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教案 正文

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教案

2016-12-08 07:46:3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2、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深入阅读课文,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六部分大意,其中把重点放在第五部分。

【相关链接】

邓稼先: 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土 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1950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壁。 l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氢弹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1.(1)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徬徨( ) 开拓者( )

蓦地( ) 寥寥无几( )

热泪盈眶( )说服( )

风尘仆仆( ) 元勋 ( )

(2) 积累以下成语:

鲜为人知: 寥寥无几 :

鞠躬尽瘁:风尘仆仆:

热泪盈眶: 风刀霜剑:

销声匿迹: 风餐露宿:

第一部分:

精神品质:

第二部分:

精神品质:

第三部分:

精神品质:

二、说一说(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

1、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

(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三、想一想(联 系现在,学为我用,提升自我!)

你认为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创造力大比拼

1.仿写下列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

选择了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

2.如果你的朋友在全市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记者采访你,询问你的朋友日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你将如何介绍?请写在下面。

篇二:七年级语文上册 8《“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案 语文版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感知、了解本文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向课文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邓稼先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了解故事背后那个可敬的人,读懂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的精神。

2、把握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一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的视频录像。

导语: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是我国在1964年至1975年在国防科技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最令人瞩目,也最令人奋的是原子弹与氢弹的爆炸成功。原子弹与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与核遏制,意味着我国国防科技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意味着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二、走进作者:

顾怀南,女(1931年-)山东章丘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进新华社.1962年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量新闻和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中的长篇通讯和特写,新华社播发后被国内外报纸广泛采用.与人合作写了6集电视剧《华罗庚》,出版了专著《中国科学家的奋斗之路》、《炎黄之光》、《华罗庚传》等

知识链接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介绍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3)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4)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三、预习检测:

1、认读生字:

励、踏、须、炮、投、况、(弹)、缺、爆、炸、捆、替、呼

2、结合课文组成词语并理解词义?

鼓励——激发、勉励。(造句)

聪颖——聪明。

辗转——经过许多地方。

赤子——对故土有感情的人。

原子弹——核武器的一种。

氢弹——核武器的一种,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为原料,用特制的原子弹作为引起爆炸的装置。当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高温使氘和氚产生聚合反应,形成氦核子,产生巨大的能量并引起爆炸。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也叫热核武器。

奔走相告:急走,跑着互相转告。(造句)

欢呼雀跃:欢乐地呼喊,高兴的像雀儿一样跳跃。(造句)

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与世长辞:人去世。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造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从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到研究制造原子弹、氢弹的一段经历。

2.找出最能概述邓稼先一生的句子

——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

五、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情,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2.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些高贵品质,作者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想一想,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好在哪里?

3、放声朗读,加深体会

六、精读品析: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2、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七、拓展延伸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

教学反思

学生真正的感悟邓稼先的爱国情怀。邓稼先和我们的孩子相差的年代太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要了解。

该通过图片,简介一下什么是原子弹、氢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许通过文字,通过字典很难解释清楚,他们真正的理解“两弹元勋”的真正含义。要了解一些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两弹在中国的重要性,增强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两弹元勋邓稼先

求学胸怀报国志刻苦学习

受命研制 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热爱祖国

患病去世 实践誓言

教学反思

反馈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地(de) 妥善(tuǒ)B.凌晨(líng) 轮廓(guō)

C.元勋(xūn)故障(zhàng) D.阻挠(ráo)胆怯(qia)

提示:A项中“地”应读“dì”;B项中“廓”应读“ku?”;D项中“挠”应读“náo”。

答案:C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来源:学_科_网]

A.《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B.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在筹办这次艺术节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提示:A项中“惨不忍睹”是悲惨得不忍心看的意思。

答案:A

3.填空组成成语。

( )马功劳 ( )刀( )剑 任人( )( ) ( )( )大海诚 诚( )诚( ) 含辛( )苦

答案:汗马功劳 风刀霜剑 任人宰割 石沉大海 诚惶诚恐 含辛茹苦

4阅读下面语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仿写与加点句子相似的语句。

大自然的万物都在表现自己,假若春笋不表现自己怎么会有浓郁苍翠的竹林?___________?人们在社会中同样需要表现自己,_____________?因此,哪里有成功和胜利,哪里就有表现。

提示:要注意抓住例句的特点来仿写,例句采用反问的句式,假设了一种现象,然后再写出其结果。 参考答案:假若鲜花不表现自己怎么会有姹紫嫣红的花园 假若袁隆平不表现自己怎么会有“中国水稻之父”的美称

阅读课文“这里就是战场”一部分中的第5—8段(即从“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至“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了现场”),完成5—8题。

5.邓稼先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是___________。

提示: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

答案:亲临第一线

6.“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已经是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了!”这个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环境描写往往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环境描写;描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的气候条件,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对表现邓稼先的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起到了烘托作用。

7.在核试验过程中,当实验出现故障时,出现了哪两种意见分歧?邓稼先是如何做的?

提示:认真研读该段落,可以从“有人主张”“有人认为”“最后邓稼先比较了各方面的意见,决定”这些提示中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一种主张把核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一种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主张就地解决后继续下井。邓稼先比较了各方面的意见,决定到现场查看后妥善处理。

8.在核试验研制过程中,邓稼先他们有过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你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成功和失败,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50字左右。)

提示:能结合成功或失败写出真实的感受即可。

参考答案:略

9.调整下列语句顺序,使语句连贯。

①那时,所谓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还只是一片庄稼地。而科技人员呢,也寥寥无几。②报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上工作服当小工,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③他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不得不从头做起。④邓稼先走进了筹建中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句子中能够体现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

答案:④①③②

篇三:8《 “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

8.《 “两弹”元勋邓稼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批改人________评价________ 学习目标

了解邓稼先及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扎实掌握“勋、蓦、桓、怯”等生字的读音和“暂露头角、销声匿迹”等词语,掌握使用小标题写作的好处。 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案通读全文,梳理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2.认真完成自测题目。

【自主学习案】

一 朗读指导

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知识链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家,抗日战争时期,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1945年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接受并完成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任务,被誉为“两弹元勋”。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一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2、写作人物通讯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有现实针对性。

写作对象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

(2)事迹要典型,可信度高。

(3)故事情节要生动感人,人情味要浓。

(4)叙述中要有点评,要“评”出深意,情理相生。

四 基础积累

【合作研究 文本探究】 1.阅读课文后,你认为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2.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初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3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体现邓稼先当之无愧为“两弹”元勋?

4.文章使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文本理解

文章讲了邓稼先的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探究点二综合探究

1.仔细研读文章,说说邓稼先身上的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

2.从这篇通讯的内容来看,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体现人物精神?

3.文章使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课堂检测案】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1.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韦编三绝道高望众 含辛茹苦

B.不功自破 移风易俗 一窍不通 汗马功劳

C.心旷神怡 趋炎负势 因地制宜 无边无垠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弹(dàn ) 几乎(jī ) 元勋(xùn )管辖( xiá) ....

B.皱纹(zhòu) 欺凌(líng ) 蓦地( mò )胆怯(qiè ) ....

C.和泥(huó) 浩瀚(hàn ) 模型(mú )马鬃(zōng) ....

D.月晕(yūn) 豁口(huō)远渉(shè ) 鬓发(bīn) ....

3. 下面几组字中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租 诅祖 沮阻

B. 勋 埙 陨员

C. 端 惴 湍踹

D. 稼 嫁 家

4. 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 崇高 坦诚 仰慕 残案

C. 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 颤抖焦虑 筹划 彷徨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流泪 鲜为人知:少

B. 当之无愧:愧色 锋芒毕露:全、都

C. 妇孺皆知:小孩子 死而后已:罢了

D. 家喻户晓:明白 马革裹尸:皮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

C. 教学设计>文章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D.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十分整齐。

教学反思: 反思我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很多不足。

一、课前必须要把教材研究透,要特别熟悉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及文中有关的相关资料。 这篇课文离学生实际太远,课文中的许多事情学生都不了解,如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三年经济困难等这些事情学生都不了解,尽管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邓稼先的事迹,课上也进行了交流。但是当有的学生问起:“中苏关系为什么恶化了?中国研制成功了原子弹,为什么还要研制氢弹呢?氢弹可原子弹有什么不同呢?”尽管这些内容与课文的重点关系不大,但是由于我课前没有充分查阅这些资料,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疑惑。课下查阅了资料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如果在课前充分了解有关原子弹方面的知识,就能在课上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惑了。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相信学生,抓住重点的语言文字,使朗读与感悟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了让学生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进行,我着力引导学生从插叙部分入手,抓住有关重点句子或段落体会邓稼先的爱国。有的学生不能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去体会,为了让学生达到我预设的目标,我没有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的情感,或者让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去体会,而是代替学生说出了我自己的想法。学生读的不够充分,体会的也不深入。整节课中,我没有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去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怀。以至于没能很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克服

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自学时有一部分学生不太投入,小组交流讨论时也不太热烈,全班交流时学生发言不积极。通过这节课,我需要反思的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如何让自己真正的走进文本(站在读者、作者、教者、学生四个角度去研究文本)?如何精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这些都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摸索、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0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教案
相关文章
  • 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教案

    8、《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2、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学习重...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