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正文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2017-02-27 05:44:2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秦兵马俑》。

首先允许我来汇报我对这篇教材的理解。

一、 说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既是一个美妙的文本,文美、物美,也是很有挑战性的文本,五年级学生的阅历有限,较长的篇幅,多处的精彩描写,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是给这堂课留下了创造性解读的空间。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为本篇课文的学习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披文得意,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拓展阅读,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 说教学重点

其中第二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我的突破策略是——

主题阅读,分享交流,读中感悟,整体渗透

四、 说教学难点

第三点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我的突破策略是——

网络阅读,强化体验

具体的操作方法,我将结合教学过程进行汇报。

接下来我将汇报简要的教学过程:

五、 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将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主要是夯实语基。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疏通课文,使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通读课文。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质疑问难,并在同伴互助时尽自己的能力解决部分疑难,从而形成进一步阅读课文的阅读期待。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阅读分享中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成语文素养的提高。具体的设计是这样的:

(一)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全文的学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这节课的起点就从唤醒已有的认识开始。

首先,出示这样一个填空,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浪花:

接着,邀请同学们再次通读全文,在全文着重描写的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三个部分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并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样设计是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阅读时普遍容易被局部吸引,而失去对整体的关照,而这样的设计既能给了学生一个整体的视角,同时也提供了局部展开的视角,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二) 主题阅读,分享交流。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全文框架下,选读局部精彩段落,用批注和提炼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然后进行阅读分享。

具体的操作策略是:

1、在学生自主阅读和批注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

2、指名分享。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兵马俑的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主要的阅读感受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我将相机强化三个重点:

其中版块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版块二: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用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读后的感受。

第三个版块着重引导学生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通过出示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启发学生: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抓住课文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融入文本,和文本进行互动,因为任何一次有效的阅读,必定是读者和文本进行积极互动的活动。

(三) 网络阅读,强化体验。

我将把网络相关资料整合成综合学习网站,让学生用5到8分钟的时间自主观看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为图配解说词,以内化课文语言。

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是不够的,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充分运用这些资源,使之成为教学资源,是语文课程开发的可为空间。

如果课堂中进行网络阅读有困难的话,我将采用把相关的图文打印发放的方法弥补这一遗憾!

(四) 引读结尾,总结全文。

在学生有感而发后,适时地引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将再一次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波澜。

最后,我将以这样一段话:“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结束本课的教学。

六、 说作业设计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同时拓展延伸相关知识,课后的作业设计是这样的: ?

七、 说板书设计

结合具体教学流程,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大家!

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二:《秦兵马俑》说课稿

16 、秦兵马俑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语文( )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秦兵马俑》,我将从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要完全透过文字感悟文本背后蕴含的情感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课我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象,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理解“恢弘”、“铠甲”、“颔首凝神”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为了落实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的特点。教学难点定为: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和说明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本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为让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更好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产生共鸣,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开课伊始,我首先通过谈话:人

们都说到了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西安,不看秦兵马俑真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秦兵马俑有哪些神秘之处让我们可以去探寻呢?于是顺势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把握,感知全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我将让学生先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读后,让学生汇报交流,这样为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基于这一认识,我将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反馈交流,我将让学生齐读课文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并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哪些自

然段写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些是写兵马俑的类型众多,读后汇报交流,得出4 到9 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然后再 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 过渡的作用。接着我让学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让学生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两万多平方米,五十个篮球场8000件,230米,62米14620平方米,6000件,来感受它的规模宏大,学习列数字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接着再次抓住文章 的过渡句,引导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4 到9自然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我将设计一份表格,让学生填写,这份表格是这样设计的,第一列是种类,第二列填写身材体格的词语,第三列神态词语和作者的想象,小组学习完后,我将让学生分小组在全班交流,以此让学生在交流中兵马俑类型众多,规模宏大的特点,感受中华名族艺术的灿烂,体会到作者对这种艺术的热爱,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让学生分角色合作读课文2到8自然段,接着我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第9自然段中“仔细端详到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引导学生抓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这个排比句,来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体会冒号,分号的用法,并让学生想象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来体会省略的用法,感受中华名族艺术的灿烂,激发学生对这种艺术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小组赛读读出这份感情,最后我会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兵马俑的位置,作用和价值。

四、总结全文,仿写练笔

这篇课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特别是第9自然段排比句,展示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请同学们仿照这段的写法,写一写想象中的兵马俑。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个板书,我是按文章的主题线来设计的,该板书力求简洁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对文本有所感悟,有所思。

16、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篇三:《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说课稿

李永宁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的前两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二、说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纲举则目张,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又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一篇文章有其独特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充分的读会使学生的情感找到突破口,从而激发出丰富

的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一是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其次是体会并学习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读为主,有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兵马俑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秦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课后对秦兵马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网络继续了解,也可继续搜集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有关资料,感受它的魅力。

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八、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9*秦兵马俑 总写:举世无双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分述类型众多享誉世界

个性鲜明

总结:绝无仅有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1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相关文章
  •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秦兵马俑说课稿《秦兵马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秦兵马俑》。首先允许我来汇报我对这篇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分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