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

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

2017-05-07 06:35:5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Al-27 Si-27 O-16 C-12 H-1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质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B.大米酿酒C.木柴燃烧 D.铁钉生锈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铁粉用作食品双吸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下列生活用品是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陶瓷杯 B.不锈钢碗C.塑料盆 D.玻璃茶壶

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除去H2中的CO2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雾

6.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C.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D.用聚氯乙烯做食物保鲜 膜

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B.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C.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8.2013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的题目为“PM2.5 你了解吗”,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 B.露天焚烧伪劣产 品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加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9.小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观赏鱼是从其他地方空运来的,而且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O和O2 B.CaCO3和H2C.Ca(OH)2和O2D.CaCl2和O2

10.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黄金有价、玉无价”,某一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相对分子质量为202克

C.该物质由10个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

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C.羊毛和涤纶都是常见的西服面料,可用灼烧法来区别

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 B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CuSO4溶液(H2SO4) 加足量铜粉,过滤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既符合题意又书写正确,且所属反应类型也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H2O2二氧化锰 H2↑ +O2↑ 分解反应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3CuSO4=Fe2(SO4)3+3Cu↓ 复分解反应

C .氢氧化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H2SO4+Mg(OH)2=MgSO4+2H2O 复分解反应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 点燃 2P2O5化合反应

1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 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 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亚铁离子 ▲ ; ②3O2▲ 。

(2)用化学式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 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

(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

及变化的本质。右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

该反应的本质是 ▲ 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

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 。

17.(4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蛋白质;B.熟石灰;C.维生素;D.明矾;E.氯化钠;

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净水的是 ▲ ; (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3)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 ▲(4)医疗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

18.(6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为: ▲ ;

(2)A物质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物质C的化学式为 ▲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为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与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9.(10分)某校学生要进 行一系列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 以下问题:

A B C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时,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若改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 端进入。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氨气时选用了E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 ▲ 、 ▲ (至少答2条)。

20.(8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猜想四: ▲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 理由是 ▲ 。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 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 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 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

21.(6分)某实验小组要测定混有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稀盐酸72.4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0g。请帮助实验小组完成以下计算: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克;

(2) 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泰州市海陵区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第10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B C B B C C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D BD D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均不给分★

16.(6分) (1) ①2Fe2+② 3个氧分子

(2)①CH4 ② NH3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KOH+HC1=KC1+H2O等(合理皆可)

17.( 4分)(1)D (2)B (3)C (4)E

18.(6分)(1) 过滤

(2)Ca2+ CO2;

(3)CaO+H2O=Ca (OH)2放热

(4)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19.(10分) (1)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

(2)2KMnO4 Δ K2MnO4 + MnO2 + O2↑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a

(4)A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易溶于水、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等。

20.(8分)

【学生板演】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假设猜想】有Na2SO4和NaOH

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1)NaOH

(2)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

①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21.(6分)(1)4.4克;(2)88.3%;(3)16.4%

篇二:化学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1]

1、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任务是什么?

指生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工业部门。进行的主要反应有裂解、氧化还原、加氢-脱氢、水解-水合和羰基化等。产品有低级烯烃、醇、酸、脂和芳烃等

2、 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工利用主要有哪三条途径?

?

?

?

?

?

?

? 经转化先制成合成气,或含氢很高的合成氨原料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氨、高级醇和羰基化学品; 经部分氧化制乙炔; 直接制造化工产品,如制造炭黑、氢氰酸、各种氯甲烷、硝基甲烷、甲醇和甲醛。 烷烃的的裂解,产物以C3、C4和中等大小的分子居多 异构化、芳构化、环烷化,使裂解产物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增多; 氢转移反应(即烯烃还原成饱和烃),使催化汽油中容易聚合的二烯烃类大为减少 聚合、缩合反应 3、 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

4、 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那几类?

六环环烷烃的脱氢;五元环烷烃异构化再脱氢;烷烃环化再脱氢;烷烃异构化;加氢裂化

5、 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

加氢裂化是催化裂化技术的改进,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可抑制催化裂化时的发生的脱氢缩合反应,避免焦炭的生成。主要反应有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加氢精制,以除去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二烯烃,以改善加氢裂化所得的油料的质量;加氢裂化,在裂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上进行裂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最大限度的生产汽油和中间馏分油

6、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哪些?

焦化-气化-液化;热解-气化-发电;气化-合成-燃料;液化-燃料-气化;液化-加氢气化

7、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法?

烃类热裂解:轻质烃类在高温(850°C)下受热分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烃类以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化学过程。

8、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些?

脱氢反应:R-CH2-CH3

断链反应:R-CH2-CH2-R’ ?

?

?

?

? R-CH=CH2+H2 R-CH2=CH2+R’H 9简述在烷烃热裂解中,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 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固断链比脱氢容易 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加而降低 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 带支链的C-H键或C-C键,较直链的键能小 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反之。

? 环烷烃热裂解易得芳烃,含环烷烃较多的原料,裂解产物中丁二烯、芳烃的收率较高,乙烯较低,单环烷烃生成乙烯、丁二烯、单环芳烃 ? 多环烷烃生成C4以上烯烃、单环芳烃

11、芳烃热裂解的反应类型?

芳烃不易裂解为烯烃,主要发生侧链断链脱H及脱H缩合反应。芳烃的一次反应中,芳烃经脱氢缩合转化为稠环芳烃,再转化为焦炭。固有:脱H缩合、断侧链反应,脱氢反应、开环脱氢。

12、简述各类烃类热裂解的规律?

烷烃:正构烷烃最利于乙烯、丙烯的生成,且烯烃的分子量越小,总产率越高。异构烷烃的烯烃总产率低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

烯烃:大分子烯烃裂解为乙烯和丙烯;烯烃能脱氢生成炔烃、二烯烃,进而生成芳烃;

环烷烃:环烷烃生成芳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

芳烃:无烷基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有烷基的芳烃,主要是烷基发生断和脱氢反应,芳环不开裂,可脱氢缩合为多环芳烃,进而结焦 在高温下,烷烃和烯烃还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少量的碳。

13、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哪些?

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继续发生的后继反应乙烯、丙烯消失,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

10、环烷烃热裂解的规律是什么?

烃类的二次反应比一次反应更复杂,生成的高级烯烃还会进一步裂解成低级烯烃,低级烯烃相互聚合或缩合可转化为环烷烃、芳烃、稠环芳烃直至转化为焦。烯烃加氢转化为烷烃,脱氢变为二烯烃或炔烃;芳烃经脱氢缩合转化为稠环芳烃进一步转化为焦;烷烃会进一步裂解成低级烷烃,最后转化为碳和氢。二次裂解的结果是一次反应所得的低级烯烃转化为用途不大的裂解产物,使低级烯烃收率明显降低。

16、什么是PONA?

族组成——PONA值

适于表征石脑油、轻柴油等轻质馏分油

烷烃(paraffin) 烯烃(olefin)

环烷烃(naphthene) 芳烃(aromatics)

? 烷烃含量越大,芳烃越少,则乙烯产率越高

? 对于科威特石脑油,其烷烃、环烷烃及芳烃典型含量分别为72.3、16.3、11,大庆石脑油则为53、43、4

17、说明什么是芳烃指数?

答:芳烃指数即美国矿务局关联指数(Bureau of Mines Correlation Index),简称BMCI。用以表征柴油等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已知原料烃的体积平均沸点(tv,K)及其对水的相对密度(d剫,°C),用下式即可算出芳烃指数值:

正构烷烃的 BMCI值最小(正己烷为0.2),芳烃则相反(苯为99.8),因此烃原料的BMCI值越小则乙烯潜在产率越

高。中东轻柴油的BMCI典型值为25左右,中国大庆轻柴油约为20。

18、烃类热裂解采用什么样的温度、保留时间和烃分压能得到较好的产物分布?

? 裂解温度:750-900℃,原料分子量越小,所需裂解温度越高,乙烷裂解温度最高

? 温度——停留时间的影响:对于给定原料,相同裂解深度,提高温度,缩短停留时间

可以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并减少结焦抑制芳烃生成,所得裂解汽油的收率相对较低,使炔烃收率明显增加.

? 压力对裂解反应的影响

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压力只对脱氢反应有影响)对一次反应:A? B+C

?n<0时,P?,平衡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对于二次反应中的聚合反应,降低压力可减少结焦生碳,结论:低压有利于乙烯的生产.

19、提高裂解温度、及缩短停留时间在烃类裂解生产乙烯中对产物的分布?

答:无需赘述,见18题。

20、简述工业上采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的优点?

答:易于与裂解气分离;当供热不稳时,可起到稳定温度的作用;抑制裂解原料中含硫对镍铬合金炉管的腐蚀;清焦作用H2O+C?CO+H2

22、简述裂解气深冷分离的原理。

答:在加压和冷却条件下将裂解气冷却到-101℃(高压法),使乙炔以上烷烃和烯烃冷凝为液体,与甲烷和氢气分开,然后再用精馏塔利用它们之间的沸点差,逐个将乙烯、乙烷、丙烯、丙烷和C4馏分分开,从而得到聚合级高纯乙烯和聚合级高纯丙烯。

23、回答裂解气的深冷分离流程分为那几大部分?

答:在深冷分离法中,按馏分切割不同,有以下几种分离流程:

A, 顺序分离流程:(Lummus)按C1、C2、C3、…顺序进行切割分离,流程顺序为:压缩→脱甲烷→甲烷化→加氢→乙烯塔→脱丙烷→C3加氢

→丙烯塔→脱丁烷。

B, 前脱乙烷流程(Linde法);压缩→脱乙烷→加氢→脱甲烷→乙烯塔→脱丙烷→丙烯塔→脱丁烷

D前脱丙烷流程(三菱油化法),压缩→脱丙烷→脱丁烷→压缩→加氢→脱甲烷→脱乙烷→丙烯塔→乙烯塔。

24、简述前加氢与后加氢的各自的优缺点?

前加氢设备较少,深冷系统物料量减少,冷冻负荷减轻,适用于分离较重裂解气或含C4烃较多的裂解气。后加氢技术较成熟,对裂解原料适应性强,流程较长,裂解气全部进入制冷系统,制冷量较大。

41、目前工业上,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的反应器类型有哪两种?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1、在烃热解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条件以获得较高的乙烯收率?为什么生产中要加入水蒸气?该水蒸气起什么作用?它与在绝热式反应器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过程中加入水蒸气的作用有何异同?

答:加水蒸气混合,使其总压大于大气压,避免爆炸。原料的分压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提高乙烯的收率,另外水蒸气可事先预热到较高的温度,用

作热载体将热量传递给原料烃,避免原料因预热温度过高,易在预热器中结焦;混入水蒸气也有助于防止碳在炉管中的沉积。

有何异同?不知。

2、对裂解气进行急冷的目的是什么?急冷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请分别说明。将答:裂解气急冷以停止裂解反应,使裂解产物初步分离,在急冷与初分过程中回收废热。

直接急冷:冷却介质(水、油)与裂解气直接接触,适用于极易结焦的重质烃

间接急冷 :急冷锅炉 废热锅炉,用换热器回收大量的热量,冷却介质用高压水,以提高蓄热能力

3、裂解气中含有哪些杂质(至少写出三种),它们各有什么危害?除去的方法是什么?请分别说明。

答:酸性气体(H2S、CO2)、少量水分、炔烃、CO;来源于原料中、裂解反应过程生成

裂解气处理过程引入。

酸性气体:不仅会腐蚀设备和管路,而且还会是脱炔催化剂中毒;水分和CO2在低温下结冰,堵塞管路;乙炔和丙乙炔的存在不仅使高纯乙醇和丙烯聚合时采用的催化剂中毒,而且还会在系统里自聚,生成液体产物绿油。

消除方法:碱洗法,除H2S、CO2

乙醇胺法(吸收剂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

用分子筛、氧化铝、硅胶、铁矾土等干燥水,物理吸附;

脱除炔烃方法;溶剂吸收法;催化加氢脱炔 CO2?2NaOH?Na2CO3?H2OH2S?2NaOH?Na2S?2H2O

C2H2?H2?C2H4

C2H2?2H2?C2H6

C2H4?H2?C2H6

mC2H2?nC2H4?低聚物(绿油)

4、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包括哪几个单元?写出各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乙烯液相加成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乙烯气相氧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热裂解生成氯乙烯。

篇三:化学工艺学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查课期末试题

班级:08化工(1)班 学号:08003028 姓名: 李 强

1. 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精细化发展;3、多学科合作、技术密集型生产;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2.什么是转化率?什么是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1、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定义式为X=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 对于循环式流程转化率有单程转化率和全程转化率之分。

单程转化率:系指原料每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XA= 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反应器进口物料中组分A的量=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循环物料中组分A的量 全程转化率:系指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到离开该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XA, tot=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

2、选择性:用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 定义式S=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 或S=实际所得的目的产物量/按某反应物的转化总量计算应得到的目的产物理论量

3、因为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成副产物的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变成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许多原料浪费了。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

3. 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1、基本特征包括: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止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催化剂在生成过程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即加速反应),但不能改变平衡;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2、作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改进操作条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

过程;发展新的化工技术;催化剂在能源开发和消除污染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3、应该注意以下三点:Ⅰ、活性 系指在给定温度下、压力和反应物流量下,催化剂使原料转化的能力,活性越高则原料的转化率越高。Ⅱ、选择性 系指反应所消耗的原料中有多少转化为目的产物,选择性越高,生产单位量目的产物的原料消耗定额越低,也越有利于产物的后处理。Ⅲ、寿命 系指其使用期限的长短,寿命表征生产单位量产品所消耗的催化剂量,或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技术水平上催化剂能使用的时间长短。

4. 烃类热裂解反应为什么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

答:由于裂解是在高温下操作的,不宜与用抽真空减压的方法降低烃分压,这是因为高温密封困难,一旦空气漏入负压操作的裂解系统,与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就有爆炸的危险,而且减压操作对以后分离工序的压缩操作也不利,要增加能量消耗。

5. 简述芳烃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生产过程?

答:1、主要来源 芳烃最初全部来源于煤焦化工业。后来由于有机合成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焦化得到的芳烃不能满足需求。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石油芳烃,以弥补不足。石油芳烃发展至今,已成为芳烃的主要来源。石油芳烃主要来源于石脑油重整生成油及烃裂解生产乙烯副产的裂解汽油。

2、主要生产过程 Ⅰ、焦化芳烃生产 在高温作用下,煤在焦炉碳化室内进行干馏时,煤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焦炭和粗煤气。粗煤气经初冷、脱氨、脱萘、终冷后,进行粗苯回收Ⅱ、石油芳烃生产 以石脑油和裂解汽油为原料生产芳烃的过程可分为反应、分离和转化三个部分。反应包括催化重整生产芳烃、裂解汽油生产芳烃、轻烃芳构化与重芳烃的轻质化。分离包括溶剂萃取、萃取蒸镏。芳烃的转化包括芳烃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主要有异构化、歧化与烷基转移、烷基化和脱烷基化等几类反应)和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

6. 由渣油制合成气过程包括哪些类型?渣油气化的主要设备是什

么,有何结构特点?

答:1、渣油制合成气过程包括部分氧化法和蓄热炉深度裂解法两种类型。

2、渣油气化的主要设备是气化炉。部分氧化法气化炉型式为受限射流反应器,外形为圆形钢桶,内部结构有两类:与急冷流程配套的气化炉内部主要构件有喷嘴、气化室和冷激室;与废热锅炉流程配套的气化炉则只有喷嘴和气化室。喷嘴是气化炉的核心,它有两种功能:一是雾化作用;二是形成合适的流场,加速热、质传递。喷嘴为套管式结构。气化室为一空桶,使出口端流体接近平推流状况,以减少停留时间短,物料所占的百分率。

7. 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工艺中,为什么要采用氢气过量及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答:氢气过量可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副反应的生成,而且氢气的热导率大,有利于反应热的导出,易于反应温度的控制。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反应热量的放出,利于床测温度控制,同时还能抑制二甲醚的生成;

8. 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有几种?各自描述的特点是什么? 答:1、氧化还原机理 又称晶格氧作用机理。该机理认为晶格氧参与了反应,其模型描述是:反应物首先和催化剂的晶格氧结合,生成氧化产物,催化剂变成还原态;接着还原态的活性组分再与气相中的氧气反应,重新成为氧化态催化剂,由此氧化还原构成了有机物在催化剂上的氧化过程。2、化学吸附氧化机理 该机理以Langmuir化学吸附模型为基础,假定氧是以吸附态形式化学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上,再与烃分子反应。3、混合反应机理 该机理是化学吸附和氧化还原机理的综合,假定首先化学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含晶格氧的氧化态活性中心上,然后与氧化态活性中心在表面反应生成产物,同时氧化态的活性中心变为还原态,它们再与气相中的氧发生表面氧化反应,重新转化为氧化态活性中心。

9. 为什么苯酐能在爆炸限内生产?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对于一些爆炸威力不大,爆炸极限威力小的物系,在不高的压力只要处理得当,不会造成危险,目前苯酐的生产工艺都是在爆炸范围内操作,但必须有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容易爆炸的地方是邻二甲苯与空气混合之处和进入装催化剂管之前的空间,所以要尽量减小这部分空间。反应器壁厚稍微增大,并装备防爆膜、安全阀。采用大热容催化剂,使用高线速、防静电等措施。

10. 工业上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1、乙炔法 Ⅰ、电石乙炔法 它具有设备、工艺简单、投资低,可以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但存在耗电量大和汞污染问题。 Ⅱ、石油乙炔法 是将石油或天然气进行高温裂解得到含乙炔的裂解气,提纯裂解气得到高浓度乙炔,与氯化氢反应合成氯乙烯。与电石乙炔法相比,原料来源容易,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缺点是基建投资费用较高。

2、联合法和烯炔法 用乙烯和氯气经两步反应生成。此方法生产氯乙烯,仅有一半氯气用于生成氯乙烯,另一半生成氯化氢。虽然氯化氢有许多用途,但需求量少,消耗不了大规模氯乙烯生成所产生的氯化氢,如果排放,不仅浪费大量的氯资源,而且污染环境。Ⅰ、联合法 它利用已有的电石资源和乙炔生产装置,迅速提高氯乙烯的生产能力,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电石原料。Ⅱ、它摆脱了电石原料,省去了分离乙炔和乙烯的费用,但技术复杂,投资较大,成本较高。

3、平衡氧氯化法 成功的解决了氯化氢的利用问题,使以乙烯和原料生产氯乙烯的方法显出极大的优越性。但我国乙烯资源匮乏,此法受限制。副反应较多。


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3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
相关文章
  • 化学工艺学思考题和部分答案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Al-27Si-27O-16C-12H-1Cl-35 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