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2017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2017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

2017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

2017-05-07 06:26:4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1章)

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论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国家

一、单选

1、在法的各种规范作用中,作为其他作用保障的是(B)。

A、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 C、指引作用 D、评价作用

2、法治的基础和目标是(C)。

A、公平 B、正义 C、民主 D、自由

3、强调法的统治、法律至上的治理是(A)。

A、法治 B、法制 C、人治

4、法律通过规定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作用,是(A)。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不确定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5、在《中国法理学发达史》中认为:“法治主义,为当日救时唯一之主义”的作者是(B)。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宋教仁

二、多选

1、下列关于法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D)。

A、法制是指法律制度 B、法制从法律出现以来就产生了

C、法制的价值取向是中性的 D、法制并不必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目标

2、法治,是一种(ABCD)。

A、国家治理方式 B、社会活动方式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秩序状态

3、法的规范作用包括(ABCDEF)。

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预测作用 E、告示作用 F、评价作用

4、法律至上的含义包括(ABC)。

A、法律高于其他社会规范B、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有特权

C、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

三、判断

1、在法治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或统治者都要服从法律。(2)

1、否2、是

2、没有法制作基础,法治不可能建立和继续存在。(2)

1、否2、是

3、法制可能是能够约束权力的法治之下的法制,也可能是为权力所左右的人治之中的法制。

(2)

1、否2、是

4、在法制中,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1)

1、否2、是

5、在人治中,领导人或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它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2)

1、否2、是

6、人治中,法律的地位是低下的,是被轻视的。(2)

1、否2、是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一、单选

1、吴邦国委员长于(B)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09年

2、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是(C)。

A、德治 B、政策要求 C、法治 D、执政党的领导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D)。

A、指导思想B、基本原则C、工作布局D、总目标

4、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总目标的(A)。

A、道路遵循B、工作布局C、具体内容

5、“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A)。

A、工作布局B、具体内容C、基本原则D、指导思想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

A、以法执政B、依法治国C、以法治国D、依法执政

二、多选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体现为(ABC)。

A、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B、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为(ABCDEF)。

A、依法治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法执政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D、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E、司法体制不断完善

F、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3、我国当前的立法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ABCD)。

A、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

B、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C、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较为突出

D、立法工作中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4、当前我国执法司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ABCD)。

A、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

B、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

C、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

D、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5、面对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ABC),必须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A、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C、更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目标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ABC)。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ABC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C、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

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ABC)

A、是执政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作出的战略选择

B、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B)。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提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ABC)。

A、不仅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创性

B、是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

C、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包括(ABCD)。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B、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道路遵循是(ABC)。

A、在党的领导下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是(AB)。

A、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B、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法治政党、 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三、判断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

1、否2、是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2)

1、否2、是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

1、否2、是

4、《决定》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要向国内外宣示,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2)

1、否2、是

5、政治制度决定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制度基础。(2)

1、否2、是

6、法律是国家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2)

1、否2、是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

1、否2、是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执政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2)

1、否2、是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一、单选

1、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两者在肯定价值追求和调整社会行为方面具有(B)。

A、较小的一致性B、很大的一致性C、较多的冲突

2、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B)。

A、人民民主专政B、党的领导C、宪法法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A、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公有制

4、(B)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公有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5、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必须以(A)为重点。

A、规范和约束公权力B、反特权C、反歧视

6、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A)。

A、是一致的B、有时是一致的C、有时是冲突的

二、多选

1、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ABCD)

A、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C、我国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权威依据

D、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2、坚持党的领导,是(ABC)。

A、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B、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C、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3、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将党的领导落到实处?(ABC)

A、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B、做到“三个统一”

C、做到“四个善于”

4、党领导法治建设要做到“三个统一”,即(ABC)。

A、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B、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C、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坚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5、党领导法治建设要做到“四个善于“,即(ABCD)。

A、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B、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C、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D、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6、推进以德治国,必须(ABC)。

A、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C、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7、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意味着(ABC)。

A、中国走自己的法治道路

B、坚持自己的法治理论

C、建设自己的法治体系

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ABC)

A、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建成与我国国体、政体相适应的法治体系

B、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自觉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C、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实践渊源和文化渊源包括(ABC)。

A、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为基础

B、吸取了中华法律文化的精华

C、借鉴了国外法治建设的有益经验

10、现有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ABCD)。

A、对法治建设规律把握不够

B、体系化水平不高

C、对实践经验总结不够

D、对法治实践和法学教育研究指导不足

11、为什么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ABC)

A、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快速走向现代法治社会,这是一个巨大和艰难的转变

B、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基层,都要厉行法治,国家治理方式将发生整体性变革

C、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将成为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12、坚持平等原则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ABC)。

A、有权必有责

B、用权受监督

C、违法必追究

三、判断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

1、否2、是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

1、否2、是

3、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2)

1、否2、是

4、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2)

1、否2、是

5、党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2)

1、否2、是

6、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2)

1、否2、是

7、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

1、否2、是

8、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法律约束的法外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

1、否2、是

9、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不得有差别和歧视。(2)

1、否2、是

10、法律作为社会行为的底线,是社会公德的固化和外化,作为自律对人的社会行为发挥强制作用。(1)

1、否2、是

11、道德作为比法律更高的行为标准,像看不见的软性法律在人的内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起着他律的作用,使人们以遵纪守法为底线。(1)

1、否2、是

1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不可偏废。(2)

1、否2、是

1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1)

1、否2、是

14、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宪法确认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2)

1、否2、是

15、公检法司等机构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必须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

1、否2、是

16、良好的法治体系、健全的法治国家,是现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目标模式。(2)

1、否2、是

17、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指出了我国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明确方向,既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的共同特征,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重大创新价值和战略意义。(2)

1、否2、是

篇二: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2章)

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2)

第二章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一节 依法执政

一、单选

1、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依法执政,关键是( )。”正确答案:(C)

A、党的正确领导B、完善法律法规C、依宪执政

D、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2、( )是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政策和法律互联互动的重要条件。正确答案:(A)

A、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B、提高领导干部决策水平和能力C、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D、依法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3、( )是依法执政最为重要的制度载体和制度平台。正确答案:(B)

A、人民代表大会B、人大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人民

4、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 )向党中央报告。正确答案:(C)

A、政法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D、人大常委会

5、(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正确答案:(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主席

二、多选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正确答案:(A,B,C,D)

A、立法B、执法C、司法D、守法

2、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哪几方面共同推进?( )正确答案:(A,B,D)

A、法治国家B、法治政府C、法治行政D、法治社会

3、依法执政的内涵要务包括( )。正确答案:(A,B,C)

A、领导立法B、带头守法C、保障执法D、约束与管理

4、界定党执政的内容,从理论上讲( )。正确答案:(A,B,C,D)

A、要把国家的权力和党的权力界定清楚

B、从执政权和参政权的关系上解决

C、要把领导和执政权分开

D、社会权力与党的权力来加以鉴定

5、执政的内容有( )。正确答案:(A,B,C)

A、立法B、执法C、司法D、守法

6、对依法执政而言,关键是( )。正确答案:(A,B)

A、自身的决策必须遵守程序

B、必须监督国家机关遵守相关程序

C、自身的决策不必遵守程序

D、监督国家机关不用遵守相关程序

7、司法权基本的特征有( )。正确答案:(A,B)

A、司法权是中立的B、司法权是被动的,不告不理

C、司法权是主动的D、司法权是有偏向的

三、判断

1、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正确答案:(2)

1、否2、是

2、党的十二大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并将它写入宪法,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正确答案:(2)

1、否2、是

3、党的路线方针是法律的转化,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都要在党的路线方针内活动、执政。正确答案:(1)

1、否2、是

4、依法执政包括监督国家权力。正确答案:(2)

1、否2、是

5、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正确答案:(2)

1、否2、是

6、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一、单选

1、( )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正确答案:(B)

A、党的章程B、党内法规C、法律D、宪法

2、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C)

A、党规党纪B、完善党内法规

C、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党的组织制度D、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被称为党内的( )。正确答案:(C)

A、白皮书B、法律C、立法法D、制度

4、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 )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正确答案:(A)

A、《改造我们的学习》B、《论联合政府》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C)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改革开放C、发展D、体制创新

6、以下不属于党的三大作风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B)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艰苦朴素的作风C、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批评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二、多选

1、党内法规是( )。正确答案:(A,B,D)

A、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领B、促进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重要保障

C、国家立法的重要依据D、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

2、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

3、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 )的方针。正确答案:(A,B,D,E)

A、标本兼治B、综合治理C、综合防治D、惩防并举E、注重预防

4、党的纪律处分有( )。正确答案:(A,B,C,D)

A、警告、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D、开除党籍

5、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包括( )。正确答案:(B,C,D)

A、组织制度B、党内关系法规C、党与政权关系法规D、党与社会关系法规

6、( )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正确答案:(A,B,C,D,E,F)

A、建设工程开发与经营B、土地使用权出让C、政府采购D、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E、矿产资源开发利用F、中介机构服务

7、怎么实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 )正确答案:(A,B,C,D)

A、应切实做好党内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

B、必须坚持以党章和宪法为基础遵循

C、将党章规定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和宪法规定的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贯彻到党内立规实践中

D、保证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在统一

三、判断

1、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政治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正确答案:

(1)

1、否2、是

2、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正确答案:(2)

1、否2、是

3、党章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答案:(2)

1、否2、是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正确答案:(1)

1、否2、是

5、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正确答案:(2)

1、否2、是

6、党内法规是由中国共产党党内专门机关在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创制的。正确答案:(2)

1、否2、是

7、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在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的同时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和有机统一。正确答案:(2)

1、否2、是

第三节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一、单选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正确答案:(C)

A、民主思维和民主方式

B、辩证思维和辩证方式

C、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D、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

2、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特点的阐释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

A、法治思维受规范和程序约束、指引,带有强烈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B、法治思维强调限制、约束权力任意行使

C、法治思维在价值追求上趋于实现公平、正义,保护权利、自由

D、法治思维与道德、情感、舆论的精神并无差异

3、下列关于法治思维、法治方法与法治环境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

A、法治思维的增强会促进法治方法的运用

B、法治方法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法治环境的改善

C、法治环境的改善会影响和促进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

D、外部制度环境对公权力执掌者的法治思维没有影响

4、社会主义法治把公平正义作为一切法治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下列哪一说法正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C)

A、在法律实施中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应依据法理而不是考虑情理

B、在法治实践活动中,仅仅保证程序公正

C、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法治活动应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

D、法律是全社会平等适用的普遍性规范,为维护法制统一,对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应一视同仁,不作任何区别化对待

5、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关于党的领导的理念,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C)

A、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B、我国法治事业,从总体部署到决策的具体实施,都是在党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C、只要抓住立法环节,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上升为法律,就能全面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

D、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不矛盾的

6、关于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C)

A、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

B、依法治国需要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

C、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

D、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

维护稳定

7、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处理每项工作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下列哪一做法违反了上述要求?( )。正确答案:(B)

A、某市环保部门及时发布大型化工项目的环评信息,回应社会舆论质疑

B、某市法院为平息来访被害人家属及群众情绪签订保证书,根据案情承诺加重处罚被告人

C、某市人大常委会就是否在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禁止地铁内进食”举行立法听证

D、某省推动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二、多选

1、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特点的阐释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A,B,C,D)

A、法治思维是程序导向的思维方式

B、法治思维是限权思维

C、法治思维是价值导向的思维方式

D、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是讲究求真务实、审慎判断的思维方式

2、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包括下列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A,B,C,D)

A、宪法至上,依宪治国,切实保证宪法在治国理证的各个环节的落实

B、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

C、公平正义,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D、程序正义,维护正当程序的严肃性,加强对违反程序规定的行为的监督、纠正和责任追究力度

3、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时,培养和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治国理政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分工程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A,B,C)

A、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B、推广正反典型经验,不断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主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治国理政

C、改善法治环境,通过外部制度环境影响和促进公权力执掌者的法治思维

D、要切实维护正当程序的严肃性,坚持“程序正义优先”

4、下列有关公平正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A,B,D)

A、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核心意蕴,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法律总是意味着某种公平

B、公平正义是法的内在要求,反映、保障和维护公平正义是法的核心功能,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C、公平正义反对任何差别对待

D、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

5、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A,B,C,D)

A、应当坚持宪法至上,宪法至上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B、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C、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D、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必须切实保证宪法在治国理证的各个环节得以落实,才能真正建设成法治国家

6、2011年,广东汕尾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村民,因土地问题、基层选举、财务问题等先后两次组织集体性上访,并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下列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A,B,C)

A、承认村民维权的合理利益诉求,用法律来处理公民间的利益纠纷

B、强调由法院独立裁决,不受行政权力的干扰

C、及时公布调查处理工作进展,让主流媒体能够及时地发出权威声音,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事件性质,压缩谣言传播空间

D、运用阶级斗争的模式进行处理,把事件归结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炒作、利用、煽动”以及“境外势力推波助澜”

7、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

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B,C,D)

A、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

B、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C、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D、从本案的法官、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为看,不同的人对于“正义”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三、判断

1、理性的法治思维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情感、舆论的关系,不能用伦理代替法理、用舆论干扰以至冲击法律的执行和适用。正确答案:(2)

1、否2、是

2、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正确答案:(2)

1、否2、是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必须切实保证宪法在治国理证的各个环节得以落实,才能真正建设成法治国家。正确答案:(2)

1、否2、是

4、法律的真谛在于对人权和公民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法治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正确答案:(2)

1、否2、是

5、我国已经完成了立法、行政执法、司法、非诉讼纠纷解决、法律服务及法学教育六个方面的法治指标体系建构工程,形成了全国通行的法治量化标准。正确答案:(1)

1、否2、是

6、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正确答案:(2)

1、否2、是

7、省、市、县三级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开办法制栏目等形式,渲染法治文化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正确答案:(2)

1、否2、是

第四节 基层治理法治化

一、单选

1、下列关于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B)

A、基层治理法治化,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法律来管理基层事务

B、基层治理法治化要求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依照法律管理,并且排斥民间习惯的运用

C、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D、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下列关于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表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

A、基层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B、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C、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D、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只要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即可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正确答案:(C)

A、国家行政机关

篇三:2015年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 (1)

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

第一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论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国家

一、单选

1、在法的各种规范作用中,作为其他作用保障的是(B)。

A、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 C、指引作用 D、评价作用

2、法治的基础和目标是(C)。

A、公平 B、正义 C、民主 D、自由

3、强调法的统治、法律至上的治理是(A)。

A、法治 B、法制 C、人治

4、法律通过规定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作用,是(A)。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不确定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5、在《中国法理学发达史》中认为:“法治主义,为当日救时唯一之主义”的作者是(B)。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宋教仁

二、多选

1、下列关于法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D)。

A、法制是指法律制度 B、法制从法律出现以来就产生了

C、法制的价值取向是中性的 D、法制并不必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目标

2、法治,是一种(ABCD)。

A、国家治理方式 B、社会活动方式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秩序状态

3、法的规范作用包括(ABCDEF)。

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预测作用 E、告示作用 F、评价作用

4、法律至上的含义包括(ABC)。

A、法律高于其他社会规范B、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有特权

C、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

三、判断

1、在法治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或统治者都要服从法律。(2)

1、否2、是

2、没有法制作基础,法治不可能建立和继续存在。(2)

1、否2、是

3、法制可能是能够约束权力的法治之下的法制,也可能是为权力所左右的人治之中的法制。

(2)

1、否2、是

4、在法制中,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1)

1、否2、是

5、在人治中,领导人或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它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2)

1、否2、是

6、人治中,法律的地位是低下的,是被轻视的。(2)

1、否2、是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一、单选

1、吴邦国委员长于(B)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09年

2、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是(C)。

A、德治 B、政策要求 C、法治 D、执政党的领导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D)。

A、指导思想B、基本原则C、工作布局D、总目标

4、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总目标的(A)。

A、道路遵循B、工作布局C、具体内容

5、“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A)。

A、工作布局B、具体内容C、基本原则D、指导思想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

A、以法执政B、依法治国C、以法治国D、依法执政

二、多选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体现为(ABC)。

A、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B、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为(ABCDEF)。

A、依法治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法执政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D、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E、司法体制不断完善

F、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3、我国当前的立法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ABCD)。

A、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

B、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C、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较为突出

D、立法工作中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4、当前我国执法司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ABCD)。

A、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

B、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

C、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

D、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5、面对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ABC),必须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A、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C、更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目标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ABC)。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ABC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C、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

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ABC)

A、是执政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作出的战略选择

B、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B)。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提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ABC)。

A、不仅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创性

B、是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

C、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包括(ABCD)。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B、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道路遵循是(ABC)。

A、在党的领导下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是(AB)。

A、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B、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法治政党、 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三、判断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

1、否2、是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2)

1、否2、是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

1、否2、是

4、《决定》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要向国内外宣示,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2)

1、否2、是

5、政治制度决定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制度基础。(2)

1、否2、是

6、法律是国家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2)

1、否2、是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

1、否2、是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执政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2)

1、否2、是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一、单选

1、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两者在肯定价值追求和调整社会行为方面具有(B)。

A、较小的一致性B、很大的一致性C、较多的冲突

2、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B)。

A、人民民主专政B、党的领导C、宪法法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A、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公有制

4、(B)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公有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5、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必须以(A)为重点。

A、规范和约束公权力B、反特权C、反歧视

6、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A)。

A、是一致的B、有时是一致的C、有时是冲突的

二、多选

1、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ABCD)

A、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C、我国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权威依据

D、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2、坚持党的领导,是(ABC)。

A、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B、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C、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3、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将党的领导落到实处?(ABC)

A、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B、做到“三个统一”

C、做到“四个善于”

4、党领导法治建设要做到“三个统一”,即(ABC)。

A、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B、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C、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坚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5、党领导法治建设要做到“四个善于“,即(ABCD)。

A、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B、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C、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D、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6、推进以德治国,必须(ABC)。

A、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C、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7、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意味着(ABC)。

A、中国走自己的法治道路

B、坚持自己的法治理论

C、建设自己的法治体系

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ABC)

A、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建成与我国国体、政体相适应的法治体系

B、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自觉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C、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实践渊源和文化渊源包括(ABC)。

A、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为基础

B、吸取了中华法律文化的精华

C、借鉴了国外法治建设的有益经验

10、现有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ABCD)。

A、对法治建设规律把握不够

B、体系化水平不高

C、对实践经验总结不够

D、对法治实践和法学教育研究指导不足

11、为什么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ABC)

A、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快速走向现代法治社会,这是一个巨大和艰难的转变

B、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基层,都要厉行法治,国家治理方式将发生整体性变革

C、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将成为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12、坚持平等原则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ABC)。

A、有权必有责

B、用权受监督

C、违法必追究

三、判断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

1、否2、是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

1、否2、是

3、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2)

1、否2、是

4、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2)

1、否2、是

5、党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2)

1、否2、是

6、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2)

1、否2、是

7、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

1、否2、是

8、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法律约束的法外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

1、否2、是

9、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不得有差别和歧视。(2)

1、否2、是

10、法律作为社会行为的底线,是社会公德的固化和外化,作为自律对人的社会行为发挥强制作用。(1)

1、否2、是

11、道德作为比法律更高的行为标准,像看不见的软性法律在人的内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起着他律的作用,使人们以遵纪守法为底线。(1)

1、否2、是

1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不可偏废。(2)

1、否2、是

1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1)

1、否2、是

14、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宪法确认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2)

1、否2、是

15、公检法司等机构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必须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

1、否2、是

16、良好的法治体系、健全的法治国家,是现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目标模式。(2)

1、否2、是

17、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指出了我国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明确方向,既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的共同特征,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重大创新价值和战略意义。(2)

1、否2、是


2017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48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2017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

    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1章)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论第一节法治与法治国家一、单选1、在法的各种规范作用中,作为...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