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政治上册第五课时,防微杜渐,防患... 正文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政治上册第五课时,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教案

2016-12-08 07:32: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 《男生女生之间》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竹海中学罗胜群

一、教材分析

《男生和女生之间》是八年级上册思品第五课内容,全课先从学生特有的视角出发,让学生能够知道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性别差异;接着教材展示了男女生容易出现的冲突,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性别差异是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一客观事实。同时教材引导学生研讨在交往中避免发生冲突的做法,让他们学会理解和尊重异性,做到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最后针对于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并希望给对方一个好印象,但又不知怎样适当地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在了解彼此特性的基础上,塑造积极健康的好形象。尤其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二、设计理念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独立的个体。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年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生理的迅速发展,异性间多了一份神秘感,多了一份好奇和关注,是青春的初始期,正确认识和友好的正常交往,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教学的本

质不仅仅是“告诉”----“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主动参与、体验及探

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男生女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优点,明白

男女生两性是组成世界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情感态度目标:体验与分析自己男生女生交往的一些现象与事实,学会从不同的侧面欣赏别人,领悟男生女生交往的必然性,以

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之间的友情。

3、行为习惯目标: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掌握交往的恰当方式。

四、教学策略

为了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选择了开放探究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实际运用,指导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小组讨论、思考、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

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益,这样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实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探

究中实现了师生的共识、共享和共进。

活动形式:汇报、表演、讨论、交流等。

学生准备:诗歌朗诵熟记,资料的搜集。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班级小调查:

男生人数____

女生人数____

男生体育课上活动项目______

女生体育课上活动项目______

老师提问:(1)班级中我们的座位大多数都是男女生同位,为

什么这样安排呢?

便于异性同学之间相互了解,消除神秘感。

(2)星期一,班里开展卫生扫除工作,班级值日工作有:擦玻璃、擦黑板、擦桌子、扫地、拖地板、擦电风扇、搬桌椅、拎水桶……

思考:假如你是班中的生活委员,你将怎样安排工作?为什

么?小组讨论

小结:男孩女孩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当然,也有缺点和不足。所以,相互之间应该体谅,帮助。 下面我们相互找一找各自的有缺

点好吗?男女生互相找。

我的优点:___________

我的不足:___________

大家一起朗诵诗歌:

男孩!女孩!

男孩是本巨著, 记着一生的英勇潇洒;

女孩是首小诗,载着无比的温文尔雅;

男孩想块坚石,大风大浪掠过,石块儿依存,

女孩像颗星星,无际黑暗难掩星光点点;男孩爱一身仔装外出兜

风,

女孩爱一把花伞雨中散步;

男孩把试卷丢一边大喊轻松快乐,

女孩小心翼翼把错题改正;

男孩爱骑快车满街穿梭显威风,

女孩爱叽叽喳喳走马观花看闹市。

如今的男孩、女孩呀……

2.情景故事“非常的野餐”:

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嘻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餐,则出现了另一番情景: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而雅,大

有淑女风韵。

交流:两次野餐中男女同学的表现为什么如此不同?(异性效

应 p45 )

3.学生阅读45页异性效应的含义:

情景一:班里二位女生关系特别好,常常在一起活动,而很少参

与班级的集体活动,从不和男同学交流。

情景二:班里有男女生在讨论学习问题,几个同学看到后说他们在交朋友,从此这两位同学再也不敢和对方说话了。班里的男女同

学间也很不团结。

情景三:班里有位女生特别胆怯,从不和男生说话。必须需要男生帮助时,总是先求助于班级其他女生,让她们帮她当中间人。

情景四:班里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家住的很近,每天上学、放学都结伴同行,关系很要好,有时还有一些亲昵的动作。

思考:他们的交往方式对吗?会带来怎样的影响?(46.47页)

讨论、交流:短剧中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

篇二: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八课一念之差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课 一念之差

危险的诱惑

明瑞中学 李波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能分辨身边的不良诱惑,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做出正确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追求科学、健康、高雅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清“黄、赌、毒”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难点

能自觉拒绝“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潘多拉”魔盒的故事导入主题。 (出示课件)

生:听完故事后学生谈谈感悟。

师: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会因一念之差,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带来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难以挽回的恶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 一念之差 (出示课件)

(二)进行新课

师:诱惑是神秘的,它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引诱人、俘虏人。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种用神秘来引诱我们的诱惑呢? 生:学生回答自己身边的诱惑。

师:这是老师认为在大家身边的诱惑,和大家的答案一样吗?(出示课件)

师: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但有些诱惑是美好的,有些诱惑是邪恶的。美好的诱惑激励人们去追寻、探索和创造;邪恶的诱惑,驱使人们去追逐名利,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出示课件)(P76,请大家把它划出来)课本中火星的诱惑和相机的诱惑分别属于哪种诱惑呢?

生:学生回答

师:对于美好的诱惑我们要积极的提倡,对于邪恶的诱惑,我们要坚决的拒绝。现在我们大家来一起探讨我们身边存在的危险诱惑以及对危险诱惑的预防,请同学们带着自学指导的问题阅读课本P77—P81页的内容。(出示课件)

生: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在教室巡视指导。

师:好,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效果,我们一起逐一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1、产生危险诱惑的原因是什么?

(1)、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而且喜欢亲自去试一试。

(2)、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比较容易冲动,不理智,容易感情用事)。P77

小结: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我们往往会因一念之差,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我们身边那些危险的诱惑,那么我们身边的危险诱惑有哪些呢?结合我们刚才所列出来的诱惑,你认为那些诱惑是危险的?(出示课件)

2、身边的危险诱惑有哪些?(出示课件)

游戏机 电脑网络游戏 黄色书刊、音像制品(黄毒) 赌博

吸烟 吸毒 封建迷信 邪教“法轮功”…………

师: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而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的则更多。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就是我们身边这些危险的诱惑。

其实,我们身边的大部分诱惑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问题在于我们对待这些诱惑的态度以及我们的行动。下面,我们主要来了解红色字体的危险的

诱惑。课文P77页“黄色”陷阱这个案例里面,小敏原本是个优秀的少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违法的道路呢?(生回答)

对,这就是“黄毒”带来的危害,哪个同学来说一下“黄毒”有什么危害?

3、“黄毒”有什么危害?P77(出示课件)

一旦涉“黄”,轻者会精神萎靡、纪律涣散、不思进取,重者极易诱发性犯罪及与之相关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

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黄毒”的引诱,黄毒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之一。青少年切不可为满足好奇心而观看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或涉足不健康的场所。

这是第一种危险的诱惑,我们接着来看第二种危险的诱惑,分析赌博的危害性。P78(生回答)

4、赌博有什么危害?(出示课件)

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容易形成贪婪、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未成年人染上赌瘾后,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师:赌博的危害极大,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参与赌博,屡教不改”是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之一,看到别人赌博时,青少年切莫被从众心理和好奇心驱使,掉入赌博的陷阱。

分析P79“只吸一次”的代价这个案例,明确毒品的危害:

5、毒品有什么危害?(出示课件)

(1)对个人来说,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生命的枯萎;

(2)对家庭来说,造成家庭经济造成损失,破坏家庭和睦和幸福;

(3)对社会来说,引发各种犯罪,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师:由此可见,毒品的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国家法律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不良行为。大家把课本的禁毒格言读一遍。读完了有什么体会?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为了家人和社会的安定,请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

6、邪教“法轮功”的危害和性质?P80(出示课件)

图中的小女孩叫刘思颖,跟随母亲痴迷上了法轮功,点火自焚后,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仅12岁。

由此可见,邪教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可以使人丧失正常的思维和理智,甚至失去人性。它已经导致一些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事实证明,“法轮功”是反人类、反社会和反科学的邪教。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黄、赌、毒”、邪教这些危险的诱惑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很大,那么“黄、赌、毒”、邪教能引诱人和迷惑人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能够暂时满足人的某些低级的需求。)P81 (出示课件)

7、教师引导同学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小结:“黄、赌、毒、邪”的危害性、行为性质、对青少年的要求和拟定一些有关的宣传标语。 (出示课件)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选择题:

1、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往往是因为( C )

①、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造成的

②、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造成的

③、喜欢多问为什么并亲自尝试造成的

④、社会对青少年的不公平造成的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 ② ③ ④

2、小明的同桌拿出一本黄色书籍给小明看,对此,小明正确的做法是( B )

①和他一起看 ②在课余时间阅读,不影响学习 ③拒绝看此书,并劝同桌将此书毁掉 ④劝同桌将此书交给老师,并配合有关部门追查此书的来源

A、 ① ②B、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3、当前一些赌博现象向校园渗透,个别同学也会赌一把,对此你的观点是( B )

A、只要赌不大,不常赌,小赌无害

B、学生参与赌博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C、学习太紧张,赌一把放松放松没什么

D、赌博输赢与他人无关,正常行为

4、“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这句话告诉我们( C )

①我的自制力强,吸一口不要紧②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③吸食毒品,后果不堪设想 ④要行动起来,依法禁毒

A 、① ② ③B 、① ② ③ ④

C 、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

5、邪教“法轮功”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这是因为( D)

①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②使人丧失了正常的思维和理智,甚至是失去人性 ③已经导致一些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④破坏了社会的安定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D、 ① ② ③ ④

(四)课堂回顾与感悟

问: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大家得到了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美好的诱惑,也有危险的诱惑,美好的诱惑催人上进,而危险的诱惑,包括吸毒、“黄毒”、毒品、“法轮功”邪教等等不良诱惑,则使人堕落。

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收获了许多,感悟了许多,因此老师准备了一段寄语,与大家共勉:大千世界,充满诱惑。“黄毒”赌博,使人堕落;毒品邪教,危害你我。理智面对,战胜诱惑。

●板书

诱惑

完成练习册第八课的练习题。

篇三: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教案[1]

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

一、课标要求

1.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学生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 抑制不道德行为。

3.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4.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6.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对生活中常见的从众现象的分析入手,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从众现象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心理现象,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独立思考,走向自主。教材客观地分析了中学生中存在的典型的从众现象,即“追星”和“偶像崇拜”,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从众行为的分析,反思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追星现象,学会独立思考,合理选择,承担责任。

本单元内容包括第六课“从众与自主”和第七课“偶像与自我”。“从众与自主”包括“剖析从众”和“走向自主”两部分内容,分别从现象和利弊方面来分析从众现象。第七课“偶像与自我”分为两个标题,“透视‘追星'”和“超越崇拜”,分别从现象和理性分析角度透视中学生中存在的追星现象,给学生搭建讨论的平台,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反思自我,达到学习的目的。教材知识结构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从众现象及其心理学解释。认识从众现象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了解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学会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是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了解抵制团体不合理压力的方法,培养抗拒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能够对追星现象进行理智分析,达到对崇拜的超越,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过程与方法:

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引导学生反思,懂得每个人心中的偶像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自己要明白为何而崇拜,偶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青少年摆脱过度依赖心理,逐渐走向自主。青少年的不良嗜好甚至违法犯罪,往往与最初的从众和好奇有关。因此,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他们辨别是非善恶,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自立的过渡时期,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意,自己可以做主决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尤其危险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抵制不良的诱惑和负性的团体压力(青少年的犯罪以团体性为特征就是从众的表现)。同时,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又没有树立起新的权威,因而很容易盲目追星。有的学生甚至因迷恋偶像而忘记伦理道德,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把从众现象解释清楚,然后,分析从众的利弊。学生很容易发现从众的弊端,但是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从众心理也是社会需要的。在谈偶像与自我的时候不能一味否定偶像,应重在辨析,分清利弊,让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懂得社会成员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懂得崇拜偶像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偶像,而社会就是在不断的超越中向前发展的。

六、教学时数:4课时

第六课 从众与自我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从众现象的含义及其分类。认识从众现象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和途径。

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主选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摆脱过度依赖心理,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走向自主。 ●教材分析

本课“从众与自主”包括“剖析从众”和“走向自主”两部分内容,分别从现象和利弊方面来分析从众现象。因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走向自主。之所以是教学重点是因为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始向往和追求独立自主;交往重心开始由父母、师长转向同学和朋友,会面临合群中的盲从、独立与自主,因此如何确立自我、做到真正的自主而不盲从是八年级学生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学难点:从众的两重性。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从众是消极的,但在一定情况下,有的从众行为也有积极的作用,即从众的两重性。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讲要辩证地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理论观点:

(1)从众现象就是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

(2)从众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3)从众现象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4)克服盲目从众,走向自主就要做到:坚持原则、抵制不合理的压力和不良诱惑,自主地做出正确选择。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自主的过渡时期,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意,自己可以做主决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尤其危险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抵制不良的诱惑和负面的团体压力(青少年的犯罪以团体性为特征就是从众的表现)。同时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又没有树立起新的权威,因而很容易盲目追星。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迷恋偶像,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的问题。

●教学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把从众现象解释清楚,然后,分析从众的利弊。学生很容易发现从众的弊端,但是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从众心理也是社会需要的。在谈偶像与自我的时候不能一味否定偶像,应重在辨析,分清利弊,让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懂得社会成员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懂得崇拜偶像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偶像,而社会就是在不断的超越中向前发展的。

●教学时数: 6课时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 从众与自我

第一课时剖析从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从众现象的含义及其分类。

二、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主选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摆脱过度依赖心理,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走向自主。

【教材分析】

本课时“剖析从众”从现象和利弊方面来分析从众现象。因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从众的两重性。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从众是消极的,但在一定情况下,有的从众行为也有积极的作用,即从众的两重性。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讲要辩证地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自主的过渡时期,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意,自己可以做主决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尤其危险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抵制不良的诱惑和负面的团体压力(青少年的犯罪以团体性为特征就是从众的表现)。同时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又没有树立起新的权威,因而很容易盲目追星。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迷恋偶像,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行为。

【教学难点】

认识出众的两重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笑话:

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头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仰着头,以为看见了什么东西,于是也跟着仰头,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人仰着头往天上看,随后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仰头??

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生:从众现象。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从众与自主”第一节内容“剖析从众”。

二、【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呈现一组有关围观的情形:一群人聚在一起围观,每一个围观的人都在问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尽管没有人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是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

教师提问:如果在街上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

直观认识从众现象。

活动一:游戏:比线条

模仿心理学家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具体实验操作过程见活动设计“‘比线条’游戏”。 实验后,向学生公开结果,让被试谈谈自己做选择时的心理过程,并分析自己从众的原因。

体验从众现象的存在、发生过程及原因。

三、【从众的定义】

从众:指的是在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活动二:什么是从众

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生活中的从众现象,并理解从众的概念。

学生讨论,教师记录重要的观点。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方法。在讨论中,所有的主意都将记录下来,等到讨论结束以后才对每个主意或方案予以评价。 这种讨论方式,能真正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

例如: 别人怎么说,我自己就怎么说,这就是从众。

和大家保持一致就是从众。

和社会要求保持一致才是从众。

教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看看心理学给出的定义(参见教科书第53 页)。现象揭示产生从众的原因。

活动三:面对压力

生活中除了积极的从众外,还有另外一种从众,让我们看小品表演。

表演内容见教学活动设计二“面对压力”。

讨论:你怎样看待小明的行为?

了解消极的从众现象。

课堂小结

从众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条件下,从众有利于保证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活动效率,但是盲目从众是消极和有害的。

附活动五: 面对压力

活动意图:

体验不良的团体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表演小品(5~6 名同学参加)。

小品故事梗概:几个人(3~4 个同学扮演)在校园外偷偷抽烟,恰巧被小明看到,于是几个同学就威胁他一起抽,否则就要打他。小明被迫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临分手时同伴威胁他说:如果你说出去,对你没有好处。晚上,小明无精打采地复习功课,困倦至极。忽然,他想起客厅里有烟,于是偷偷地拿了一枝,刚点上,就一阵猛烈的咳嗽。爸爸闻声进来,见此情景大吃一惊,小明也惊呆了。

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如下两个问题:

(1)小明为什么会抽烟?

(2)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师:那么什么是从众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定义。

四、【从众的表现】

师:下面有两组材料,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材料二: 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

生:都是多数人怎么想,自己就跟着怎么想,这两种现象都属于心理从众。

师:我们再看两组材料,下面这两种现象又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

材料二:看见大家买这种资料,我也买这种资料。

生:多数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这两种现象都属于行为从众。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政治上册第五课时,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7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政治上册第五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竹海中学罗胜群一、教材分析《男生和女生之间》是八年级上册思品第五课内容,...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