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 正文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

2017-02-27 05:42:3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

行风险管理

摘要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风险控制的关键点本文试从利率市场化的内涵、特征、基本条件及所产生的风险分析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路径

关键词利率改革;市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的界定和基本条件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从概念来说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

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

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

利率市场化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不外乎是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及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方式可能是面谈、招标也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反复权衡和选择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同任何商品交易一样金融交易同样存在批发与零售的价格差别;与其不同的是资金交易的价格还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计划当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利率的数

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算相反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称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达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显然从微观层面上看市场利率比计划利率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确定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同业拆借利率或者长期国债利率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它们将成为制定其他一切利率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

4.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在金融调控机制局部失灵的情况下可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进行适当方式和程度的窗口指导但这种手

段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干扰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秩序

在上述内容当中商业银行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是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市场化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普通商业的价格机制影响到的只是整个市场的局部均衡而金融市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其价格机制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臵效率从微观层面看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定价权是其基本的权利没有定价权的企业其经营成效是其自身所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妥善经营也就无从谈起;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就成为无源之本更重要的是计划利率将始终是国有银行缺乏效率的客观理由而从金融调控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周期由计划周期向市场周期转变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最重要主体之一其行为具有越来越强的不可控性只有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间接金融调控才能增强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调控的敏感度和对基准利率的敏感度从而改善宏观金融调控效果

利率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价格它不仅反映资金供求关系而且对提高宏、微观经济运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根本含义是放松利率管制直到最后彻底放开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高低但是利率市场化又是一柄双刃剑在

条件成熟时放开利率则对宏观经济发展可起着良性循环作用反之则对宏观经济起着负面作用甚至出现失控局面因此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利率市场化基本处于经济改革顺序中的最后阶段正确选择利率改革时机和把握其顺序是其成败关键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情况下推行改革的顺序时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机会大一些否则改革有失败的可能宏观不稳特别是市场主体的改革没有到位时采取利率市场化企图以此为突破口摆脱困境往往会事与愿违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顺序应该是先市场主体改革后价格体系改革先实体经济部门改革后综合部门改革在实现全面利率市场化之前还应该是基本完成企业体制改革和国有银行体制改革

2.利率市场化要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率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健全的市场主体前提下通过培育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创造更多的金融工具然后逐步将银行存贷利率管制放开实现利率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在缺乏金融市场的培育和深化条件下仅依靠原有市场主体吸收推行利率自由化过程中的利率上涨的负面效应是不可能的在缺乏市场基础情况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都很难应付利率自由化过程带来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成本

篇二: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受管制的利率变为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头寸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自行控制的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它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及风险结构应当由市场自发地进行选择。(3)同业拆借利率或长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4)政府或中央银行拥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其中,金融机构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内容。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金融产业在WTO框架下走向市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之一,它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和坚定方向。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步入实质性阶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体部署,其改革的基本顺序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 计划于2006年基本完成。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但从短期看,对银行财务效益和资产质量将产生较大冲击,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将呈上升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前的过渡时期,参照巴塞尔协议的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强化内部控制手段,建立起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大体从1996年开始。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同年国债开始尝试市场发行,一年期以上国债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9月放开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 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2000年9月,实行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放开了外币贷款?????????????????????????。

(一)××××××××××××××××××。

×××××××××××××××××××××××××××××××××××××××××××××××××××××××××××××××××××××××××××××××××××××××××××。

1、××××××××××××××××××××。×××××××××××××××××××,×××××××××××××。(1)××××××××××××××××××,××××××××××××××××××××××××。

(2)×××××××××××××××。×××××××××××××××,××××××××××××。①××××××××,××××××××。②××××××××××××××××。③××××××××××××××××。????????

第1页

篇三:关于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论文摘要:利率市化是我国人世后融入国际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和

金融深化的根本举措。本文较深入地阐述了利率市场化的效用传导机制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

的影响,在全面分析利率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基本对策。 论文关

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利率风险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基本摆脱

了商品匮乏的时代,商品市场己日益完善。但在金融市场方面,其价格一利率仍旧主要由中

央银行计划确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由此也加快了我

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同世界接轨的步伐。 一、利率市场化的效用传导机制 利率市

场化发挥效用的传导机制是利率放开一利率上升一储蓄增加一投资增加一经济增长。可见,

以上传导机制得以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则必须满足(1)利率放开后,利率一定要升高,否则储

蓄不会增加;但又不能太高,否则就会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进而演变成金融危机。那

么,这个储蓄的增加一定要转化为投资,如果储蓄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其对经济增长的效

果就要打折扣了。(2)投资增加一定要是实物投资,如果大量投资用于证券市场,则只会吹起

经济泡沫。(3)实物投资一定要排除那些报酬率较低的项目,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促进

经济增长。 二、对理论的实证检验 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自提出后,受到了发展中国

家的广泛关注,不少国家已开展了实证研究。如A—IanH.Gelb(1989)的研究结果表明:20

世纪70年代实际利率低于一5%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比保持正实际利率的国家平均低1.4%;

MaxwellFry(1989)认为,实际存款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提高0.5%。在我

国,实证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利率与居民储蓄的关系。李焰(1999)认为,白1978年以来,收入

增长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不确定:从名义利率看,有微弱的负效应,从实际利率看,有不

显著的正效应。王国松(2001)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率与利率间

的相关性进行了单变量线形回归检验,发现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率与名义存款利率

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实际利率水平变动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许东江(2002)对储蓄存

款和利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储蓄存款与名义利率相关度较大,而在加入收入变量和人

均GDP增长因素后,名义利率与储蓄额成负相关。另外,曾宪久(2001)对中国货币需求和投

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做了研究,认为中国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大部分年份都具有明显的负利率

弹性,但弹性的绝对值很小,不足于表明利率对投资需求的重要作用。 在金融抑制和深

化理论的指引下,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掀起了一场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但是,结果却出入

意料,众多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对此,麦金农(1997)

认为,内部价格水平的稳定是获得金融实际利率高增长而又不至于引起严重金融恐慌和崩溃

等过度风险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拉丁美洲以及前东欧国家的金融

自由化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国家未能恰当地实施足够的内部财政控制和货币控制。斯蒂格里茨

和威斯(1981)则认为高的通货膨胀以及价格不稳定会使事后实现的实际利率变的难以确定,

诱发商业银行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进而导致银行恐慌与危机。

[!--empirenews.page--] Hellmann,Murdock和sti(1998)强调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监

管能力有限,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利率管制,这样有利于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

险,维持银行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而以肖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坚持认为,利率自由化带

来的危机是改革前或改革中的宏观经济不稳定、缺乏监管以及不当战略造成的,因此发展中

国家应稳步推进利率自由化,消除金融抑制现象。[1][2][3]下一页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正如—把双刃剑,既有正

面的积极影响,又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在: 1、促使商业银行改善内部经

营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官方利率制度下,无论是利率水平还是计息方法都由中

央银行决定,各商业银行只能在央行利率改变后,被动地根据其经营状况进行局部调整,且

常常不能奏效。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金额、期限制定不同的

贷款利率,这不但提高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而且促使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

不断致力完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润激励机制,根据风险加成原则及风险与效益的权衡对贷款利率实行合理定价。 2、促使商业银行不断面向市场开展经营。第一,商业银行可根据市场利率变动趋势主动地调节资金头寸,优化资产负债比例。第二,商业银行更加关注利率的市场走向对自身效益的综合影响。对于贷款部门,能够促使其自觉注重贷款的收益;对于存款部门,则能促使其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第三,促使银行客户结构逐步优化,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运营的开展,银行就会根据经济效益原则,按照客户的经营状况、自身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对优质大客户采取优惠利率,对违约风险高的客户采取较高利率。从而逐步优化客户群。 3、促使商业银行为适应竞争需要,不断加强金融创新。根据麦金农和肖(1973)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其实际利率一般都将升高,尤其是存款利率。而各家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必然要在金融产品、服务手段、营销策略上各展所长。加大创新力度,以适应激烈金融竞争的需要。当然,其结果还将增加一国的金融总量和推动金融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更多的是挑战。黄金老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并认为阶段性风险是指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恒久性风险是源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黄金老,2001)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利率飞涨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在利率管制放松后,“其朝向瓦尔拉斯均衡水平回归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国宏观经济与价格水平极不稳定,名义利率的上升和通涨率一起将会诱发银行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而诱发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墨西哥等国,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就引发了异常的高利率,一些商业银行纷纷破产倒闭。目前我国虽宏观经济较稳定,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资本充足率低下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隐患。再加上长期以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一旦放开利率,发生经营危机的可能性会较大。[!--empirenews.page--] 2、利率预测风险加大。也就是黄金老所说的恒久性风险,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四类基本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中,利率风险将逐渐成为最主要的风险。Sprague(1986)认为,80年代以前,大多数银行经营失败,都是由于对利率的预测发生了错误,因此在西方,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我国,由于利率的高低及其结构变动长期以来一直由央行统一确定,商业银行只是被动执行,因此从来没有应付利率变动的经验。一旦市场化后,利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决定,由于在开放环境下影响利率变动的要素较多,所以要想准确预测利率的变动是相当困难的。况且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利息收入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利息预测风险加大将直接引起利息净收入的变化,继而影响银行的收支。上一页[1][2][3]下一页3、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到冲击的风险。在市场化的利率管理体制下,商业银行拥有利率决策的自主权,为了争夺客户,竞争势必相当激烈。从银行角度看,为了增加存款,存款利率就要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取贷款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又要下降。这样,银行的利差空间将会缩减。为了生存,银行必然要发展中间业务拓展业务空间,增强赢利能力,由此导致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从市场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带来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尤其是相当一部分投资将从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大量的资金投放至资本市场,使居民对储蓄这种资产形式渐渐漠视,而会更多地关心形式灵活、品种多样的资本市场。使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冲击。 4、宏观经营环境可能恶化。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受利率、汇率以及产品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可能变的不如过去稳定,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而加大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 5、资金定价风险。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资金定价机制,对各种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定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遵循的原则、依照的程序、定价的技术等知之不多,对利率定价模型中需要的大量基础性数据和资料.如对客户的营销成

本和存款帐户管理成本、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分类等数据相当缺乏,使存贷款的定价缺乏依据,在定价时无法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按费用、风险、期限、客户贡献、目标利润等要素进行加成另外,随着商业银行利率浮动范围被大大放宽,放款人的道德风险也随之产生。由于初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人情贷款”、“关系贷款”和借机提高贷款利率的政策性漏洞又将浮出水面,而不是真正依据利率市场化所规定的按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施合理定价。 四、商业银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对策 1、建立风险防范组织。在西方,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组织——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sset/L~bnityCommittee,ALC0)——来管理利率风险。其目的在于将利率风险水平控制在事先规定的限度内,并尽可能提高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目前,我国一些银行己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部,可以发挥ALCO的职能。但由于专业水平不够,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R&D的投入,及时把握宏观经济变动形势,准确预测利率。[!--empirenews.page--] 2、科学识别利率风险。识别利率风险,即分析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状况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识别利率风险的基本方法有: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和动态收入模拟四种。可利用计算机建立起来的模型,根据系统提供的各时期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总额、缺口大小和方向、资产负债存续期等,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和动态收入模拟等方法来识别利率风险。 3、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将面临多重利率风险,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势在必行。从内部来讲,就是通过对资金来源的利率水平与期限的分析来确定贷款利率与转移资金利率。在确定资金利率的过程中要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资金和服务成本;二是预期利润;三是企业形象,四是客户结构。通过不同的利率水平反映政策导向,引导资金的流向与流量,使资金向低风险、高收益的地域、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水平;从外部来讲,就是要把多余的资金投放在货币市场,获取短期利益,弥补资金来源与运用中的期限缺口。 4、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利率是很难准确预测的,以及很大一部分资产负债结构的主动权掌握在银行的顾客手里,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方式来控制利率风险,有时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于是,各种积极控制利率风险的方法,如远期合同、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等衍生业务应运而生。我国目前还没有金融衍生品市场,国内的商业银行暂时还无法开展这些业务而且衍生品市场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只能是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开展此项业务,不宜追求投机利润。 5、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控。利率市场化不等于中央银行退出利率管理,而是责任更大了。中央银行在开展监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转变监管理念,从单纯强调安全性向安全和效率并重转化;二是制定基本利率,由基准利率影响市场利率;三是建立银行监管评级体系,可以借鉴美国的骆驼氏评级体系;四是发挥银行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的作用,为各家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利率水平协商的平台;五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六是敦促商业银行尽早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做好准备。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0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
相关文章
  •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

    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摘要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风险控制的关键点本文试从利率市场化的...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