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兵车行》教案 正文

《兵车行》教案

2017-02-26 05:52:5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兵车行》优秀教案

《兵车行》优秀教案

兵车行》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目的:领略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对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

一、导入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1.【题解】《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2.【整体感知 品味语言】

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赏析——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赏析:“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

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③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赏析: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④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赏析: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然而压是压不住的,这不满、这怒火终究是要爆发的,役者忿忿地告诉长者: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愤恨的语言,句句与前面相呼应。去年守边者未归,今年又来征兵,这与桥头的场面呼应;人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顾;而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反抗。不信吗?上面说道“边庭流血成海水”,这里展现出边塞阴冷、可怕的图景:“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好男儿白白地死在边塞,秋风长鸣,只有衰草与之作伴。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役者的控诉低沉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全篇来看,诗人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歌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

3.【亮点探究】

①《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②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

了呢?

提示: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兵车行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再亲身感受一下诗人那跳动的思想,那滚烫的情感吧!

二.常识简介

1.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2.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3.作者生平

⑴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⑵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⑶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⑷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⑴送别场面 ⑵征夫控诉

四.研习文本

㈠再读诗歌,重点突破

1.片段一:送别场面

提问: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来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所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2.片段二:征人控诉

⑴“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 (即唐玄宗)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⑵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戍边——无休止 家园——尽荒芜

索租——何太急 青海——群鬼哭

㈡三读诗歌,鉴赏名句

本诗中有许多含蓄蕴藉、具有朴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诗句,你最喜欢其中哪些诗句,为什么?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篇二:《兵车行》优秀教案

《兵车行》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目的:领略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难点是对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

一、导入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 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1.【题解】 《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 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 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 ,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 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 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2.【整体感知 品味语言】

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千云霄。” 赏析——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 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 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 、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 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 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 (卷二百一十六) 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 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 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 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 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赏析:“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 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 边意未已!”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 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

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 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 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 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 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

战著称,驱使他们上 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 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 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 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③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赏析: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 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 五”“四十”, 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 具体陈述“点行频”, 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 又如“君 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 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 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④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赏析: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 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然而压是压不住的,这不满、这怒火终究是要爆发的,役者忿忿地告诉长 者: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 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愤恨的语言,句句与前面相呼应。去年守边者未归,今年又来征兵,这与桥头的场面呼应;人 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顾;而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 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 反抗。不信吗?上面说道“边庭流血成海水”,这里展现出边塞阴冷、可怕的图景:“青海头,古 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好男儿白白地死在边塞,秋风长鸣,只有 衰草与之作伴。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役者的控诉低沉 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全篇来看,诗人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 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歌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

3.【亮点探究】

①《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 《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 事诗,无论是第 1 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 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 1 段的描 写为第 2 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 2 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 第 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 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 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 复,极具感染力。

②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提示: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 是战祸未已, 征兵不断, “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 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 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 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 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 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篇三:《兵车行》公开课教案

兵车行

课时:2课时 课型:探究鉴赏课 编者:李林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理解《兵车行》的主旨及其表现手法。

3、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

升华思想情感)

4、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

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 自主性学习

温故部分: 回顾补充所学杜甫诗句

(1) ,恨别鸟惊心。(《春望》)

(2)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4)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知新部分:

阅读杜甫生平材料,勾画如下信息:①三吏三别②本文写作

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

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是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肃宗时,官左

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代表性作品有“三吏

三别”分别为《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无家别》

《新婚别》《垂老别》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

奉为「诗圣」。

关于《兵车行》:《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

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

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

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另见第8页课下注释5

预习部分:初读课文,完成

1、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耶娘妻子( )干云霄( )生荆杞

()声啾啾( ) 生男恶( )陇亩

(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行人弓箭各在腰 ( )役夫敢申恨

() 武皇开边意未已 () 纵有健妇把锄

( )

耶娘妻子走相送 ()信知生男恶

( )

3、《兵车行》描述了什么内容?

4、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请写出三句加以品析。

5、我的疑难第三部分:重难点解析 以问题形式介入

1、从第一段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离别,它与普通的离别有什么不

同?

2、朗读第二段,体会文中“十五、四十、二百州、千村万落”这

一系列的数字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3、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而今却是“健妇把锄犁”,这一

反常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一反常现象又暗示着什么?

第四部分:知识框架梳理(板书设计

第五部分:习题设计

1、 基础巩固性习题见“预习部分”

2、 能力提升性习题: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

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

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

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 二者作一点比

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

是生动的改写,而不是白话文的翻译

教后反思:

《兵车行》是选修本《唐诗宋词》的篇目,对于选

修课,在讲授理念中我们将其定位为“留给每个学生个

体更多的空间,着眼于培养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不

求甚解的态度,比较多比较快的扩大阅读面。”在具体的

讲授中,“应该简化程序,切不可漠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程的区别,用必修的标准来套选修,使选修课必修化,

也不可选而不修,将选修课程弱化或虚化,要把握住选

修课程教学的度。”因此在具体的授课中,我将其定位为

鉴赏课型,以“课前自我初读感知”“课上师生共同品析”

“课下进行片段鉴赏写作”三部分组成教学工作的主体。

本节公开课是在继利用“晨读初读”后的师生鉴赏。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利用学案以四个问题的形

式展开对《兵车行》主旨的探究,对杜甫其人其作的深

入解读。同时,为了突出诗歌鉴赏对名句的咀嚼涵咏,

在三个自然节中,分别选出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

直上干云霄”“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新

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鉴赏。从学生的反馈表现来看,这种处理形式比较好。

有人说:只有诵读才是歌教学的正确途径。但是我们应避免为读而读,没有目的,没有要求,把读作为一种单纯体现理念、渲染教学气氛的手段。一定要强化诵读的目的性和注意诵读层递性,以帮助学生在读中熟悉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整堂课我注意诵读层递性和注重强化诵读的目的性。针对不同要求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课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有感情地读、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也有一些我不太满意的地方,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与品位语言为纲,但安排学生分析的时间过多,读的时间太少。还有课堂与学生的交流方面,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生动的描述,可以借助名家阅读进行更为深刻的体味。让学生的活动更充分一些,更充满个性化。但由于新组建班级,对学生的学情还不是很熟悉,分组讨论,有感情的诵读等等活动未得到充分的进行,今后当逐渐培养,坚持形成习惯。

总之,本节课还有很多不如意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兵车行》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9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兵车行》教案
相关文章
  •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优秀教案《兵车行》优秀教案兵车行》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目的:领略艺...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