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正文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2017-02-25 06:50:1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案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

地位。

★知识点一:三教合一

【自主学习】

1. 西汉:汉武帝以后,_儒学_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合作探究1】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

要点提示: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儒学本身的缺陷和问题(如理论上的缺陷)

【难点突破1】如何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有了新发展?

要点提示:①从内容上看,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②从传播的范围看,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崇儒兴教;③从影响上看,儒学不仅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知识点二:程朱理学

【自主学习】

1.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

2.主要思想:

(1)程颢、程颐,①世界观:认为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②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认识论:“二程”提出“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①世界观: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三纲五常。②伦理观: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性”。 ③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_明道德之善___,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___南宋__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合作探究2】什么是“理学”?

要点提示:“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

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其中“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合作探究4】“程朱理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知识点三:陆王心学

【自主学习】

1.陆九渊:南宋时期理学家,①世界观:把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②认识论: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内心反省 _____就可得到天理。③伦理观: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2.王阳明:认为明中期以后社会动乱的原因是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___陆王心学_______”。

①世界观:“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②认识论,他提出“致良知_”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 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难点突破3】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同: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续了孔子和孟子“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②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①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②认识“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难点突破4】和之前的儒学比较,宋明理学有哪些新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吸收了更多的佛、道思想,进一步佛学化。

【难点突破5】我们应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1)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2)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建立规范的社会生活秩序,诸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

(3)程朱的道德理论,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封建秩序,应当批判;三纲五常在理学推动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4)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糟粕、继承精华、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知识巩固】

1.魏晋隋唐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 B.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

C.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 D.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2.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儒学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 ①法家 ②阴阳五行家 ③道教 ④佛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5.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

会出现于()

A.西汉 B.北宋 C.南宋D.明清

6.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诗》《书》《礼》《春秋》

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 D.《孟子》《中庸》《书》《春秋》

7.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C.①③④ D.③④

8.《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

A.佛学 B.道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9.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道学 B.佛学C.理学 D.民族主义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1.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12.2003年12月l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

A.否定了传统儒学B.创立了心学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存在怎样的矛盾?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矛盾?

第3课 宋明理学教学案参考答案

选择题:1—5:DCBCC 6—10:ABCCD 11—12:BD

材料题:

13题:(1)主张:仁,礼和中庸。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理是万物的本原;通过格物贯通明理。

篇二: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word教案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

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二、程朱理学

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

学生: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内涵: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理而后物。

2、“人伦者,天理也”

3、天理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4、“存天理,灭人欲“

5、“格物致知”

评价: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

教师:就理学的评价结合知识延伸趁热打铁进行分析:

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利轻义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三、陆王心学:

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心学:

代表:陆九渊、王阳明

主要内涵: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心无外物,心外无理”。

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探究: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

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篇三: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2)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3)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

(4)通过对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的掌握,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对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结合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儒学,是儒学哲学化的阶段;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

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探究法、分析比较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内容

导入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反映了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为什么汉代儒学刚刚确立了正统地位,汉以后人们对佛教的兴趣日增?

一、三教合一:(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三)、评价宋明理学

1.实质:宋明儒学的主流,儒学的哲学化阶段

2.消极:

①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存在等级尊卑、重礼轻法、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等观念

3.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本课小结:

宋明理学适应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要求,它以儒学为根本,吸收佛教道教的长处,把天理人欲、仁政、三纲五常内在有机统一起来,使儒学政治思想哲理化,更有效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深得统治者欢心,宋元明七百多年儒学出现真正独尊局面。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2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相关文章
  •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案第3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教学难点...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