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2017-05-07 06:24:3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电工学上册习题册习题参考解答

第一部分 电路基本概念、定理与分析方法

(教材第1、2章)

1、在如图1.11所示电路中,试分别计算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A点的电位。

A

?

图1.11

解: 设由20K?电阻流向3.9 K?电阻的电流为I,则

当S断开时:

3

VA?12?I?2?010

12??(12)

(3?3.9?20)?103

??5.84V?12?

3

VA?I?3.9?10

当S闭合时:

12

?3.9?103 3

(3.9?20)?10?1.96V?

2、对如图1.12所示电路,求各点电位Va,Vb,Vc,Vd。

E1

E2

90V

图1.12

解: 设b为参考点,则

Vb?0V

Va?Uab?10?6?60V Vc?Ucb?E1?140V Vd?Udb?E2?90V bUab

3、在如图1.13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ab。

?

_U_

图1.13

解: 设通过10?电阻由上向下的电流为I1,通过5?电阻由上向下的电流为I2,

则由KCL知

I1??1?2??3A,I2?I1?4??3?4?1A,I?5?I2?5?1?4A 所以

Uab??3?10I1?5I2?3I

??3?10?(?3)?5?1?3?4 ??40V

4、在如图1.14所示电路中,已知I1?0.01μA,I2?0.3μA,I5?9.61μA。求其余电流I3,I4和I6。

图1.14

解: 由KCL可得

I3?I1?I2?0.01?0.3?0.31μA I4?I5?I3?9.61?0.31?9.3μA I6?I2?I4?0.3?9.3?9.6μA

5、在图1.15所示电路中,若欲使指示灯上的电压U3和电流I3分别为12V和0.3A,试求电源电压U。

图1.15

解: 综合运用KVL与KCL,可得

U12

U3?20I4?I4?3??0.6V

2020

I2?I3?I4?0.3?0.6?0.9A

10I2?20I4?15I5?I5?

10I2?20I410?0.9?20?0.6

??1.4A

1515

I1?I2?I5?0.9?1.4?2.3A

U?10I1?10I2?U3?10?2.3?10?0.9?12?44V

6、如图1.16所示电路中,已知U1?10V,R1?1?,IS?2A,R2?2?,R3?5?,

R?1?。(1)求电阻R中的电流I;(2)计算理想电压源U1中的电流IU1,理

想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UIS;(3)分析电路的功率平衡。

IR1

R

IR

图1.16

解: (1) 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可将电路化为图1.16-B的形式)

I

R

I

R

图1.16-A 图1.16-B

I1?

I?I10?2U110

A?6A ?A?10A, I?1S?

22R11

(2) 由原图可得

IR1?IS-I?2A-6A?-4A,IR3?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

U110

?A?2A R35

I

U1

?IR3-IR1?2A--(4)A?6A

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UIS?U?R2IS?RI?R2IS?1?6V?2?2V?10V

(3)由计算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都是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

PU1?U1IU1?10?6?60W

PIS?UISIS?10?2?20W 各个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分别是

PR?RI2?1?62?36W

22

PR1?R1IR(-4)?16W 1?1?

PR2?R2IS2?2?22?8W PR3?R3IR32?5?22?20W 可知

(60?20)W=(36+16+8+20)W

即两者平衡

7、电路如图1.17所示,已知U1,I3S,R1,R2,R4,R5和R6。试求各支路电流。

U1

图1.17

解: 该电路有6条支路,5个未知电流数,故需列5个方程。选择回路电压计算与电流方向如下图所示,则有个节点电流方程为

篇二:电工电子学B练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B练习题参考答案

1.2.1. 元件1、元件2为电源元件,元件3、元件4、元件5为负载元件

1.5.4. 选(4)电阻

1.5.6.(1)IN?4A,R?12.5?

(2)UOC?E?52V

(3)IS?104A

1.6.3. U2?6V

1.7.2. 开关闭合时:Va?8V,Vb?0,Vc??4V

开关断开时:Va?9V,Vb?3V,Vc??3V

1.7.3. VA?5V

2.1.1. 开关断开时:R?20?; 开关闭合时:R?20?

2.2.1. I?1A 3

2.3.2. I1?2A,I2?1A,I3?2A

2.4.2. Uab?30V

2.5.1. I2?0.2A

2.5.2. Uab?4.5V

2.5.6. Uab?14V

1A 3

2.6.2. I??0.5A

2.6.6. I?0.5A 2.6.1. I?

3.1.2. UA?220(cos0?jsin0)?220e

..??j0???V ?j120? UB?220cos(?120)?jsin(?120)?220e

UC?220(cos120?jsin120)?220e

3.1.4. u?2sin?tV .??j120???????V ?220/120?V

U?220(cos0?jsin0)?220e

i1?2sin(?t?90?)A

I1?10(cos90?jsin90)?10e

i2?10sin(?t?45?)A .??.??j0??220/0?V j90???

I2?52cos(?45)?jsin(?45)?52e

3.1.5. i?4.2sin(100?t?41.9?)A

3.2.3. f?50HZ时:IR?1A,PR?100W

IL?10A,QL?1000Var .?????j45??52/?45?A

IC?10A,QC??1000Var

f?100H0Z时:IR?1A,PR?100W

IL?0.5A,QL?50Var

IC?200A,QC??20000Var

3.2.4. Z1为电感元件,Z2为电容元件,Z3为电阻元件

3.3.1. (1)R?6?,XL?8?,电感性阻抗

(2)R?25?,X?0,电阻元件

(3)R?8.55?,XC?23.49?,电容性阻抗

3.3.3.UR1?103V,ULR2?190V,UR1?ULR2?U?220V

3.3.7. (1)I?5A

(2)Z2为电阻时电流表读数最大,I?7A

(3)Z2为电容时电流表读数最小,I?1A

3.3.8. 开关闭合时:R?20?,XL?51.25?

开关断开时:R?20?,XL?51.25?,XC?6.65?

3.3.10.I1?11A,I2?11A,I?19A,P?3630W

μF 3.5.1. C?372

并联电容前:P?20KW,S?33.33KVA,Q?26.62KVar 并联电容后:P?20KW,S?22.22KVA,Q?9.67KVar

3.7.1. 星形连接时:IYl?15.7A,PY?10.3KW

三角形连接时:I?l?47A,P??30.9KW

3.7.4. 应采用星形连接,P?23.2KW,Q?17.4KVar,S?29KVA

8.1.1. (a)D导通,Uab??12V

(b)D1导通、D2截止,Uab?0

8.1.2.

8.1.3. (a)U0?14V

(b)U0?10V

(c)U0?4V

(d)U0?5V

8.1.5. (a)饱和 (b)截止 (c)损坏(d)放大

8.1.6. A为集电极,B为发射极,C为基极,PNP锗管

8.2.2. (a)不能放大,直流偏置不合适

(b)不能放大,直流偏置不合适

(c)不能放大,输出端交流短路

(d)不能放大,直流偏置不合适

8.2.3. (1)IB?40μA,IC?1.6mA,UCE?5.6V

(3)Au??92.4,ri?0.866KΩ,r0?4KΩ

8.2.4. RB?240KΩ,RC?3.73KΩ,UCE?8.27V

8.2.6. (1)UCC?10V,IB?40μA,IC?2mA,UCE?5V

(2)RB?250KΩ,RC?2.5KΩ,RL?3.75KΩ,??50

(3)直流负载线不变,交流负载线变平坦

(4)首先出现截止失真,调节RB使RB减小

8.2.7. (b)截止失真,减小RB

(c)饱和失真,增大RB

8.3.1. (1)IB?32.4μA,IC?1.62mA,UCE?5.52V

(2)Au??65.4,ri?0.885KΩ,r0?2KΩ

(3)Au??0.65

(4)IB?16.3μA,IC?1.63mA,UCE?5.48V,Au??73.7

8.4.1. (1)IB?35μA,IC?2.14mA,UCE?7.72V

(3)Au?0.98,ri?47.1KΩ,r0?17.3?

9.1.1. (1)uid?0,uic?4mV

(2)uid?8mV,uic?0

(3)uid?10mV,uic??1mV

(4)uid??2mV,uic?5mV

9.2.1. (a)

(b)

(c)

(d)

9.3.1. u0??R2RR4ui1?(1?2)ui2 R1R1R3?R4

9.3.2. (1)u0?6ui1?1.5ui2

(2)u0?3.45V

9.3.3. u0?2Rf

R1ui

9.3.8. R1?10MΩ,R2?1MΩ,R3?100KΩ

9.3.9. R1?1KΩ,R2?9KΩ,R3?90KΩ

9.3.10.Rx?500KΩ

10.1.1.(1)I0?1.38A

(2)Im?4.32A

(3)U?244.4V

10.1.2.(1)ID?0.15A,UDRM?35.4V

(2)C?300~500μF

(3)U0?35.4V

(4)U0?22.5V

10.1.5.U2?92V,ID?1A,UDRM?130V,选2CZ12C

10.1.6.(1)I0?0

(2)I0?18mA

(3)I0?24mA

11.2.5.(1)(011110101000)余3码〉(B4)16〉(178)10〉(10110000)2

(2)(101101001)2〉(360)10〉(001101011001)8421BCD〉(267)811.4.3.(1)√, (2)×, (3)×, (4)×, (5)√, (6)√,11.5.2.(1)F?BC?BD

(2)F?A?CD?E

(3)F?B?D?AC

11.5.3.(1)F?C?AB

(2)F?A?CD

(3)F?BD?BC?ACD

12.1.2.

7)√ (

篇三:《电工电子学》第6章习题答案

第6章习题答案

6.1.1 选择题

(1)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中间抽头交流接地,则首端与尾端的信号电压相位B。

A.相同 B.相反C.90 。 D.-90 。

(2)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首端或尾端交流接地,则电感其它两个端点的信号电压相位A 。

A.相同 B.相反 C.90 。 D.-90 。

(3)自激振荡是电路在__B___的情况下,产生了有规则的、持续存在的输出波形的现象。

A. 外加输入激励B. 没有输入信号C. 没有反馈信号

(4) 正反馈是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__A____。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5) 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能产生等幅振荡的幅度条件是__A____。 A. B. C.

(6)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是__B____。 A. B. C.

(7) 在RC型正弦波振荡器中,通常是利用___B______来自动的稳定振荡器输出的幅度。

A. 线性特性元件 B. 非线性特性元件C. 电抗特性元件

(8) 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谐振回路由___A______元件组成。 A. 、 B. 、 C. 、、

题图 6.1.1

(9) 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电路的谐振频率____C_____。 A. B.C.

(10) 电路如题图6.1.2所示,设运放是理想器件,

则要求____C_____。 A.

B.

C.

(可调) (可调) (可调) ,为使该电路能产生正弦波,

题图 6.1.2

(11) 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__A______。

A.越容易起振 B. 越不容易起振错误 C.输出越小

6.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1)在反馈电路中,只要安排有LC谐振回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ⅹ )

(2)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越容易起振。(√ )

(3)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输出的谐波成分比电感三点式的大,因此波形较差。(ⅹ )

??

(4)正弦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是|Xi|=|Xf|。(ⅹ )

(5)电路当中只要存在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振荡。( ⅹ)

(6)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只能引入正反馈,不允许出现负反馈。( ⅹ )

(7)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振荡与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物理本质是一样的。(√ )

6.1.3 试指出题图1.1.3中(a)、(b)、(c)、(d)所示正弦波振荡器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解:在 题图1.1.3图(a)中的错误是:(1).静态时基极被L2 短路,三极管截止;(2).L2极性接反,不能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改正:在1、2 点之间加电容;调换L2 的极性。

图(b)中的错误是:(1).静态时,集电极对地短路;(2).电容CE 使反馈信号短路。

改正:在1、2 点间加电容;去掉CE。

图(c)中的错误是:LC 并联谐振时阻抗最大,反馈信号很弱,难以满足自激振荡的幅 值条件。改正:将LC 并联电路改为LC 串联电路。

图(d)中的错误是:静态时L 把集电极和基极短路。改正:在1、2 间加电容或3、4

间加电容均可。

题图

6.1.4

(1)自

的条件是,而幅值条件是 。

[答案: ( n = 0、1、2 …) , 6.1.3 填空题 激振荡的相位

(2)一个完善的正弦波振荡器由、、 、 组成。

[答案: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

(3)振荡器中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选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

(4)LC 并联选频网络的振荡频率是,当发生并联谐振时其 最大,且呈 性。

[答案: ;阻抗最大,呈电阻性]

(5)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结构常有三种,它们是 、 、 。

[答案: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

(6) RC 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是 。

[答案:]

6.1.5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RC 并联谐振电路组成的振荡器如题图6.1.5 图所示,已 知R=160K?,C=0.01μF。试问

:

(1)若R1=3K?,求满足振荡幅值条件的Rf 值; 为了使电路可靠起振, 起振时Rf 应比计 算值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

(2)估算振荡频率f0。

题图

6.1.5

6.1.6 用下列元器件能否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

(1).16K?电阻三只,27K?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一只,集成运放一只, 10K?电位器

一只,0.01μF 电容器两只。

(2).1K?、5.1K?、15K?的电阻各一只, 0.1μF 的电容器两只, 300PF 的电容器一只,变压器一只

6.1.7 题图6.1.7是用集成运放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简化线路。

(1) 试分析电路是如何满足振荡的相位和幅值条件的?

(2) RP1,RP2 为双联电位器,可从0 调到14.4K?,试分析该振荡器频率的调节范围。

(3) R1 大致调到多少方能起振。

题图 6.1.7

6.2.1 题图 6.2.1 是一简易触摸开关电路,当手摸金属片时,发光二极管亮,经过一定时间,发光二极管熄灭。说明其工作原理,并问二极管能亮多长时间?(输出端电路稍加改变,也可接门铃、短时照明灯、厨房排烟风扇等)

题图 6.2.1

【解题过程】这是一个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

当有人触摸金属片时,相当给出一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47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相关文章
  •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上册习题册习题参考解答第一部分电路基本概念、定理与分析方法(教材第1、2章)1、在如图1 11所示电路中,试分别计算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A点的电位。A?图1 11解:...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