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童年的发现》教案 正文

《童年的发现》教案

2017-02-23 06:08:1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童年的发现》教案

城北赵伊东校电子备课教案

篇二:《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了作者9岁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课堂上作者想起自己9岁时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因而当众受罚。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此引发思考及老师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部分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叙事中,作者的意识在飞快地流动但脉络清晰,所叙之事也环环相扣,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是一篇向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胚胎、随心所欲”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想象、概括小标题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 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富于幻想”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我”是怎么发现的;引导发挥想象,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2.创设情境,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当我们渐渐长大,童年便如风中的羽毛越飘越远。但是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些事情却常常会萦绕心头,久久难以忘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童年的发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由朗读文章,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概括交流:课文写了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后来因这一发现被老师误解受到惩罚。)

哪些段落是写我发现的经过?(3-12段)

哪些段落是写我被老师误解而受罚?(13-18段)

三、了解“我的发现。”

(一)理解:胚胎。

出示解释(有条件的可以展示胚胎发育图片):胚胎是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脐带与胎盘相连,通过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妈妈肚子里的宝宝,就是从一个小小的胚胎发育成胎儿的。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就是胚胎发育的过程。

(二)了解“我”发现的规律。

1.课文中有一句话,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我所发现的胚胎发育规律,请你找到句子读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发现。

2.出示下面两句话,比较。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九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表达一个具体,一个简洁。

3.指导朗读。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1)师补充进化论知识:这种“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的理论叫——“进化论”。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这个发现被恩格斯誉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谈感受:学到这里,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费奥多罗夫——了不起(自豪,骄傲)!

(3)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二段——“发现的过程”。

(一)了解发现的经过。

胚胎发育规律是怎么被费奥多罗夫发现的呢?请认真读3-12自然段,想想“我”的发现经历了哪些过程,把每一个过程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

(二)交流。梦见飞行——请教老师——探究猜测

(三)精读发现的步骤。

1.学习发现经过之“梦见飞行”。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梦想的奇妙。

(1)师范读。生闭上眼睛想象梦境,谈感受。

(2)师引读并拓展说话,感受作者“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富于幻想。师:我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

飞过——(生:街道上空);

飞过——(生:白桦林梢头);

飞过——(生: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

飞过——(生自由想象说)。

我想去哪里就飞到哪里,真是——(用课文中的词)“随心所欲”。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学习发现经过之“请教老师”。

过渡:“我”和同学经常在梦中飞翔,我们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便去请教老师。

(1)同桌分角色读读我和老师的对话。

(2)请“学生”说说:你一个接着一个提问,当时是怎么想的?

请“老师”说说:你刚才与学生的谈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3.学习发现经过之“探索猜测”。

过渡:老师的答案并不能令我满意,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对于“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这个答案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出示句子:“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为了解开人是怎么来的谜底,他是怎样研究这条鱼的呢?他翻来覆去地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

(2)朗读这句话。

4.再次感受作者的自豪,朗读。

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个发现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费奥多罗夫一想到这个发现他就会从心底升腾起一种自豪感。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五、小结;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费奥多罗夫发现胚胎发育的经过,让我们来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二、学习第三段——“误解、受罚”。

过渡:三四年过去了,六年级的一堂生物课上,这个发现在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作者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而当众受罚。

1.创设情境想象,感受“受罚”的情景。

1)出示句子:“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钱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2)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如果当时老师继续问下去,容我解释,我会如何应对,同学又是什么反应,教室里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

3)学生想象,练写。

4)交流。

2.理解难句。

老师误解了我,同学们嘲笑我。这时候,费奥多罗夫会想些什么呢?

1)出示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

2)读句子,理解。

3)讨论交流。

经历了曲折的探究之路,发现了胚胎的发育规律,在我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啊;被老师轰出教室,被同学嘲笑,这就是我受到他“驱逐和迫害”。

4)感受作者的精神。

出示句子,填空补充: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但是??”

篇三: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8《童年的发现》组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第二部分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设计理念: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了解

“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

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

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而学生通过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童年的发现》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37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童年的发现》教案
相关文章
  •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教案城北赵伊东校电子备课教案《童年的发现》教案《童年的发现》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作者9岁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课堂上...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