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正文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2016-12-08 21:29:1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 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分子扩散、分子热运动

2、复习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

3、复习比热容定义,利用比热容进行计算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分子热运动

1、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分子扩散现象;

2、其物理意义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的运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而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

考点/易错点2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考点/易错点3 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

义来相互对应理解。

3、热量的计算公式:吸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

即:Q=Cm?t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答案】B

【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

【例题2】

【题干】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答案】C

【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选C

【例题3】

【题干】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答案】B

【解析】在B选项中主要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特点来降低温度的故选B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答案】A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出答案

2.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答案】C

【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选C

3.下列选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B

【解析】 个别固体的比热可能会比与人体的比热还要大,B 选项说法太过于绝对了

【巩固】

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答案】B

【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

2、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故选B

3、对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C.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答案】D

【解析】对同一物质,物体的比热不发生变化,故选D

【拔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 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又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故选D

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答案】A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出答案

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

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答案】D

【解析】D选项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属于热传递

五、课堂小结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改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t

六、课后作业

1、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

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

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

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7、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A.一定降低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D.一定升高

8、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9、下列现象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礼花弹冲向天空 B.打气时自行车轮胎变热

C.电饭煲将饭煮熟 D.酒精燃烧

答案:1、A 2、D 3、C 4、D 5、D 6、D 7、C8、C9、B

课后评价

篇二:第十三章_内能复习提纲

3解释事例:图13.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

一、分子热运动: 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3.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

-10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m来度量。 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化凝成小水滴。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移。 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

? 当r=r0 引力 = 斥力 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 当r>r0引力 > 斥力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 当r<r0引力 < 斥力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当r>10r0无作用力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热量:是一个过程。 二、内能: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同。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四、比热容: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1、比热容:⑴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度乘积之比。 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热、形状等无关。

3

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

3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为4.2×10J 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Q放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提纲

3、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复习提纲

(一)、热机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二)、热机的效率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

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

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

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

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

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

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

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

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7、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

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四、电路

1、 组成: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断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

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6、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7、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七)、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篇三: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提纲

一、分子热运动:

-10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3.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3.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四、比热容:

1、比热容:⑴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

3热量为4.2×10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Q放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复习提纲

(一)、热机

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二)、热机的效率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

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4、酒精的热值是3.0×10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J。

7337煤气的热值是3.9×10J/m,它表示:1m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77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7、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

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提纲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1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