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题目:关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11-1
班级:1班
姓名:王柏秀
学号:2011023473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三鹿奶粉事件”还有最近的H7N9的问题,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iet culture increasingly diverse,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become a hot topic of concern "Sudan red events", "bird flu", "sanlu milk powder event" and more recently the H7N9 problems, affects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ll, successive malignant food safety accidents have caused people's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to reconsider the has risen to national public safety height problem, more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n food safety.
关键词:食品安全 现状 解决对策
Keywords: food safety actuality countermeasures
引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食品安全问题概述: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食品安全现状:
1、 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政府失灵
政府规制失灵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就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规制、职能出现空缺,无法有效的规范食品安全领域。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很不充分,表现为主体发育不良、体系不健全、价格和竞争机制不完善等。政府如果退出,仅靠市场主体的自我调节是不能够正常调整食品安全领域的。同时,本来应该由政府规制来调节市场经济领域的,可是由于政府的定位不当导致规制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如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标准的协调机制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缺乏协调性和连续性、食品安全的执行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执法处罚力度不够、社会监督和问题处理机制缺位以及有关引导食品
工业发展特别是食品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产业政策欠缺等,食品安全领域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食品安全质量普遍偏低,这些都说明食品的安全生产和政府规制失灵有着莫大的关系。
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虽然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它出台早,要求标准低,以及现实情况的飞速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对待严重的食品问题,已经不能有效的规范,合理的操作。例如,作为食品安全核心保障的《食品卫生法》是1995年正式出台的,它作为我国现阶段调整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法律之一,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同时,这些法律法规大多是以部门起草立法,带来很多弊端,例如食品卫生法是卫生部门起草立法,就没有涉及到兽药残留的问题。
3、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
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行多头管理,管理职能不明确。由于部分执法单位的职能在法律法规上还没有理顺,食品监管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而且职能交叉,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有的甚至相互掣肘。第二,执法机构建设还不适应严峻的管理形势。主要表现为队伍建设进展不快,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等矛盾比较突出。整个队伍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2)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第一,检测机构不健全。从2001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试点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污染定点监测工作开始实施,进而逐步扩展到全国37个城市全年5次的蔬菜农残、16个城市畜产品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中药物污染定点监测。但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地方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完善。
第二,对已有的检测机构建设重视不够。关键是检测技术检验设备和资金不足,致使食品检测事业一直处于步履艰难的状态。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资源方面存在投入不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监督管理人力不足和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用于监督管理的设备与检验的设备严重不足与落后。
四、 解决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2、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及技术提升
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4、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把好门。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
我们加强对生产者的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生产者的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这样消费者就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辨别食品的安全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
篇二:2015年毕业论文 食品安全问题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工商管理
年 级 09级
指导教师 赵伟
2013 年 4 月 30
目录
引言 ................................................................................................................................................... 2
第一部分:有关食品安全的概念 .................................................................................................... 4
第二部分: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 6
第三部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8
1.源头控制缺失 ..................................................................................................... 9
2.企业的责任感缺失 ............................................................................................. 9
3.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10
4.政府监管的不到位 ........................................................................................... 10
5.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 11
第四部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 11
1.加强源头控制 ................................................................................................... 11
2.强化企业责任 ................................................................................................... 12
3.健全食品法律法规 ........................................................................................... 12
4.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 ............................................................................... 13
5.明确政府职能 ................................................................................................... 14
6.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 14
7.加大社会舆论监督 ........................................................................................... 15
8.推广并实施HACCP 等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15
第五部分:关于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借鉴 .............................................................. 17
1.美国 ................................................................................................................... 17
2.欧盟 ................................................................................................................... 18
3.日本 ................................................................................................................... 19
第六部分:总结 ............................................................................................................................. 20
参考文献 ......................................................................................................................................... 21
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出传统的食品卫生或食品污染的范围,已经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食品管理和保护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2011年3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播出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给食品安全及监管又一记重拳。据报道,河南温县、孟州等地一些养猪场使用“瘦肉精”喂猪,以增加猪肉的瘦肉量,而食用了“瘦肉精”的生猪大部分被河南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旋即,“瘦肉精”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话题,明星企业双汇更是沦为众矢之的。
2011年3月,上海一些超市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这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却是靠着色剂染色生产出来。而按现行标准,人工色素不应出现在馒头中。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频发,从苏丹红、三聚氰胺、一滴香,到毒大米、地沟油、瘦肉精,不断曝出的食品安全丑闻,一次又一次的挑拨人们本已紧绷的神经。每一次食品安全丑闻曝光后,中国民族企业的良心,都备受争论。一再出现的事故,不能不让我们探究和思考,我们的食品到底怎么了?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要: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然而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个人、企业、社会以至国家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所以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这些年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和分析。文章总共分为五个部分,通过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解释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含义和概念,通过列举近些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现状,对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源头控制、政府监管、企业责任、法律约束和消费者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如从源头加强控制、明确政府职能、增强企业责任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推行HAPPC等。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施经验的介绍,对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最后对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寄予了美好的愿景和期望。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消费者意识 企业责任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a problem that not only relates to people’s life and healthy, but also effects the develop of a country’s econom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it’s a problem that relates to everyone. However, food safety problems happened currently these years in China, which made big damages to person, companies, society, even the country’s healthy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the hot and important issue to research these years, with huge practical significant. In this article, I make an analysis and a research about the food safety. The article divided 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meaning of food safet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henomenon of food safe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reasons that cause food safety problem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olutions of solving the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the fifth part,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last part is a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responsibility food safety; government control; consumer’s sense; company
第一部分:有关食品安全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 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对个人来讲,食品安全事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侵害,会对人的精神造成间接的伤害。对企业来讲,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企业信誉的丧失,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它对社会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会危害人类的健康,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惧和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引起社会恐慌,如果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不力,还会降低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及政府统治的稳定性。对一个国家来说,它会影响食品出口和食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演化成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品种丰富, 数量充足, 供给有余。在满足食品数量需求的同时, 质量却存在着严重不足。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 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 令人防不胜防, 新技术影响食品品质, 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 以及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等,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篇三: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触目惊心,食品安全让人忧心。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点的探讨,归纳出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商家、消费者、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在遭受了各种各样悲惨教训之后,我们都应该反思该怎样解决当前这个严峻的问题,从而探讨出关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几个对策。
关键字:食品安全 现状 特点 原因 对策
正文:
一、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近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这些问题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场商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效。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演越烈。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但由于我国处在经济快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自身独特的方面。
(1)新老问题并存。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了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这些老问题将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又出现了一些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
(2)源头污染突出。我国当前有两亿多的农户在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包括我们所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统统是农民生产的。以我国农民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遵守法律意识,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3)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占多数决定了食品加工业水平、素质差。在当前近50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一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以这些从业人员的素质,出现诸如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4)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科学家和政府部不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媒体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不严谨、不准确的负面报道和新闻炒作,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
敏感,以致人们纷纷抱怨:“现在还能吃什么!” 。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影响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忧心,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产生食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东西促使在现今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地沟油事件、禽流感事件等等,我们可以归纳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缺位、监督不力。
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有工商、质检、卫生、农业、林业等10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主管部门缺位,执法力度不到位,对食品安全监督的薄弱等都让问题弄产品多躲过重重关卡进入市场。
从所周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是这样一个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而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一个例子。2008年09月11日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发表《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开始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关注。2008年9月12日卫生部通报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截止到2009年1月9日,全国累计报告患儿近29.6万人。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与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刑事案件4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名,逮捕60人。调查发现,正是相信所谓的免检产品,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督不力,国家对于某些商品直接免检,而导致有了像三鹿奶粉事件这样令人心寒的事件。
由此可以看出,为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以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品,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时刻牢记自身所背负的责任,务必落实好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消费者贪图便宜,安全意识薄弱.
许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识假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原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不懂得购买和使用有生产许可和使用安全食品标志的食品,加上片面追求感观鲜亮,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典型的例子有地沟油事件。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只需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手电筒,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而消费者禁不住诱惑,为了贪便宜而盲目选择购买这些打着高品质食用油名号的“地沟油”。结果给自身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也算是自食恶果。
由此看来,作为消费着的我们必须时刻擦亮眼睛,不为表面所蒙蔽,不贪图便宜,加强食品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3) 食品企业、从业者急功近利、盲目趋利,不顾及安全问题。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不法商贩也部分食品从业者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谋取暴利置
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缺乏起码的诚信。在经营中存在短期行为,对生产原料、加工程序、生产标准及进货来源、商品质量缺少严格的要求,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计后果,有的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一旦被抓住,不过是罚钱了事,不把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回事,没有想到后果的严重性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2010年12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了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周边葡萄厂家一条龙造假内幕。在这些造假葡萄酒厂,用水、色素、酒精和香精,便勾兑出“葡萄酒”。当地的假葡萄酒业存在多年,形成了“造假一条龙”,甚至带火了当地的酒精、食品添加剂及制作假冒名牌葡萄酒标签厂家。这些假葡萄酒因为有有害物质会进入并污染饮品,轻则会引起肠胃疾病,重则会对人体肝肾造成损害,有的甚至不含一点葡萄原汁。
他们只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急功近利,却将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置之度外,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对于这种只为追求利益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我们应坚决杜绝,努力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4)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确保食品安全有法可依。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是保障。
鉴于我国食品安全立法落后的情况,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建议改变现在这种"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段监管原则,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集中统管控制的监管原则,将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二是对无人监管的"盲区",明确哪个部门负责。
(2)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3)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保障食品安全。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对质检机构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大力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和食品安全的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重视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和把握食品风险的各种来源,对善事结构和饮食方式要讲科学,同时要提高购物的安全性意识,是消费者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参与者。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大事来做。1.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尤其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安全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性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2.是食品与土壤、大气环境息息相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3.是加强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结语
从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状况看,是我们应该采取强硬措施的时候了。政府以“严字当头”、“狠字当头”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要有足够的威慑力,不姑息纵容食品安全事件,发现一起、严打一起。时刻牢记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让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安群众的心。而作为平民老百姓的我们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为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 :《中国食品安全:挑战、问题、认识和办法》;
胡楠:《 中国食品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谢建华,申明月,李昌:《我国食品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J].2010年第3期》;
《关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9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