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带有故事情节的朗诵 正文

带有故事情节的朗诵

2016-12-02 12:50:2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诗歌、小说、散文、寓言、台词等自备稿件朗读大全

目 录

文学作品

1. 母亲的姿势

2. 母爱如佛

3. 丑娘

4. 八元五角的母爱

5. 爱,最大的力量

6. 哑巴父亲的哑巴哎

7. 生命的姿势

8. 地震中的撑起

9.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10. 血色母爱

11. 悲壮的两小时

12. 一篓水果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打往天堂的电话 有种习惯叫作爱 一个人的双人舞 享受生命的春光 用牙咬住的生命 流泪的爱 天亮了 大山中的老师 我做得到 世界为你震动吗? 仁爱的行动 绝对的奉献 海中救援 母爱的力量 最后的心愿 生命的力量 不要闭上眼睛 兄弟,我们不哭 拥抱太阳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选择春天出发 青春的舞蹈 钟声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诗歌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让我们荡起双桨 种植春天 最后一片树叶 珍爱万物,呵护生命 梦想起飞 一棵树的选择 飞翔—关于我的心灵选择 想起妈妈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序言 祖国抒怀 天安门颂 军礼 永远的就随——写给小萝卜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春 大围山的小溪 天上的草原 春芽 不朽的胡杨 谁也拦不住你 路 会说话的西班牙扇子 动物学校 时间与爱的故事 谦虚过度 沁园春,雪 有的人 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月是故乡明 妈妈,我等了二十年 母亲河,我喊你一声妈妈 拥抱新世界 热爱生命 回答 十八岁畅想曲 挑起太阳的人——告慰英灵的歌 刘翔,你知道吗? 母亲 我用残损的手掌

优秀作品鉴赏

76昭陵六骏

77最后一只藏羚羊

78南京

79猴吃西瓜

80.洁白的手帕

81.天上的草原

82.天安门颂

83.唐诗里的中国

84.苏珊的帽子

85.生命的姿势

86容纳

87.母爱之光

88.最爱是兵

89.兄弟我们不哭

90. 斯巴达克的最后决战

91.老师,我们嫁给你

92.满仓娘

93.红肚兜

94.草地夜行

95.

96.

97.

98. 少年雄鸡 生命进行曲 秋天的怀念 享受生命的春光

语言表达

语言的技巧及片段练习

语言表达的关键及片段练习

文学作品

自备作品考试环节是指考生朗读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诵,进一步考察考生声音的适应能力、变化能力以及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因为这项考试的内容是考生自己提前准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应该拿出自己的“代表作”,使出看家的本领,把代表你最高水平的朗诵艺术展现给考官。这一项目注重考生通过文学语言的表层,感悟其背后所要表达的内涵、感情、主题的能力,而且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声情并茂。这项考试一般都要求脱稿。考生在提前准备作品时,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作品:一是不宜选择考官耳熟能详的名家经典作品。名家名作人人都爱读,许多考官倒背如流.市面上也有许多现成的录音示范带。考生的不准确、不到位的处理很容易暴露出来,另外,名家的作品通常博大精深、内涵深远,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是难以把握好的。如有的考生一张嘴就是“轻轻的我走了”(《再别康桥》),“我如果爱你”(《致橡树》)?二是不宜选择平淡无味、缺乏情节和高潮的作品。朗诵也和写文章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品本身没有亮点,就会导致你的表达平淡、缺少活力与动感。三是要选择与自己性别、个性、身份相吻合的文章。有的高大的男生读《狼和小羊》,有的声音纤细甜美的女生读《将进酒》,都不太合适。关于男女情爱之类的缠绵诗文也不宜选择。四是不要选择哲理性太强的文章。近年来市场上比较风行的“精品美文”有的写得确实不错,但也有的“只好看不好读”,夜深人静时,捧读一下.欣赏一下还不错.因为这类作品大多是作者个人化的内心倾诉,喃喃低语,并不一定适合考生拿来当作自备作品放声朗读,那样反而破坏了作品的美感,让人觉得极其不自然。总之,我们提倡考生选择一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诗歌、散文、童话、小说片断、寓言故事、新闻通讯,或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或出人意料、引人深思,或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或慷慨激昂、荡气回肠,或真切感人、催人泪下??如表现父爱、母爱、亲情、友情、师生情、家乡情、祖国情的作品,内容丰富、有血有肉,能给人以无穷的回昧。如果选择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目的,具体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把握好诗歌的写作特色与艺术风格,体现贴近的时代感和明确的目的性;第三点是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不能用固定腔调从头读到尾,要有变化、有起伏、有抑扬顿挫之感;第四点就是要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如果选择散文,第一点就是理清脉络,分清层次。考生应把作品的清晰轮廓输送到听众的头脑中,便于他们整体感知作品。熟悉了稿件以后.就要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把“形”理清,把“神”聚合,把“主题”提炼出来。这样,朗读才会有目的、有灵魂、有内涵、有深度。第二点是要细心感受、具体感悟。散文偏重于内心感受,如《路》从人们日常见到的山路、水路、沙路、石路延伸到人生的前进之路,激励人们不畏险阻、不怕困难,开拓进取、勇往直前。这些都需要朗读者细心感受、体悟。第三点是表达生动、渲染到位。曲折的情节、紧张的气氛、突然的变化、意外的惊喜、极度的悲哀、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都需要朗读者用生动的语言技巧去表达,不能平铺直叙、一字一顿、见字出声。要做到叙述清楚,描写具悻,议论有理,抒情真挚,给人以感染。第四点是忌讳过分夸张、装腔作势、拿腔捏调。因为这样会让人感觉做作、别扭。如果选择寓言故事,就要认识这一文学形式的特点,即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意味,故事结构大多简约,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其主题一般都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近喻远,寓较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要朗诵好寓言故事,第一是要明确故事所寄喻的道理,特别是文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一定要把握准确,鲜明有效地传递给听众。第二是要采取与生动、风

趣的故事相协调的情绪和语气、基调,娓娓道来,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第三是应以突出个性为原则,将作品中凡能突出人物、事物个性的地方,用各种手段、从各种角度加以渲染,以适度夸张的语言形式去表达。第四是应善于变化,塑造角色。因为寓言虽然短小,但“人物”却很丰富,朗诵者往往要“扮演”好几个角色。即使有时只是“扮演”一个角色,但这个角色的思想、感情、情绪、态度、心理活动又是呈现多面化色彩的,这就要求朗诵者善于变化.塑造多样化的角色形象。

如果选择小说,则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稿件,掌握小说的写作特点。一般来说,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层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达上,第一是要注意语言的自如性。与诗歌语言大不相同的是,小说不具有诗歌的格律、韵律和音乐性,它与生活语言比较接近,特别是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更接近口语,所以朗诵者就要注意小说语言表达的自如性,让听众相信小说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让他们随着朗诵者的声音、言语展开形象思维,感受到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从而得到教益。如果拿腔拿调,就会脱离生活,让人听而生厌。第二是注意情节的转换或推进。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有起因、有发展、有突变、有高潮、有尾声。在写作手法上,有平叙、顺叙,也有倒叙、插叙,还有补叙??这些都特别需要朗诵者把握好情绪的合理转换,真正让声音演绎故事,唤起听众相应的感觉情绪,如果忽视情节的发展与变化,任凭声音“漫游”东西,就会破坏作品的整体感和连贯性,让人听了费解。第三是要设计好语势语调。小说情节的曲直起伏,在朗诵中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语势语调,应仔细琢磨:什么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事情的起因交代清楚?以怎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情节推向高潮,以怎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晴转多云”的变化表达出来?以怎样的语势语调才能将事情的结尾收束得比较完整?这些都需要朗读者进行整体设计,朗诵时才会层层推进,驾驭自如。第四是语言要有画面感。描绘自然景物要调动情景再现,做到情景交融,描绘场面要注意时空的变幻、位置的转换,朗诵时应有这些图景的清晰视象,身临其境,现身说法。第五是人物形象要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小说都是通过对人物性格和行为及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描写表现生活的。朗诵刻画人物的文字时,要生动、形象、多变,充分揭示人物的风貌和心理。描绘肖像要显示特点,如见其形,描绘心理活动要深入 “轻”出,如触其心,描绘语言要神形兼备,如闻其声。总之,如果能从小说的语言以及人物、环境和情节出发,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小说是完全可以朗诵成功的。

以下选取的文学作品,既可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材料,又可以从中选取一两篇作为专业考试的自备作品。这些作品,大多经编者作了口语化的适当修改,以便于考生选用。

1.母亲的姿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里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位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父

篇二:适合学生朗诵的歌[1]1

一、小学生朗诵诗歌:歌颂祖国

篇一:祖国妈妈

您是蓝蓝的天空

我们是展翅高飞的小鸟

祖国妈妈

您是广阔的海洋

我们是海中欢快的鱼群

祖国妈妈

您是富饶丰美的草原

我们是幸福顽皮的小羊

啊,祖国

您是慈祥的母亲

儿女们要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

从小奋发图强

长大为您添彩增光

二、小学生朗诵诗歌:歌颂校园

篇一:校园早晨

风儿带走夜的鼾声,

校园从甜梦中醒来了,

晨风给她揉着眼睛,

宁静的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大姐姐走进校园里来了,

背着书包,

和同学们有说有笑。

大哥哥跑进校园里来了,

拿着零食,

津津有味的吃着。

小同学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里来了,

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

和同学们玩着游戏。

动听的上课音乐响起来了,

就像黄莺在唱歌,

同学们有序得走进教室,

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里,

手上抱着厚厚的讲义,

为同学们送来丰富的知识,

新的一天开始了??

三、小学生朗诵诗歌:歌颂老师

篇三:老师的微笑

老师的微笑

是风中的帆

没有风

哪有起航的船

是晨曦的露珠

没有露珠

哪有折射出的七彩阳光

老师的微笑

是学生心中的糖

没有糖

哪能尝出口中的甜

老师的微笑

是梦幻中的风筝

没有梦

哪有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四、小学生朗诵诗歌:歌颂父母

篇二:妈妈的爱

小时侯,

妈妈的爱藏在怀抱里,

抱着它,暖哄哄的。

上学后。

妈妈的爱藏在书包里,

背着它,沉甸甸的。

离家后,

妈妈的爱藏在相片里,

看着它,笑呵呵的。

啊!

妈妈的爱。

你无处不在,

就在我身边。

五、小学生优秀朗诵诗歌

篇一:不想长大

我啊

不想长大??

我怕长大后

不能再抱着布娃娃,

不能再看那本《小青蛙》。

我怕长大后

要去读书、写字、画画,

不能天天跟着妈妈。

可妈妈说长大也很好。

妈妈说,

长大后虽然会有很多烦恼,

但换来的是友谊,微笑。

那么

我还要不要长大?

你们告诉我,好吗?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一) 停顿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3.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但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应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二) 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

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重音——重音的读法(相对)

1.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点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2.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

3.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4.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三) 语速

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2.根据体裁掌握语速。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篇三:有感情朗读指导法宝

有感情朗读指导法宝——角色代入

教《16、做人的故事》后有感

《16、做人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情感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懂得孝敬长辈、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等一些基本的做人的道理。本文由两个小故事组成,一个是《为什么要说“谢谢”》,另一个是《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前一个故事通过口渴难耐的爷孙俩喝了小河的水之后,爷爷与小孙子的对话,说明了人应该讲礼貌的道理。第二个故事则写两个小女孩在树林里野餐之后,对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说明人应该讲卫生、讲文明的道理。两个小故事都以儿童的心理,天真甚至近似荒诞的语言,说明了做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在这篇课文的指导朗读上,我抓住角色代入这一法宝,让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亲身感悟,激发主动性,因此,在课堂反馈环节,学生们的朗读呈现出满意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小节的指导朗读时,“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男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呀。”这句话是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由这句话开始引出下面的故事,如果开头能读好,那后面课文的朗读会变得顺理成章。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也凸显了这句话朗读的重要性。我先让一个学生读准确这句话,不漏字。接着用一个问题:爷孙俩在林中小

道上走着,这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能根据文中线索找出:天很热。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包含的意境却非常的深厚,饱满!这个“很”字突出了故事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但是学生们跟课文中的爷孙俩距离较远,不能体验他们旅途的艰辛,我设计了一个像想说话环节:瞧,这就是那天的天气状况,谁来给大家播报下?同时多媒体出示烈日高照的图片。学生一看到烈日,立马条件反射今天是大晴天,非常热!然后我在趁势追问,有多热?同学们此时话匣子已经打开了,有的说热的头晕,热得难受,热得眼冒金星~~~到此,我继续追问,这么热的环境里,你们最想干什么?同学们此时已经忍不住纷纷议论起来了,自己最想干什么,同学们的交流传达给我一个信息,他们已经感悟到了在这么热的情况下,最想喝口水了,有的同学甚至情不自禁的吞咽口水起来,于是我就顺利成章的往课文上引,说文中的爷孙俩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想得很迫切,请一个同学读,做出点评,然后让全班齐读,大家的齐读能够表达出爷孙俩因为天气热想要喝口水的那种迫切心情!更有感情细腻的同学朗读时连面部表情也跟随课文发生变化。

有感情的朗读就应该是这,角色代入,亲身体验!只有心灵上有了感触,语言才会变得有感情!这就是有感而发!


带有故事情节的朗诵》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76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带有故事情节的朗诵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