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2017工商管理《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2017工商管理《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论文)

2017工商管理《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论文)

2017-05-02 05:49:3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6年电大工商管理本科《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霍桑试验)

2.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B.调查法)

3.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B.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4.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多学科交叉性)

5.据统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耗费比重,在机械化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一般为90:10;在中等机械化水平下为60:40;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为:(A.10:90)

6.于30年代建立了“人际关系学”的学者是:(A.梅约)

7.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刨设一定条件的环境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称为:(C.实验法)

8.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麦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称为:(D.测验法)

9.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A.理性的经济人)

10.指出了组织的“性格”和“特长”的概念,认为组织是社会使命的有机体,组织管理必须走出只注意目标.效率和技术的狭隘范畴的学者是:(D.塞尔兹尼克)

11.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B.社会人)

12.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是:(B.社会学)

13.测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对人的行为先后数次测量的一致性是指:(A.测量的信度)

1.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个性)

2.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气质)

3.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本我)

4.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D.弗洛依德)

5.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录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C.天才)

6.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A.理智型)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晕轮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B.本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C.超我)

10.最先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的是(A.荣格)

11.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A.多血质)

12.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B.胆汁质)

13.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C.粘液质)

A.多血质B.胆汁质D.抑郁质

14.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的是:(D.抑郁质)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

15.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A.性格)

;B.个性;C.气质;D.能力.

16.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A.性格)

;B.个性;C.气质;D.能力.

17.独立性差,易接受暗示,不加批判地按照别人的意旨办事,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表现惊惶失措,这种性格类型是(A.顺从型性格)

18.善于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的性格属于(A.理智型)

19.情绪易波动,并左右行动的性格属于(B.情绪型)

20.有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A.理智型)

21.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A.知觉)

22.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A.知觉防御)

23.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C.首因效应)

24.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D.定型效应)

25.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B.态度)

26.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B.态度)

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B.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赫兹伯格).

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

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E.R.G理论)

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成就需要).

8.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1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1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减少自己的投入).

1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惩罚)

13.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自然消退).

14.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C.可变间隔的强化)

15.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16.经常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

17.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D.弗罗姆).

18.某公司的一位年轻人工作非常突出,同时也取得了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但他仍未感到满意.这种现象可用何种激励理论加以解释?(B.公平理论)

1.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正式群体)

2.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B.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4.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B.团队集体)

5.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D.任务群体)

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强制)

7.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妥协)

8.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属于:(B.自我中心角色)

9.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属于:(A.任务角色)

10.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属于:(C.维护角色)

1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是:(A.冲突)

12.当与双方利益都有重大关系时.当你的目标是向他人学习时.需要集思广益时.需要依赖他人时.出于感情关系的考虑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B.开诚合作)

13.传递信息的速度最快的沟通网络是(A.链式)

14.最能提高士气的沟通网络是(C.园周式)

15.(B.吉塞利)在《管理才能探索》中提出八种个性和五种激励特性.

16.能力是(D.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

1.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B)提出的.

A.勒温B.坦南鲍母C.利克特D.施密特

2.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D).

A.贫困型B.任务第一型C.俱乐部型D.团队式

3.“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布莱克D.耶顿

4.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利克特D.布莱克

5.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D)进行的,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

A.坦南鲍母B.利克特C.布莱克D.勒温

6.布莱克和莫顿认为(C.团队式)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7.领导者给下级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并相信他们能达到目标是“途径——目标“理论中(D.以成就为目标)领导方式.

8.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是(A.专制方式)领导方式.

9.通晓马列主义.了解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比较精通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及熟悉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是领导者(C.知识素质)素质.

10.领导者能积极发掘人才,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并且创造条件发挥组织内每个人专长的能力是(D.知人善任能力).

11.(D.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

12.一般正常人都会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日益成熟的倾向,但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人是(B.极少数人).

1.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社会功能)

2.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D.自由型组织结构)

3.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人际关系)

4.“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B.有序性)

5.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A.稳定性)

6.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D.复杂-动态环境)

7.调查反馈最重要的参与者是:(C.组织家庭)

8.组织目标的特征不包括:(D.创造性)

9.一个上级管理者直接有效地管理下级的人数是指(B.管理幅度)

10.提出企业再造理论的是(C.哈默与钱皮)

11.工作要求与控制能力的关系形成四种格局,其中压力最大的一种是:(A.高要求低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ABCE)

A.边缘性B.综合性C.两重性D.多层次性E.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BCE)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

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BD)

A.管理的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C.组织的两重性D.多学科性E.多层次性

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ABCDE)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

5.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行为测量量表有:(ABCD)

A.名称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E.等值量表

7.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ABCDE)

A.置之不顾B.随机化和不加控制C.保持衡定D.匹配E.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

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E)

A.调查法B.谈话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E.观察法

10.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任何一个组织从功能上又可分为(ABCDE)子系统.

A.目标价值子系统;B.组织结构子系统;C.心理社会子系统D.技术子系统;E.管理子系统.

11.按模型产生的形式分,可分:(AB)

A.主观模型;B.客观模型;C.物理模型;D.抽象模型;E.标准模型

12.按模型的形态分,可分(CD)

A.主观模型;B.客观模型;C.物理模型;D.抽象模型;E.标准模型

13.按模型反映事物的特征分,可分:(BE)

A.主观模型;B.描述模型;C.物理模型;D.抽象模型;E.标准模型

14.按模型的发展变化分,可分:(AC)

A.静态模型;B.描述模型;C.动态模型;D.抽象模型;E.标准模型

15.构成模型的要素主要有:(ACD)

A.目标;B.自变量;C.变量;D.关系;E.因变量.

16.检验测量信度的方法有:(ABC)

A.重测信度;B.等值性信度;C.一致性信度;D.内容信度;E.相关性信度.

17.测量的效度按用途的不同,可把效度分为:(ABC)

A.内容效度;B.效标关联效度;C.构思效度;D.重测效度;E.一致性效度.

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AC)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B.心理因素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D.生理因素E.人群团体因素

2.影响人的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ABCD)

A.生理因素B.心理因素C.文化因素D.经济因素E.政治因素

3.影响人的行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AB)

A.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B.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E.文化因素

4.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

5.个性的特点是:(ABCDE)

A.社会性B.组合性C.独特性D.稳定性E.倾向性

6.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AC)

A.先天遗传因素B.家庭C.后天社会环境因素D.文化传统E.社会阶级和阶层

7.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ACD)

A.阿尔波特B.荣格C.艾森克D卡特尔E.弗洛依德

8.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ABCE)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黑胆汁E.抑郁质

9.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ABC)

A.人机关系B.人际关系C.思想教育D.人员选拨E.行为预测

10.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ABD)

A.气质绝对原则B.气质互补原则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D.气质发展原则E.阈值原则

11.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ACDE)

A.理智型B.内倾型C.情绪型D.意志型E.中间型

12.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ABCDE)

A.理性型B.政治型和审美型C.社会型D.宗教型E.经济型

13.社会知觉主要包括:(ABCD)

A.对人知觉B.人际知觉C.角色知觉D.因果关系知觉E.自我知觉

14.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ABCDE)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E.定型效应

15.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ABC)

A.改变行为B.改变态度C.引进新的知元素D.不予理采E.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16.能力按水平差异可分为(ABCD)

A.能力低下B.天才C.一般能力D.才能E.特殊能力

17.能力应用的原则主要有(ABD)

A.能力阈限原则B.能力合理安排原则C.能力相关原则D.能力互补原则E.能力交叉原则

1.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ABC).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工作和工作条件的需要E.文艺.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

2.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CDE).

A.社交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安全需要D.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E.相互尊重的需要

3.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ADE).

A.成就需要B.生存需要C.安全需要D.权力需要E.社交需要

4.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BD)

A.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弗罗姆的期望理论B.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E.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5.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ABCE).

A.工作本身的特点B.责任感C.提升和发展D.工作的物理条件E.上司的赏识

6.激励理论可划分为哪几大类(ABC).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改造型激励理论D.强化理论E.需求层次论

7.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BDE).

A.计件工资B.计时工资C.计件超产奖D.月度奖E.年终分红

8.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BDE).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9.现在许多工厂,脏活累活没人干,不得不请临时工干,从需要层次理论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为(DE).

A.正式工人觉得这样的活丢面子,所以不愿意做B.正式工人的技术能力强些,做这些活有些浪费人才C.正式工人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D.临时工更多考虑生理需要,多赚钱养家糊口E.正式工人考虑的是生理需要及更高层次的需要

10.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ABDE).

A.思想政治工作B.奖励C.积极强化D.工作内容丰富化E.职工参加管理

11.从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中可以看到:(ABC)

A.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B.领导者应仔细评价一个人的报酬结构C.把努力—成绩—报酬—满足这一连锁关系结合到整个管理系统中去D.注意内在和外在报酬E.注意表扬与批评

1.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ABCD)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认同需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

2.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ACE)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E.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3.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BDE)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E.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4.群体典型的角色有(ACE)

A.自我为中心者B.寻求认可者C.任务角色D.折衷者E.维护角色

5.自我为中心角色包括(ABCD)

A.阻碍者B.寻求认可者C.支配者D.逃避者E.监督者

6.任务角色包括(ABCE)

A.建议者B.信息加工者C.总结者D.支配者E.评价者

7.维护角色包括(ACDE)

A.鼓励者B.支配者C.协调者D.折衷者E.监督者

8.群体决策的方式有(ABCDE)

A.缺少反应B.独裁原则C.少数原则D.多数原则E.完全一致原则

9.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ABCE)

A.经济关系B.亲缘关系C.政治关系D.法律关系E.伦理关系

10.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ACE)

A.亲缘关系B.夫妻关系C.地缘关系D.老乡关系E.业缘关系

1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B.形成互补C.激励功能D.联络感情E.交流信息

1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人B.人际交往C.人际接触D.社会环境E.人的需要

1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B.物质生产C.精神生产D.阶级斗争E.社会活动

1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1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A.互利原则B.平等原则C.信用原则D.相容原则E.自主原则

16.冲突的来源有(ABD)

A.沟通因素B.结构因素C.角色冲突D.个人行为因素E.目标因素

17.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AB)

A.设置超级目标B.采取行政手段C.拖延和平共处D.设置综合领导E.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

18.引起冲突的策略有(ABC)

A.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B.重新编组C.鼓励竞争D.设置超级目标E.采取行政手段

19.信息沟通中的障碍有(ABCDE)

A.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B.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C.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D.地位差异,妨碍交流E.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

20.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AB)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上行沟通D.下行沟通E.横向交叉的沟通

21.按沟通的方法分,沟通可分为(ABC)

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非语言的信息沟通D.下行沟通E.横向交叉的沟通

22.莱维特提出的信息沟通网络是(ABCDE)

A.链式B.轮式C.园周式D.全通道式E.Y式

1.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ABDE).

A.合作精神B.决策能力C.领导能力D.敢于创新E.尊重他人

2.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ABDE).

A.政治素质B.知识素质C.协调素质D.能力素质E.身心素质

3.勒温认为存在着(ACE)的领导工作方式.

A.专制方式B.协商方式C.民主方式D.独立方式E.放任自流方式

4.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ABC).

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上下级的关系D.个性结构E.环境结构

5.“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BCDE).

A.专制型B.支持型C.参与型D.指导型E.以成就为目标

6.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ABCDE).

A.信息的原则B.接受的原则C.冲突的原则D.合理的原则E.目标合适的原则

7.做好领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权责利一致的原则B.民主公开的原则C.统一领导的原则

D.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E.能级相符的原则

8.领导者的权威是由(ABCDE)因素构成的

A.品格B.才能C.知识D.情感E.地位

9.领导者的服务具有的特点是(ABCDE).

A.职能性B.双重性C.全方位性D更自觉性E.目的性

10.总体来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ABDE).

A.指挥与服从的关系B.沟通与信任的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合作与支持的关系E.评价与监督的关系

11.领导的行为理论主要有(ABCDE).

A.领导连续流B.管理系统理论C.三种领导方式理论D.二维理论E.领导规范模式

12.领导的权变理论有(BCDE).

A.二维理论B.领导规范模式C.菲德勒模式D.“途径——目标“理论E.生命周期理论

13.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应该具有的特征是(ABCDE).

A.梯形的年龄结构B.互补的知识结构C.配套的专业结构D.叠加的智能结构E.协调的气质结构

14.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他具有的特点是(ACDE).

A.随机性B.科学性C.经验性D.多样性E.创造性

15.“途径——目标”理论认为决定领导者的方式的因素(BC)

A.上级的特点B.下级的特点C.任务的性质D.领导者的特点E.环境的特点

1.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AC)

A.价值观念 B.职业道德C.组织信念D.组织情感E.规章制度

2.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ABCDE)

A.价值观念B.组织信念C.组织目标D.规章制度E.职业道德

3.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是什么?(ACD)

A.物质层B.基础层C.制度层D.精神层E.心理层

4.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ABCDE)

A.导向功能B.规范功能C.凝聚功能D.激励功能E.辐射功能

5.下面哪些是组织环境的特性?(ABCD)

A.稳定性B.有序性C.复杂性D.不确定性E.局域性

6.一般按组织界线(系统边界)来划分,组织环境可以划分的类型是(AB)

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简单-静态环境D.复杂-静态环境E.复杂-动态环境

7.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BC)

A.调查反馈B.群体意见C.咨询活动D.激励E.协作

8.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ABC)

A.分工B.竞争C.反应性D.协作E.结构

9.组织变革大致涉及:(ABCD)

A.组织的人员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环境E.组织的成员

1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ABC)

A.工作再设计B.目标管理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建立规章制度E.分工

11.学习型组织重视的文化特征包括:(BCD)

A.一致B.冒险C.开放D.成长E.统一

12.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ABCD)

A.观念B.习惯C.经济D.地位E.利益

13.领导行为评价因素包括:(BCD)

A.敬业精神B.个人品德C.工作绩效D.人际关系E.能力

14.现代组织决策者的素质主要包括:(ABC)

A.决策能力B.开拓进取精神C.现代科学知识D.民主作风E.良好的人际关系

15.美国学者莱维特认为构成组织变革的模式包括:(ABC)

A.结构B.任务C.人群D.目标E.利益

16.调查反馈包括:(ABC)

A.收集和分析数据B.小组讨论C.过程分析D.完成工作任务E.运用数据

17.工作再设计包括:(ABCD)

A.工作扩大化B.工作丰富化C.自治工作群体D.工作轮换E.团队建设

18.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AB)

A.权利均等B.正视问题C.决策果断D.质询精神E.勇于进取

19.群体间发展致力于改变群体间的:(ABC)

A.态度B.成见C.观念D.功能E.关系

20.组织结构的非层级制总趋势包括:(ABCD)

A.扁平化B.柔性化C.网络化D.分立化E.虚拟化

21.柔行化典型组织形式是:(AD)

A.临时团队B.组织家庭C.事业部D.重新设计E.矩阵制组织

22.分立化的方式包括:(BC)

A.双向分立B.横向分立C.纵向分立D.单向分立E.多向分立

23.单位工作情景状况评价的情景因素包括:(ABCD)

A.工作激励B.心理保健C.信息沟通D.会议成效E.人际交流

24.评价组织成员激励程度的方法包括:(ABC)

A.观察法B.面谈法C.问卷法D.测量法E.实验法

25.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ACD)

A.教育B.说服C.参与D.奖惩E.制裁

26.组织变革模式的变量(ABCD)

A.结构B.任务C.技术D.人群E.资源

27.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ABCD)

A.敏感性训练B.调查反馈C.过程咨询D.团队建设E.工作设计

28.柔性化表现为(AB)

A.集权与分权的统一B.稳定和变革的统一C.集中和分散的统一D.传统和创新的统一E.领导和群众的统一

29.组织变革的内容以---为中心(ABC)

A.以人为中心B.以任务为中心C.以组织结构为中心D.以组织绩效为中心E.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30.组织目标的特征(ABC)

A.适应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长远性E.全局性

31.组织结构的功能(ABC)

A.认定组织目标B.达成组织目标C.社会责任D.保持绩效E.人力放大

32.在勒温的变革程序模式中,强化的方式包括(BC)

A.直接强化B.连续强化C.断续强化D.间接强化E.正强化

33.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包括(ACD)

A组织结构的改变B.组织管理现代化的需要C.组织职能的改变

D.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E.组织目标的变化

34.在卡斯特的变革程序模式中,组织变革的环节包括(ABCD)

A.觉察问题B.实行变革C.分析问题D.回顾和反省E.反馈

二.判断改错题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错

2.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全面表示.错

4.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法.错

1.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而复杂人的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对.

2.人的行为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的.错

3.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错

4.由本我支配的行为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错

5.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气质特征会缓慢地发生某些变化.对.

6.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对.

7.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反映.错

8.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错

9.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知觉.对.

10.思维是知觉的“窗口”,为知觉提供感觉信息.错

11.社会知觉往往是在自我知觉中进行的,而在自我知觉中必然发生社会知觉.错

12.自我知觉的调节是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实现的.错

13.态度是天生的.错

1.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错

2.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处于较低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错

3.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正确.

4.依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不起激励作用,只有激励因素才起作用.正确.

5.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错误

篇二:《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二

7、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这种文化是

一种( )

A 主文化B 亚文化 C 强文化D 弱文化 8、权力产生的关键是( )。

A 领导 B 组织 C 依赖 D 员工

9、基层管理者准备的业绩报告供中高层审阅,这是一种( )。

A 自上而下的沟通B 自下而上的沟通 C 水平沟通D 非正式沟通 10、波音公司组建了一个由来自生产、计划、质量、加工、工程设计和信息系统部门的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解决某个项目中的自动化问题。波音公司采用的是( )团队。 A 问题解决型 B 自我管理型 C 虚拟型 D交叉功能型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每题15分)

1.动机

2.认知失调

3.冲突

第1页,共4页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4.简述贝尔宾提出的八种团队角色。

5.简述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的启示。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论述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2页,共4页

但随着中西部地区营销主管的任命,所有这一切都结束了。明娟一直盯着这个职位,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这个职位。她同与她同一级别的另三位管理人员竞争这个职位。阿苏不在竞争者之列,因为他没有研究生文凭,但是阿苏的意见被认为在高层有很大的影响力。明娟的资历比其他的竞争者要浅,但是她的部门现在已成为公司的核心部门,而且高层管理多次对她进行褒奖。她相信,若阿苏好好推荐的话,她能得到这个职位。

但马德最后得到了提升去了陕西,明娟十分失望。她未能得到提升就够糟的了,

使她无法忍受的是选中的竟然是马德。她和阿苏曾戏称马德为:“讨厌先生”,因为他们都受不了马德的狂妄自大。明娟觉得马德的中选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侮辱,这使她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行了反思。当传言证实了她的猜测:阿苏对决策的作出施加了重大影响之后,她决定把她同阿苏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 办公室里的关系冷了下来,持续了一个多月,阿苏也很快就放弃了试图同明娟

修复关系的行动,他们之间开始互不交流,仅用不署名的小便条进行交流。最后,他们的顶头上司威恩无法再忍受这种冷战气氛,把他们两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

“我们要呆在这,直到你们重新成为朋友为止。”威恩说道,“至少我要知道你们究竟有什么别扭。”

明娟开始不承认,她否认她同阿苏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变化。后来她看到威恩是严肃认真、誓不罢休的,只得说道:“阿苏似乎更喜欢和马德打交道。”阿苏惊讶

地张大了嘴,吭哧了半天,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威恩告诉明娟:“部分是由于阿苏的功劳,马德被安全的踢走了,而且以后你

们谁也不用再想法对付他了。但如果你是对那个提升感到不满的话,你应该知道阿1题,共20分) 苏说了许多你的好话,并指出如果我们把你埋没到中西部去,这个部门会变得有多

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糟。加上分红的话,你的收入仍然与马德一样多。如果你在这儿的工作继续很出色的话,你就可以去负责一个比中西部地区好得多的地方。” 明娟感到十分尴尬,她抬头向阿苏看去,阿苏耸了耸肩,说道:“你想不想来 点咖啡”?在喝咖啡的时候,明娟向阿苏诉说了在过去这个月里她是怎么想的,并为第3页,共4页

第二天,办公室又恢复了正常。但是一项新的惯例建立起来了:明娟和阿苏在

问题:

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

第4页,共4页

篇三:《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二答案

C 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 D 态度是不稳定的

7、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这种文化是一种( A )

A 主文化B 亚文化 C 强文化D 弱文化 8、权力产生的关键是( C )。

A 领导 B 组织

C 依赖 D 员工

9、基层管理者准备的业绩报告供中高层审阅,这是一种( B )。 A 自上而下的沟通B 自下而上的沟通 C 水平沟通D 非正式沟通 10、波音公司组建了一个由来自生产、计划、质量、加工、工程设计和信息系统部门的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解决某个项目中的自动化问题。波音公司采用的是( D )团队。 A 问题解决型 B 自我管理型 C 虚拟型 D交叉功能型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每题15分) 1.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作动机。

2.认知失调:指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

何不和谐。

3.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4.工作中的政治行为:是指“在存在不确定性及选择方案意见不一致时,获取、开发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4)激励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受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平;(5)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论述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价值观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相连,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对群体凝聚力和组织效能有广泛的影响。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这些影响也是深远的。所以,

管理者必须重视价值观的作用。首先,组织目标、愿景和制度的制定,必须考虑到

(1)明确问题;(2)探索和研究有关理论与模式;(3)形成假设;(4)选择适员工和群体的价值观、重视价值观的引导。其次,要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根据组(5)通过观察-测试-实验,进行论证;(6)总结与反馈。 织的使命、任务,树立明确的组织价值观,去建立大家共同接受、认可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最后,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对组 织行为的影响。【答案仅供参考】 (1)整体性何层次行;(2)独特性和一般性;(3)稳定性何可变性 2.请论述领导者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1)领导者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倡导者和管理者;(2)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1)责任分摊的假设;(2)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4)了组织文化的基调;(3)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关系到组织文化建设的成败;(4)领导(5)“文化放大”假设 者的观念创新推动组织文化的更新;(5)领导者素质的不断完善促进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答案仅供参考】

(1)实干家;(2)协调者;(3)推进者;(4)智多星;(5)资源调查者;(6)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7)凝聚者;(8)完美主义者 远。开始,她认为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项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壮志。但是,明娟决心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处好关系,因此她邀 请他出去吃午饭,一有可能就表扬他的工作,甚至还同他的儿子保持联络。 (1)努力来自于报酬、奖励的价值,以及个人认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受到奖励

但随着中西部地区营销主管的任命,所有这一切都结束了。明娟一直盯着这个职位,(2)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这个职位。她同与她同一级别的另三位管理人员竞争(3)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这个职位。阿苏不在竞争者之列,因为他没有研究生文凭,但是阿苏的意见被认为

但马德最后得到了提升去了陕西,明娟十分失望。她未能得到提升就够糟的了,每天的十点钟一起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他们的友好状态使在他们周围工作的同事们从高度紧张中松弛下来了。

问题:

1.明娟和阿苏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2.威恩作为公司领导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可行?

答:1.由职权之争引发冲突,又因信息沟通障碍产生矛盾。

2.威恩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可行的。他采用了转移目标的策略,如给他们设臵一办公室里的关系冷了下来,持续了一个多月,阿苏也很快就放弃了试图同明娟个共同的冲突者马德,并促进明娟和阿苏之间沟通信息,协调认知。 【答案仅供参考】

明娟开始不承认,她否认她同阿苏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变化。后来她看到威恩是

威恩告诉明娟:“部分是由于阿苏的功劳,马德被安全的踢走了,而且以后你 明娟感到十分尴尬,她抬头向阿苏看去,阿苏耸了耸肩,说道:“你想不想来

?在喝咖啡的时候,明娟向阿苏诉说了在过去这个月里她是怎么想的,并为 第二天,办公室又恢复了正常。但是一项新的惯例建立起来了:明娟和阿苏在


2017工商管理《组织行为学》期末试卷(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8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2017工商管理《组织行为学》期

    2016年电大工商管理本科《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 霍桑试...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