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正文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2017-02-12 06:38:2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特稿

想要写好一篇新闻特稿,十二个元素不能少,即细节,展现,虚实,起伏,呼应,棒喝,冲突,人物,情感,开局,收束和结构。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细节。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我认为细节细节也决定这篇新闻的动人程度。既然是要真正打动读者,那么就要从细节入手。其次,是结构。一篇文章最基础的,是结构,像人体的骨架一样,支撑起我们的血与肉。然后,是起伏和冲突。文章有起伏和冲突,才具有生命力。像人的呼吸一样,令人欲罢不能。接着,是开局、收束和呼应。这相当于填充物一样,而且是重要的填充物。开局开好,让人有读下去的冲动,收束收好便使人荡气回肠,前后呼应则给人连贯性和完整感。内容的展现,人物,情感,虚实是一篇文章里最实在的东西。最后,棒喝,我的理解是文章的高潮,给读者醍醐灌顶之功效,这是展现文章的深度的有力元素。

篇二: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

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

略论新闻特稿的故事性含义

作者:钱勤发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文中说:“特稿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讲述故事的有用的写作工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说:“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及讲好一个故事,是对特稿的最高要求”;高小康在《人与故事》一书中,对故事有这样的定义:“一切故事都是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怀。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行为,表现出对过去和他人的好奇,实际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和现在、他人和自己的一种联系。人是通过这种联系而产生命运的观念和对命运的关怀。故事提供了这种参照,从而使人们藉此来领会自身

的存在状态和可能,这就是故事中人本意蕴的真正含义。”

由此可见,特稿这种故事化模式新闻,正是从受众的心理出发,较之于说教论理模式

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特有的形式完成传播信息的使命。

一、沉下去发掘故事

故事的雏形来自各种渠道。有读者提供的线索,有饭桌上听来的趣闻,有朋友聊天时聊出的奇事,还有在采访中生发出来的细节。但,这都不是完整的故事。有的是一个细节,有的是一个框架,有的是人物的几句个性语言??然而,这种雏形往往会让你怦然心动,在你脑子里挥之不去,甚至睡觉时还缠着你不放,这叫“有戏”。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有

东西可挖”。

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沉下去挖出来的。沉得越深,挖得越深,故事也就越完整越丰满。美国《俄勒冈人报》的高级记者小汤姆?霍尔曼,擅长写作描述性的特稿,他那篇《面具后的男孩》轰动全美新闻界,被评为2001年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最佳新闻写作奖。读完全文和

记者感言,不得不承认:这是特稿中“沉下去发掘故事”的典范。

故事的线索来自一位热心读者的电话。他说:“我读你报道已经很多年了。我想,我给你弄到了一个很好的选题。我家的朋友有一个脸部畸形的男孩。”小汤姆在卡片上记下了这个线索。这个线索究竟有多少价值?有深入采访的必要吗?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思考和选择。年轻的记者也许不以为然,不就是一张畸形的面孔吗?但小汤姆却有深层次的人性思考:“我们都需要健康。我们都戴着面具。我们的面具可以隐藏起来,可萨姆?莱特纳却做不到,他的面具就摆在那里。我想告诉人们面具后的男孩,并让他们意识到,他为摆

脱面具不得不具有的力量和勇气。”这是有思想的经验丰富的记者的思考,分明是直奔主

题的深刻思考。

有了思考,也就产生了沉下去发掘故事的强烈欲望。小汤姆沉下去的深度让人惊叹。他花费了整整10个月,翻阅医疗记录用了几百个小时,不知多少次地去萨姆家拜访,阅读他们的家庭日记,访问萨姆的朋友,与萨姆一起上学,先后两次伴随萨姆一家穿越全国。他亲眼见证了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亲耳听到了每一次关键谈话。他成为他们家庭中的一员,当萨姆动手术时,医生不让记者在旁观看,可萨姆的母亲对医生说:“不,他是汤姆。

他可以在这里待着。”

像小汤姆这样的采访,在我们听来简直不可思议。10个月写一篇特稿,还能完成工作指标?收入会否受到影响?也许,这就是东西方记者价值观的差异和东西方总编辑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当然这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我们的共识,那就是深入采访是报道成功的前提。尤其是特稿,讲一个好故事的特稿,必须“绑着石头”沉到底。小汤姆沉了10个月,掌握了大量素材:萨姆的痛苦、母亲的焦虑、他们的家庭生活、人物的性格、语言、学校、医院、左邻右舍??且全是亲历的、目睹的、现场的,这里面有多少人们不知而想知的故事啊。唯有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心灵和思想中去,才能挖出某些秘密。秘密里蕴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完全可以想见,像小汤姆如此这般沉

下去和那种走马观花、蜻蜒点水的作派,最终产生的结果必是天壤之别。

还有一位《太阳新闻报》女记者米歇尔?基恩斯,她的一篇特稿《一名架线工之死》,也是优秀作品,也同样是沉下去发掘的故事。一名架线工超负荷工作,不幸触电身亡。其家属不让采访,米歇尔迂回绕道,先采访了不少架线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并侧面了解这起悲惨事件的概况,以及这家人的家庭背景,最终被死者家属接受,深入其家庭采访。令米歇尔大为惊叹的是,沉下去以后,在这起意外死亡的悲惨事件背后,发现了一个爱的故事,以及因不停顿工作所付出的代价和一个认为自己儿子应该死得更值的父亲那伤痕累累的回忆。看起来,一个很平常的社会新闻,经米歇尔深挖穷追,成就了一篇具有思想深

度的优秀的特稿。

二、亲历性描绘和细节运用

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体现在故事当中。如何运用文学技法,写好故事,直接关系到一篇特稿的优劣。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文体,它不同于虚构的文学作品,真实是它的生命。所

以,文学技法的运用,是对真实的故事而言,是对新闻价值而言。

在特稿写作中,亲历性的现场描绘和细节运用,至关重要。现场是建构起叙述大厦的

砖石和激发读者兴趣的关键因素,而细节则是故事的重要零部件。

我们先来说说现场描绘。亲历性的现场描绘,除了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之外,重要的是引领读者进入故事,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进入一个波澜起伏的感情世界。我们还是以小汤姆的《面具后的男孩》为例,看看现场描绘的魅力:“男孩闪到妈妈的后面,走进一片阳光里。大块大块新起的水泡从他的左脸冒出来。他的左耳是紫色的,畸形,从头的一边鼓起。他的下巴朝前,面部的主要组织布满了蓝色静脉,从鬓角一直到下巴尖都是肿胀的。大水泡把他的左眼扯得裂开,把他的嘴拉成了一个小小的倒置的半月形。看上去就像有人在他的脸上糊了三磅重的湿泥,紧紧地粘着,把男孩裹住。萨姆,面具后面的男孩,只能用右眼斜视着周围。那是一只清澈、形状完好的棕色眼睛,深邃、很有穿透力。”

如此这般精细的现场描绘,可见记者观察之细,写来不缓不急,文字形神兼备,将男孩的这张面具完全立体化,足以刻入读者的脑海。而且,在这段描写中,不忘审美,写出了这张病态畸形的脸庞上,有“一只清澈、形状完好的棕色眼睛,深邃、很有穿透力”,那分明是“黑暗”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完全能理解小汤姆这段现场描写的匠心,既然写的是“面具”,哪有不将这张特殊面具写透之理?这是全文的一个“眼子”。因为,通篇故

事都是围绕着这张面具展开。

现场描写的作用还在于推进故事的高潮。请看:“第16手术室的进展情况已经传遍了第三层楼。住院医生和其他医生都过来看挂在墙上的CAT扫描图。他们吓得直往后退,盯着肿瘤看,它在高能的照射下血淋淋的,还发着光??图上的萨姆看上去像是科幻片里的

机器人。

”这段现场描写是对手术的难度下了一个“注解”,使读者不得不关注故事的高潮,萨姆的命运。他还只是个14岁的孩子呀。小汤姆说得真好:“现场使故事栩栩如生,它能把读者带到故事的核心。在写现场时使用真实的对话,用展现的方式表现人及其生活,胜

于解释的方式。”

再说细节的运用。一个好故事少不了细节的衬托。如果说,故事是“红线”,那细节就是穿在“红线”上的“珍珠”,于是,成就了一串有价值的珍珠项链。很多时候,打动人心的恰恰是细节。当然,细节不可游离主题,不可游离故事。它是为深化主题、丰满故事、为揭示人与物内在质地服务的。《面具后的男孩》里有一张照片的细节:“他们的关系仅仅源于一张照片,一张坎贝尔为了反映萨姆绝望情形而拍摄的照片。正是那张照片督促她三番五次地请求那个医疗组不情愿的外科大夫中的精英,他们最终还是妥协了,同意带萨姆到波士顿来。正是那张照片最终改变了他的生活,以及她的生活。”还有《一名架线工之死》的一个细节:“让她惊讶的是,他的卡车里还保留着她第一次送给他的卡片。

他在工作前读一读,在睡觉前也要读一读。她写道,他的温柔融化了她,她绝不会离开他。”

一张照片,推动了故事的进展;一张卡片,牵出了主人公的一个爱情故事。像这样的

细节,穿插于故事之中,无疑给受众营造想象的空间,也深深打动人心。

三、在故事里刻划人物

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是以人物作为“舞台的中心”,作为主角。特稿里的故事,也就是人物的故事。写好故事与写好人物是一致的。无疑,在故事里刻划人物,成为特稿至关重要的一个写作手法。这种写法应该是文学的写法。除去虚构之外,在技法上必须向文学靠拢。所谓“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文字的生动练达、对话的鲜明性格、现场的栩栩如生、思辨的力透纸背、细节的精当灵动、类比的真实贴切、比喻的明暗得当??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形容在文学作品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圆形的,一种是扁平的。圆形的特征是多维度、综合复杂的,而扁平的则是单一角度。人物原本是立体

的、“圆形”的,刻划人物理当采用圆形的模式。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女记者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当她写策普时,她仅仅在为“讲一个好故事,而且尽量使自己在讲故事中身心舒展”。但一个陈旧的故事和一个痛苦老人的素描之所以能获得普利策特稿奖,关键在于写故事写人物的技巧。这篇题为《策普的最后一站》的特稿是这样开头的:“爱德华?策普终生所想的,莫过于问心无愧地去另一个世界。所以,9月11日,这个老人带着一个借来的、里面装满身份证明文件的公文包,在迪尔菲尔德海滨登上一列水陆两用车,然后转乘银色流星号火车北上我们国家的首都。当卧车上的侍者引他

去小包间时,爱德华?策普不住地说,‘我83岁了。83。’”

像这样的开头,我们称之为“叙述”。但,叙述的高低之别,也就是功力的深浅之分,其效果截然不同。文学创作中也讲究叙述,叙述得好,很不容易。马德琳的这个叙述开头不一般,她在策普的“动态”中,很性格化地交代了老人的年龄,又埋下了有关全文宏旨的“终生所想”的“问心无愧”的伏笔。同时,点出了时间、地点、交通工具、前行的目的地等新闻要素,且文笔轻松练达,一点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丝毫不觉得平铺直叙。随即,紧接开头的第二段写道:“第二天上午9点,策普将出现在五角大楼,接受军事记录改正委员会的听证。他说,他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是第323机枪营D连的列兵策普,1919年11月9日非荣誉退役,这次听证是他策普个人战斗的‘最高努力,最后一仗’。”这是有关策普故事的非常重要的一段叙述,“最高努力,最后一仗”这8个字份量很重,

是刻划人物的前奏,也是整个故事的“引爆器”。

策普的故事简述如是:他是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因一次违反上级命令,上过军事法庭,服过刑,最终结论,非荣誉退役。他不服,一次又一次地申诉,坚持不懈几十年,直至83岁依旧为自己的荣誉作“最后一仗”。马德琳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刻划策普的顽强性格。她描写道:“火车上,老人的谈话老是围绕着战争期间发生的事情。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述他的故事,就像咔哒、咔哒、咔哒不断重复的火车奔跑声。”在听证时,策普说:“我之所以在83岁高龄,带着关节炎病痛和其他一切不便来到这里,是因为我的内心、我的良知在呼唤??威廉斯先生,鉴于没有多少差别这个事实,那么,为什么不使之成为荣誉呢?”马德琳笔下的策普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不屈不挠,在故事中刻划得淋漓尽致。最终,策普的“最后一仗”取得了胜利,错误的判决得以纠正,一般的退伍证改发为荣誉退伍证。显然,马德琳以她高度的文学性,出色地讲述了一个为荣誉而战的老兵的故事,从而获得普利策特稿奖。小汤姆说得好:“让人们记得,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员;记得,确实只有一部分情感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类故事跨越了人种、性别、收入、

地域的所有界限。”是的,人的故事是最为动人的。

四、从因果关系中展开故事

构思二字,最早出现在文学创作中。任何文学作品,都讲究构思。现在,构思广为运用,大凡不同样式的文字写作,均有个构思过程。特稿要写好故事,少不了构思。这种构思是多方面的,诸如情节、人物、对话、细节、铺垫、悬念等等。《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在开始采访一个故事之前以及整个报道过程中,你都要考虑你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感觉。比如,故事的范围有多大?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表达是最好的?什么样的语气最合适?这种种思考便是构思。在构思中最值得关注、最需引起重视、

最觉得犯难的是如何展开故事,也就是如何讲好故事。

展开故事,讲好故事,技法的运用很重要。一个作家朋友颇有见地,他认为要想方设法将句子引申为段落,将段落引申为章节,将各个章节有机地揉成一篇文章。这就道出了一个要义:句子与段落、段落与章节、章节与全文的因果关系。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因果关系,特稿中的每一个故事也是因果关系的组合。所以,从因果关系中展开故事,不失为一条途径。对此,《华尔街日报》有独到的见解:“按照因果关系归纳故事的主题。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个是能够提前确定故事中潜在的动态元素———读者们更感兴趣的作用和反作用行动;另一个是能够明确设置故事的范围。在绘制出了大致的范围区域图后,记者就能够根据自己拥有的时间和自己所处的空间,来制定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

比如:在全美范围内出现了医师短缺的现象,记者决定深究这个现象。这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用因果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思考,却发掘出许许多多问题,有许许多多可选择的角度。因医生短缺,造成病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下降、病情加重、耽误上班、影

篇三:南香红新闻特稿断裂行文之美

南香红新闻特稿断裂行文之美

作者:占自华

自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特稿写作奖”起,特稿(Feature)在全球新闻界的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导引了“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趋势。特稿因而逐渐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1995年,《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特稿专栏;1996年,《华西都市报》成立特稿部;此后,《南方周末》汇集了一批以南香红等为代表的、以写特稿见长的记者,着力探索特稿的写作。与此同时,我国的不少广播电视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特稿创作理念的启发,或多或少地采用了特稿的故事化形式。李希光先生则倡导新闻记者要学会写“人性的故事”,并提出了“故事新闻学”一说。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探讨特稿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

特稿的写作一般按照新闻事件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组织全文。比较常见的是断裂行文式——针对材料零散,分段、分角度叙述部分事实,段落间少用过渡句段,层次跌宕起伏,思路明断暗续。因此,特稿表现出跳跃性、细节性和片断性的特征。本文试以南香红所写的特稿为例,以跳跃性、片断性和细节性这三个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南香红特稿作品断裂行文之美。

一 场景跳跃中闪现节奏美

断裂行文式的特稿写作,通常是将多个相关场景转换组合——新闻事实主体和新闻背景相互融合、交叉并进,应用“蒙太奇”式的手法,较为自由地表达特定的新闻内容,从而使特稿的写作在时空转换、秩序演进上有别于其它新闻写作种类的相对单调的写作范式,以多场景式的组合镜头向受众传递一种段落层次间的跳跃感,创造出一种跳跃的节奏美。

在《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一文中,南香红采用的就是这种多层次的场景跳跃写作手法。

这篇特稿先是以主镜头展现了印度洋海啸爆发时的场景:“2004年12月26日,国际标准时间00:58:50,印度洋的狂躁从海底喷薄而出,里氏9级(美国地震局测定)地震肆元忌惮地推开周遭的海水。随着海水缓慢而有力的起伏,一道道弧形水幕相距百十公里,以80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起始速度前赴后继向四周袭去……”。这一场景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述,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海啸发生的凶猛,定下了通篇特稿的主要背景基调。随后所采写的各场景均为印证这一场景而服务。

紧接着,分别交叉切入了多层次、多侧面的场景以突现海啸的发生、危害现场及各地当局的应对措施,这里仅举其中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场景镜头为例:

休闲欢乐的场面与海啸的对人类的残忍形成鲜明的对比——印度洋海啸爆发时泰国普吉岛:“海啸最初发生的时候,孙琛发现普吉岛的海水是退下去的。?我觉得很好玩,因为很多鱼儿、蟹儿的都露出来了。?孙琛事后回忆说,?我们还捉了一些在岸上挣扎的鱼儿,把它们扔回到海里。?然而几分钟后,……周围的人都在拼命往后跑。紧接着,退后的潮水迅速涨上来。……海水很快赶上来,并把他们冲散。”

以妇女儿童的无力抵抗来反衬海啸的凶猛无情——印度东南海岸安德拉邦的曼吉纳普蒂海滩:“阿妮转向大海,浊浪已经席卷而来,海水迅速漫过鲍洛斯的肩膀,吞噬了在海中举行?满月天?沐浴仪式的人们,并带走了所有的脚印。鲍洛斯的大儿子、29岁的基尤极力想拉住母亲,但强劲的水流却把他们硬生生分开。那些?满月天?沐浴的妇女和孩子们,更是手足无措,母亲还来不及抱起孩子,身畔已是茫茫一片。”

以各地对海啸突袭的反应印证人类间的关爱——泰国普吉:“普吉机场上紧急停留着许多架直升救援飞机,又一批五十余名来自德国的救援人员刚刚到达因为长途奔波,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稍作休整后就将投入到繁忙的灾后救援工作中去。”

以一系列的动作来揭示海啸的来势汹汹与毁灭性——斯里兰卡(外海的一个小岛):“突然间,海水就涨起来了。顺着海岛边的断崖,海水上涨的速度快得惊人。威利伽玛湾原本划出一道美妙弧线的金色沙滩瞬间就消失了,海水漫过海岸公路,涌到了棕榈树旁。……海水不费吹灰之力,就摧毁了公路边那些脆弱的房子。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仿佛末日降临人世,麦克尔的天堂汪洋一片,似乎是《圣经》描绘的大洪水。”

不难看出,这篇特稿置入了多种跳跃性的场景镜头,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海啸暴发对人类所造成的伤痛与毁灭。泰国普吉岛、印度东南海岸安德拉邦的曼吉纳普蒂海滩、斯里兰卡等这些场景在特稿中的表现形式看似缭乱,实则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它们中间有一条相对独立的线索——海啸的发生及危害现场这一线索不时地穿插其间,使场景与场景、段与段之间自然而然地穿插推进且始终围绕着海啸这一主题而进行。借助于海啸这根主线,南香红用了多个连续跳跃的置换场景将各地海滩上的海啸受害者的反应情况和背景材料等这些较为零散的素材按照事件发生的逻辑加以巧妙的设计、合理的结构编排,最终写就了这篇一气呵成的特稿。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场景的“蒙太奇”式的转换与交叉描绘,使得这篇特稿始终身处跳跃性的“变化”之中。特稿末尾对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海啸进行了回顾,正好与前面的场景互为印证,多段落、多侧面、多角度地向读者传递出海啸的相关信息,使特稿既有局部段落的穿插跳跃感,又有整体上的协调一致,让读者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一种强烈的节奏美和旋律美,对海啸及其危害性有了更为直观的概念,对此后的应对海啸有了更为客观与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 片断频现崭露立体美

由于特稿篇幅长、容量大、材料多、线索复杂,如何做到既摆明新闻事实,又使文章结构严密、叙述流畅、情节紧凑,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至产生繁冗枯燥之感,就成了创作一篇好特稿必须要关注的首要问题。特稿的创作者往往在谋篇布局上反复斟酌,以寻求最为恰当的表达方式。断裂行文方式无疑是特稿写作者自觉寻找、尝试的收获之一。总结诸多特稿的写作范式,“短段落、多分段”是断裂行文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断裂行文式在南香红手里是通过将大量新闻素材打散打碎,选取其中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读者感兴趣的部分组成特稿写作的“预制构件”,分片断叙述、展示新闻事实这一途径来实现的。

在野马系列特稿中,对于各个片断的写作,南香红采用的是一种对比观照式的双线交叉的写作手法——虚构的故事与现实的生活双线对比,从平面记事转到立体叙物,有人有物,动静结合,使文章活气顿生,富有立体美。例如在《让野马野去吧》中:

采用虚构的手法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并引出话题:“如果野马能言的话,它一定可以讲出整整100年的忧伤和悲怆”。

特稿旋即采用了对比和交叉的手法,把虚构的想法和现实中的事实结合起来:“2001年8月28日,27匹新疆普氏野马在中国准噶尔盆地东北部被赶出圈养地,被人类圈养了一百年的野马被人类赶出了家门,这是它们返回原野的惟一途径。”

如此虚实相生,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连接得巧妙自然,在马之共性中融入野马自身的个性,突现了野马的生存现状。尽管虚实片断时有交替,但读者读来并不觉生硬与突兀,这得益于南香红花费多年心血坚持深入观察野马生活而占有了大量的野马素材,进而自觉运用断裂行文的方式,采用对比交叉手法,选择了最有可能引起读者关注的部分新闻事实进行较合理的组织,使各个片断富于逻辑性并能层层递进,同时辅以绘声绘色的叙述,使读者如见野马,如闻马声,如临野马放野之处所,从而对野马的生存历史及放野现状产生强烈的关注欲并与作者一同忧虑野马放野的后续发展。

片断的使用,在《让野马野去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且巧妙自然:“这里没有地名,惟一的标志是216国道311公里处。这片广阔无垠的荒漠,是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关了整整一百年的大门洞开了。门里是27匹世界上为数极少的野马——新疆普氏野马;门外是荒草连天一望无际的原野。

当人们举着飘飘的彩旗组成一面墙时,马群炸了。受惊的野马不顾一切地狂奔起来,向着惟一的出路一大门奔去。

像一支箭,野马群射向了大漠深处,也就是五六秒钟,它们棕黄色的身影就融入了同样是棕黄色的大漠中。

被人类圈养了一百年的野马就这样被人类赶出了家门。”

这些描述片断让读者对野马及其放野现状有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印象。同时,特稿中的这些片断规整、雅致,又具有各自的多层次性,层层推进,使得通篇文章就像是在盘子里撒满了珠玉,华美而不失活泼多姿的变化,扣读者之心弦,给读者以整体、井然有序之感。从片断所能展示出的立体美这一点上来说,南香红的特稿写作是成功的。

三 细节雕琢彰显人情美

特稿在尊重事件的真实性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描写对象并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对之进行细节渲染,以求描写对象之形象鲜明生动、跃然于纸上。其中,人情味的渗透是特稿审美价值的要求所在。有了生动的、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描写,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事物的独特品质,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审美对象,进而给读者营造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品味渗透在特稿中的人情美。 南香红写了一系列以野马为报道对象的特稿——《野马的故事》、《我看见中国第一匹野马死去》、《让野马野去吧》、《如果野马能言》、《野马危急》、《野马在野已三年》。在这一系列特稿中,南香红通过细节描写的运用,使野马也具有了人的情感,如在《野马在野已三年》中有一个饱含深情的描写:“悲剧就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

小马驹是在夜里出生的,天亮的时候身上的毛已经干了,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吃到了母亲的奶。母马和小马落在整个马群的后面,公马似乎也很有耐心地等待母子俩,但?突然,公马冲向小马,母马快速地迎上去和公马打斗,就在一瞬间,小马被公马咬着脖子叼起,狠狠地摔在地下?……母马哀鸣着跑向惊呆了的我们,像是求救,但我们要接近小马时,它又暴怒着踢咬我们。它一直围着小马号叫,不住地舔它,那情景哀痛极了。”围绕着小马、母马、公马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动作描绘,传神、到位、生动地刻画出了马的形象,使之跃然于纸上。这体现了南香红对世间万物的大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情趣,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所感染与叹服。

如果说这只是南香红抓住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表达自己对野马的喜欢与怜悯,尚不足以说明她对人性的关怀之深厚的话,我们可以看看《“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文中,她写道:“他闭上眼睛,仰头向天,将一股力量逼入胸中,让它无路可走,不得不从狭窄的喉头进发,于是那声音就如裂云断帛一般冲向天际。?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呼唤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高,无路可走,上气不接下气,黑云压头,但依然要曲折迂回地上升……玉山的脸是一张典型的被沙漠太阳染过的脸,黑红透亮布满皱纹;他的手骨节粗大而弯曲,每个指甲都因过度劳作而翻翘;他的全身满是沙土,衣服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当木卡姆激情消竭之后,他把达甫鼓往尿素口袋里一装,甩在背上,歌者之王的神采瞬间褪去,他又成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年农民。”在这里,南香红捕捉到了玉山的音容笑貌、神情举止,以细节性的描写来突现歌王玉山作为歌王的一面: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把一个个性鲜明、情感真实的玉山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如果没有在特稿写作中融入人情味是万难做到这一点的。

四 结语

对于特稿作者来说,最好的创作源泉是生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成了特稿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特稿写作中的断裂行文可以使背景材料巧妙地分散穿插于文中,使文章有跳跃变化之感,呈波浪式地推进,从而避免产生因篇幅冗长而使读者对之生厌的局面。但是,这种写作手法首先要求作者能够占有较为详尽的背景材料,然后精心筛选素材并围绕主题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方能写就交叉并进、形断“神”不断的特稿。鉴于此,南香红特稿作品充分采用了短段落、多分段、断裂行文以及“蒙太奇”的结构,大角度、大跨度、大视野地实现了时空以及叙事手法的转换。其特稿作品的恢宏气势由此而生。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45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相关文章
  • 新闻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特稿想要写好一篇新闻特稿,十二个元素不能少,即细节,展现,虚实,起伏,呼应,棒喝,冲突,人物,情感,开局,收束和结构。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细节。常说细...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