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

2017-05-07 06:35:1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送东阳马生序》70练(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70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俟.其欣悦 ( )(5)腰.白玉之环 ( ) (6)无从致.书以观() (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8)录毕,走.送之.( ) (9)寓.逆旅主人 () (10)援疑质.理( ) (11)弗之怠.( ) (12)未尝稍降辞色.( ) (13)右备容臭.. ( ) (1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15)余幼时即嗜.

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9)俟其欣悦。则又请焉。(10)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2分)

答:。4、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

答:。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

我的概括:

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我的感悟: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

我的看法: 8.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

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感受或体会。

10.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

11.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现作者 的精神追求。

12.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2分)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课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

15、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6.课文第一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 18、读了本文,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

1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2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1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义正辞.

严 22.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

2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 (2) ;(3) (3分) 24.下列句中加点的“大”字与“天大.寒”中的“大”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声如雷霆C.大.为震惊D.见渔人,乃大.惊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色愈恭,礼愈至.

而乡邻之生日.蹙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同舍生皆被.绮绣D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 将军身被.坚执锐奉.

命于危难之间 26.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 “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衾拥覆 B.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7.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2分)

答:

28、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

的是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29、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表明自己求学的艰难?

30、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2.第二段作者通过自己与他人哪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精神的富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2分)

3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2分) A、既.加冠 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

不尽饮 3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②③3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

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

3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以.钱覆其口。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37、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38、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3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录毕,走送之 走:跑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敲门C.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4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2分)A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41.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

42.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43.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

44.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

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4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

的一组是( )(2分) A.烨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环 C右备容臭. D主人日再.

食 判若.两人腰.缠万贯臭.气相投再.接再厉 4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47.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②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

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4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 4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 ..

5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5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2.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

答。

53、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5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5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2分)

56.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①腰白玉之环②江横玉系腰 B. 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C.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D.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是以谓之“文”也 ..

5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当余之从师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河曲智叟亡以应 D.足肤皲裂而不知 ..58.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59.下列加点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2分)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6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62.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乙】(《送东阳马生序》) 6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6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时时而间进 ....C.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D.以衾拥覆 以卵击石 ....

广之将兵 .

面山而居 .

6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66.阅读简答。(4分)

(1)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事实,证明了什么道理?

(2)乙文表现了宋濂的什么精神?

67.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山峦为晴雪所洗。 68.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2)腰 白 玉 之 环 69.第二段依次从 、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70.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

3

参考答案

1、⑴热水⑵通“披” ⑶因为 借(4)等待(5)腰佩 (6)得到 (7)用(8)跑 代指书(9)寄居(或:居住、住在) (10)询问(11)懈怠(松懈、怠慢)(12)脸色(神色)(13)香袋 (14)担心 (15)特别爱好 2、(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3)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4)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5)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6)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7)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9)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10)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11)(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12)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13)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14)(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15)

3、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4、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5、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6、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7、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8、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9、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抓住一个要点,又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10、B(益慕/圣贤之道)11、缊袍敝衣(粗袍敝衣) 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12、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13、B(A、向;在 B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转接,却;顺接,就 D用;似)14、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15、记叙、议论 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16、(1)得书难:(2)拜师难17、C(指书)18、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19、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0、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21、 A (A致:取得/集中 B益:更加 C患:忧虑 D辞:言语)22、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23、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24、B。25、C 26、B 27、(1)“幼时即嗜学”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矛盾。解决办法: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2)“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矛盾。解决办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矛盾1分,解决办法1分。答出其中一组矛盾和解决办法即可。用自己的话来答,意思对也可)28、B、(益慕/圣贤之道) 29、①写叩问之难;②求师旅途之艰;③生活之苦30、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31、D (借。A它,指书/的;B他,指“乡之先达”/他们,指“同舍生”;C日子,天数/每天。)32、吃、穿(或衣服与食物)33、A 34、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 35、C 36、D 37、嗜学 家贫 38、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39、B(请教) 40、A 41、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42、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4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4、B 45、A 46、B 47、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

4

锥刺骨 闻鸡起舞 48、BC(4分,各2分) 49. AC(4分,各2分) 50. C(3分)

51.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

(6分,各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52.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53、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54、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55、支—肢 被—披 56、D 5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58、C 59、C 60、B61、C 62、63、责任、使命64、D 65、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66、(1)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或“艰难困境出人才”或“成才须历经苦难磨练”)(2)表现了宋濂勤奋好学和求学不怕艰辛的精神。67、68、媵人 持汤沃灌 (2)腰 白玉之环69、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 70、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

篇二:《送东阳马生序》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一、注音

弗之怠() 稍逾()约 硕()师名人 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 媵()人沃( )灌 以衾()拥覆 皆被()绮()绣 嗜学() 容臭() ⑤廪稍( ) ⑤负箧( )

二、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看你的了!)

yuán( )疑质理 遇其chì()duō() 负qia()

曳xǐ( ) 足肤jūn( )裂 寓nì( )旅

旅戴朱yīnɡ( )宝饰ya( )然yùn()袍 bì()衣

三、按课文填空

( )冰坚 弗之( ) 德( )望尊 ( )疑质理

足肤( )裂 负( )( )( ) 以( )拥( ) (

三、速配(请将下列红色的字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

假借于藏书之家 大

无从致书以观等待

弗之怠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不敢稍逾约 借

又患无硕师 洗濯

俟其欣悦 不

持汤沃灌 超过约定的期限

皆被绮绣 得到

四、来,做个小翻译!(别让我们失望哦!)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8、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9、余幼时即嗜学。、

10、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1、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遇其( )( ) )袍( )衣

12、 不敢出一言以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答问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用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3.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岂他人之过哉

4.概括选文的内容。

5.本文在内容上突出使用了________的手法。举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用事实说话)

6、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7、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

8、翻译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④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9、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穷,无法买书来看,每天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好了日子归还。

B、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C、我家穷,没有地方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抄写目录,计算好日子了归还。

D、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每天假装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记下来,计算着什么日子归还。

10、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11、末句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并根据你对作者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发。

答:

12、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的可谓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苏秦、晋时孙敬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克制自己的困乏,孙康、车胤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

13、找出文中两人含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中的通假字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16、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17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六、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七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八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九、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

十、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原文回答

十一、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十二、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24、《送东阳马生序》

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或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一、dài yú shuò qū sì yìnɡ wò qīn pī qǐ

二、援 叱 咄 箧 屣 皲 逆 缨 烨 缊 敝

三、略

四、1.曾经走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3.仆人拿着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包着盖好,很久才舒缓过来。

4.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五、1.①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宋学士文集 宋濂 明 文学

3.A(A项中“支”通“肢”)

4.通过自己外出求学的艰难情景,突出了学问和成就必须来源于勤奋刻苦的努力。

5.对比 例如富家子弟与自己的穷困作对比,条件的艰苦与求学的执著作对比,突出了学问成就必须来源于勤奋刻苦的努力。

6、C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①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③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④深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9、B

10、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1、求学路途艰难;衣服破旧;食物粗劣。(每点1分,意近即可)

12、无统一答案,可从作者刻苦勤奋历尽艰辛后,终获知识,成为饱学之士的事例,想到要成功必须刻苦勤奋学习的道理;也可只谈自己如何向作者学习的一些想法,等等。

13、悬梁刺股(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

七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九、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十、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十一、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十二、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篇三:《送东阳马生序》一句一译(含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注释+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余:我,作者自称。嗜学:特别喜欢学习,主要指读书。致:招致,取得,这里指买到。每:时常。假借:借,同义复词,假也是借的意思。于:向,介词。之:的。 手自:亲手。笔:用笔,名词作状语。计日:计算(约定还书的)日子。以:连词,用法同“而”。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送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砚:指砚中墨水。冰坚:结冰结得很坚硬,即结成了坚冰。冰,用为动词,结冰。怠:松懈,懒惰。之;代“笔录”。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录。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走:跑,赶快去。之:它,代“书”。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同“是以”,因此。后一个“以”:把。假:借给。因:因而。得:能够。遍观:广泛阅览。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既:已经。加冠:成年。益慕:更加仰慕。之,的。这一句省主语“余”。 患:愁,忧虑。硕师:大师,指学识渊博的老师。硕:大。 尝:曾经。趋:奔往。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问难请教。经,儒家经典。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跟随同乡有德行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德隆望尊: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弟子:都指学生。其:他的,指代“先达”。稍降辞色:稍微把言辞放客气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意即言辞和态度一直很严肃。降,谦抑。色,特指脸色。辞色:言语和脸色

前辈道德高尚,声望显著,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duō),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立侍:站着陪伴尊长。左右:身边。“左右”前省介词“于”(在)。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弯着身子。以:连词。 或:有时。其:他,代“先达”。叱咄:大声呵责。至:周到。一言:一句话。复:回答 俟:等待。其:他,代“先达”。欣悦:高兴。则: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就”。焉:兼词,相当“于之”,可译为“向他”。 卒:终于。获:得到,这里作“能够”讲。所闻:名词性短语,意即“听到的东西”。

我恭敬的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等待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负:背着。箧:小箱子。曳屣:拖着鞋。穷冬:深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而:却。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深数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至合,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昧之享。

舍:指客舍,即下文的“逆旅”。支:同“肢”。僵劲:僵硬。媵人:本指陪嫁奴仆,这里指服役的人。汤:热水。沃灌:浇洗。灌,通“盥”,洗手。以:用,拿。衾:被子。拥覆:盖着。拥,与“覆”同义。久而:犹“久之”,好久。寓:居住。逆旅:旅店。再:两次。食:动词,给饭吃。鲜肥:鱼、肉之类的食品。鲜,生鱼。肥,猪、牛、羊等牲畜。滋味:美味。之:的,定语的标志。

到了学馆,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浸泡,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同舍生:同在一起学习的人,即同学。被:穿着。绮绣:绸缎作的锦绣衣服。缨:帽带。之:的,定语的标志。腰:用作动词,腰间挂着。备:配备着。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照耀的样子。则:却,连词,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情况相反。缊袍敝衣:破旧衣服。缊,旧絮。敝,破。处:生活在。其:他们,代“同舍生”。 略无:一点也没有。慕艳:羡慕。艳,欣羡。以:因为。中:内心。足乐者:名词性短语,意思是:足以令人快乐的事,这里指读书求道的乐事。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意即吃的穿的。不若:不如,比不上。也:助词,表解释语气,可不译。

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之意,因为内心有足够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盖:句首语气词,不必译出。且: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与”。若此:像这样。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的情况大体如此。

(2015?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升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韩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余幼时即嗜学 嗜:喜欢 .

(B)援疑质理 质:总结 .

(C)是故无贵无贱 是故:因此 ..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难道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 D )

(A)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 ..

(B)人非生而知之者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韩愈) ..

(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卒皆夜惊恐 (《陈涉世家》司马迁) ..

(D)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张岱) ..

8.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A )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作老师。

(2015?南充中考)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2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或遇其叱咄 (有时)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地方、区域等)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等待 )(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浅陋 ) 2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B )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2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 但) 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 或一天天地) 进步,那就会每天 ( 或一天天地) 退步。

2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共同之处:淤要勤勉好学,于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 ( 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

不同之处: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3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

    《送东阳马生序》70练(附答案)《送东阳马生序》70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俟.其欣...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