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管理心理学试题 正文 本文移动端:管理心理学试题

管理心理学试题

2017-05-07 06:29:2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管理心理学试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心智能力功能差异,卡特尔在1965年提出他的心智能力划分,他认为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如知识广度、判断能力等属于( )

A. 晶态智力 B. 液态智力C. 社交能力D.操作能力

【答案】A【知识点】第3章

2.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比如,对苹果的颜色、味道和形状等特质的整体知晓,这是指( )

A. 感觉 B. 知觉C. 一个态度 D. 一种情感

【答案】 B【知识点】第3章

3.下面的图像可以先看出年轻女子或老妇人,这个过程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知觉的( )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选择性

【答案】D【知识点】第3章

4.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南方人都那样,北方人都这样”,在社会知觉偏差中指的是( )

A. 第一印象 B. 晕轮效应C. 刻板印象 D. 近因效应

【答案】 C【知识点】第3章

5.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的行为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抑郁质C.多血质 D.粘液质

【答案】A【知识点】第4章

6.说一个人“心胸豪爽,或者心胸狭窄”,是指这个人的( )

A.气质 B.性格C.兴趣 D.能力

【答案】B【知识点】第1章

7.从知觉的对象来看,可以把知觉划分为(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B.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D.对物的知觉和角色知觉

【答案】B【知识点】第3章

8.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 )

A.自我知觉 B.自我意识C.自我管理 D.自我感觉

【答案】A【知识点】第3章

9.态度的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勒温 B.费斯汀格C.因斯科 D.凯尔曼

【答案】A【知识点】第1章

10.从态度的构成看,“我认为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绩效”这一判断属于(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认知要素 B.情感要素C.评价要素 D.意向要素

【答案】A【知识点】第6章

11.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做行为直接原因的是(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需要 B.动机C.激励 D.目的

【答案】B【知识点】第5章

12.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制约因素取决于能力与(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需要 B.激励C.动机 D.成就

【答案】B【知识点】第5章

13.科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均属于群体分类中的(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实属群体 B.参照群体C.假设群体 D.实际群体

【答案】 C【知识点】第7章

14.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是(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实属群体 B.参照群体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答案】C【知识点】第7章

15.在一项关于吸烟的态度调查访谈中,被试(被调查者、被问者)回答说:“我看到我身边的人吸烟,就讨厌、生气”。这种表现主要是说明态度三结构中的哪个成分(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C. 行为意向成分 D. 什么成分也不是

【答案】B【知识点】第6章

16.组织承诺中有三种形式: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如果员工表现的是“在继续留在组织的获益和离开组织的成本之间权衡后,愿意留在组织中继续工作的意向”,这属于( )

A. 情感承诺 B. 规范承诺C. 继续承诺 D. 零承诺

【答案】 C【知识点】第6章

17.信息沟通模型中除了信息源、编码、通道、解码和接受者之外,还有( )

A.媒介 B.反馈C.时间 D.地点

【答案】A【知识点】第7章

18.在群体或组织中,信息自上而下的沟通叫( )

A.平行沟通 B.垂直沟通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答案】D【知识点】第7章

19.下面哪一个说的是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主要区别( )

A. 人数不同 B. 性别不同C. 年龄不同 D. 互动频率不同

【答案】D【知识点】第7章

20.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于一个组织中的员工来讲,奖金属于( )

A. 不是激励因素也不是保健因素 B. 激励因素C. 保健因素 D.其他因素

【答案】C【知识点】第5章

21.组织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是( )

A.多层重叠群体 B.扁平结构C.系统组织 D.科层制度

【答案】B【知识点】第8章

22.从众理论中,是谁做了关于从众的著名的“线段”实验( )

A. 韦伯尔 B. 阿希C. 弗洛姆 D. 阿德勒

【答案】B【知识点】第7章

23.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不顾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种心态是( )

A.印象性偏差 B.对照效应偏差C.从众效应偏差 D.情感偏差

【答案】C【知识点】第7章

24.把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组织发展的目标上来,这是组织文化的( )

A.导向作用 B.辐射作用C.激励作用 D.规范作用

【答案】A【知识点】第9章

25.麦克莱兰有三需求理论,那么有一个人,即使你不给相应的更多的报酬,只要让他管理指挥周围的人,他就很满足了,这是三需求中的哪种需求呢?

A. 成就需要 B. 权力需要C. 亲和需求(归属的需要) D. 生活需要( )

【答案】 B【知识点】第5章

26.既关心人又关心(工作)任务是属于管理方格理论中的( )

A. 乡村俱乐部型组织管理(1,9) B. 贫乏式组织管理(1,1)

C. 权威和服从式组织管理(9,1) D. 团队式组织管理(9,9)

【答案】D【知识点】第10章

27.在绩效考核中,要使考核的目标、标准的设置尽量与员工的需求相一致,这是遵循绩效考核中的( )

A.客观公正原则 B.民主公开原则C.激励为主原则 D.严肃认真原则

【答案】A【知识点】第1章

28.当人们作为团体的一个成员工作,其工作动机、努力水平、个人责任与工作绩效有可能下降的趋势。平常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典型的( )

A.社会惰化现象 B.社会顾虑倾向C.社会助长效应 D.社会标准化倾向

【答案】A【知识点】第7章

29.涉及到重新建构组织以及组织所处环境的观念的变革是( )

A.激进式变革 B.渐进式变革C.人员导向型变革 D.技术导向型变革

【答案】A【知识点】第8章

30.下面有关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中,哪一个表述不恰当( )

A. 管理主要在秩序.;领导主要在变革

B. 管理是控制和解决问题;领导是鼓动和激励

C. 管理是编制计划、预算、组织和配备人员;领导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目标和战略

D. 管理负责非程序性决策;领导负责程序性决策

【答案】D【知识点】第10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出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学知道思想之外,还必须重视如下具体的原则(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发展性原则E.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ABCDE【知识点】第1章

32.人的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有( )

A.特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 B.对物体大小的知觉

C.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 D.对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E.对物体颜色的知觉

【答案】ABCD【知识点】第3章

33.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 D.自我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ABCDE【知识点】第5章

34.测量人际关系中,首先确定测量标准,其中地“强标准”的种类主要有( )

A.测量标准 B.角色标准C.行动标准 D.认知标准E.职能标准

【答案】BCDE【知识点】第7 章

35.组织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里主要包括有( )

A.产品外貌和包装 B.企业面貌C.工作制度 D.纪念物E.技术工艺设备特性

【答案】ABDE【知识点】第9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知识点】第2章

【答案】

1、时间和动作的研究。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2、任务管理。高标准规定一天的任务定额,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二,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化原理) 第三,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第四,失败了要承担责任。

3、职能化的组织原理。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37.简述奥德弗的ERG三需要理论。

【知识点】第5章

【答案】第一,ERG理论的基本内容:认为人存在以下三类核心需要①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存在或生存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②相互关系需要:是个体对社交、人际关系和互相尊重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③成长需要:是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取得自尊、自信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④他认为三个需要层次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则这种需要越被人们所渴望。对较低层次的需要越是能够得到较多的满足,则对较高层次的需要就越渴望。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屡次遭到挫折,得不到满足,则人们就会重新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

第二,ERG理论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本理论与马斯洛理论的最大不同是它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洞察到了“挫折----倒退”的趋势。因此,管理者应该尽量为员工创造积极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以帮助员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实现自我实现。

38.简述事业部型结构。

【知识点】第8章

【答案】事业部型——在总部下面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一种分权制的组织,为规模巨大的企业所采用。

该类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1、 按照产品、地区或者市场划分事业部;

2、 事业部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3、 总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有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和监管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39.简述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

【知识点】第8章

【答案】①工作内容。这是工作设计的重点。一般包括工作的广度、深度、工作的自主性、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工作的反馈五个方面。②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责任、权力、方法以及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等方面。③工作关系。表现为协作关系、监督关系等方面。④工作结果。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和效益等。⑤工作结果的反馈。包括工作本身的直接反馈和来自别人对所做工作的反馈。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有效的工作设计,就可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保证工作

岗位与人力资源d油画匹配,从而得以事得其人、人尽其才、认识相宜,为员工创造更加能够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效管理的环境保障。

40.简述合理的领导结构。

【知识点】第1章

【答案】(1)年龄结构。老中青合理的结构特征。(2)知识结构。领导班子成员的知识构成状况。(3)智能结构。包括思维、学习、研究、创造、组织、执行、宣传和公关能力等。

(4)心理结构。指领导班子成员气质、性格、品行等个性特征的合理搭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变量 。

【知识点】第8章

【答案】

1、工作专门化: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命令链:控制系统的设计;

4、控制跨度: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以及设计;

5、集权与分权:决策系统的设计;

6、正规化: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

42.试述强化理论

【知识点】第5章

【答案】:“强化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个人工作环境的专门设计,并对业绩好的加以赞扬,而对业绩差的加以惩罚,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主义观点,它认为强化塑造行为,同目标设置理论相对立: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认知观点,它假设一个人的目的指引他的行为。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外部的强化可以塑造行为。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认为不必关心人们的内部认知活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行为结束之后如果能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强化行为的基本方式与种类:1、正强化——当一种反映伴随着愉快的事件时的一种情形。2、负强化——当一种反映伴随着中止或逃离不愉快事件时的一种情形。3、惩罚——为了减少不良行为而导致的不愉快情境。4、消退——消除任何能够维持行为的强化物的情形。当行为不被强化时,便可能倾向于逐渐消失。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了学习,他们强化了反应,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

强化管理的原则主要有①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因人而异的原则。②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与强化的原则。③及时反馈的原则。④不固定时间、频率、间隔的强化原则。⑤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43.案例:1999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出《关于向北京开关厂厂长黄国诚学习的决定》的通知,号召企业界以黄国诚为榜样,学习他心系企业、高度负责、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志在一流、甘做公仆、无私奉献的精神。

黄国诚,1957年毕业于湘潭电力学校,在北京开关厂历任技术员、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副厂长等职,1994年出任厂长。几年来,他带领北京开关厂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使工厂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1)运用领导理论,说明黄国诚的个性品质是否具有领导有效性的现代品质。

(2)联系黄国诚的经历,说明领导者的品质是如何形成的。

【知识点】第10 章

篇二:《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201年第学期

《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 层次 专业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A.组织文化 B.领导心理 C.激励心理 D.个体心理

2、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3、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理论,最不适宜做会计的是()类型人。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人类行为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方面。 A动机B 活动目的 C 目的与动机的区别 D目标选拔的标准 5、按照沟通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

A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C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D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6、人际关系的类型比较复杂,根据( ),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和分离型。A交往关系大小 B人际交往需要不同 C 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 D交往动机

7、领导者的任职素质是指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条件,总的来说就是对某个领导岗位的德才要求,下列不属于才的方面的是( )。

A政治思想作风品质 B基本的知识素养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身体素质

8、考察领导干部的方法很多,( )是指那些对组织目标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 A 情境模拟法 B 360度测评法 C 关键事件法 D 目标考核法

9、关于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中,()是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A从众行为倾向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助长作用 10、( )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支配别人,自信而精力旺盛,有冒险精神”。 A社交型 B传统型 C企业型 D艺术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及 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过程中 的科学。

3 双因素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提出的,这两个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4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及 理论,被誉为 。

三、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错误则打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管理心理学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自然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 ) 2、知觉的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去确定性。( )

3、对角色行为标准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采取不同的角色行为。( ) 4、能力和知识技能只有区别而不会有联系。( )

5、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6、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7、需要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一种个性倾向性。( )

8、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至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确切的所谓健康标准。( )

9、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不同团体的成员,心理卫生的特点是不同的。( ) 10、团体至少由三个人以上构成。( )

1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最主要形式,人醒着时大约有70%的时间是在进行沟通。()

1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13、现代企业组织的改革不能以动态发展与动态平衡的观念为指导。() 14、从狭义来看,领导人与管理者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

15、低关心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行为,会引起上级与员工的不满,是最差劲的领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管理心理学核心研究内容有哪些?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哪五个层级? 3 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邵笨三第一次见经理时衣着不整,经理认为邵笨三目无领导,纪律散漫,不堪重用。

2、新生儿对昆虫不存在“喜欢”或“厌恶”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却出现了“喜欢”或“厌恶”的问题。

六、论述题(20分) 人的能力差异主要有哪些?并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能力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D) 2、(C) 3、(B) 4、(D) 5、(C) 6、(C) 7、(A) 8、(C) 9、(C)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

2、管理,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3、赫茨伯格,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4、泰勒,X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三 判断题(请在各题中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若错误则打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管理心理学有五大核心研究内容: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个体心理与行为、领导心理与行为、群体

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每项1分)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由高到低分为五个层级,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每项1分)

3 一个人行动的心理过程,首先是人的需要对自己的机体产生刺激,然后由刺激转化为动机,最后动机作为一种力量推动人采取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人去行动的力量,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二是必须有能满足需要的外部目标,即诱因。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第一印象是指在最初的接触中给人留下的印象。第一印象和以后的印象不同,它有特别强的固着作用,一旦形成,很难消退,并影响着以后对相应个体的看法。例如,如果一个人第一次面见经理时衣着不整,经理就会认为他是个不拘礼节、过于随便、目无上司的人,对他产生不良印象,并一直左右以后对他的判断。

2、答:态度的形成是指某种态度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一个人类个体

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体,一个自然人,后来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新生儿对某种事物是谈不到什么态度的,他并不喜欢或厌恶某种昆虫,只是后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开始喜欢益虫,厌恶害虫,从而产生了某种态度,随着他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成熟,逐渐理解了益虫之“益”、害虫之“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关于昆

虫的复杂的稳定的态度。 六、论述题(20分)

答:人的能力差异有两层意义,一是指能力的个体差异,二是指能力的团体差异。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能力的结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的时间差异。能力的团体差异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能力的性别差异和能力的职业差异。(5分)

一个工厂企业的每种活动对人的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一个人现有的能力符合生产要求,他就能顺利地从事工作。如果他现有的能力不符合生产要求,就会表现出“无能”,必须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工厂企业要根据能力差异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做好哪四方面工作,5分;有实例论证即理论联系实际,10分。) (一)全面衡量应聘者

企事业单位往往通过考试来招聘从业人员。招工考试不应该只以语文、数学等文化考校的分数或者以某种操作技术的水平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这种指标只代表了一个人已经掌握的部分知识或技能的水平,它并不等于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更不等于一个人所蕴藏的内部潜力。必须对人进行思想品质、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衡量。有条件的话,可配合工种或工作岗位对特殊能力的要求,搞些小型能力测验,例如,反应时测验、空间关系测验、兴趣分析测验等。 (二)职工的能力水平应与实际工作相匹配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是谋求选择能力最高者,而是合理确定本组织所需要的能力标准,谋求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才,能力过高或过低的职工均不利于工作的进行。如果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低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水平,这个人就会“无法胜任”;但如果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高于实际工作的要求时,不仅浪费人才,而且本人不满足现状,工作效果也不佳。

例如:美国建立第一个农业大工厂时,要雇用一批保安人员,工厂制定雇用保安人员的最低标准为高中毕业生,并有3年警察或工厂警卫的经验。按这个标准雇用的保安人员感到工厂的保安工作只是检查进出门的证件,太单调乏味,表示无法容忍,因而对工作漠不关心,而且离职率很高。后来工厂雇用只受过四五年初等教育的人来担任这个工作,他们对工作满意,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缺勤率、离职率很低,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 (三)合理安置职工

在选择职工、安排工种时,应尽可能考虑每个人的能力,做到人尽其才。样样精通、十全十美的全才不多甚至根本不存在,但擅长某一方面的人才,适合某项工作的人员则不少。管理者应当善于发现人们的长处,做到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四)重视职业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整体文化技术素质,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许多企业都重视职员素质的培养,把员工素质的提高看成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在职工培训中,既要重视一般能力,也要重视特殊能力,企业之所以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原因有二:其一,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既需要具有大量的一般能力,也需要具有从事该生产活动所要求的特殊能力;其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间也可以相互促进。

例如:工厂企业在职工培训中,应当从实际出发,既要抓与他们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成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教育,如组织电工学习电工学,会计学习会计学等来提高职工的特殊能力;也要根据职工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学习,使职工增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虽然不能像特殊能力那样,立即反映到生产效率上,但为进一步发展特殊力做好了准备,为职工队伍的智力开发,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篇三:管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这37题中选出25题作为考题 ,答案自己找。25*2=50分)

1.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C. 管理心理学 )

2. 通过搜集各种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B. 调查法)

3. 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C.调查法)

4. 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的面目认识事物(C. 客观性原则 )

5.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古典管理学家是(A. 泰勒)

6. 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C.马斯洛 )

7.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C. 科学管理理论 )

8.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工业企业中都存在六大类企业经营活动,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只能是(C. 管理 )

9.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萌芽的标志是(A. 人际关系理论)

10. 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B.梅奥 )

11. 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法约尔)

12. 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 )

13. 一个人整体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与心理特征的总和是(C. 个性 )

14. 按能力的倾向划分,有一般能力和(A.特殊能力 )

15. 以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为例,业务技术能力、人际关系与协调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的要求与差异也非(B.人际协调能力)

16. 适宜从事地质勘探、推销、节目主持人、演说家等开拓性工作的气质类型是(C.胆汁质)

17. 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B.胆汁质)

18. 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人类需要理论 )

19. 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B. 社会学习论)

20. 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B.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21.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B.保健因素

22. 纵向扩大员工的工作,增加员工在工作计划、决策参与、进度控制、考评奖励方面的内容,使其介入到(C.工作丰富化)

23. 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理论是(B.成就需要理论 )

24. 认为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达到调节人的行为之目的的激励理论是(B.强化理论 )

25. 佛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A. 需要 )

26. 在有效团队的发展过程当中,分享信息、积极进行一些需要妥协的决策等活动,发生在团队发展阶段的(B.规范阶段)

27. ( D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8. K团体的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去甚远,团体凝聚力很强,这对K团体生产效率的影响是(B. 降低)

29. 关于工作态度与生产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作态度与生产效率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30. 在预防甲型流感期间,某学校成立的防甲流小组是(B.暂时性的正式团体)

31. 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同类,从而产生彼此密不可分的整体性认知,这种心理现象是(C.认同心理 )

3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D.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

33. 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C.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

34. 下列属于内在激励因素的是(C.责任感)

35.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A.动力 )结构,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的选择和行为的表现

36. (C.公平理论)是在社会比较探讨个人所得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奖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37. 加入团体的难度越大,成员间的凝聚力(A.越大 )

二、多项选择题(这四题全考,答案见括号。4*5分=20分)

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其著作主要有(A《计件工资制》B《科学管理原理》C《车间管理》 )

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虽然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也存在某些局限性。主要有( A经济人假设 B机械的管

理模式C工人不能参与管理 D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和规律 )

3.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独特的组合。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看个性心理的差异表现在(A能力 B气质C性格)

4. 为了有效的进行管理,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项基本原则,属于14项基本原则内容的有(ABCDE)

A.纪律性B.创造性C.秩序 D.公平 E.专业分工

三、论述题(1*10分=10分)

联系实际论述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答: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1)经济人假设。20世纪20年代,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观为经济人假设,代表人物是泰勒、韦伯、法约尔,管理理论是X理论。其管理措施中:管理重点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管理职能属于传统管理职能;管理措施是外部奖惩,即胡萝卜加大棒式;管理体制是专制集权领导体制。

(2)社会人假设。20世纪30年代,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观为社会人假设,代表人物是梅奥等,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其管理措施中:管理重点是以人为中心;管理职能属于人际关系协调职能;管理措施是集体奖励方式;管理体制是新型民主参与、沟通的领导体制。

(3)自我实现人假设20世纪40——50年代,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观为自我实现人假设,

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管理理论是Y理论。其管理措施中:管理重点是以环境与人,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管理职能是设计环境与采访的职能;管理措施强调内部奖励与成就动机;管理体制是新型民主参与决策的领导体制。

(4)复杂人假设。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观为复杂人假设,代表人物是摩尔斯与洛斯奇,管理理论是超Y理论。其管理措施主要是奖励措施的权变、管理方法的权变、组织结构的权变、领导体制的权变等。

四、案例分析(1*20分=20分)

案例分析的问题与激励理论相关(内容型的激励激励理论+过程型的激励理论均需了解)

(一)内容型的激励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也可称为需要的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由于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和源泉,所以这种理论主要研究人的需要。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指维持人们生命所必需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免受身体伤害和失业恐惧的需要。社交需要:归属、友谊、爱情方面的需要。尊重需要:自尊、自信、受他人尊重、地位、权力等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伟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等需要。

2 ERG理论:ERG理论是奥德弗(C.Alderfer)在实验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需要理论。他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概括为3种需要: 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简称为ERG理论。

3 成就需要理论:内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 1917.05.20-1998.03.27)对成就需要这一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而提出的理论。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有三种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人一生中,有些需要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靠后天获得,早期的生活阅历决定着人们是否获得这些需要。

权力需要、亲和需要、成就需要

4 双因素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是从人的内部,用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才是主要的激励因素。

(二)过程型的激励理: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激励的整个认知过程以及这种认知过程如何与积极的行为相联系

探讨研究激励是怎样产生的,解释人的行为是怎样被激发、引导、维持和阻止的,着重分析人们怎样面对各种满足需要的机会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激励方法。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

1 期望理论:基本内容

理论基础:人之所以能够完成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组织目标会帮助人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报酬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目标的理论。

2 公平理论:主要观点

(1)公平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2)一般来说,员工是以对工作的付出比较其所得,如根据彼此的努力程度、工作经验、教育程度、能力以及工作绩效,比较工资、奖金、晋升、认可等因素,通过比较自己的产出一投入以及与他人的产出一投入比率的差异,来作出公平性判断

(3)如果员工认为公平,那么他们就会继续以几乎同样的水平做出贡献。相反,在不公平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以期实现其公平:①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②采取某种行为谋求改变他人的付出或所得③采取某种行为谋求改变自己的付出或所得④选择另一个参照对象进行比较⑤辞去现在的工作。这样就会影响其绩效的稳定或提高

3 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他强调了研究目标的重要性,围绕目标的激励作用作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基本内容:基本假设:职工的目标会应影响他们的行为。困难目标会引起比容易目标更高的行为表现水平,具体的困难目标会引起比没有目标或尽力去做的模糊目标更为高水平的表现


管理心理学试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0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管理心理学试题
相关文章
  • 管理心理学试题

    管理心理学试题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