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蛇皮果
蛇皮果
蛇皮果,又名:沙叻,拉丁文名:Salacca edulis Reinw.棕榈科、蛇皮果属植物,[1] 喜热带湿润气候,高温高湿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生长最适宜条件是,年均气温高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18℃以上,相对湿度在85%以上。蛇皮果非常美味,口味清甜,爽口。分布于印尼、我国华南地区、川渝部分地区
(文中图片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2]
中文学名蛇皮果
拉丁学名Salacca zalacca
别 称沙叻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子纲 Liliopsida
目棕榈目Arecales
科棕榈科Arecaceae
属蛇皮果属 Salacca
种蛇皮果S. zalacca
分布区域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我国华南地区、川渝部分地区
英文名strawberry或Snake fruit
拼 音she pi guo
同类植物酸角 荔枝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地理分布
4分类
5栽培技术
? 繁殖方法
? 种植管理
? 病虫害防治
6食用价值
7植物附录
8市场前景
9附录
1形态特征
果
蛇皮果上尖下圆,高5厘米左右,下部直径5厘米左
蛇皮果
蛇皮果[2]
右。果皮极像蛇皮,红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鳞片。在印尼市场上销售的蛇皮果,其外壳上的毛刺已被除去,显得光滑。有的形状为鸡蛋大小,有的形状大小更像毛桃,或者大蒜头。呈
褐色,由小鳞片构成。每一个小鳞片的上部似乎能与果皮分离,但其下部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皮
果皮很薄,较硬,如果不小心的话,能将手指皮肤划破。很多人看了都会害怕而不敢吃这种果实。把皮剥开,那剥皮的声音,真的好像蛇皮一样,然后把一层薄薄的皮撕掉,就会见到果肉了。
肉
剥开果皮后,也类似大蒜头,呈瓣状。一般3-4瓣,其中有一两瓣较小。果肉白色,有时略带黄色。肉质板实,似椰肉,咬起来很爽脆。大的瓣中有硬核,剥开后大小和形状极像剥了皮的板栗,有两山东无缝钢管面是平的,另一面近似圆面,深棕色。气味微带酸臭,入口以甜味为主,略带酸味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产的品种略有差异,有些较差的会有臭的气味,而肉质很干硬,非常的酸涩。印尼峇里岛产的蛇皮果是最好, 肉质甜中带酸,不会苦涩,也不会很干硬的感觉,果肉饱满像苹果一样的爽脆
,果核也比较小,带有点点淡淡的香气。据说蛇皮果还有美容的效果,印尼,以巴厘岛和爪哇岛的日惹、万隆等地出产的蛇皮果品质较优。在互联网上有介绍说有的蛇皮果果肉较涩,当属较差品质。
泰国蛇皮果
还有一种是泰国的蛇皮果,是比较长身一点,果肉外表有点像榴莲,核比较大一点,但味道也很不错,偶然可以在生果店看到,但价钱并不便宜。注意,蛇皮果外壳很坚硬但是很薄,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很容易划破手指头!蛇皮果果肉脆,成熟的比较甜,果肉黄色和榴莲类似,有点酸臭的味道,就像酒糟的味道,不过很好吃。没有成熟的果肉比较白,酸甜适口。具体的味道买家要自己尝试了,可以说难以形容比较特别!一斤数量在8个左右! 蛇皮果植株相对较小,常雌雄异株,具刺,丛生;根系浅,但主根明显;
蛇皮果
蛇皮果[2]
中央叶相对直立,长可达数米,叶片直径10~15 era;植株节间很短,叶痕排列紧密;叶片羽状全裂,长3~7 m;叶鞘、叶柄和小叶具长、薄的灰至黑色的刺;羽片长20~70 cm、宽2~7.5 cm。花序腋生复合肉状花序,具柄,常有佛焰苞包住;雄花序长50~100 cm,由4~12个肉状小花序组成,小花序长7~15 cm、宽O.7~2 cm,雌花序20~30 cm,1~3个小花序组成,长7~10 cm。花成对着生在鳞状体的叶腋中;雄花带微红色管状的花冠,花冠管着生6枚雄蕊和一个小的退化雄蕊;雌蕊没有管状花冠,外面黄绿色,里面暗红色,三室子房,具短三裂、红色的花柱,6枚退化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
果实为球形或椭圆形核果,每个果序着生15~40个果,果约(5~7)crux5 cm,朝基部渐尖,顶部圆;果皮由许多黄至棕色鳞片连续覆盖,鳞片顶端渐尖,易折断。种子常3个于一个果实中,2~8 mm厚,肉质、奶油色肉质假种皮,内部光滑石质,(23~29)mm×(15~27)mm,常黑棕色,三棱形,两面平,一面弧形;胚乳均匀呈白色。
花序(Inflorescence)生于叶间。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随着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状,3裂;雄蕊6,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短,基部变宽;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较大;雌花成对着生或单生,比雄花大;苞片2;中性花伴随着雌花,只有1个苞片;花萼基部管状,上部3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或稍长,上部3裂;退化雄蕊6;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光滑或直立的带刺状尖的鳞片,花柱短,柱头3。
果实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外果皮薄,被以覆瓦状反折的鳞片,鳞片顶
尖光滑或呈刺状尖,中果皮薄,内果皮不明显,种子1-3,长圆形、球形或钝三棱形,肉质种皮厚,酸或甜,胚乳均匀,坚硬,带有从顶端孔穴。深侵入的种皮,胚基生。 中国植物志暂无蛇皮果的形态描述。[1]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
蛇皮果全株
蛇皮果全株(2张)
蛇皮果根茎
蛇皮果根茎(2张)
蛇皮果枝叶
蛇皮果枝叶(1张)
2生长习性
蛇皮果喜热带湿润气候,高温高湿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生长最适宜条件是,年均气温高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18℃以上,相对湿度在85%以上。
中国植物志暂无蛇皮果的习性描述。[1]
3地理分布
全球约14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等亚洲热带地区。我国1种,分布于云南省西部。我国华南各地零星引进种植蛇皮
蛇皮果
蛇皮果[2]
果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有关蛇皮果开发利用的研究和知识还比较缺乏。
印度尼西亚是蛇皮果种质资源、栽培技术和本土市场开发最成功的国家,在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蛇皮果栽培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的资助下,我们组成印度尼西亚蛇皮果栽培技术考察团,于2007年12月9~18日走访了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茂物、日惹和登帕萨等地,对蛇皮果种质资源和栽培技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现将考察结果和体会整理如下,希望对我国蛇皮果的引种、繁育和推广栽培有所帮助。
中国植物志暂无蛇皮果的分布情况描述。[1]
4分类
蛇皮果,拉丁文名:Salacca edulis Reinw.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棕榈目;棕榈科;蛇皮果属;蛇皮果。[1]
5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资源
印度尼西亚的蛇皮果种质资源丰富,根据制定中的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
蛇皮果
蛇皮果[2]
蛇皮果有近20个品种(如表1)。这些品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雌雄同株,原产于巴厘岛的蛇皮果有11个品种,全部属于此类;第二类是雌雄异株,原产于巴厘岛以外地区的蛇皮果属于此类。
据"Mekarsari"的科研人员介绍,该公司收集的品种有15个,收集圃面积为5 hm2,为全印尼收集蛇皮果品种最多的机构。该公司另一私人公司收集了6个品种,所收集的蛇皮果种质资源均来自于“Mekarsari"公司。大量栽培的有"Pondoh"品种和"Bali"品种。“PO- hdoh"品种较甜,而"Bali"品种较涩。在"Pondoh"品种中又发现"Pon- doh super"、“Pondoh hitam"、“Pondoh honey'’等品种。在巴厘有“Sugar cane"、“Coconut"等品种,其中"Coco- nut”品种的植株外表具刺较少。此次考察共考察到“Pondoh"、“Pondoh hone,’、“GadingJ'、“Bali"等多个品种。
育苗
蛇皮果育苗方法有萌蘖条育苗和种子育苗两种。萌蘖条育苗即在母株萌发的多条萌蘖条中选择粗壮的萌蘖条,从顶部往下套进塑料容器,装上土壤或稻糠,经过2个月后待萌蘖条长出更多的根时将其切离,将其移植到竹编容器内继续培育。移植时将萌蘖条的叶片剪掉一半,用尼龙绳或竹蔑条捆紧,放在竹编容器后浇上稀泥,置于遮阳网下继续培育。
蛇皮果
蛇皮果[2]
据"Mekarsari"公司的科研人员介绍,如在母株上顶端加1~2滴煤油,可在不杀死心叶的情况下促进萌蘖,但心叶会受到一定时期的抑制。萌蘖条育苗方法因事先知道母株的性别而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苗木,多用于像"Pondoh"这种雌雄异株的蛇皮果品种。
种子育苗既可将种子播种到沙床上,待其出芽后移植到聚乙烯容器内;也可将种子直接点播在聚乙烯容器上,通过常规育苗方法育出苗木。种子育苗方法由于不能确定育出苗木的性别,多用于像"Bali"这种雌雄同株的蛇皮果品种。
造林
1 林地选择
选择新造林地需要考虑海拔、水分和透光度。蛇皮果可种植于海拔300~600 m的土地上,但最合适的是在400~600 m。蛇皮果对水分要求较高,要求全年湿润。新造林分要求遮荫,因此可种植于现有林分下,对于林分的树种组成没有限制,针叶树和阔叶树都可以,但要求林冠层需要20%~30%的透光度。种植2~3 a后可以承受全光照。
2 株行距
株行距有多种,有的1.5 m×1.5 m、1.5 m×2.0 m、2.0 m×2.O m和2.5 mX3.0 m。
3 整地
一般采用全垦,种植穴的规格一般为50 cmX50 cmX50 cm。
种植管理
1 水热管理
印尼水热条件好,在海拔600 m以下基本上不需要灌溉,且无低温冻害问题。
蛇皮果
蛇皮果[2]
2 养分管理
一般每年施肥两次,每次每株1~2 kg,分别在旱季(3-8月)和雨季施放。肥料采用大量元
素的复合肥,如N:P:K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没有施用微量元素的肥料。 3 叶数控制
蛇皮果的叶数需要适当控制,“Pondoh"品种的叶片数一般控制在每株7~8片,“Bali"品种的叶片数一般控制在14~16片异型管。不论叶片是否枯死都可以将其砍掉,但应保留果实下方的那片叶用于支撑果实。砍掉的叶子一般不移走,而将其覆盖在地面,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营养。
4 雌雄株比例
对"Pondoh"品种来说,雌雄株比例为50:1,即每50株雌株配1株雄株,雄株每个花序有4~5个分枝花序,每个分枝花序用于10株左右的雌株授粉。也有雌雄比例为20:1,即每20株雌株配1株雄株。
5 人工授粉
对"Pondoh"来说,需要人工辅助授粉。每个花序人工辅助授粉进行2次,相隔3~4 d。即将雄株花序采下,在每个开放的雌花序上轻敲雄花序,使其花粉撒落在雌花上,然后在授粉过的雌花序上方加个防护罩,防止雨水的冲刷。防护罩可以采用塑料薄膜,也可以用蛇皮果的叶,但塑料制作的防护罩防护效果更好。
病虫害防治
根据考察和果农反映,蛇皮果人工林病虫害较少。比较严重的虫害是一种甲虫,主要以根部为食,可导致植株死亡。可以采用兔子尿进行防治。
6食用价值
食用方法
1.很普通的就是我们直接生吃了。(水果里面的黄白色或粉红色的,坚定的,多汁的果肉。果肉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食用的种子。有点像菠萝的酸甜的味道。)需要特别注意,蛇皮果的果皮较为锋利,剥皮时需小心,以防伤到手。
2.蜜饯,腌制,罐头,发酵成酒。
蛇皮果
蛇皮果[2]
3.做成菜肴类。
4.蛇皮果属于凉性水果,所以孕妇不能够多吃。
营养成分
蛇皮果,又名沙叻,是棕榈科(Palmae或Arecae)蛇皮果属(Sa- lacca)植物,英文名为“salak”或“snake fruit”,拉丁学名为"Salacca zalacca(Gaertner)Voss”,又名“Salacca edulis Reinw",是东南亚著名水果。据文献资料,每100 g蛇皮果含热量321.97J、蛋白质0.5 g、碳水化合物20.9 g、钙28 mg、脂肪18 mg、铁4.2 mg、维生素(B1)0.04 mg和维生素(C2)mg。 蛇皮果非常美味,口味清甜,爽口。
功效
蛇皮果的果肉是白中带黄色,但是咬下去是很爽脆的感觉,而肉质很乾硬,非常的酸涩。蛇皮果有美容的效果。蛇皮果果肉含对人体皮肤有益成分,印尼本地姑娘经常将它作为美容水果食用。 它是水果中钾含量最高的品种之一,果胶含量也很丰富,对人脑十分有益,有“记忆之果”的美誉。
适宜人群
普遍适用。对长时间用脑人群特别适合,有美容益肤功效。
篇二:蛇皮果
名片蛇皮果,东南亚水果 拉丁名:Salacca Reinw,印尼(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名: Salak。棕榈科,蛇皮果属,非乔木。其植株与东南亚草本油棕榈类似,叶自根部丛生,高3~ 4米,果实丛生于根部叶腋处。叶柄密生尖刺。果皮外密生毛刺。
简介蛇皮果(Snake fruit)植株丛生,短茎或几无茎,有刺;雌雄异株。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蛇皮果生育期(8张)字形或镰刀状渐尖。花序生于叶间。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随着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状,3裂;雄蕊6,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短,基部变宽;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较大;雌花成对着生或单生,比雄花大;苞片2;中性花伴随着雌花,只有1个苞片;花萼基部管状,上部3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或稍长,上部3裂;退化雄蕊6;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光滑或直立的带刺状尖的鳞片,花柱短,柱头3。果实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外果皮薄,被以覆瓦状反折的鳞片,鳞片顶尖光滑或呈刺状尖,中果皮薄,内果皮不明显,种子1-3,长圆形、球形或钝三棱形,肉质种皮厚,酸或甜,胚乳均匀,坚硬,带有从顶端孔穴。深侵入的种皮,胚基生。
植物形态
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蛇皮果全株
蛇皮果根茎
蛇皮果枝叶
分布
全球约14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等亚洲热带地区。我国1种,分布于云南西部。
外形特征
蛇皮果上尖下圆,高5厘米左右,下部直径5厘米左右。果皮极像蛇皮,红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鳞片。在印尼市场上销售的蛇皮果,其外壳上的毛刺已被除去,显得光滑。有人形容为鸡蛋大小,有的形状大小更像毛桃,或者大蒜头。呈褐色,由小鳞片构成。每一个小鳞片的上部似乎能与果皮分离,但其下部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果皮很薄,较硬,能将手指皮肤划破,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多人看了都会害怕而不敢吃这种果实。把皮剥开,那剥皮的声音,真的好像蛇皮一样,然后把一层薄薄的皮撕掉,就会见到果肉了。
剥开果皮后,也类似大蒜头,呈瓣状。一般3-4瓣,其中有一两瓣较小。果肉白色,有时略带黄色。肉质板实,似椰肉,咬起来很爽脆。大的瓣中有硬核,剥开后大小和形状极像剥了皮的板栗,有两面是平的,另一面近似圆面,深棕色。气味微带酸臭,入口以甜味为主,略带酸味。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产的品种略有差异,有些较差的会有臭的气味,而肉质很干硬,非常的酸涩。印尼峇里岛产的蛇皮果是最好,肉质甜中带酸,不会苦涩,也不会很干硬的感觉,果肉饱满像苹果一样的爽脆,果核也比较小,带有点点淡淡的香气。据说蛇皮果还有美容的效果,所以最近也有用蛇皮果做的保养品。 在印尼,以巴厘岛和爪哇岛的日惹、万隆等地出产的蛇皮果品质较优。在互联网上有介绍说有的蛇皮果果肉较涩,当属较差品质。
还有一种是泰国的蛇皮果,是比较长身一点,果肉外表有点像榴连,核比较大一点,但味道也很不错,偶然可以在
生果店看到,但价钱并不便宜。注意,蛇皮果外壳很坚硬但是很薄,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很容易划破手指头的噢!蛇皮果果肉脆,成熟的比较甜,果肉黄色和榴莲类似,有点酸臭的味道,就像酒糟的味道,不过很好吃。没有成熟的果肉比较白,酸甜适口。具体的味道买家要自己尝试了,可以说难以形容比较特别!一斤数量在8个左右!
营养成分蛇皮果,又名沙叻,是棕榈科(Palmae或Arecae)蛇皮果属(Sa- lacca)植物,英文名为“salak”或“snake fruit”,拉丁学名为"Salacca zalacca(Gaertner)Voss”,又名“Salacca edulis Reinw",是东南亚著名水果。据文献资料,每100 g蛇皮果含热量321.97J、蛋白质0.5 g、碳水化合物20.9 g、钙28 mg、脂肪18 mg、铁4.2 mg、维生素(B1)0.04 mg和维生素(C2)mgL。
蛇皮果非常美味,味道极佳,爽口。
蛇皮果吃法
1.很普通的就是我们直接生吃了。(注:水果里面的黄白色或粉红色的,坚定的,多汁的果肉。果肉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食用的种子。有点像菠萝的酸/甜的味道。)
2.蜜饯,腌制,罐头,发酵成酒。
3.做成菜肴类。
4.蛇皮果属于凉性水果,所以孕妇不能够多吃。
种植概述
我国华南各地零星引进种植蛇皮
蛇皮果
果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有关蛇皮果开发利用的研究和知识还比较缺乏。印度尼西亚是蛇皮果种质资源、栽培技术和本土市场开发最成功的国家,在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蛇皮果栽培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的资助下,我们组成印度尼西亚蛇皮果栽培技术考察团,于2007年12月9~18日走访了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茂物、日惹和登帕萨等地,对蛇皮果种质资源和栽培技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现将考察结果和体会整理如下,希望对我国蛇皮果的引种、繁育和推广栽培有所帮助。
种质资源
印度尼西亚的蛇皮果种质资源丰富,根据制定中的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蛇皮果有近20个品种(如表1)。这些品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雌雄同株,原产于巴厘岛的蛇皮果有11个品种,全部属于此类;第二类是雌雄异株,原产于巴厘岛以外地区的蛇皮果属于此类。据"Mekarsari"的科研人员介绍,该公司收集的品种有15个,收集圃面积为5 hm2,为全印尼收集蛇皮果品种最多的机构。该公司另一私人公司收集了6个品种,所收集的蛇皮果种质资源均来自于“Mekarsari"公司。目前大量栽培的有"Pondoh"品种和"Bali"品种。“PO- hdoh"品种较甜,而"Bali"品种较涩。目前在"Pondoh"品种中又发现"Pon- doh super"、“Pondoh hitam"、“Pondoh honey'’等品种。在巴厘有“Sugar cane"、“Coconut"等品种,其中"Coco- nut”品种的植株外表具刺较少。此次考察共考察到“Pondoh"、“Pondoh hone,’、“GadingJ'、“Bali"等多个品种。
育苗
目前蛇皮果育苗方法有萌蘖条育苗和种子育苗两种。萌蘖条育苗即在母株萌发的多条萌蘖条中选择粗壮的萌蘖条,
从顶部往下套进塑料容器,装上土壤或稻糠,经过2个月后待萌蘖条长出更多的根时将其切离,将其移植到竹编容器内继续培育。移植时将萌蘖条的叶片剪掉一半,用尼龙绳或竹蔑条捆紧,放在竹编容器后浇上稀泥,置于遮阳网下继续培育。据"Mekarsari"公司的科研人员介绍,如在母株上顶端加1~2滴煤油,可在不杀死心叶的情况下促进萌蘖,但心叶会受到一定时期的抑制。萌蘖条育苗方法因事先知道母株的性别而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苗木,多用于像"Pondoh"这种雌雄异株的蛇皮果品种。
种子育苗既可将种子播种到沙床上,待其出芽后移植到聚乙烯容器内;也可将种子直接点播在聚乙烯容器上,通过常规育苗方法育出苗木。种子育苗方法由于不能确定育出苗木的性别,多用于像"Bali"这种雌雄同株的蛇皮果品种。
林地选择
选择新造林地需要考虑海拔、水分和透光度。蛇皮果可种植于海拔300~600 m的土地上,但最合适的是在400~600 m。蛇皮果对水分要求较高,要求全年湿润。新造林分要求遮荫,因此可种植于现有林分下,对于林分的树种组成没有限制,针叶树和阔叶树都可以,但要求林冠层需要20%~30%的透光度。种植2~3 a后可以承受全光照。
株行距
株行距有多种,有的1.5 m×1.5 m、1.5 m×2.0 m、2.0 m×2.O m和2.5 mX3.0 m。
整地
一般采用全垦,种植穴的规格一般为50 cmX50 cmX50 cm。
水热管理
印尼水热条件好,在海拔600 m以下基本上不需要灌溉,且无低温冻害问题。
养分管理
一般每年施肥两次,每次每株1~2 kg,分别在旱季(3-8月)和雨季施放。肥料采用大量元素的复合肥,如N:P:K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没有施用微量元素的肥料。
叶数控制
蛇皮果的叶数需要适当控制,“Pondoh"%3
《蛇皮果怎么种植》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77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