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课件设计 > 地球和地球仪_地球和地球仪ppt_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正文

地球和地球仪_地球和地球仪ppt_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2016-12-13 06:31:0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

?

观看本组其他学员的课堂实录,围绕“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等方面,重点观察本课在核心知识的教与学方面是否得当,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

?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一) 本节的课标要求及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综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本部分设计的重点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更是偏重于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考虑到学生在 1—6 年级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 7—9 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此外,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所以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而地球仪正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所以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7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一开始就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引发学习兴趣。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的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具体标准:

1.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3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二)《地球和地球仪》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和地球仪》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②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③纬线和经线④利用经纬网定位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主要是

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初步 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还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应用。《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教材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能否较好地完成这一节的教与学,关系到这一章的教学效果甚至整个地理教学的效果, 为学生今后学习地理乃至高中地理奠定了基础。

(三)本节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了 4 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关于地球的大小,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纬线和经线: 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所以教材一开始首先给了一幅“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图。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组成和用来确定位置的经线、纬线和经纬网。并给了一组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关于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教材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学生活动时要围绕观察地球仪展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材通过 2001年 3月 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台风“桑美”两个报道,引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教师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等,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同时安排课本第 8页的活动内容。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经线,认识赤道、本初子午线。

③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④运用经纬网来确定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

⑤通过阅读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⑥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列表,理解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③通过生活经验和资料阅读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使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生活经验和资料阅读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②通过地球是个球体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肤浅、主观、感性的认识逐步发展到深入、客观、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

③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养成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观察地球仪。

①让学生了 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运用 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通过比较,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知识,初步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③能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能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⑤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2、 难点

①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和 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

③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教法阐述

(一) 教法的选择依据

1 、遵循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缺乏的是对探究结果的概括和表达。所以要想使学生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来完成。

2 、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活动为主线”“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尽可能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体验式学习

2 、教学手段 :地球仪、多媒体

三、学法指导

(一)学法的理论思考

1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体系与策略体系。它在改善课堂内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变教师的单向传递为学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能力,也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传授的目标。

2 、初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比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他们已能较长时间地集中干他们要完成的工作和感兴趣的事物。同时,初中学生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他们不喜欢依附于教师、家长的周围,而是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活动。他们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且好胜心强。因此,初中生的课堂教学,应是针对初中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设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教师、书本,调动起学生探究、获取的心理。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成绩,也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

1 、观察。通过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2 、实践。通过制作地球仪,量算经纬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拥有小组目标(完成老师布置的观察内容)和个人责任(完成组长分配给个人的任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小组间同学的合作,建立空间概念,完成平面到球体之间的转化,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展示小组的作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

四、课堂程序安排

(一)教学主线:出示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程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建立一个坐标系 —— 经纬网 →综合练习。

(二)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本节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二课时 纬线和纬度

第三课时 经线和经度

第四课时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五课时 习题课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导入】(时间 2 分钟): 同学们 , 在晴朗的白天 , 我们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 在十五的夜晚 , 我们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教学过程】(时间 35 分钟):展示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 , 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学生自行阅读课本 P2 页图 1.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 P3 页阅读材料。

学生回答: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四个过程。

教师追问:你知道麦哲伦吗?你了解麦哲伦航行吗?(教师补充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天坛公园;古希腊几何学家毕达哥拉斯等)在这里较好的学生可以

篇二: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说明

课题:地球和地球仪

德城中学 何贤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

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确定任意点的位置,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a.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b. 运用经纬网,判读地球仪上任意点的经纬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人事实无穷尽,以及学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二、内容分析

‘‘地球和地球仪’’是本章第一节,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课,本节主要介绍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全长知识基础。

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部分,给出离地球是球踢得结论,这一点很多学生已经了解。地球的大小也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要能用几个数据描数即可。重在引导学生回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体会前人科学探索的艰难和顽强。

‘‘纬线和经线’’部分的讲述从地球仪引入,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 由于着部分内容知识点多,教师的引导设问非常重要。可以运用比较发来学习者部分内容。经纬网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的很密切,而学习地理知识更主要的是为了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纬线与经线、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难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三、过程指导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入: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重在了解过程,教师可采用讲授法,对所给出的图片逐一进行讲解。图片给出了当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但是不同时期都有反对意见,也有无法解释的现象。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提出自己观点的科学精神。

地球仪

教具:地球仪。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观察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学生人手一个地球仪,或每小组一个地球仪,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观察。切勿忽略这个过程,不要以教师的观察或个别学生的观察代替全体学生的观察,在观察时按照观察活动要求进行。

“实践”活动一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可以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要求做,也可以按照自己想的方法做,但一定要自己完成。

纬线和经线

教具:地球仪。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观察法、列表比较法。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对经线和纬线的教学,最好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地轴、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分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所有经线长度是否是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将上述内容投影归纳,列成表。

重点要强调:纬线是圆,经线是半圆。经线圈由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即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

关于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投影列成表。

经纬网的学习主要强调应用,可举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北京的位置。(40°N,116°E)

篇三:地球和地球仪课件说明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本课件共分五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着重解决课文中对应的一个专题,具体介绍如下:

环节一、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及最终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幻灯片1~9)。 幻灯片1:标题

幻灯片2~8: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

幻灯片9~10: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终于认识到地球的真实面貌,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

了充分的了解。

环节二、地球仪的产生和基本组成部分(幻灯片11~15)。

幻灯片11~13:人们为了方便地研究地球,仿制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作

用。

幻灯片13~15:地球仪是如何表示地球上的地物的?了解地球仪上的颜色、符号及文字表示

的内容;地球仪上有哪些“装备”?认识地球仪的点和线。

环节三、详细介绍有关地球仪上的主要“装备”——经纬线的有关知识(幻灯片16~34)。 幻灯片16:通过动态的演示,介绍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含义、划分等知识。

幻灯片17~22:具体介绍纬线的划分、特殊的纬线——赤道及如何利用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

半球,其中幻灯片17和幻灯片20是通过视频资料介绍的,可以通过点击幻

灯片上的视频图片框播放。

幻灯片23~25:介绍纬度是如何确定的?高、中、低纬度的范围确定。

幻灯片26~28:介绍经线是如何划分的?经度是如何确定的?其中幻灯片27为视频资料,

可以通过点击幻灯片上的视频图片框播放

幻灯片29~32:介绍如何利用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度和

东经160度所在的经线圈为准,而不是以0度经线和180度所在的经线圈为

准的,其中幻灯片27、31是通过视频资料介绍的,可以通过点击幻灯片上

的视频图片框播放

幻灯片33~34:课堂练习: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环节四、经纬网的含义及如何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上定位?如何利用经纬网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等(幻灯片35~39)

幻灯片35:介绍经纬网的含义及其作用

幻灯片36:通过视频资料介绍经纬网的含义及其作用,可以通过点击幻灯片上的视频图片

框播放

幻灯片37~39:是练习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环节五、本节主要知识小节(标题)(幻灯片40)

注:课件运行时,点击视频图片框可以播放视频,如果想停止播放,可再次点击视频图片

框,点击空白处进入下一张幻灯片。


地球和地球仪_地球和地球仪ppt_地球和地球仪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1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地球和地球仪_地球和地球仪pp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观看本组其他学员的课堂实录,围绕“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等方面,重点观察本课在核心知识的教与学方面是否得当,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初中地...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