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正文 本文移动端: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2017-04-27 07:05:1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

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

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

作者:钱勤发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文中说:“特稿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讲述故事的有用的写作工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说:“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及讲好一个故事,是对特稿的最高要求”;高小康在《人与故事》一书中,对故事有这样的定义:“一切故事都是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怀。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行为,表现出对过去和他人的好奇,实际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和现在、他人和自己的一种联系。人是通过这种联系而产生命运的观念和对命运的关怀。故事提供了这种参照,从而使人们藉此来领会自身

的存在状态和可能,这就是故事中人本意蕴的真正含义。”

由此可见,特稿这种故事化模式新闻,正是从受众的心理出发,较之于说教论理模式

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特有的形式完成传播信息的使命。

一、沉下去发掘故事

故事的雏形来自各种渠道。有读者提供的线索,有饭桌上听来的趣闻,有朋友聊天时聊出的奇事,还有在采访中生发出来的细节。但,这都不是完整的故事。有的是一个细节,有的是一个框架,有的是人物的几句个性语言??然而,这种雏形往往会让你怦然心动,在你脑子里挥之不去,甚至睡觉时还缠着你不放,这叫“有戏”。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有

东西可挖”。

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沉下去挖出来的。沉得越深,挖得越深,故事也就越完整越丰满。美国《俄勒冈人报》的高级记者小汤姆?霍尔曼,擅长写作描述性的特稿,他那篇《面具后的男孩》轰动全美新闻界,被评为2001年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最佳新闻写作奖。读完全文和

记者感言,不得不承认:这是特稿中“沉下去发掘故事”的典范。

故事的线索来自一位热心读者的电话。他说:“我读你报道已经很多年了。我想,我给你弄到了一个很好的选题。我家的朋友有一个脸部畸形的男孩。”小汤姆在卡片上记下了这个线索。这个线索究竟有多少价值?有深入采访的必要吗?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思考和选择。年轻的记者也许不以为然,不就是一张畸形的面孔吗?但小汤姆却有深层次的人性思考:“我们都需要健康。我们都戴着面具。我们的面具可以隐藏起来,可萨姆?莱特纳却做不到,他的面具就摆在那里。我想告诉人们面具后的男孩,并让他们意识到,他为摆

脱面具不得不具有的力量和勇气。”这是有思想的经验丰富的记者的思考,分明是直奔主

题的深刻思考。

有了思考,也就产生了沉下去发掘故事的强烈欲望。小汤姆沉下去的深度让人惊叹。他花费了整整10个月,翻阅医疗记录用了几百个小时,不知多少次地去萨姆家拜访,阅读他们的家庭日记,访问萨姆的朋友,与萨姆一起上学,先后两次伴随萨姆一家穿越全国。他亲眼见证了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亲耳听到了每一次关键谈话。他成为他们家庭中的一员,当萨姆动手术时,医生不让记者在旁观看,可萨姆的母亲对医生说:“不,他是汤姆。

他可以在这里待着。”

像小汤姆这样的采访,在我们听来简直不可思议。10个月写一篇特稿,还能完成工作指标?收入会否受到影响?也许,这就是东西方记者价值观的差异和东西方总编辑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当然这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我们的共识,那就是深入采访是报道成功的前提。尤其是特稿,讲一个好故事的特稿,必须“绑着石头”沉到底。小汤姆沉了10个月,掌握了大量素材:萨姆的痛苦、母亲的焦虑、他们的家庭生活、人物的性格、语言、学校、医院、左邻右舍??且全是亲历的、目睹的、现场的,这里面有多少人们不知而想知的故事啊。唯有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心灵和思想中去,才能挖出某些秘密。秘密里蕴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完全可以想见,像小汤姆如此这般沉

下去和那种走马观花、蜻蜒点水的作派,最终产生的结果必是天壤之别。

还有一位《太阳新闻报》女记者米歇尔?基恩斯,她的一篇特稿《一名架线工之死》,也是优秀作品,也同样是沉下去发掘的故事。一名架线工超负荷工作,不幸触电身亡。其家属不让采访,米歇尔迂回绕道,先采访了不少架线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并侧面了解这起悲惨事件的概况,以及这家人的家庭背景,最终被死者家属接受,深入其家庭采访。令米歇尔大为惊叹的是,沉下去以后,在这起意外死亡的悲惨事件背后,发现了一个爱的故事,以及因不停顿工作所付出的代价和一个认为自己儿子应该死得更值的父亲那伤痕累累的回忆。看起来,一个很平常的社会新闻,经米歇尔深挖穷追,成就了一篇具有思想深

度的优秀的特稿。

二、亲历性描绘和细节运用

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体现在故事当中。如何运用文学技法,写好故事,直接关系到一篇特稿的优劣。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文体,它不同于虚构的文学作品,真实是它的生命。所

以,文学技法的运用,是对真实的故事而言,是对新闻价值而言。

在特稿写作中,亲历性的现场描绘和细节运用,至关重要。现场是建构起叙述大厦的

砖石和激发读者兴趣的关键因素,而细节则是故事的重要零部件。

我们先来说说现场描绘。亲历性的现场描绘,除了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之外,重要的是引领读者进入故事,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进入一个波澜起伏的感情世界。我们还是以小汤姆的《面具后的男孩》为例,看看现场描绘的魅力:“男孩闪到妈妈的后面,走进一片阳光里。大块大块新起的水泡从他的左脸冒出来。他的左耳是紫色的,畸形,从头的一边鼓起。他的下巴朝前,面部的主要组织布满了蓝色静脉,从鬓角一直到下巴尖都是肿胀的。大水泡把他的左眼扯得裂开,把他的嘴拉成了一个小小的倒置的半月形。看上去就像有人在他的脸上糊了三磅重的湿泥,紧紧地粘着,把男孩裹住。萨姆,面具后面的男孩,只能用右眼斜视着周围。那是一只清澈、形状完好的棕色眼睛,深邃、很有穿透力。”

如此这般精细的现场描绘,可见记者观察之细,写来不缓不急,文字形神兼备,将男孩的这张面具完全立体化,足以刻入读者的脑海。而且,在这段描写中,不忘审美,写出了这张病态畸形的脸庞上,有“一只清澈、形状完好的棕色眼睛,深邃、很有穿透力”,那分明是“黑暗”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完全能理解小汤姆这段现场描写的匠心,既然写的是“面具”,哪有不将这张特殊面具写透之理?这是全文的一个“眼子”。因为,通篇故

事都是围绕着这张面具展开。

现场描写的作用还在于推进故事的高潮。请看:“第16手术室的进展情况已经传遍了第三层楼。住院医生和其他医生都过来看挂在墙上的CAT扫描图。他们吓得直往后退,盯着肿瘤看,它在高能的照射下血淋淋的,还发着光??图上的萨姆看上去像是科幻片里的

机器人。

”这段现场描写是对手术的难度下了一个“注解”,使读者不得不关注故事的高潮,萨姆的命运。他还只是个14岁的孩子呀。小汤姆说得真好:“现场使故事栩栩如生,它能把读者带到故事的核心。在写现场时使用真实的对话,用展现的方式表现人及其生活,胜

于解释的方式。”

再说细节的运用。一个好故事少不了细节的衬托。如果说,故事是“红线”,那细节就是穿在“红线”上的“珍珠”,于是,成就了一串有价值的珍珠项链。很多时候,打动人心的恰恰是细节。当然,细节不可游离主题,不可游离故事。它是为深化主题、丰满故事、为揭示人与物内在质地服务的。《面具后的男孩》里有一张照片的细节:“他们的关系仅仅源于一张照片,一张坎贝尔为了反映萨姆绝望情形而拍摄的照片。正是那张照片督促她三番五次地请求那个医疗组不情愿的外科大夫中的精英,他们最终还是妥协了,同意带萨姆到波士顿来。正是那张照片最终改变了他的生活,以及她的生活。”还有《一名架线工之死》的一个细节:“让她惊讶的是,他的卡车里还保留着她第一次送给他的卡片。

他在工作前读一读,在睡觉前也要读一读。她写道,他的温柔融化了她,她绝不会离开他。”

一张照片,推动了故事的进展;一张卡片,牵出了主人公的一个爱情故事。像这样的

细节,穿插于故事之中,无疑给受众营造想象的空间,也深深打动人心。

三、在故事里刻划人物

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是以人物作为“舞台的中心”,作为主角。特稿里的故事,也就是人物的故事。写好故事与写好人物是一致的。无疑,在故事里刻划人物,成为特稿至关重要的一个写作手法。这种写法应该是文学的写法。除去虚构之外,在技法上必须向文学靠拢。所谓“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文字的生动练达、对话的鲜明性格、现场的栩栩如生、思辨的力透纸背、细节的精当灵动、类比的真实贴切、比喻的明暗得当??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形容在文学作品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圆形的,一种是扁平的。圆形的特征是多维度、综合复杂的,而扁平的则是单一角度。人物原本是立体

的、“圆形”的,刻划人物理当采用圆形的模式。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女记者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当她写策普时,她仅仅在为“讲一个好故事,而且尽量使自己在讲故事中身心舒展”。但一个陈旧的故事和一个痛苦老人的素描之所以能获得普利策特稿奖,关键在于写故事写人物的技巧。这篇题为《策普的最后一站》的特稿是这样开头的:“爱德华?策普终生所想的,莫过于问心无愧地去另一个世界。所以,9月11日,这个老人带着一个借来的、里面装满身份证明文件的公文包,在迪尔菲尔德海滨登上一列水陆两用车,然后转乘银色流星号火车北上我们国家的首都。当卧车上的侍者引他

去小包间时,爱德华?策普不住地说,‘我83岁了。83。’”

像这样的开头,我们称之为“叙述”。但,叙述的高低之别,也就是功力的深浅之分,其效果截然不同。文学创作中也讲究叙述,叙述得好,很不容易。马德琳的这个叙述开头不一般,她在策普的“动态”中,很性格化地交代了老人的年龄,又埋下了有关全文宏旨的“终生所想”的“问心无愧”的伏笔。同时,点出了时间、地点、交通工具、前行的目的地等新闻要素,且文笔轻松练达,一点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丝毫不觉得平铺直叙。随即,紧接开头的第二段写道:“第二天上午9点,策普将出现在五角大楼,接受军事记录改正委员会的听证。他说,他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是第323机枪营D连的列兵策普,1919年11月9日非荣誉退役,这次听证是他策普个人战斗的‘最高努力,最后一仗’。”这是有关策普故事的非常重要的一段叙述,“最高努力,最后一仗”这8个字份量很重,

是刻划人物的前奏,也是整个故事的“引爆器”。

策普的故事简述如是:他是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因一次违反上级命令,上过军事法庭,服过刑,最终结论,非荣誉退役。他不服,一次又一次地申诉,坚持不懈几十年,直至83岁依旧为自己的荣誉作“最后一仗”。马德琳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刻划策普的顽强性格。她描写道:“火车上,老人的谈话老是围绕着战争期间发生的事情。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述他的故事,就像咔哒、咔哒、咔哒不断重复的火车奔跑声。”在听证时,策普说:“我之所以在83岁高龄,带着关节炎病痛和其他一切不便来到这里,是因为我的内心、我的良知在呼唤??威廉斯先生,鉴于没有多少差别这个事实,那么,为什么不使之成为荣誉呢?”马德琳笔下的策普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不屈不挠,在故事中刻划得淋漓尽致。最终,策普的“最后一仗”取得了胜利,错误的判决得以纠正,一般的退伍证改发为荣誉退伍证。显然,马德琳以她高度的文学性,出色地讲述了一个为荣誉而战的老兵的故事,从而获得普利策特稿奖。小汤姆说得好:“让人们记得,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员;记得,确实只有一部分情感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类故事跨越了人种、性别、收入、

地域的所有界限。”是的,人的故事是最为动人的。

四、从因果关系中展开故事

构思二字,最早出现在文学创作中。任何文学作品,都讲究构思。现在,构思广为运用,大凡不同样式的文字写作,均有个构思过程。特稿要写好故事,少不了构思。这种构思是多方面的,诸如情节、人物、对话、细节、铺垫、悬念等等。《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在开始采访一个故事之前以及整个报道过程中,你都要考虑你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感觉。比如,故事的范围有多大?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表达是最好的?什么样的语气最合适?这种种思考便是构思。在构思中最值得关注、最需引起重视、

最觉得犯难的是如何展开故事,也就是如何讲好故事。

展开故事,讲好故事,技法的运用很重要。一个作家朋友颇有见地,他认为要想方设法将句子引申为段落,将段落引申为章节,将各个章节有机地揉成一篇文章。这就道出了一个要义:句子与段落、段落与章节、章节与全文的因果关系。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因果关系,特稿中的每一个故事也是因果关系的组合。所以,从因果关系中展开故事,不失为一条途径。对此,《华尔街日报》有独到的见解:“按照因果关系归纳故事的主题。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个是能够提前确定故事中潜在的动态元素———读者们更感兴趣的作用和反作用行动;另一个是能够明确设置故事的范围。在绘制出了大致的范围区域图后,记者就能够根据自己拥有的时间和自己所处的空间,来制定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

比如:在全美范围内出现了医师短缺的现象,记者决定深究这个现象。这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用因果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思考,却发掘出许许多多问题,有许许多多可选择的角度。因医生短缺,造成病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下降、病情加重、耽误上班、影

篇二:【新闻里的世界】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人物特稿?

【新闻里的世界】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人物特稿?

近期,新华社发出多篇人物特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新华社推习近平人物特稿:“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人民的挚爱。

新华社推李克强人物特稿:“万事民为先”

从中国农村最基层到中国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到共青团中央;从主政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到“共和国长子”工业大省辽宁,到进入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一路走来,李克强的统筹、决策能力不断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从政阅历和理政经验。

新华社推张德江特稿: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我们的干部无论职务多高,都是群众中的一员,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张德江从高校领导岗位走上仕途。 新华社刊发俞正声特稿:多做实事不图虚名

俞正声是位学者型领导。无论岗位如何改变,“多做实事,多解决问题,不求波澜壮阔,但求无愧於国家,无愧於人民”是俞正声的从政信条。

什么是特稿?

著名特稿作者、南方周末前记者李海鹏曾在《在南方周末写特稿》中对“特稿”这一体裁作出如下判断:

“汤姆·伍尔夫1963年被《ESQUIRE》杂志派去制作一篇关于特制汽车的报道,他写得不像新闻,像印象记,题为《桔片样的糖果色流线型娃娃》,这就是新新闻的滥觞。后来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詹姆斯·鲍德温等人也加入进来,新闻小说就蔚为大观。新新闻就是借鉴虚构文学的写作技巧来写作新闻事

件,一切技巧都可使用,惟一的原则是事实不能编造。新新闻因为实验性而在那个喜欢实验性的年代出尽了风头。理所当然,后来它退潮了,合理的成分被新闻界继承下来,就是“特稿”,普利策新闻奖为它单独设立了一个奖项。 特稿很难定义,不过可以描述为一种文学性的新闻,题材不强调硬度,截稿时限更宽松,通常不超过一万字。”

人物特稿的写作

人物特稿的写作最能体现记者本人风格和特色。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通常在采访中将与采访对象的谈话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全文发表,在每一篇报道前,她都有个前言,谈她对采访对象的看法,并交代此次采访的来龙去脉,比如她是如何得到采访许可的;采访是如何进行、又是如何结束的等等。她的这种风格后来被很多人效仿,甚至被引进西方一些大学新闻系的课堂,冠之以“法拉奇式”文体。

还有的记者以描写现场情景和气氛见长,有的以刻画人物性格著称。尽管作者的风格迥异,手法有别,但总的来说它需要在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性、现场情景等方面多花工夫。

美联社多年的最佳特写作家索尔·皮特对写人物特稿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转录如下:

我们再也不能把信手涂抹的东西塞给读者。我们再也不能花20分钟翻翻卷宗,乘上一辆出租车,花30分钟

采访一下,然后回到办公室,编一条巧妙但不知所云的导语,再涂抹出像蔫香肠一样的15个或20个段落,插上四段引语,撒胡椒粉似地点缀上14个差不多的形容词,然后重看一遍,就算写出了一篇鲜明的人物肖像。

今天的读者需要更多的东西……他要求记者写出事情的实质。他需要有骨有肉,有枝有叶的文章。他要求看到有广度、有深度、有预见,全面而有见识——当然——还要诚实的文章。

在读了500、1500或者是2500字之后,读者更想了解的是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而不是他“性情温和”或“性格宁静”,“不苟言笑”……威利〃斯通这个抢银行的强盗是性格温和,平静,不苟言笑的,而这也是阿尔伯特〃斯韦策博士的性格。

如果不了解别人对你要写的人已写了些什么,就无法动笔写这个人。不深入访问主人公本人,让他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你就无法写他。而不认真准备采访提纲,你就无法去访问这个人。

得到了必要的素材之后,不花功夫思索这些素材,分析它们真正的内涵,你就写不好这个人。只抓住单薄的事实,写出一条华而不实,用奇闻轶事构成的导语,却放弃这个人生活的实质内容,只能写出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

要写一个人,只告诉我他说些什么,而不讲他怎样说是不行的。只说这个人是谁,而不讲他是哪一类人,他想成为哪一类人,是不行的。写一个人要说明他惧怕些什么?怀念什么?最喜欢什么和最讨厌什么?他曾有过怎样的幻想破灭,还有哪些朦胧的向往?写一个成功者要谈到他往日的失败。写一个人的生平要提到他本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你拿出一份特写的时候,请同时告诉我事物非同寻常的一面和平平常常的那一面。难道世界上最富的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吗?他用得着看菜单上的价钱吗?关于那条陌生、遥远、孤独的加拿大灌木丛中的山村小路,不要对我讲北极熊和驯鹿。告诉我,小家伙,那里的人怎样得到一件干净的衬衫。

以小方能见大,以大方能见小。请和我打成一片,打入我的思维圈内,请说得响亮而清晰,不要把抽象的高调塞给我……

别糊弄我,除非你真能给我些东西,宝贝,别跟我说那情景真有戏剧性,指望我找出些词儿来形容它。告诉我它怎么富有戏剧性,我将供给恰当的形容词汇。你说此人是前所未有的吗?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现的?给我证据,不要只是开个头就没有下文。

人物特稿的基本写法概括

(一)从一些侧面放映所写人物的特征,表达某种思想。

这是人物特稿是新闻的一种体裁这一特点所决定的。这种写法要求在新闻人物构成新闻性的那部分多下笔墨,只写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不涉及其他方面。比如,写美国总统布什身体健康,能应付总统所担负的繁重工作,那么就只写这一点,至于总统的其他问题就不涉及。即使是这一点也不是全面展开,而是选择关键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写成一篇稿件。集中一点,能使受众更清楚地了解布什总统最新的身体状况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下面是日本报纸的一篇稿件:

【日本《产经新闻》6月25日报道】美国总统要在全世界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今年7月6日就年满57岁的布什总统,除了完成繁忙的日程安排、领导反恐作战及迎战下届选举外,几乎每天早上都要花20多分钟跑步5公里,其健康状况甚好。

胆固醇177(正常值在200以下),血压106-70(正常值在120-80),脉搏每分钟44次(正常平均值为每分钟60-80次)。以上是布什总统去年8月在

华盛顿近郊海军医院的体检结果。医疗专家小组对布什总统大加夸奖,称其健康状况在同年龄段男性中属百里挑一。

布什总统每周有6天早上都要在白宫的花园里跑步3英里(约5公里)。通常他跑1英里只用7分钟。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内也摆放着跑步机。布什总统在接受《跑步者世界》杂志的采访时特别强调了跑步的作用。他说:“人在奔跑时会忘记一切,心灵无比澄澈。这最利于保持年轻状态。”

除跑步外,布什总统还进行力量训练和游泳运动。

布什总统虽然现在不抽烟,不喝酒,但年轻时却是海量,非常依赖酒精。这种情况在他40岁生日的第二天突然改变,夫人劳拉的劝告发生了作用。布什说“从那以后滴酒未沾”。(2003年报道)

(二)问答式是记者愿意采用的方式之一。 在人物特稿中,人物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话可以反映人物的心态、想法和再现现场气氛。在实践中,像法拉奇那样完全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人物的记者大有人在。《巴黎竞赛画报》对福克斯的采访就是一例。这种方式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真实可信,人们可以从被采访者的语气、措词等来理解人物的性格,有些记者、包括有些读者比较偏爱这种“原汁原味”的人物报道。

(三)新闻故事和背景灵活穿插、巧妙结合。 交代人物背景,如他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以及与人物有关事件的梗概等,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理解他的想法、做法和性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通过他人之口来描写新闻人物。 人的性格往往是多面的。明星、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性格,或者说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真实面貌。作为政治人物、明星,他们在公开场合也许是热情的,富有感召力的,但在私底下也许是沉静的、郁郁寡欢的。因此别人,特别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看法会使读者感到更真实、因而怀着更大兴趣去阅读。因此,通过采访名人身边的人来写新闻人物也是人物专稿的一种方式。如英国《观察家评论》就是通过布莱尔身边的人来介绍这位英国首相的:比尔〃布莱尔,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哥哥:

我对弟弟的最早记忆始于举家迁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当时我约4岁,托尼一岁多。

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我们过得很幸福。父亲是大学法学讲师,他对新工作很适应,妹妹萨拉在那儿出生,托尼也很喜欢那里。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与附近的特雷德雷老两口建立了友情,经常骑自行车去看望他们,还跟他们聊一聊新近的板球比赛。

托尼跟我们都不一样,他热衷于各种体育运动。他们谈起体育来津津有味。我们返回英国后,有一段时间特雷德雷先生还经常给他写信,很多年过去了,托尼的这些品质并没有改变。对手足之情,他过去忠贞不渝,现在依然如此。他是一个好孩子,而且完全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三年半后,我们回到了英国。在格拉斯哥的祖父母家短暂停留后,我们去了达勒姆,父亲利奥在当地大学法学院谋到一份新的工作,同时他也在攻读律师资格,并开始执业。他还积极参与当地保守党的活动。自我们回国以来,父亲就在政治上雄心勃勃。他很善于与人沟通,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对父亲来说,一切似乎都很如愿。但是在42岁那年,他突患中风。父亲在事业上正如日中天,这对他是致命一击。

对我们来说,孩提时代的幸福时光戛然而止。母亲挑起了家庭重担,我记得托尼对患病的父亲非常耐心,尽力伺候他。

人们经常分析父亲中风对托尼的影响。很多人说父亲的雄心传给了儿子,其实问题远非那么简单。五六年之后,母亲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又过了5年,母亲撒手人寰。我认为,这些情况合在一起给了托尼获得成功的动力。母亲去世对他的影响丝毫不亚于父亲中风。

母亲黑兹尔几乎在各个方面都跟父亲截然不同。父亲是跟养母长大的,而母亲则出身于—个稳固的大家庭,亲戚很多。她聪慧谦和,是家里的主心骨。不过,她不喜欢社交,也不看重雄心和成功,更看重家庭和友情这些实实在在的价值观。我认为人们往往低估了母亲对托尼的影响。托尼继承了父亲身上很多优秀品质,尤其是他的闯劲和能力,同时也继承了决策能力。但托尼从很小就形成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他尊重父亲,但并不一定赞成他的观点。两人经常在电话上交谈。父亲70岁那年再度中风,现在说不了多少话。但是,父子之间仍然能够很好地沟通。

尼克〃赖登,律师,托尼的中学好友:

我和托尼认识时都是13岁,那时我们在爱丁堡的费蒂斯公学就读。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关系一直很密切。当时托尼热衷于辩论和表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日后会成大器。不过表演和辩论的技能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政治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为人真诚体贴,而且有表演才能。他思维敏捷,擅长表达,足以舌战群儒。

篇三:《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分析

《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分析

【摘要】:伴随着公众意识的觉醒,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已经不单单满足于了解事件概况,他们希望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始末以及发生原因和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特稿这一善于深度解释事物本质的文体应运而生。特稿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其内容详尽,报道深刻,还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叙事性,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对特稿的叙事学分析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南方周末》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性周报,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其特色之一。2003年,《南方周末》辟出专版刊发特稿,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式特稿”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叙事学角度的分析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特稿和《南方周末》特稿进行概述,并阐述了对其进行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别从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四个方面,探究《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方式;第三部分分析《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策略,总结其叙事特点,为特稿写作提供学习范本。本文运用了典型抽样的方法,从2003年《南方周末》特稿诞生之后至2012年底所发表的特稿中,抽取四十余篇典型的特稿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并且为了使研究更具指向性,又将抽选重点放在近五年中所发表的特稿,所选样本题材涉及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和事件类四种类型,内容兼顾农村变迁、社会热点、教育体制、海外传奇等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南方周末》特稿内容的主要方面。采用演绎归纳法、内容分析法和典型个案分析法,结合叙事学和新闻叙事学的

相关理论,对样本进行分析解读,并探究其叙事策略,力求对新闻采写实践及研究有所助益。【关键词】:《南方周末》特稿叙事分析叙事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12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7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1、对《南方周末》的研究11-122、对特稿的研究12三、相关理论概述12-151、叙事学12-142、新闻叙事学14-15四、研究方法15-17第一章《南方周末》特稿及其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17-221.1特稿的界定17-181.1.1特稿的起源与发展171.1.2特稿的界定17-181.2《南方周末》特稿的发展历程18-201.3对《南方周末》特稿进行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20-221.3.1可行性分析201.3.2必要性分析20-22第二章《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方式22-422.1《南方周末》特稿的叙述者22-272.1.1叙述者22-232.1.2新闻叙述者232.1.3《南方周末》特稿的叙述者23-272.2《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时间27-342.2.1《南方周末》特稿的时序27-302.2.2《南方周末》特稿的时限30-322.2.3《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频率32-342.3《南方周末》特稿的视角34-372.3.1零聚焦叙事34-352.3.2内聚焦叙事35-372.3.3外聚焦叙事372.4《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结构37-422.4.1时间连接型38-392.4.2因果关系型39-402.4.3情节转换型40-42第三

章《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策略42-493.1新闻故事化42-453.1.1刻画细节42-433.1.2聚焦人物43-453.2戏剧化叙事45-483.2.1悬念45-463.2.2冲突46-483.3平民化报道方式48-493.3.1“展示”的报道方式483.3.2通俗易懂的语言48-49结语49-50参考文献50-52附录52-54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4-55致谢55-56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6-58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91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相关文章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特稿想要写好一篇新闻特稿,十二个元素不能少,即细节,展现,虚实,起伏,呼应,棒喝,冲突,人物,情感,开局,收束和结构。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细节。常说细...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相关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特稿想要写好一篇新闻特稿,十二个元素不能少,即细节,展现,虚实,起伏,呼应,棒喝,冲突,人物,情感,开局,收束和结构。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细节。常说细...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的相

    【新闻里的世界】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人物特稿?【新闻里的世界】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人物特稿?近期,新华社发出多篇人物特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华社推习近平人物特稿:“人民群众...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作者:钱勤发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文中说:“特稿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讲述故事的有用的写作...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