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017新人教版) 正文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017新人教版)

2017-02-25 06:49:5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5页图7.1-5,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书本第5页第2、3

第二节 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

(2)认清分度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布置作业:思考和体验:课本P8—— 2、3、4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 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过程。(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3)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2)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重力的方向及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方向

●教具: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瀑布下落,苹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课。 演示:橡皮做圆周运动,橡皮不会跑掉,感到手用一个力拉住橡皮,同样,月亮绕地球转动。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一样的。

二.新课教学

科学家研究成果:宇宙任何两个物体(大:天体,小: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引入“万有引力”。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举例:吊灯把吊绳拉紧;台灯压着桌面等。引入重力概念。

(一)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又叫重量。 提问: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理由是用手提起质量大的物体,所用的力大,

篇二:2016—2017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测试题8k

2016——2017学年物理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A、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C、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 D、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

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间、液体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而固体间不能

B、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头发和梳子会带上同种电荷

C、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转化后能量的总量会减少 D、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提高内燃机的效率

4、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打开,电动机停止工

作.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5、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6、在如下电路中,闭合开关S,能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是()

7、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右端向左滑向中点处的过程中( ) 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变大 B. 灯泡变亮,电流表A2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灯泡亮度不变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

8、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发现导线的绝缘部分破损时要及时更换...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用铁丝或铜丝来代替保险丝 D.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B.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热效应根本工作的 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D.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10、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C.图c可用来演示电磁铁中线圈匝数与磁性强弱的关系 D.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1.对一确定的导体,其电阻R=U/I所表示的意思是 (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D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 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12.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

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 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 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

13.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 当开关S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1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15.如图6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时,发现L1、L2都不亮,用电压表逐段测量, 图

3 结果是Uad=6v, Uab=0, Ubc=0, Ucd=6V, 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 A、开关S接触不良; B、灯L1断路;C、灯L2短路;D、灯L2的灯丝断了

16、放在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旁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 的指向就是小磁针中心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图8所示的 四幅图中,小磁针的指向错误的是( )

17、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C.电磁波是一种资源,人们应该合理使用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18、2013年6月17日是第1个“全国低碳日”。在践行“节能低碳”的今天,应特别重视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 D.太阳能 二、作图题

19、根据实物图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0

N

S

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三、填空、实验题

21、如下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次,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 22、如右上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水蒸气冲开小木塞的过程中,

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减小其内能。

2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 为 Ω,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A,

应在导体两端加V电压。当电压变成0V时电流是 A,电阻是

24、有一电视机的铭牌如右表所示,这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是 ,如果每天用电4小时一个月(30天)共用电千瓦时,电流做了 功。

25、下图哪些图所示情况会发生触电事故:。家庭电路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 线造成的。

26、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 A。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3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23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4) 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4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23中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25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四、综合能力题

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________(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 (4)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 (5)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此原理可用来制作

25、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要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 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观

察来确定。

2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1A,开关S1,S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求:(1)R1的电阻(2)R2消耗的电功率。 (3)S1,S同时闭合时,通电10s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29、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外界大

气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求: (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 (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 (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少? (4)请你尝试画出电热水瓶的内部电路图。

篇三: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新人教版全册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最新人教版)

一、 学情分析

1.识与技能:(1).学生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有待于使他们有初步的认识,有待于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对机械运动、声和光、物态变化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不清楚。(3).学生对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不是很清楚,对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含义没有认识。(4).具有实验操作积极性,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能力有待于培养,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够规范。

(5).对记录实验数据,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的实验报告的写法,以及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的能力有待于培养。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过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生对拟定探究计划、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还没有经历。

(4)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对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愿望。(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活动。(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4)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识。

二、 分层教育方案

1.优生优教方案:根据调查分析,本届学生中有一些上理科成绩较好,学习兴趣较高,动手动脑能力强。所以我们对这些学生重点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一个,让他们发挥特长,发展智力,具体措如下:(1)分层教学,因才施教,发挥他们带头作用。(2)组成课外科技小组,按计划活动。(3)充分调动积极性,重点进行小探究小制作活动。

2.学困生提高方案:根据了解,有一些学生各科学习成绩都不好,成了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以要起家一步认真分析出现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帮扶方案,组成学习小组,采取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方法共同进步。具体措施如下:(1)课堂上要把他们做为重点对象照顾。(2)“一帮一”活动。(3)及时总结,改进方案,不断提高。

3.待努力生转化方案:根据分层教学方案,做好待努力生的思想工作,耐心细帮助他们,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他们的优点,以优点促进步,使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不进步。具体措施:(1)对他们分别谈话,做好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要不断发现他们进步的地方,及表扬。(3)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调节作用。

三、 教学计划

1.现状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许多物理现象理解区分不清,要有耐心的指导解释。

2.教材分析、知识结构: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3.教学目标:(1)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恰当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法中。(2)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确定出优生与待努力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3)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4)重点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学生自主探究的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5)及时进行单元检测,认真总结,认真反思,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6)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四、课时安排

周 章节 内容 课时安排

第1周 序言科学之旅 1课时

第2-3周 第1章 机械运动 7课时

第4-5周 第2章声现象 6课时

1

第6-7周 第3章物态变化6课时

第8周第1-3章 复习 3课时

第9周 半期检测

第10-12周第4章 光现象 8课时

第13-14周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8课时

第15-16周 第6章 质量与密度5课时

第17周 第1-6章 期末复习

第18周 期末统考

序言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备课教师:** 上课教师:

2

板书:

科学之旅(序)

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3、怎样学好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注:注重观察与实验,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单元整体说明

机械运动

知识结构: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会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会选择参照物,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3

3、知道长度单位并会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知道时间单位,并会换算,会用停表测量时间,知道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减小误差的办法。知道误差不是错误。

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参照物的选取,速度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难点:参照物,速度计算,长度测量,误差减小方法。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四节测平均速度 ---------------------------1课时

复习----------------------------------------1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

4

5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017新人教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1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017新人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