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正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2017-02-27 05:46:2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认识本课“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正确描写“等、壶、悠、甩、楼”。正确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如果你走进了西双版纳,你会怎么来讲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西双版纳优美图片资料,使用“学乐师生”APP与大家一起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2.媒体出示图片: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

师(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在祖国的西南边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生活着14个少数民族,那里彩云飘荡,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优美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这里是西双版纳。

3.师:看了图片,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很美丽。。。有很多动物,植物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描写西双版纳的课文。

媒体出示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

齐读课题,

师:这个是什么字?

生:纳

师:谁来写一写?

生:笔画等

师:一起读读他的好朋友,卡片背后词组。

学习生字:纳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请我们朗读最好的夏诗云同学读读要求。

媒体出示学习任务单一:

(1)听录音、自学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媒体出示填空:

西双版纳在我国的 ,在这里生活着,这里不仅是,还是 。走进村子,你会看到,还会看到 。

交流填空。

分小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师:谁来填第一个空。

师:下面分组再读一遍课文,大家仔细听,请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学习任务单二:

ppt出示:哪几节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 哪一节写了它是动物的王国?哪一节又写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况呢?

读好之后,就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三、研读课文,感受内容。

师:课文读好了,请举手告诉我那几小节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

生:2-3

师:哪几小节是动物的王国?4

师:哪一节写了各族人民生活的情况?5

师:好的,我们先来看看这里问什么被称为植物王国?

(一)学习“植物王国”。

师:男生读课文2、3节,女生想想西双版纳为什么会被称为“植物王国”?

师:请用句子里的话回答,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王国?请一个女生回答。

生:植物多,无边无际,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

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媒体出示句子:

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师:嗯,找的真棒,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那我们的植物王国都有些什么植物呢,把它圈出来,开小火车回答。

生:望天树、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扁担藤,海芋

师:找的真棒,让我们一起看看图片,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ppt出示:句子中提到的各种植物:望天树、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学生谈感受。(都是一些没有听到过的,平时看不到的植物,很新奇。)

1)看图理解:“耸立云霄”。

师:嗯,这里是耸立云霄的望天树,这个霄字是什么部首啊?雨字头

师:第二幅图是见血封喉的箭毒木。

师:这里是古茶树、跳舞草和吃蚊虫得花。

师:过渡:刚才同学还说到了还有两种植物,是课文给我们具体描写的两种奇特的植物。我们一起看看他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一个是天然水壶扁担藤。这个字念什么?(出示壶生字,重点:上面是士不是土) 媒体出示句子和图片:

走在林间,如果你觉得口渴,这里有“天然水壶”。砍下一根叫“扁担藤”的植物,藤的断口处,清甜可口的水就像泉水一样喷流出来。

师:还有一个是天然雨伞海芋叶,请你当当海芋叶,说说看,你是海芋叶,你能怎么样? 媒体出示句子和图片:

下雨了也不用愁,这里有“天然雨伞”。砍下一张海芋叶,宽大的叶子足够你遮雨。 师: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奇怪的植物没有介绍,所以这里用了省略号。 让我们在一起读读这些植物,把它们记住。一起读2、3小节

引读第2、3节。

(二)学习“动物王国”

师: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大家都知道了,可是他为什么还是动物的王国呢? 生:动物多

师:第三第四小组读一读第4小节,第一第二小组圈出动物的名称。

媒体出示填空: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王国,这里有( ),有( ) ,有

( ), 有( ),有( ) ??

师:我们的森林王国都有什么动物,请第二组同学开火车,一人说一个。

师:恩,同学们填的都很对,可是我们的课文中对这些动物都加了形容词,让我们说说看把下面的填空也试着填一填,又怎么样的什么?老师来举个例子,有在山间道旁与游人嬉戏的长臂猿、黑灵猫,谁也来试一试?

师:恩,对有悠然自得的象群,大家来看这个字悠。注意它是上下结构的,比例要适中。 学习生字:悠

师:那么悠然自得是什么样的画面呢?谁来试着说一说?

师:悠然自得就是指很舒适很悠闲的样子。你能从描写象群的这句话中找到一个描写大象很悠闲的动作么?

师:对是甩,那么老师现在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用,这个字是不是甩啊?

师:恩,这个字不是甩,我们要用力把里面的一竖给甩出去,把它变成竖弯钩,在字的基础上变换甩字。那么他是几声的?(三声)好的,接下去继续看看还有怎么样的绿孔雀呢?

师:恩,我们的大家也可以把这种描写的方法用到你们以后的写作中,让他变得更加生动。

师:我们集体读一遍第四小节。

师小结:西双版纳既有丰厚的植物资源,又有丰富的动物资源,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过渡:看过了植物,看过了动物,我们终于走进了西双版纳的村子,你会看见什么? 师:能看见别有情趣的建筑:竹楼、竹凉亭、尖顶佛塔??,还有很多,所以这里用了什么标点?(省略号)

师:这么多别具风情的竹楼,竹凉亭、尖顶佛塔都是这里的人民建造的,他们与动物和平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所以在村子里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才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四、复习巩固、总结课文。

师:让我们一起在次走进西双版纳,齐读课文。

1、朗读全文。

2、复习生字新词。

媒体出示词语:发愁 扁担 水壶 宽大 羽毛 喷流 悠然自得西双版纳 耸立云霄 别有情趣 五彩缤纷

3、说话练习

师:如果你是小导游,你会如何介绍我们的西双版纳?挑选植物、动物、或者村落中的一样来说。

五、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水壶、扁担、发愁、悠然自得、五彩缤纷”。

2、教材全练

六、板书: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植物王国 (奇特 多)

动物王国 (珍贵 多)

别具风情的竹楼,竹凉亭、尖顶佛塔

篇二:美丽的西双版纳优秀实用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积累巩固字词、字音。

2、了解西双版纳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3、把握通过对照手法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章中的自然美、人文美。

2、把握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材分析:

西双版纳是傣族人聚居区之一,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两种优势的融合,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本文作者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启发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丽”一词就和西双版纳连在了一起。西双版纳的人总是骑着大象在乡间行走,那里的傣族人不分白天黑夜地跳舞,那里白天是节日,夜晚是欢乐的海洋。下面就让我们在葫芦丝深情委婉的旋律中欣赏西双版纳的风光。

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

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去赞颂,今天我们就随少数民族作家李舵一起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去领略西双版纳的美丽,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在此过程中完成两个任务。

①、勾画出老师可能会听写的词语并重点记忆。

②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浏览课文之后的感受。

2、浏览课文,神游版纳后,以“西双版纳美在??”说说西双版纳的美。教师示范:西双版纳美在它的暖风也是醉人的。

三、再读课文,品味美

1、本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了西双版纳的五个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画面,高声朗读

2、自主思考:文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和傣族奇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方面源于这个美丽的地方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精妙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呈现出其美貌。

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画面进行美的发现,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做简要分析

【A、剪影,写作手法,剪取一个大事件或大事物中的一个小片段来加以描写,这种描写的作用就是“以小见大”,其在哲学上的根据就是“通过部分获知全体”。

B、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

①"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

②"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

③"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的风情画的对照;

④最后一段中"生"与"死"的对照。

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

C、比喻的表达效果,课后题】

①教师巡回指导。

②合作交流,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体会西双版纳的美。人文景观注意引导学生试图从文中提供的傣族的居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中去考察。

四、全文表达了对西双版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小结: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望天树”景区,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傣族人都住在竹楼里。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虽野象难得一见,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五月份,是傣族人收获谷子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精心创作的男女打谷子的风情画,傣族人笃信佛教,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西双版纳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当优美的音乐再起时,你最想对神秘而又神奇的西双版纳说的是??课下,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尽情地歌颂西双版纳,写下对西双版纳的向往吧。

【文章欣赏】:

躲不开美丽而忘情的泼水节

到过西双版纳的人,无论如何都躲不开“泼水节”三个湿漉漉的字眼。还在小的时候,就去过西双版纳,但却未领略到“泼水节”的欢乐。我记得,在昆明民俗村的傣寨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傣家的这一狂欢节。那天的狂欢,浓浓地深入了我的记忆,沁润了我的心扉,我甚至在今天还感觉到了被欢乐的水从脖颈后面倾倒时的滋味。

那天,在傣寨里,吉祥和幸福的水先是一点点的掸向我,随着笑声的增多,水量也变得充沛,由掸变扬,继而由扬变泼,由泼变倒,变倾,变浇,最后没个人都成为水做的人,每根头发上都挂着水滴,每个毛孔里都滲出幸福,眼前晃动着的姑娘是湿漉漉的,小伙是水淋淋的,孩子们更如一汪清水,把清亮的水和笑声喷溅出来。

泼水节,真是傣家的狂欢节。我似乎比傣寨的人更投入,因而也更狂热,欢乐。这里的泼水节分明属于我,我忘记了入场仪式的庄严,挤在景颇舞队里旖旎的模仿,我击打那象脚鼓,感到古朴乐器发出的音响是奇妙之极,我忘情的舞蹈,怕被欢乐哽住了喉咙。我泼被人,又被别人泼,彼此泼得一蹋糊涂,直到喊哑了嗓子,笑出了眼泪仍不能自己??

人生难得几回大笑,人生更难得几遭忘情的投入。既然如此,就让清凉纯净和真诚的水来一洗铅华,洗去一切的无奈和造作,返朴归真好了。这大概就是泼水节的真谛之所在了,这是一种情感的渲泄,这时候的你甚至会感到天地间只剩下一道水帘,你几乎永远都穿不过去,也无从躲避。

满寨了里溅起水花,美丽的姑娘几乎寸步难行,她为自己的美丽付出的代价是淋漓尽致的祝福,,迎面的每一群小伙子都可能泼得你哭笑不得,那潇洒的小伙子虽能躲避过于猛烈的倾倒,然而当他沉静下来准备歇息一下抽支烟时,很可能一桶水会从天而降,随后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在这“落汤鸡”的氛围里,你会感到满不在乎,于是剩下的只有快乐和喧闹。那贴在身上的衣衫,有时也恨不得一把扯了去呢!

痴长二十多年,何时有这种疯狂?凭这一点,就该感谢傣家朋友送给我们的美丽而忘情的泼水节!

篇三: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案6@苏教版

美丽的西双版纳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中吴如洋

第一教时

课型:新授

目的要求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过程与方法:学习、阅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2、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这就是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今天就让我们同李舵一起同游美丽的西双版纳。(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相互交流: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本文作者选择了其中哪几个鲜明的片断来展现“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你是如何看出来的?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集体讨论明确:

1、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作者选择了“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等五个最鲜明的片断。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印象鲜明。每个小标题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即五个角度,突出总标题中的“美丽”二字。

三、跳读课文,同游同赏

(一)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下列问题:

1、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从文中划出关键词句作答。

2、作者游赏了这么美丽的景致,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二)同游同赏,发现“美丽”:

1、高高望天树: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2、竹楼映蓝天 :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第1段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3、悠悠野象谷:第1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段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3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

表演动作。

4、妩媚傣寨水:这一部分着重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第1段写打谷子,第2段写泼水节,第3段写水中嬉戏。

5、笑对生与死:这一部分主要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第1段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段写民族风情——修行与还俗。第3段写“关门节”和“开门节”,这也是一种崇信佛教的民族风情。第4段写 “生与死”,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三)身历其境, 感受“美丽”

教学碟片:“西双版纳密林中”、“西双版纳傣家风情”

(四)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

五、布置作业

1、整理生字词。

2、查找西双版纳的有关资料。

3、在文中用浪线画出饱含作者感情的词句,并加以朗读。

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开关引子,总领全文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笑对生与死

第二教时

课型:新授

目的要求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对照手法的运用。体会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学习、阅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学习对照手法的运用。 难点:学习本文对照手法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

1、本文选取了西双版纳哪五个最鲜明的片断来描写的?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2、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更多地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二、品味语言

(一)交流感悟

同学交流所画出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中感情。

(二)合作探究

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

2、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

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

三、学习对照手法

自主合作: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2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相关文章
  •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认识本课“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正确描写“等、壶、悠、甩、楼”。正确理解悠然自得...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