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世界史论文 正文

世界史论文

2017-04-20 05:51:3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世界历史》杂志论文规范

编辑技术规范

2016-01-21世界历史编辑部 一、《世界历史》编辑技术规范

一、注释体例

本刊采用页脚注,标圆形数码号 ① ② ③,每页单独排序。

(一) 中文著作和文章的注释体例

书籍类注释依次标明著者(编者)、书名、出版社和年代、页码;杂志类依次标明文作者、篇名、杂志名和期数;报刊类依次标明作者、篇名、报纸名称和时间。

1. 中文专著只注出版社,不注出版地。例如:

魏子初:《英国在华企业及其利润》,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23页。

2. 中文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不注期刊页码。例如:

李世洞:《学术评奖忧喜录》,《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3. 析出文献注释依次标明作者(编者)、篇名、所引文献作者(编者)、书名、出版社和年代、页码。例如:

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英国史学会编:《英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02页。

4. 学位论文的注释依次标明作者、篇名,单位名称和博士(硕士)论文、完成年代、页码。例如:

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67页。

5. 卷册应紧接书名。例如:

厉以宁:《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1页。

6. 译著的作者名署在前,译者在后。例如:

汉斯-维尔纳?格茨著,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7. 某些情况下作者名可省略。例如: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2)《顾维均回忆录》第7分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65页。

(3)《新华月报》1950年6月,第483页。

8. 当同一著作或文章在注释中再次出现时,只注作者名、书名和页码。本刊不采用“同上”“见前引书”等简略方法。例如:

厉以宁:《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册,第118页。

9. 本刊一般情况下不在注释前加“见”“参见”“引自”等。如果注释中有解释性或补充说明,在加注参考文献时,一般要用“可参见”“参见”。例如:

(1) 关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时间界定,可参见郭爱民:《工业化时期英国地产代理制度透视》,《世界历史》2011年第3期。

(2) 凯恩斯就曾断言,埃及在托勒密王朝以前根本就没有货币。参见凯恩斯著,蔡谦等译:《货币论》上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页。

10. 引用两个以上出处,出处之间用分号“;”。 例如:

程汉大:《英国法制史》,齐鲁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琼·瑟尔斯克:《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Joan Thirsk,The Ag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ales)第4卷第4册,剑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256页。

(二) 外文著作和文章的注释体例

作者名和著作名必须要有译文和原文(本刊使用英、法、德、俄四种外文)。出版者只注出版社中文译名,不注出版地点。(从2014年第四

期开始,本刊取消原来的“外文出版社只注出版地点”的规范要求,改为只注出版社中文译名。)

1. 作者名用正体,书名用斜体。例如:

克里斯·吉文-威尔逊:《中世纪末期英国贵族:14 世纪政治社会》(Chris Given-Wilson ,The English Nobility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 The Fourteenth-Century Political Community ),路特莱吉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165页。

2. 外文期刊名用斜体,文章名用正体,并加引号,同时加注页码。例如:

保罗·雅各布斯等:《为魔鬼效力》(Paul Jacobs, et al, “Serve the Devil”),《新非洲人》(New African)1990年第3期,第58页。

3. 区分间隔号&“·”和缩略号“.”:间隔号用在外国人等的人名内各部分,缩略号用在外国人等的人名缩写字母后面。例如:

约瑟夫·H.比安克莱纳:《中世纪英格兰的限嗣继承和共同阻却法》(Joseph H. Biancalana,The Fee Tail and the Common Recovery in Medieval England),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4. 外文期刊总卷和期号标出顺序为:总卷、年期号、页码。例如: H.G.苟特尔勃克:《赫梯王国的权与法》(H.G.Gutrebock,“Authority

and Law in the Kingdom”),《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第268卷,1954年第17期,第18页。

5. 外文移行要符合规则。

6. 译者和编者加的注,须在注末加译者或编者注,注后不加标点。例如:

作者系俄罗斯经济学家。——编者注

(三)电子文献的注释体例

文章所引电子文献应以数据库公布的档案文献和官方网站原始资料为主。若电子文献有相应的纸质出版物,则应以纸质文献为据,标注纸质文献的出处,并交代电子版本的来源。

电子文献要依次注明作者(编者)名、电子文献题名、获取和访问路径(网址)、引用日期。外文电子文献的作者(编者)名和题名要标明相应的中文译文和原文。例如:

亨森:《印地安领地的博彩》(C.L.Henson, “Gaming in Indian Country”), http://www.americansc.org.uk/online/Gaming.htm,2013年4月25日。

二、文章中注释符号和标点符号的位置

篇二:世界史论文

名词解释:

1、 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背景:战争结束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原有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内容:农业方面:有限的允许农民租用土地,雇佣劳动;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一些中小企业或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由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局部调整,使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2、《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苏俄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背景:苏俄全国性政权尚未建立,社会秩序不稳,经济尚在初步整顿中,迫切要求结束战争进行国内建设。条约使俄国失去大片土地,但使得苏联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时间加紧建设红军,组织经济和巩固政权,为后来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采取的革命妥协的范例,巧妙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的革命策略的范例。列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对外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可以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3、 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1919年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广大革命群众参加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德国是容克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内矛盾迅速激化,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极大鼓舞了德国无产阶级斗争。过程:开始于基尔起义,从北向南迅速扩展,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成立了德国共产党。意义:尽管十一月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它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诞生和锻炼了德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6、 《洛加诺公约》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针对欧洲安全问题的会议上通过的针对8个文件的总称。内容:根据《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边界不受侵犯,彼此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德国被允许加入国际联盟;根据仲裁条约,德国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根据法波、法捷互保条约,规定任何一方受到德侵略,彼此给予支援协助。影响:是英国外交的胜利;对法国不利,再一次削弱了法国的大国地位,是法对德违反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失去了自由行动的权力,国家安全需依靠英国和意大利;德国是最大受益国,取得平等大国地位,在政治上为日后军国主义的复活铺平了道路;使美国在欧洲的大量投资有了保证;但它并未能保障欧洲的安全,反而使欧洲各国关系更加复杂化。

7、 甘地主义

不使用暴力的抵抗运动。内容: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评价:从道德上和个人解放的角度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基础是把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印度现代政治的基础;利用传统宗教形式选传民族主义;注重农民群众的力量,超越了西化派有限而消极的改革,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实现了重大突破;但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范围,也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

8、《五国海军条约》

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日、法、意五国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

1.75:1.75,太平洋的要塞维持现状。评价:该条约是世界现代史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它使英国被迫放弃“双强标准”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使日本扩军计划受到限制,埋葬了英日同盟,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但英国仍相对保留了海上优势;条约本身并未真正消除竞争,竞争将在日后重新激化。

9、《九国条约》

华盛顿会议上针对远东和太平洋问题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国签订的条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他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实质是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10、《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6月罗斯福新政中为了恢复工业提出的法案。规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雇员有权组织起来集体谈判雇佣合同;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其召集工商界、劳工组织和消费者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等。评价:其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有控制轨道,通过资本家做出的某些让步,缓和阶级矛盾;它并没有完全达到复兴工业的目标,而且由于大企业在制定规约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许多小企业、工人和公众的不满;但它使得美国工人运动某些斗争成果得到反映,有利于改善工人的经济条件。

12、《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英、法、德、意4国在德国慕尼黑签订的关于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内容:捷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区内的任何设备不得损害,无偿交给德国。慕尼黑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并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助长了德国法西斯气焰。

13、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首脑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在德黑兰举行的会议。背景: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内容: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德国。意义:对于维护、巩固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和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14、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内容:讨论关于德国、波兰的疆界和政府的组成、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四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对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联合国的建立、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会议违背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

15、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与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之间的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是北非战局的转折点。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意义:沉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问答题

1、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目的是在列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者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并不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门户开放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即由长期以来跟在英国炮舰后面“分杯取羹”的传统政策,转变为奉行独立的帝国主义大国政策,美国成为在亚太地区竞技场上的角逐主角之一。

2、 简析一战的性质与影响。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侵略的、掠夺的帝国主义战争。影响:大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力物力遭到极大损失,经济倒退;导致了欧洲的衰落,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经济力量下降,霸主地位一去不返;美国未遭受到战争的破坏,且其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因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促成了日本的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日本经济借军需订货得到了刺激而快速发展,由农业国变为了工业国;引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得国际关系出现了新格局,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受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客观上加速了人类的进步过程。

3、 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在城市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国家对工业的管理和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配给制,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 简述美国柯立芝繁荣出现的原因

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美国资本家在战时获得了巨额利润,为更新固定资本和扩大生产储存了充足的资金;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为美国提供了经济繁荣的有利机会;柯立芝总统极力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在任内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

8、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农业方面:有限的允许农民租用土地,雇佣劳动;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一些中小企业或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由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局部调整,使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9、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试评析之。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建立。特点: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最高领导机构,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利集中于个人,最后形成高度集权制度。经济上,建成一个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实行工商业国有化和集体农庄准国有化,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臵于行政命令之下,剥削农民,片面发展重工业。

评价: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把苏联建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没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把文化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首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要求;长远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10、试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成就意义:缩小了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尤其在十年内完成了工业化,工业水平很快超过了法英德,仅次于美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初步建立了一支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科技队伍;把分散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大农业,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赢得了时间,为巩固国防及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并为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各种经验教训。

存在的问题:未能妥善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没有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未能正确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实行了一套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制度,致使中央集权过多,地方和企业缺乏自主权;在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方面,使农民负担过重。

11、试析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危机波及范围特别广泛;危机特别深刻,后果特别严重;持续时间特别长,失业率特别高;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和工业危机同时并发;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

12、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纳粹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人民要求更换政权,希望有新的社会力量取代现有政权。纳粹政权利用了民众的心理。1923年发动“啤酒馆政变”,虽被镇压却扩大了纳粹党的影响,提高了希特勒的党内地位,同时希特勒也从暴动失败中汲取了教训,由一味蛮干改为在合法斗争的掩护下,夺取政权。

二、希特勒利用国内人民对《凡尔塞和约》的不满情绪大肆进行欺骗性宣传,加之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德国人民深受专制主义的毒害,对严重损害德国利益的《凡尔塞和约》产生极端抵触和复仇情绪。希特勒抓住人民复仇心理向社会各个阶层进行欺骗性宣传,使得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三、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是希特勒能够上台的根本原因。出于利益的一致性,德国国内的资本主义寡头强烈要求对内剥削人民,对外扩大生存空间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希特勒主张建立国家资本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寡头控制德国的政治和经济。于是,纳粹党就成为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1933年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四、美英资产阶级的支持是纳粹上台的次要原因。出于反共反苏的目的,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纳粹运动提供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五、德国未能建立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反法西斯统一阵线是纳粹政权上台的又一主要原因。当时代表德国工人阶级利益的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两大政党处于分裂状态,两大政党相互攻击敌对给希特勒上台提供了可乘之机。

13、试评绥靖政策

30年代初,当德、意、日法西斯法西斯猖獗时,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既得的利益,执行了一条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主要表现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国联却将东北划为“非武装地区”,由国际共管;希特勒上台后,加紧扩军备战,英、法政府仅仅在形式上提出了抗议;当意大利出兵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国联拒绝给予埃塞俄比亚任何援助;1936年7月,德意法西斯出兵干涉西班牙内战,对此,英、法统治集团采取了“不干涉的政策”,美国也再次在冲突中保持“中立”;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英国和法国不仅没有支持奥地利

人民抵抗侵略,反而认为合并是“势在必行”;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绥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美统治阶级顽固推行的一种既损人又不利己的政策,它的特点是对侵略者姑息怂恿,委曲求全;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背信弃义,出卖牺牲盟国和小国的独立、领土和主权;它是促成和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1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什么影响

1933年,新当选的总统罗斯福上任后立即实行新政。新政主要内容有:颁布《紧急银行法案》,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公平竞争法规,由国家来调节雇主和工人的关系;发布《农业调整法》,复苏农业;实行《联邦紧急救济法》,实行“以工代赈”;颁布《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进行社会改革。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端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虽然直接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是它留下深远影响: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除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15、试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在这场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搏斗中,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使人类文明得到拯救,世界和平得以恢复;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德意日帝国主义被彻底打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奇怪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上午,英、法向德国宣战,但是,英、法在1939年至1940年只是依靠马其诺防线进行防御,听任德国占领波兰,史称“奇怪战争”。1940年4月,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结束了“奇怪的战争”的局面。

不列颠之战: 为了迫使英国求和,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签署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10日,在多佛海峡上空德英展开空战,即不列颠之战开始。8月,德国空军开始轰炸英国机场,但很快转向轰炸城市。9月7日,德军轰炸了伦敦。到9月15日形势发展不利于德国空军,德国空军受到英国空军和空防力量的沉重打击,只好改为夜间轰炸伦敦和其他城市。10月21日,德国决定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

莫斯科保卫战:二战著名战役。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30分,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10月2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全面进攻,但是雨雪暂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1月中旬,德军发动的进攻,又遭到苏军顽强抵抗。不久,严冬阻止了德军军事行动,斯大林下令反攻。1942年1月7日,德军被击退,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伟大胜利。德军闪击战宣告破产。

《同盟条约》: 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签订了《同盟条约》。日本承认德、意在欧洲的霸权,而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大东亚建立共荣圈。条约规定缔约国中任何一国如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战争的任何国家的攻击时,其他两国将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互相援助。该条约保证不改变各国与苏联的关系,即保证不针对苏联。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再次决定向美、英、荷等国发动战争。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英美对日宣战,德国对美宣战,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

《联合国家宣言》: 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签署的重要文件。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宣言》,宣言签字国保证要用其全部资源与法西斯国家作战到底,相互合作,绝不单方与敌人缔结停战协定与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时期重要战役。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后,把兵力集中于南方。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原名为察里律,现名为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至11月上旬,德军已占领该市大部分地区。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反攻,包围了德军25万人。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给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各国人民极大鼓舞,各国更加积极开展反法西斯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出现新的局面。

中途岛海战:二战中著名海战。1942年6月4日至5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集结了200多艘军舰,力图消灭残存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中途岛海战开始。此战中,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飞机322架,海军官兵3500人。此后,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中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召开,主要讨论了缅旬战役问题和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发表了开罗宣言。开罗会议决定坚持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决议。1943年12月1日正式发表的“开罗宣言”郑重宣布将把“日本所窃取的一切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群岛”归还中国。开罗宣言还决定战后让朝鲜独立。开罗宣言的发表,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它是盟军战胜日本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

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美、英、苏三国保证彻底打败德国,让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应把德国建成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战后美、英、苏三国分区占领德国。雅尔塔会议还讨论了波兰问题,重申了德黑兰会议的处理办法。会议通过了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成立联合国的决议。关于对日作战和远东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使苏联早日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牺牲中国的利益,同意苏联要求:促使中国承认外蒙古现状,租借中国的大连和旅顺港,以及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苏联则保证在打败德国后二三个月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会议。一方面,会上美、苏达成了战后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构筑了“雅尔塔体系”的最初框架。另一方面,该协议协调了盟国最后击败德国和日本的立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到来。雅尔塔会议之后不到三个月,德国就无条件投降了。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波茨坦会议决定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的政治影响,实行分区赔偿。波茨坦会议还就意大利及其他战败国的处理作了规定,原则上从宽处理。会议对各国参加联合国问题以及世界的各种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波茨坦会议也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规定战后处理日本的原则中,首先是永久铲除日本帝国主义,基本上反映了开罗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精神。1945年7月26日,由美、中、英三国签署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苏联对日宣战后,也签署和承认了《公告》。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圣雄甘地: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为“圣雄”。留学英国。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提出“非暴力抵抗”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大党,主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和妇女、“不可接触者”的地位平等。1948年在教派纷争中为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著有《印度自传》、《自传—体验真理的故事》。

篇三:世界史专题论文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对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影响

摘要:1756年因为对殖民地的争夺,英法之间引发了七年战争。1763年,战争以英国对法国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改变,包括土地,驻军和征税等问题的“新殖民政策”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事件,激起了殖民地人民对母国英格兰的不满与愤怒,促进了美利坚民族的整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加快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影响深远。本文系从七年战争引发的各项政策的改革来探讨英法七年战争对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认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离不开民族的血性和主体的意识,希望有所收获。

关键词:七年战争;新殖民地政策;北美殖民地;美利坚民族意识

在美利坚民族与母国英格兰的关系中,七年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对北美殖民地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两者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促进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加快了殖民地人民的整体化进程,推动他们走向觉醒与联合。本文将探讨七年战争引发的新殖民地政策及其对美利坚民族形成的重大推动作用。

一、七年战争引发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七年战争(1756—1763)本是英法之间的战争,它始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法对殖民地的争夺,以及普奥持续进行的争夺霸权的战争,最终导致其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冲突。英法战争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印度战场。1763年2月10日,法国将北美和印度交给英国,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何顺果,2001:36)。但是对于北美殖民地来说,这场战争仍未真正结束,一系列战争中的新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以解决。

首先是土地问题。在七年战争前,英国为了能够夺得在北美的控制权,国王允诺把西部的土地作为对殖民地参战者的奖赏,鼓励西部移民抵御法国,获得胜利。这一政策得到了殖民地者的积极响应,并为英国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七年战争的告终和形势的好转,1763年10月,英国颁布了“英王诏谕”,改变了土地政策并规定,在解决印第安人问题和制定出明确的土地政策之前,阿利根尼山以西地区禁止移民,违者要受到严厉处罚(何顺果,2001:37)。此外,英国还规定了所谓的“诏谕线”,将大片西部土地划给印第安人,由英国军队执行西部地区的法令及维持秩序。

可想而知,1763年的这一土地政策对殖民地人民的打击是巨大的,彻底毁

灭了他们对西部土地的梦想。当他们为了拥有自己的家园而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后,包括移民、参战、人力物力等,换来的却是英政府的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他们的心理受到了伤害和欺骗,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不仅没有取得预计的收益,相反他们的固有利益还要受到侵害和剥削,主要体现在:一是把西部土地保留给印地安人限制了殖民者对土地的投机,而当时北美许多重要人物都热衷于此道。二是使殖民地政府丧失了对印第安人的管辖权。法令中规定,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北美居民禁止进入其内。而对于北美殖民者来说,他们血液中的“使命感”不断激发他们去转化那些信奉“异教”的印第安人(张涛,2003)。在这种双重的矛盾之下,英国关于土地问题的新法令很快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失望与极大不满,这是主观因素,客观上,“1763年宣告令”也激发了殖民地内部空前的团结,殖民地领袖们不再幻想英政府的帮助和慷慨,而转向构建殖民地内部的联合,极大地刺激了北美的整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加快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

二、七年战争引发的驻军政策及其影响

七年战争的胜利扩大了英国的土地面积和需要防卫的地域,驻军和防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对殖民地实施的第二项重大新政策就是在北美保留常备军。在殖民地,维持一支正规军所需的费用不菲,英国政府试图从殖民地税收上作文章。根据1765年的《驻军法案》,英国议会规定,在王家军队驻扎处的地方当局必须为驻军提供宿舍或兵营,并且供应指定物资。新的《驻军法案》进一步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怨声与不满,殖民地居民认为,《驻军法案》是通过财政掠夺来实施英国的暴政,从而剥夺他们自身的权利和自由,更好地便于英国控制。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对英国军队采取的任何行动,特别是向中心地带移动时,都表现出极大的怀疑和恐惧(李剑鸣,2002)。

毫无疑问,英国当局在北美驻扎的庞大军队不仅增加了殖民地人民的负担,而且大大加深了他们对母国的不信任与失望。用于保卫殖民地的军队以及《驻军法案》最终变成了北美殖民地反英的导火索,失民心者失天下。1770年1月发生在纽约的严重骚乱和1770年3月5日发生的“波士顿惨案”,都是驻军与殖民地人民发生大规模冲突,最终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的结果。之前的殖民地已经在较为宽松的政策下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军事、文化等实力都有所增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反抗能力,因而对于这种不平等的法案和变相的掠夺,他们都很难再接受,往深处说,就是英国苛刻而专横的管辖在这一时期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和变革的愿望。此外,由于美利坚的移民强调自由与平等,所以新的驻军政策使他们

感到自由受到了侵犯。殖民地与母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利坚民族的反抗意识空前增长并付诸了一系列的反抗实践,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的意义极为重大,鼓舞了殖民地人们的反英斗争,加速了美利坚民族独立的进程。

三、七年战争引发的征税政策及其影响

由七年战争所引发的更为严重的反抗风潮是英国在战争后逐步实施的征税政策。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国债已高达1.35亿英镑。另外,北美的防务每年还须支出40万英镑,而英国国内税收已高达20%。为了增加税入,缓解财政压力,英国政府将注意力投向了北美殖民地(李剑鸣,2002)。1764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糖税法》。该法案对过去每加仑征6便士的外国糖蜜税减为3便士,但对输入美洲的外国食糖,欧洲奢侈品却课以附加税。撤消各殖民地原享有的某些免税待遇,如富裕的美利坚人喜爱的免税输入马德拉酒的待遇等。《糖税法》为接下来英国在北美的税收法令开了先河。次年3月,英国政府又实施了“印花税”。“印花税”是首次课加于殖民地内部的直接税。它规定,报纸,证书,票据,期票,债券,历书以及一切印刷品,小册子,法律文件均贴上票面为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税票,涉及面极广(何顺果,2001:38)。

这项法令标志着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首次把征税权浸透到殖民地内部,大大波及了北美殖民地在母国的宪法地位,以致于使这一税收法令成为影响重大的政治问题(陈昀岚,2006)。1765年,殖民地人民在纽约召开了“印花税大会”,要求英国取消印花税条例,称“只有殖民地自己选出的议会才有资格对他们征税”(何顺果,2001:38)。由新的税收政策引发的这一系列事件和反应说明,征税问题已经把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的矛盾从经济层面上升为政治层面,双方的矛盾性质改变了,斗争策略也改变了,转而通过法律、制度层面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此后的177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茶税法”,企图向殖民地倾销茶叶,导致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正是由于这些不能被容忍的新法令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和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激起了北美人民空前的愤怒与不满,才使得殖民地的55名代表于1774年9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美利坚民族的独立之路达到了高潮,经过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一个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崭新民族诞生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七年战争在土地、防务和财政等问题上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导致

了1763年后英帝国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重大改变。这些“新殖民地政策”主观上伤害了殖民地人们对母国的信任和信心,客观上殖民地的一系列侵略性法令,严重侵害了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加速了殖民地人民的整体化进程,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外部动力(张涛,2003)。从此,美利坚人民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并且认识到内部团结的必要性,使独立成为一种不可扼制的取向。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制度、风俗习惯以及性格特征都不同于旧大陆的美利坚民族逐步形成了。这个民族正如美国人民所渴望的“但愿我们的土地成为一个自由之乡,一个美德的安身之所,一个被压迫者的避难地,一个地球上美名传扬的地方”。

而我认为,抛开以上原因不谈,北美的独立根源在于民族的血性、个性和特性,在实力薄弱时难以反抗,无所作为,但一旦得以发展成长,绝没有一个民族还甘于长久地寄居在别国之下,更不愿意受到别国的剥削和侵略,独立战争就在所难免。另外,它还在于殖民地人民的主体意识非常强烈,他们敢于反抗,对追逐的同一目标,能够选择通过联合的方式来实现目的,追求他们所认为渴求和必须的平等、自由等权利,也许,当今美国,人权不容忽视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这种民族性格的雏形。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至理名言适用于任一追逐民族独立的国家和地区,是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何顺果.美国史通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张涛.英法对北美整体性的认可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J].世界历史,2003,

(5).

[3]李剑鸣.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J].历史研究,2002,(1).

[4]谢小九.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的历史探讨[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4,(2).

[5]陈昀岚.美国独立运动起因新解[J].社科纵横,2006,(1).


世界史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2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世界史论文
相关文章
  • 世界史论文

    《世界历史》杂志论文规范编辑技术规范2016-01-21世界历史编辑部一、《世界历史》编辑技术规范一、注释体例本刊采用页脚注,标圆形数码号①②③,每页单独排序。(一)中文著作和...