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

班 次 翻译理论与实践

学 号 2013307

姓 名唐俊彦

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人性化设计

摘要:人性化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把情感体验因素纳入产品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玩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分别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即物境状态、情境状态、意境状态分析,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运用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儿童玩具的设计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人性化的儿童玩具。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情感体验;儿童情感发展;儿童玩具设计

一、前言

将情感体验纳入儿童玩具设计的参考因素是实现其人性化设计的方法之一,儿童玩具用以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容纳儿童各种好奇与兴致,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认知事物。针对中国的独生子家庭增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由于缺乏与之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游戏伙伴,而容易形成孤独感和失落感的现状,设计师可以通过玩具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的设计使其与儿童沟通,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情感与情感体验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心理学家戈尔曼说过:“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

人的感官体验会在心中引起反应,如看到红色的火焰或灰暗的天空,随之而感到的就是一种愉快的或阴沉的情绪,这是感官体验基础上的情感的体验。种种情感都会在心中形成体验,都属于情感体验的范畴。情感体验具有三个层级,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

三、玩具设计中儿童情感体验要素分析

儿童的情感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儿童情感的发展(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motion)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分化,是一个由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向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新生儿只有两种情绪:偷快和不愉快。六七个月的儿童出现依恋感。到3岁前儿童情感的社会性成分增多,并有了羞耻感、同情感、嫉妒,责任感则刚刚萌发。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已相当丰富,初步具有了成人所有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已进一步地发展,理智感突出地表现为好奇和好问。小学儿童己学会控制情感,理智感、荣誉感、友谊和审美感进一步地发展,内容进一步地丰富。情感则通常是互相矛盾,如依恋感和独立感、成人感并存。不同的阶段儿童所能感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从儿童的认知水平来看,在儿童情感体验层次上主要集中于物境和情境两个层次。

四、儿童情感体验层次

4.1 物质层面 (即物境)

在物质层面,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体验,道具(儿童玩具)通过具体的形态、色彩、声音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刺激人的感官器官。

4.1.1 形态与情感体验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提到:“形式既为空洞的抽象之物,又有自己具体的内容,艺术形式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内容,即它的意义。在逻辑上,

它是表达性的或具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明确表达情感的符号,并传达难以琢磨却又为人熟悉的感觉。”玩具的形态通常分为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抽象形态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发挥了设计师的主动性与独创性,在仿真人物、动物或者其他事物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不同于“仿真玩具”的“抽象玩具”。玩具设计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出发点,特别是儿童的需要与爱好。否则,抽象到无法欣赏和明白的地步,这样的玩具是没有市场的。随着科学、数码技术、娱乐、游戏、动画等迅速发展,儿童的需求与偏好也日新月异,抽象的玩具设计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4.1.2 色彩与情感体验

色彩在情感表达上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康定斯基说过:“色彩对人这样的有机体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精神和情感,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心理实验证明,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绪反映,并使人产生联想。”色彩在儿童玩具设计中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儿童玩具设计应以儿童情感需求为基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对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感色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只能感受一些单纯的色彩刺激,所以,儿童需要的色彩为少色性,总的倾向为单纯、明快、鲜艳、柔和。

4.1.3 材质与情感体验

儿童玩具具有不同的材料从而表现不同的质感。材质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影响儿童的情感体验。触感尖锐的玩具会使孩子的神经趋于紧张,因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反之,柔软的玩具会使孩子的精神松弛,进而产生舒适、安详的感觉。因此,当孩子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可让他拥抱柔软的填充玩具,使他原本兴奋的情绪能逐渐松弛下来。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心理情感效应:塑料具有致密、光滑、细腻、温润的材质特征;钢材具有深厚、沉

着、朴素、坚硬、挺拔的材质特征;木材具有朴实无华、温暖、轻盈的材质特征,其质地、色泽象征着自然和生机,使人有亲切感。对于儿童玩具的材质的选择,应该结合其心理效应进行分析和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

4.1.4 声音与情感体验

儿童很容易被声音吸引,在玩具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嵌入,引起儿童的兴趣,好奇以及愉悦感。儿童玩具中声音分为三类:情境性的背景音乐,基于操作反馈音,警告音和提示音。根据不同的玩具不同玩法,有必要选择性地嵌入各种声音.

4.2 情境

4.2.1 体验生活情境性

这是指模拟社会生活情境性活中的事、物及场景从而对引导儿童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有促进作用的特性。生活情境性可以说是玩具最古老的、原发性的特性之一。许多玩具的产生都是源于儿童模仿成人生活的本能性冲动。芭比的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通过芭比感知到幼儿园以外的世界,让她们与芭比一起体验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海滩女郎到政治家,芭比变化万千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这种娃娃,小女孩可以意识到她们能够实现的任何梦想。这样“生活情景性”的玩具设计使芭比以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满足了孩子内心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深得儿童的青睐。

4.2.2 基于情境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方法

(1)情境演绎法:情境演绎法是通过对人们所熟悉的故事情景的再现或夸张处理来增强情景的认知性和娱乐性。其手法之一是采取完全情景再现或者部分情景再现的方法,营造出某一特定的时空环境。透过观察、说故事、写

篇二:小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

更名通知:为了能让大家更直观的检索到心理学论文的相关信息,后期的心理学毕业论文选题指南,统一更改为“**心理学论文题目”。请大家关注。

上篇文章心知识集团编辑部为您提供《小学生心理论文题目》,此篇文章为您提供《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参考。

关于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的探讨

影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策略初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策略初探

提升小学教学效率的实例和经验分析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

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研究

警惕小学校园“群体心理疾病”

论小学教师积极的教育期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正迁移

运用网络技术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生习得性无助的解释与教育干预

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心育视野下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

小学生注意障碍的成因与矫正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

班主任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思考

小学班主任健康人格研究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班级老大”的教育转化研究

语文教学中儿童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课堂讨论的技巧与途径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教师(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学生(或幼儿)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农村小学生厌学状况及原因分析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小学后进生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学科(语数外等)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当前中学生(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小学生课业负担个案调查

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当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城市小学校园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小学诚信教育的思考

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XX(某学科)学习困难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小学问题儿童的行为特点、成因及对策

家庭氛围对子女的影响

论家庭教育的技术

论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与教育

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

学生的尊重需要及其表现形式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期望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研究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小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管理实效性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研究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研究

小学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以上信息由心知识集团编辑部为您提供,关注下一章《初中学生心理论文题目》

篇三:儿童心理发展学论文

鲁东大学2014 -20 15 学年第 一 学期

《 儿童发展心理学 》课程论文 课程号:177000020

任课教师 张美峰 成绩

【摘要】 儿童的成长具有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的特点,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感知觉、注意、情感、情绪等诸方面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包括生物、环境、认知等方面的因素,矫正策略可以通过教会儿童正确地宣泄情绪、教育者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培养儿童移情能力等方法。 【关键词】 儿童 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矫正策略

【正文】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作用。首先,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

关键性作用。Dishion等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有暴力行为、文化水平低儿童受忽视等不利环境时.儿童不易形成正确的行为标准和自我控制能力。我国王益文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而言,母亲的情感支持行为会减轻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行力;对女孩而言,母

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女孩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其次,学校准则和学校风

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攻击性。郭伯良等人研究在班级环境变量方面,老师训诫对减弱攻击行为与同伴接受问的负向关联有明显强化效果。

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谈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影响攻击行为的产生。再次,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1992年Pakumt和Asher发现,在不被喜欢的儿童中.非攻击性比攻击性儿童更易受到漠视而感到孤独。攻击性与拒斥彼此相关.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道路。最后。电视、因特网等社会传媒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给儿童一些攻击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ieber&Baron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大众传媒与儿童攻击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这就助长了儿童的攻击倾向,并且诱发儿童使用暴力的冲动。

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国外研究揭示了儿童

研究发现.当儿童把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同伴有意造成的时候,他一般倾向于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反之,如果他认为同伴是由于意外或出于善意的动机而给他造成了消极后果时,他一般倾向于缓释其报复动机。同时研究指出.攻击性与非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认知存在着差异,攻击性儿童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时倾向于对对方做出敌意性归因。

物理环境: 生存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气温、食糖过多、铅中毒等也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气温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Anderson提出了热假设.即生存环境中较高的温度能够增加攻击动机与攻击行为,较高的气温能够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因为较高气温引起个体感到不舒服,进而具有敌意性情感与启动攻击他人的想法,并且社会交往的偏见与敌意性归冈都有所增加。食糖过多町能也与攻击行为发生有关。从生理学角度看,糖类的过多或反复摄取可能导致体内m糖较低,个体情绪上可能表现为暴躁、易愤怒从而导致攻击行为增加。铅中毒可能也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铅中毒能够引起凡童的多动 症、注意力分散,这可能间接地引起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生。

专制型或叫暴君型模式: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

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准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型性格的则明显少于非独生子女。 在气质类型上,独生子女属于多种气质混合型的最多,其次是多血质和胆汗抑郁质。在气质类型的分布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中属于多血质、抑郁质和多血一粘液质的显著少于非独生子女。 甚至于捆绑起来吊打,乃至害了孩子性命的例子,时有发生,如报上曾报导过的武汉小学生夏辉的惨死,就是这样一种家教的悲惨结局。 “暴君式”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侮辱。这种家庭抚养出来的孩子表面上驯服,内心却充满着对专权者的敌意和怨恨,他们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转而对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还可能离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时则可能走向轻生。这种专制式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独身子女会出现一些人格上的倾向性,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上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但是,独生子女并非“问题儿童”,其身体健康、智力水平等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多属于中间型性格,其次是外向型和倾外向型,再是内向型和倾内向型。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属于外向型性格的独生子女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属于内向

教儿童学会宣泄侵犯性情感

烦恼、攻击、挫折、愤怒这些侵犯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侵犯性行为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聚集越多,其发生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若这些不良情绪能得以合理宣泄,就可以减小其侵犯性情感的强度,攻击行为也会随之减弱。相反,幼儿侵犯性情感受到过分压抑,会引起其意识障碍,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教那些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幼儿学会宣泄的方法是必要的。比如教会儿童向父母、同伴倾诉内心体验到的侵犯性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大喊大叫一通或痛哭一场,以宣泄其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于那些毫无生命与价值的“替罪羊”,如道具、模型等;也可以变换活动,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打打沙袋或信手涂鸦一番,转移儿童的侵狂性情感。 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

几乎所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都懂得攻击时常会占便宜,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有人曾用9个月的时间观察了幼儿园的孩子,并将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效果

分正性和负性两类。前者包括哭喊、较少的防御性,后者主要为被他人“告状”、受到报复和老师介入。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常获得正性效果。即使原来是一个较内向、温和的孩子在偶然几次攻击他人并从中获得“好处”后,也变得专横起来,而原来就有攻击性的孩子从攻击中得以“好处”后,其攻击性行为日趋严重。因此,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后,教师和家长应该进行干涉,使幼儿认识到侵犯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并应该帮助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应该对目睹侵犯行为的儿童进行有效的现身说法教育。

教师和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育方式,纠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①表扬、奖励。儿童一旦做出了正确的行为,家长和教师要及时对其给予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表扬、奖励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口头表扬、精神奖励。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②批评、重罚。如果儿童打了人,家长、教师默

认、纵容,那么,这种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就成为儿童打人行为的强化物,使儿童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打人。所以,当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时,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并且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使儿童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怎样做才对。如果儿童有非常严重的攻击行为,如打骂他人、无理顶嘴等,应给予重罚,如果听之任之,这些行为就会得以强化,并迅速泛滥开来。当然,重罚并不等于惩罚。重罚主要包括:取消某种特权,把他一个人关进房问里一段时间,不许他参加他喜欢的活动。此外,对攻击性的儿童不宜采用与之争论的方式进行教育,否则,就会把他“锤打”成~名“精明的律师”,助长了他的言语攻击性。③沟通。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自我认同感较差,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多地受到批评,自卑自责心理较强,总认为他人对自己不理解,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加强与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64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