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咏雪》教案 正文

《咏雪》教案

2017-02-25 06:43:1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教学评《咏雪》教案

《咏雪》教学方案

备课教师:马淑敏 薛 艳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①阅读文言文,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③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咏雪》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表达浓浓的亲情,动人心弦。(单元提示)本课节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咏雪》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雅趣,体会到交流的愉悦。(课前提示)文章通过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3、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过一些简短的文言文,也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基本掌握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并且熟悉了

学习文言文的步骤,本课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文知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咏雪情景,鼓励学生去想象,学习古人的智慧。 基于以上信息,制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4、学习目标

①准确流畅诵读并背诵课文,概述文中的主要内容 ,说出营造的家庭气氛。 ②勾画、分析文中比喻修辞的句子,说出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评价任务

①用课本剧形式演绎《咏雪》。

②小组讨论分析比喻修辞在文中的作用,并运用。

篇二:咏雪优质教案

《咏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一、导入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就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的结果。树在路边,如果李子甜早就让大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的果子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也是苦的,这是其二。这里可以看出王戎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少年。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咏雪》。

(二)

1.一读课文:

听录音,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抽读词语和部分句子,再齐声朗读。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温馨、融洽、欢快、轻松

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

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1、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

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

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2、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

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

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

韩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5.想一想 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的看法如何?

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

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6.归纳主题: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

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7、读课文能背诵:

篇三:《咏雪》教案设计

征文教 案 设 计

蕲春思源实验学校 叶红葆

Qq:1148439708

手机:13617139216

案例名称: 咏雪

科 目: 语文

课时:: 一 课 时

教学对象: 七 年 级

提 供 者: 叶 红 葆

一、教材内容分析:

《咏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一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一则。

本文讲述了一个寒冷的雪天,东晋赫赫有名的谢氏家族在无法外出之时,与子侄辈谈论诗文的雅趣。天上的雪忽然纷纷扬扬,下得越来越大,这使主讲者谢安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不易读通,读懂,特别是时隔境迁的词语,更增加了难度。因此,我采取诵读跟复述故事结合,直至成诵。化文言为白话,易于理解字词,理解文意。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复述故事。欣赏咏雪名句,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和咏物类文章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2、难点: 欣赏咏雪名句,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文言文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基于这种要求,设计上述目标和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查字典,读准字音,朗读课文,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雪”的谜面,让学生猜。

一夜北风猛,遍地大笼统,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多媒体展示

雪景)

3、让学生猜猜古代礼簪缨之家下雪天可能干些什么事。(引出作者介绍。)

(设置情境,营造氛围,自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品析文中咏雪的比喻句做好了准备。)

二、自由朗读,感知课文。

1、读准字音,节奏。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

( 朗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基本了解,文言文的阅读,强调诵读。诵读有助于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根据注释口头翻译,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讨论。

2、复述故事情节,要求:

⑴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情节。

⑵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你还能说出一两个飞雪的好比喻吗?

(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讨论中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 进行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理念的

重要内容。)

四、检查讨论结果。

1、 不看书解释加点字。

俄而雪骤() 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 )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

2、 翻译句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3、在此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4、读读背背课文。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原文,并进行记诵积累,培养语感。)

5、关于用“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设计此题意在诱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爱护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保护学生的这种热情、兴趣和自信,尽可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和总结。)

6、请学生说说搜集到的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句。

(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时代语文课程的新要求。)

五、请学生欣赏描写雪的佳句,体会这些诗句妙在哪里?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白居易)

(在鉴赏佳句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

六、指导咏物类文章的写法。

1、观察——感受——绘景。

2、观察图片“朝霞”,用心体会,抓住特点,用恰当的比喻并融入自己的感情加以表达。

(设计此题,意在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联想、想象,加以准确生动的表达。)

板书设计

咏 雪

雪撒盐空中------ 未 若------- 柳絮因风起

观 察———感 受———描绘


《咏雪》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48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咏雪》教案
相关文章
  • 《咏雪》教案

    教学评《咏雪》教案《咏雪》教学方案备课教师:马淑敏薛艳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①阅读文言文,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②借助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