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企业论文 正文

企业论文

2017-04-19 07:08:2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企业家论文

基于企业家精神、素质与环境的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特征分析

刘云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学号2010108047)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三十余年来,在中国

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之中,中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探路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首先从企业家精神入手,主要从创

新精神、风险承担精神、执着精神、实干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五方面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其成长;其次,从企业家素质这一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特征,主要从激情与积极,责任与担当,使命感与野心,诚信这四方面进行;最后,分析了环境与企业家成长之间的联系。而于三部分,在分析现状与问题的同时,均有相应对策的提出。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素质环境 中国企业家成长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最为活跃的表现部分之一。而企业家是企业中资源要素的重要配置者和市场力量的重要决策者,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他们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是“人才”资源中的精华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另外,一个社会如果要以较好的姿态而生存,那么就一定要不断的发展下去,而企业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应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企业家的重要性显而可见,由此,企业家亦必不可少。而与企业家成长、发展相关的因素也颇多,有其自身因素,也有环境外部因素。

一、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有的素质,是企业家区别于一般管理者的重要特征。19世纪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曾指出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是判断力,他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需要准确地估量某一产品的重要性及其可能的需求与生产方法。当代经济学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奠基人——马歇尔,将企业家精神看作是一种心理素质,即“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坚强、敏捷并富有进取心”。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即创新精神。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系统的提出“创新”概念,指出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于创新,认为创新五方面在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料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创新活动的主体就是企业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他把这种精神称为一种新型的人的精神品质,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近两百年工业进步的主要原因。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企业家精神理论,指出企业家精神既不是一门科学也非一门艺术,它是一门实践。亦认为真正的企业家能不断进行创新,能发掘资源并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转化为财富,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而企业家精神一词源于经济层面,却也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企业家精神也充满着巨大的风险。

事实上,企业家精神的确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难以给出一个准确、永恒的定义。然而,综合不同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论述,我们

不难发现,其共同的核心观点就是:企业家精神核心之处在于创新精神和风险承担精神。审视我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成长,若要较全面的从企业家精神这一层次来分析,则除了这两大精神要素外,还有必不可少的实干精神,执着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1.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的灵魂,它的存在使企业家能够不断的以最富有激情的状态追求有价值的东西,在追求中发展,在发展中继续不断地创新,从而从各个方面使企业壮大,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更能满足市场复杂多变的需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因为那种模式化的氛围束缚了企业家的成长,从而不具备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于是,在复杂多变中,企业家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真正的企业家也开始成长。

2.风险承担精神。经济学家坎蒂隆认为企业家是风险性商业实体的发起者,他将企业家定义为承担经营风险的人,强调企业家的风险承担功能,在他的观点里,企业家是承担不同于资本所有者面临的风险的个体。马歇尔认为企业家一个重要职能是风险承担者——资本不论其来源于借贷还是自有,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家都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其中必然存在这失败的风险,因而企业家精神充满着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家需要承担。总之风险需要承担,但一定要建立在集思广益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伴随风险,但也不可因此而止步,企业家需要善于发展机遇,了解市场变化,优先实

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勇气去尝试和研发新项目。显然,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尤其是小型企业。例如,或许是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欠缺,一旦遭遇失败或碰到经济危机时,往往都会一退难返甚至不返。但另一方面,迎难而上的优秀企业家也不在少数。

3.实干精神。企业家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掌舵人和倡导者,同时也是组织者和实践者。在创新活动中,有技术难关的攻克之难,也有制度创新的变革之痛,创新之路充满荆棘与艰辛。企业家艰苦奋斗的强烈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带领创新团队提升创新能力的榜样力量。而企业家也必须坚持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实心实干。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家的实干精神是不容置疑的,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应该是他们的代名词。

4.执着精神。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要把企业做好,这大概是所有企业家在创业或守业是笃定不疑的信念。执着地进行技术、产品、制度、经营与竞争策略等的创新;执着地迎着风险或逆流而上,执着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奉献,这是真正的企业家所必须拥有的精神,而中国企业家的执着,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从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探索到而今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家在不断成长。

5.合作精神。竞争求生存,合作求发展。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愿意为企业而尽心尽力。企业家的合作精神除了要体现在能够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员工的协同合作和沟通外,还要体现在能够

促进企业与企业,与政府等的合作,把合作广泛化,使合作的意义发挥到最大。而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一般较为注重内部要素合作力度的加强,对于外部,更多的是竞争,但而今,随着企业家成熟程度与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显然已有所改观,企业家已经慢慢将合作广义化,很多时候把对手即看作竞争对象,又当作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6.社会责任感。企业的本质是追逐利润,企业家最为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惟利是图”绝不是现代企业的特点,也不能成为企业家精神的组成部分。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企业家必须兼顾个人、企业、社会三者的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赋予企业深层的使命,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回报,同时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好评,从而获得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是有待发展的,近年来,各种社会慈善活动层出不穷,对减轻社会压力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如希望工程的发展,但是,亦存在不好的一面,如三鹿奶粉事件。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应该要时刻警醒,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发展企业,贡献社会。

二.企业家素质。

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以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对于成功企业家的类型,我们不可以模式化的理解或定义,可以多样化。但是只要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们所具备的素质一般都会包括执着,冒险,合

篇二:企业资源规划论文

企业实施ERP促进实现现代化发展

课程:企业资源规划

专业:11级市场营销

学号:M01114204

姓名:尹爱春

企业实施ERP促进实现现代化发展

摘要企业资源规划作为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越来越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企业资源规划是信息化时代企业全部战略的关键部分,ERP的宗旨主要是将企业的各方面资源(人力、资金、信息、物料、设备、时间、技术等)充分调配、平衡和优化,为企业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建立高效率销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先进与落后以及企业运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当今时代,部分公司企业通过全面上线ERP系统,使流程得以优化;信息得以共享;物流过程得以监控。在管理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均取得了客观的成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以独立。

关键词企业资源规划;企业现代化管理;企业效益

一、ERP简介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是MRP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ERP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以MRPII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超越了传统的MRPII。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除了MRPII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一身,核心目标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满足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企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 ERP理论的全方位认识

ERP理论作为经济发展大环境下企业管理变革的产物,它的基本点是把企业看成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在MRP业务管理的基础上,拓展到与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供应链的外部集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尽管学术界对ERP的定义有多种,但不管如何描述始终都没有脱离三个方面:企业(enterprise)——资源(resource)——计划(planning)。ERP可以认为是整合企业价值链中主要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为经营者提供最及时、正确、有用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应用。然而ERP的提出也是基于众多的理论基础,在逐步的摸索改良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ERP管理系统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ERP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模块,如商业智能,企业规章与法规以及高级生产计划等。ERP软件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企业的各个部门,集成企业内的各种信息和不同的管理流程。

在应用ERP管理系统以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都会影响ERP系统的上线成功率。因而可以说,应用效果是一个ERP项目全生命周期从开始到结束各方共同努力的积分,更是分步实施的若干期工程效果的总和。从各个方面全面的理解ERP是ERP实施成功的基础也是重要一步,只有清楚认识到ERP的概念,才能在企业管理中灵活运用ERP的系统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

三、 实施ERP给企业带来的管理效益

(1)规范并加大物流管理力度,理顺公司物流管理流程,使得物流库存成本处于最佳成本底线。通过有效的日常监管,以达到节约资金,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杜绝了物流方面违章、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效果。

(2)通过ERP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相互核对、补充、不断寻求物流与资金流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了产品周转频次,加速了流动资金的周转,并通过ERP系统的信用控制模块,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与考核,加速了资金周转,杜绝“坏账”。

(3)随着ERP项目的开展,尤其是ERP流程的不断完善,客服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随意性,促使员工逐级改变以往处理事情的逻辑思维,明白自己的作业不仅把现有的操作流程要引入系统,更重要的可以发现原有工作的不合理处,把

ERP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融入到流程企业实行ERP的可行性

四、 实施ERP对企业现代化的具体意义

实施ERP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具体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广大企业应用ERP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快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而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号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模式。

(2)企业应用ERP一定要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3)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充分表明,ERP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与

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属生产力范畴,旨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因此,大力推广应该ERP,并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乃是世界各国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受任何国界、国情、厂情的影响和限制。

(4)推广应用ERP就是有效的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谁能审时度势,及时掌握和应用这一方法和途径,谁就能通过管理创新迅速改变自己管理落后的面貌,缩小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在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上的差距,谁就能在21世纪全球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五、 总结

相关的行业资料表明,在我国的沪深股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约有40% 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实施ERP系统,而其中有80%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实施ERP系统。因而可以说我国的ERP应用仍处于扩展阶段,并且有外资参与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P系统,其次为国有控股企业,国内民营企业实施ERP系统的较少。而在实施企业中,制造业占了绝对多数,非制造业仅占1/4左右。这也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ERP应用的广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有半数以上的企业选择实施国外ERP软件产品,大约有l/3购买的是本国软件产品,极少数的企业自行开发。这表明我国ERP软件开发的潜力巨大,需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较为谨慎,采取的是分模块、分阶段实施的战略,全部模块一起实施的企业不到1/510,这些现象表明,我国企业在ERP系统集成的认识上仍然不够全面深入,在对ERP管理系统应用的深度问题上仍然有很多疑点和盲点。

总体来讲,ERP系统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应用中的效用发挥还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ERP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是良好的,因为它既顺应了管理变革的趋势又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进。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已经从了解到认识到细致研究ERP管理系统,并也有很多的成功案例。所以,只要企业把握好ERP概念的正确含义,树立全方位的系统集成理念,注重培养ERP的专项人才,那么ERP管理理论的运用将会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企业,使企业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

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体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思路,随着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三大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企业资源的综合运营能力,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和决定因素,而ERP正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传播途径和载体。所以我国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大力倡导实施ERP系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2]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马风才译.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7

[3] 饶艳超,我国ERP系统实施应用问题研究——来自国内已实施企业 的经验数据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 蔡青云,企业资源计划项目实施[M].北京:音像出版社出版,2006.

[5] 何宁,企业资源计划(理论·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 王文凯. 企业系信息化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

篇三:企业文化毕业论文

常发集团的文化建设

滕仕国

汽修1221 2012051528

【摘要】

私营企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私企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是企业的灵魂和经营法宝。如果说我国私企早期创业靠的是勤劳、勇气和机遇,那么后期的发展壮大则必须依靠企业的群体斗志和凝聚力,也就得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尽管我国私企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其发展的新难题。基于此本文就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提出了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文章深入分析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私营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目录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 1

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作用 ..................................................................................................................................... 1

(一)引导作用 ..................................................................................................................................................... 1

(二) 约束和规范作用 ....................................................................................................................................... 1

(三)凝聚力作用 ................................................................................................................................................. 1

(四)树立企业形象 ............................................................................................................................................. 1

(五)辅助企业经济发展 ..................................................................................................................................... 1

三、建设企业文化对私营企业的重要性 ..................................................................................................................... 2

四、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 3

(一)重形式、轻内涵 ......................................................................................................................................... 3

(二)家族文化牢固 ............................................................................................................................................. 3

(三)企业家和员工素质低下 ............................................................................................................................. 3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 4

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4

(一)要杜绝企业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 4

(二)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 4

(三)实现产品的本地化 ..................................................................................................................................... 4

(四)准确定位,建立特色文化 ......................................................................................................................... 4

(五)营造人才兼容环境 ..................................................................................................................................... 4

(六)提高绩效与培养人才 ................................................................................................................................. 5

(七)注意在延续中整合和发展 ......................................................................................................................... 5

(八)注重培育创新精神 ..................................................................................................................................... 5

六、结束语 ..................................................................................................................................................................... 5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企业之魂,引导企业前进的方向,企业文化无影无形,却已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浸润着企业的每一个细胞,让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某种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准则等。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自身的管理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灵魂”,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企业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取得成功的法宝。

企业文化是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员工的思想,用以调节员工行为,是一种非直接的、又是更深层次的企业管理,其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尤其是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作用就更加明显。

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作用

(一)引导作用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的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

(二) 约束和规范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而形成这样的软约束力需要企业每个成员的努力和建设。

(三)凝聚力作用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企业发展会突飞猛进的。

(四)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很有帮助,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辅助企业经济发展

企业文化和企业经济实力是构成企业品牌形象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品牌是展示一个企业的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企业如果形成了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

和管理理念,即企业品牌,就能产生强大的团体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然后推动企业经济实力持续发展。企业文化(软实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硬实力)具有紧密关联性,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华为”等,都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好品牌的价值在于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积累的价值所在。因此,要建设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随时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经营误区及错误的经营理念,帮助企业尽快转变思路,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手段,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然而从整体上说,我国企业家中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还比较少,有能力建设好企业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较成功的企业当中,在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也就肩负着企业文化在相对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构建与继续改善的重任。

三、建设企业文化对私营企业的重要性

1.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就短期影响来说,它能够有效地鼓舞员工士气,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2.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3.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意味着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获胜。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若想长久地站稳脚跟,并在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就必须培育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企业文化。

四、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走进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甚至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重形式、轻内涵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但是有资料显示通过对年产值几百万到近两亿的多家私营企业文化调查中发现,许多私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于做表面的文章,而忽略企业文化内涵。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表面和虚无的东西,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听话,让外部人看到企业在感觉上更有很正规正派的感觉。显然,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是重口号、重标志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而就深层次上来说,企业并没有从理念上建立起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更不用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企业只有这些表层的形式而缺乏内在的价值和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并且也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家族文化牢固

目前,私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看,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仍处在一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管理观念陈旧。这种状态下的企业职工队伍很难维持稳定,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漠,工作、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显而易见。

(三)企业家和员工素质低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仅取决于社会既有的文化现状和发达程度,而且取决于该企业所有的员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曾就中国31个地区200多家私营企业进行专项调查,结果


企业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24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企业论文
相关文章
  • 家族企业论文

    家族企业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不断壮大。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带动技术进步、减少失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发...

  • 企业论文

    企业家论文基于企业家精神、素质与环境的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特征分析刘云(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号2010108047)【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三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