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正文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17-02-27 05:52:1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训练题

高二政治 人教版教材 第 9周 第 2课时 制作人:李文 制作日期:2015、10、31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日期得分

第六课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训练案

训练目标:1、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2、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文字和史学典籍)的作用、意义。

3、理解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训练要求:独立完成,对照准确答案互改,讨论纠错,教师解决疑难,最后组长收起上交。 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

1.★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 )

A.秦代 B.汉代 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2.★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共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华文化史上,隋唐时期( )

A.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B.具有划时代意义

C.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D.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3.★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数千年来,虽经历多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却都能在传统基础上各出新意,博采众长,持续发展,逐步形成鲜明而稳定的共同特征。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独特、艺术造型优美、艺术装饰丰富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3年10月,“2013·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举办。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这说明( )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③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④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5.★汉字至今有6000多年历史,是世界所有文明中从未中断、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仅有汉族使用汉字 ③汉字的正式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⑤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A.①⑤B.②④ C.①③ D.③⑤

6.★右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7.★★中国据现存史料记载,中国至少在元代就已经发现并利用了黄岩岛,在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下列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保存史书典籍的唯一目的在于论证我国疆域的广阔

2013年4月19日,“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拟在5年之内,整理出版国学和海外汉学两大系列的经论典籍、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1000种,囊括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汉学图书中的经典与准经典作品。据此回答8~9题。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高二政治组倾情奉献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典籍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③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在古代中国,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在于( )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③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④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1.★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③努力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④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①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经》)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④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道德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

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 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

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 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

8.对于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见证

③汉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中国首部大型彝族文化总集《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的编译工作完成标志着《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从零散到集成,从翻译不规范到规范,从质量参差不齐到精品,是彝族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1)结合所学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保护好彝族的历史文化典籍对于文化的传承有什么意义?

学后反思 组长意见:

高二政治 人教版教材 第 9周 第 2课时 制作人:李文 制作日期:2015、10、31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毕摩的彝文典籍,对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①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更好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和认识人类文明的进程。②有利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促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③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促进文化的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篇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设计

政治组 马艳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

调查法、访问法、探究法、讲授法、实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关于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这个一个材料:

辜鸿铭是现代中国的怪才,他生在南洋,婚在东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 他精通英、法、德、希腊等九种语言,十分了解西方文化. 当时的西洋人声称: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他用英文骂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用德文嘲笑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在美国报纸上说美国人没什么文化,只有爱伦坡的一首诗,但他特别称道自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今天我们从纵向上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进行新课

教师:要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特征,就必须和其它的文化对比来看。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五千年前,在古代和中华文化一样辉煌的还有哪些文化?

学生: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教师:加上中国。就是我们讲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作为文明古国,有哪些辉煌的文化呢。有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他们查找的资料。

学生展示(学生自做的ppt)

教师: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三位同学。这么辉煌的文化现在还在吗?

学生:

教师: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人攻灭,文化消失;古印度文化被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面目全非。那我们的中国文化呢?有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他查找的资料。

学生展示(PPT)殷周有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甲骨文;春秋战国著名诗篇有《诗经》与《离骚》;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陵兵马俑、修筑长城;汉代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张衡的地动仪,表明中国的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高亢充满青春气息的圣唐之音:京杭大运河;龙门石窟;敦煌壁画;唐诗歌、书法艺术,这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近5万首;

唐朝发明了火药;理学、宋词、元曲、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宋代航海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故宫、明清小说、民间绘画。

教师:从思想的角度再补充中华文化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我们的中华文化(注意每个朝代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

师生共同:

龙腾东方──春秋景色──战国风云──秦汉气象──隋唐情韵──两宋文章──元明清遗风,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

教师: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之一:“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给世界介绍“和”。我们想表达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概括:1、和,首先就承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下,各种事物要共同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一种宽大的胸怀和包容性,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2、和,体现在各国家、各民族之间就成了“和平”。各国家、各民族在和平、友谊、平等的环境下不断追求和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这正是奥运会的主要宗旨之一,

3、和,这也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内容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和文化的内涵以及它悠久历史的?

生可能答:看书(看什么书?历史书,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看无字天书吗?有文字的;老师教的;看电视获得,历史剧根据什么来拍摄的?历史资料;大量的学术著作、文化作品等,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

引导到汉字和史书典籍

教师: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见证之一:汉字(板书)

教师:大家来猜猜看。(多媒体展示:“龙”字)

教师:有哪些字体?

生: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教师:不管汉字的字体如何改变,始终保持着方方正正的特色,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横、竖、撇、捺、点,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中国书法)。但是,

教师:汉字对于文化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综合探究:余光中关于汉字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的观点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教师: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生:《史记》、《春秋》、《论语》、《汉书》、《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续汉书》、《竹书纪年》、《后汉书》??

教师:猜猜看

教师:史书多不多?(多!)不胜枚举。

还有《二十四史》,像《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跨越了三千多年。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教师:可见,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

教师:我们为什么能编撰这么多的史书?

生:相传我国夏商时期就设置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师: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你最愿意回到哪个朝代?最不愿意回到哪个朝代?请给出你的理由。 访问学生(略)。

教师:视频(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的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我们3000人参与纂修,前后历时三年的《永乐大典》问世以后,正本去向不明;美国的博物馆收藏着艺术品中最珍贵的《乾隆皇帝和11位妃子肖像》;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教师: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略

教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如此的灿烂辉煌,为什么近代遭遇了这样的命运?

探究: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衰微?

生: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与外因,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结论: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微

教师:我们古代文化灿烂辉煌;近代文化逐渐衰微,历史的车轮又转过了100多年,那么在今天,在当代我们中华文化在繁华与衰弱的起伏之间又将何去何从呢?

教师:当前文化现象中让人欣喜的和令人担忧的有哪些?

喜的:

剪纸艺术

中国功夫和中华美食已成为西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国学受重视

忧虑:

外来文化的撞击主要是身边感受到强健的欧美风、韩日风。

日本文化:日本的动漫。

韩国文化:韩剧如《可爱的四兄弟》。

美国文化:好来坞大片如《功夫熊猫》、《花木兰》。

传统节日的淡漠:

传统文化的丢失:汉语在国内流失,人们以说洋话为荣,有人甚至用英语胎教,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薄弱。

教师:展示胡主席剪纸《回娘家》为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展而作。中国剪纸目前也正在积极申请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胡主席百忙中作这么一幅作品,让我们感到欣慰,感觉到了国家领导人对文化复兴的重视.

教师:面对当前的文化现状,我们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之能够源远流长?参考思路:

1.如何保护、传承、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

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冲击?

3.“国弱则文化弱”,复兴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

4.我们学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些什么?

同学们从各个角度阐述如何复兴中华文化(略)

教师总结:(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教师:基辛格三次参观兵马俑后说:“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光辉的未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我相信中华文明的千古圣火,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们将用我们情感、智慧中特有的创造力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经历了近代的衰微??从发展的历程看,有辉煌也有苦难,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到现在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基本特征之一),有汉字和史书典籍为见证。

板书

中国古代的辉煌历程汉字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见证

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史书典籍

篇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符祖纲

一、教学内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节的内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原因是文字、史书典籍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能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学生分析:

从这些课本主要内容看,知识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它的信息量很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学校电脑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也可以直接从历史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大部分知识,甚至可以从我们周围的民俗乡情文化中收集、挖掘一些儋州的乡土文化,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这样就可以直接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跨越碍障探求知识的目的。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所以,本课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授课解释与阐明,让学生掌握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其历经的辉煌历程与见证、我们党在现代续写更加壮丽的中华文化篇章的作用以及国家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教师采用情景创设法、探究小组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探究、搜集和获取有关人类古代文明源流、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汉字、史学典籍等方面的材料,并通过分析、整理,对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探究及教材大量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近代的衰微过程,在探求文化延续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难点 :如何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五、教学过程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扫证吗?

◇课堂练习:

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及其每一时期的特点。在中华文化发辰吏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泰朝,它统一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相比以前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言.是时代文化的飞跃。故选B。其他三项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不是题干的所指,故不选。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课堂练习:

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

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问不同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是从发展结果看,其他文明从发展结果看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被融合,只有中华文明菥火相传,传承至今,故选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①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点拨:“相关链接”描述了我回汉字的发展过程。方言、民族的多样化与汉字的统一性,深刻表述了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民族凝聚力中的巨大作用。

(2)史书典籍。

①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记录了中华文字的字体发展演变,传承了中华民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点拨:“相关链接”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吏书其籍.我固的史书其籍种类多、规模大、存留丰富、影响深远,记戴传承中隼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古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其中①是从时间历程上证明②是从汉字上证明.③是从史学其籍上证明。④不符题干要求,故选C项.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箸。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课堂练习: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客性的相关知识。其中②明显错误.故选D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课堂探究:(1)忆一亿,17、18世纪的地界发生哪些变化?

(2)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

(3)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父系? ◇探究提示:(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

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

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浙渐稿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田,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

◇课堂练习:

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④洋务运动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衰微的原因,故①②正确。③④恰相反,维新运动有助于思想进步,洋务运动有助于国家强大。故选A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本知识点教材从三方面分析论证:第一层论证了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重要因素;第二层论证在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曲折探索中得到的结论;第三层论证了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在近代中国,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勾结,使中固沦为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强之路。事实证明: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注定要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也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六、教学小结与反思

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这也是我们一开篇提出的框架基本问题。综合我们这节课所学,就会发现:第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首先从古代辉煌的历程中体现出来;其次从汉字与史学典籍中体现出来;再次从历史上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做法中体现。最后还体现在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与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中。

本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所以课前组织学生花较多的时间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6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相关文章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训练题高二政治人教版教材第9周第2课时制作人:李文制作日期:2015、10、31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日期得分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训练案训练目标:1、...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