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毛概论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2017-05-02 05:48:4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毛概论文选题参考2013

毛邓三论文选题(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以下提供了既属于本课程范围,又体现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你们的思路写作。 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文字数在3000—4000字;摘要200左右字;关键词3-5个。论文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论文题目、作者、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论文15周交。一律用A4纸张、反正面、手写,左边距3厘米,便于装订。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 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 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

8.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9.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10.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1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探索始末

12.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 “ 左 ” 、右倾错误及其根源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1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6.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7.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18.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19.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贡献

20.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1.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22.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23.论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24.毛泽东经济思想述评

25.毛泽东军事思想要论

26.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27.毛泽东 “ 三个世界 ” 理论评述

28.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9.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30.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31.读《论持久战》有感

32.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33.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34.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35.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36.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

37.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38.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

39.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40.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41.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42.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特点

43.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44.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

45.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46.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47.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8.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49.论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

50.论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

51.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

52.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贡献

53.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54.试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

55.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56.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

57.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58.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性特征

5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6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

61.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几点思考

62.论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

63.浅论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

6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

67.论邓小平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

68.论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69.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7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创新

71.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72.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73.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74." 一国两制 " 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

75." 一国两制 " 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76.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

77.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78.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79.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8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81.“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82.“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 ” 之理论探析

83.“ 三个代表 ” 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84.“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85.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86.论 “ 三个代表 ” 理论创新的特色

87.把握 “ 三个代表 ” 中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88.按照 " 三个代表 " 要求 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

89.浅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90.简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的重大意义

91.“ 三个代表 ”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基本总结

92.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3.“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党建上的创造性运用

94.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95.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96.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7.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8.“ 三个代表 ” 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9." 三个代表 " 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00.“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01、科学发展观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102、改革开放方面(全面改革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建设服

务型政府的意义、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安全)

103、 经济发展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途径等、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途径、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意义、促进自主创新的途径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104、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与途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的途径)

105、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提高全民道德素养的途径)

106、和谐社会方面(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107、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面(国家利益原则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中美关系与利益分析)

108、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台湾局势与祖国完全统一之分析)

1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特”在哪里?

110、从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看邓小平的人民观

111、 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

112、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113、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吗?—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认识

1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

115、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116、国企工人下岗与农民进城之问题研究

117、改革开放—中国的富民强国之路

118、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119、 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0、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111、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12、 三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113、 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实践

114、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

11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1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117 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118、论邓小平的依法行政思想

119、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探析 120、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

121、 西部大开发的现实与思考

1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中部崛起

12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4、 公平与效率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12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我见

126、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127、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1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129、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130、试析邓小平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篇二:毛概论文3000字标准范文

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特点【摘要】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构建其思想理论的重要手段,体现在毛泽东关心、思考和研究的各个领域,是贯穿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线。本文介绍了毛泽东思想创新的必要性;概述了毛泽东创新思想在各个方面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毛泽东创新思想具有的特色。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创新思想;特点;创新型国家

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的生涯中,之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

一、毛泽东对理论创新必要性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便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和道路却没有现成的具体答案。中国革命的实践表明,任何照搬照抄经典著作,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革命的失败。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最具独立思考品质的领导人,毛泽东向当时盛行的教条主义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在中共党内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并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则。

毛泽东论述了理论结合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他认为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1。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1

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2。1960年,毛泽东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个原则,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毛泽东再三地论述这个问题,是要阐述干革命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和客观必然性。它的含义有以下三点: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理论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倘若固守僵死的教条,就只能给各国革命带来危害。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合乎本国实际的理论创造。

3.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要发展。革命党人必须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出指导革命的新理论来。

毛泽东关于理论创新的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实践精神。他与其他的共产党人一道,坚持这个原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毛泽东思想就是理论创新的产物,他本人则通过勤奋的读书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提出新的科学论断和理论观点,成为一个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二、毛泽东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

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突破,结出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方面

毛泽东认为马列主义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袖一道,以切实的中国国情为依据,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民主革命总路线,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他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和同盟军,这不同于俄国革命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将整个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他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2

国,革命应分两步走,首先完成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再进一步推进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像俄国革命那样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些理论,都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是前人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外国经验搬不来的。它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成功范例。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提出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他在一个关于总结经验的指示中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结合中国实际,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创新,毛泽东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了在经济建设中进行科技创新的设想。

(三)在军事战略战术方面

毛泽东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主张从战争情况、时间条件、战争性质、地域条件、民族战争的指导规律的不同着眼,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应用,大胆创新。他的这一思想成为他确立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基础,创造性地确立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较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提出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四)向外国学习方面

毛泽东首先充分肯定了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我们应该向他们的长处学习。他又说:“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当然不要学。3”学习应与独创相结合,创新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五)在教育方面

毛泽东提出了要以学生是否有创新见解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标准的重要3

命题。他还鼓励学生不要受考试分数的束缚,要大胆主动地学,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4。他的这些鼓励创新,有益创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所开展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毛泽东创新思想的特点

综观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发现有如下五个主要特点:

(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

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对有人问党的政策是否允许争论,他批示道:“为什么不允许争论呢?”对解放后实行脱离实际的教育教学制度,他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5”继而提出一系列缩短学制、减少课程、教材删繁就简、提倡启发式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新颖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胆的怀疑批判精神使毛泽东能够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问题,使他能够独辟蹊径,有所创新。

(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

毛泽东在每一个领域提出的创新观念,都几乎与批判教条主义相联系。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最大,毛泽东视之为主要危险。教条主义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其主要表现为思想上形成一种束缚,马列的本本没说过,革命前驱者没做过,就不敢说也不敢做。用教条主义的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势必是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条条,拒绝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顽固保守,不敢也不许创新和突破。

(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独立思考也是创新的极其重要的必备条件,它为创新提供思路、观点、理论方法和达到目的的路径。一个人能够有所创新,他必然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毛泽东就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4

5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第137页

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

毛泽东反复要求全党在读书、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时候,切记要独立思考,要加以分析确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毛泽东明确表示:“一个人有对有不对,对就跟,不对就不跟,不要糊里糊涂地跟”“糊里糊涂跟某人走很危险,要独立思考。”6毛泽东对独立思考的强调,为我们明确了通向真理和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创新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毛泽东的创新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的立足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实际,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正确与错误的检验标准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实践。也就是说,毛泽东的创新是与实事求是精神紧密结合的。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7”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正确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因为这种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推进了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有益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效果。

(五)创新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 6

7 毛泽东 《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毛概论文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吴晓波

翻开这本记载着中国风云变化的三十年史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热与血,失败与成功,欢笑与泪水的真实故事,惊心动魄,曲折而多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那头卧躺在五千年文明里的睡狮逐渐苏醒,并以其矫健的雄姿,蓄势待发的吼声震撼了这个世界。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这是一篇独特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多的不可胜数。三十年前,他们是革新者,敢为人先,走在时代的前面,不断受到压迫,不为世人所理解。但在今天,历史见证了他们的远见,他们拯救了中国,为中国现在乃至以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们靠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勤劳和聪慧在那个混乱的时代独自摸索中谱写了当代中国企业史,他们中很多人如今依旧被鲜花簇拥,也有很多人坐进了牢房,

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而让我又时会常感到无奈的是,历史最终将改革的失败者遗忘,骨子里的传统意识让我们从对牟其中、储时健们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映射了改革过程中法制和价值评判的矛盾、茫然。但正如网易丁磊若干年后讲的那样,“在三十岁之前,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赚到两三个亿,而是有过亏掉两三个亿的经历”,牟其中和储时健们更应该赢得我们的尊敬和感谢,他们从未输给过市场本身,他们输给的是体制,他们输给了他们无法超越的时代束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们给后来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怀着一种肃穆、忧思的心情伴随我读完理人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的最后一页。我甚至感到痛心,为每一个改革的失败者惋惜,为每一步历史的跨越感动喟叹,

改革开放那心潮澎湃的三十年,空间跨度如此之广,除去那仍旧弥漫着极左思潮的最初五年,《激荡三十年》展示给我们的是中国改革进程中所有个体的成功、失败以及背后无以言尽的曲折痛苦。当年那些曾轰动一时的争论在今天的一代人看来,或许早已成了历史的笑柄或者闹剧,但当我透过时光的长河以另一种方式触摸曾经离我们很远却又分明很近的中国改革史,一种悲情油然而生。脑海中时而回荡着1978-2008那三十年里每一个充斥着血腥和铜臭味道的故事时,这种震撼犹如身临其境般触目惊心。

这是从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不屈躁动血液的三十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于我来讲,看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那个久远时代的社会百态,一如当年身无分文的王石在深圳街头倒卖玉米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作者吴晓波的文字让我看到衣着光鲜的熟悉面孔也曾同样面对时代的困惑而苦于自我救赎,那分明又是一种暗示或者鼓励——聪明或愚笨并未造就最后的成就,而同时代气息的亲近程度最终决定每个人归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柳传志、潘石屹以及后来的马云、张朝阳,这是围绕在这代人身上无法超越的潜在意识圈。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代,有着太多的未知、惊喜以及猝不及防的失落。

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激荡的三十年里从来不缺少诸如牟其中、史玉柱式的人物。如果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去解读这个特殊的群体,勤劳、聪慧、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以及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最初转型期标志性性格,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伴随制度层面的缺失一起构建了中国改革初期独特的精神世界,他更像一个反复崛起、跌倒的轮回。无论是功成名就的刘永好、柳传志,还是红极一时最终身败名裂的步鑫生、禹作敏,无一例外。

在吴晓波笔下所有的改革风云人物中,健力宝的李经纬赢得我深深的同情。这个悲情的南方汉子失败后仰天含泪不发一语的照片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海。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已成必然,但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李经纬的失败必将载入中国改革史。在当年那一轮“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李经纬的“以身

试法”某种意义彰显了资本在政治搅局中的脆弱,而整个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使之倒下的不止是一个李经纬,正如吴晓波在最后略带戏谑的写到“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易于轻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让我们看到中国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

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了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颇耐人寻味的八字箴言背后难以言尽的苦处。

我们不去苛责任何改革过程中制度上的缺陷,衡量公共政策的正确与否并不是以个例的成败为标准。但我们完全应该避免更多的健力宝更多的李经纬出现,在产权重置这种敏感的字眼上,政府和企业更应该有的是远见和共识,而不是将政府和企业在市场体制下仍旧坚持计划年代强势监管,那仰天含泪的一幕实在太过悲情。

同李经纬的晚景凄凉相比,史玉柱更像是重获新生的囚犯。这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业英雄在三十年的改革史中占据了很大篇幅,虽然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在道德和商业的双重标准下给予其准确评价,但我们所要尊敬史玉柱的唯一理由是——他的成功,失败,再次成功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足以成为商业世俗化、投机性的最好佐证,同样令人惊叹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经历天堂和地狱般轮番煎熬而依旧在中国最繁华的金融商圈叱诧风云。

他的巨人倒了,他脑白金被批为十大恶俗广告之首,但他的征途又上路了。

无法猜测2001年在上海公开登报还债的史玉柱是怎样的心情,这个与中国人固有概念里商人形象完全不符的中国改革标本人物,其豪赌的天性在这场时代的大变革中暴露无遗。从背负两亿债务逃离珠海,到《征途》纳斯达克上市,相信他能东山再起的人只有他自己。这个外表极尽文弱的安徽人信奉的是“生存第一”的残酷法则,在“史氏”商业模式的构建中,史玉柱对于人性卑劣、贪婪一面的发挥诠释为众多体制内人士所不齿,但正如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说的那样“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他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这句话用来形容史玉柱再也合适不过。

在“激荡三十年”行将结束的时刻,我更愿意用仰望的神态去膜拜曾经的英雄,从光荣与梦想的憧憬到残酷无情的市场法则,躁动与喧嚣伴随着中国市场体制下第一代企业家,与前人有所不同的是,复杂的体制政策和商业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挑战和阻挠,当他们起步前行的时候,意识形态的束缚困扰着他们,当他们壮大成长时,全球化的声浪几乎将他们淹没。幸运的是,在经历产权界定和意识形态重新阐释,我们第一代企业家在激荡的三十年里顽强的存活下来,虽然我们的脚下依旧踩着众多的失败者,但中国企业在经历三十年的改革考验后愈发成熟和稳健让我们有理由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给予他们最真诚的敬意。

我敢说,没有他们,那一群改革开放风浪中的弄潮儿,敢于革新,冒天下之大不为的先驱们,就没有现在蒸蒸日上的中国。


毛概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8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毛概论文
相关文章
  •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范文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

  •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范文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

  •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关于城市下岗职工的状况和再就业途径的调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年级专业:化工0901学号...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2013毛邓三论文选题(供参考)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以下提供了既属于本课程范围,又体现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题目自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